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宋洋 唐璐 +2 位作者 易玉龙 何莉君 薛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牙周牙髓病变患者,根据是否根管感染分组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5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构成,采... 目的探讨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牙周牙髓病变患者,根据是否根管感染分组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5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构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和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L-1β、IFN-γ水平对根管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88例患者中感染38例(43.18%),共检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60.87%),包括葡萄球菌属(21.74%)、微单胞菌(17.39%)、粪肠球菌(13.04%)、放线菌(4.35%)及其他革兰阳性菌(4.35%);革兰阴性菌18株(39.13%),包括中间普氏菌(15.22%)、福塞类杆菌(10.87%)、牙龈卟啉单胞菌(4.35%)、产黑普雷沃菌(4.35%)及其他革兰阴性菌(4.35%)。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刷牙时间<3 min、刷牙次数1次、喜食甜食、龋牙占比高于未感染组,血清和龈沟液中IL-1β和IFN-γ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刷牙时间<3 min[O^R=1.950(95%CI:1.116,3.410)]、刷牙次数1次[O^R=2.192(95%CI:1.100,4.371)]、喜食甜食[O^R=1.754(95%CI:1.081,2.847)]、龋牙[O^R=2.252(95%CI:1.166,4.352)]、血清IL-1β≥7.69 ng/mL[O^R=1.842(95%CI:1.195,2.841)]、龈沟液IL-1β≥22.59 ng/mL[O^R=1.519(95%CI:1.032,2.235)]、血清IFN-γ≥11.73 ng/mL[O^R=1.701(95%CI:1.147,2.522)]、龈沟液IFN-γ≥8.33 ng/mL[O^R=1.495(95%CI:1.032,2.165)]均是根管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龈沟液IL-β为22.59 ng/mL时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50(95%CI:0.763,0.937),血清IL-β为7.69 ng/mL时敏感性最高,为86.8%(95%CI:0.826,0.908),龈沟液IL-β为22.59 ng/mL时特异性最高,为92.0%(95%CI:0.895,0.937)。结论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根管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刷牙时间、刷牙次数、喜食甜食、龋牙、血清IL-1β≥7.69 ng/mL、龈沟液IL-1β≥22.59 ng/mL、血清IFN-γ≥11.73 ng/mL、龈沟液IFN-γ≥8.33 ng/mL均是根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其中感染患者的血清和龈沟液IL-1β、IFN-γ均处于高表达状态,对于根管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牙周病变 根管感染 IL-1β IFN-Γ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和Er:YAG激光冲洗活化技术对人感染根管牙本质的渗透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月月 许慧慧 +3 位作者 李午丽 张苗苗 陈峰 李颂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8期573-579,共7页
目的体外评估超声和Er:YAG激光冲洗活化技术对次氯酸钠溶液在人感染根管牙本质中渗透的影响,为临床感染根管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6例感染根管,根据冲洗技术随机分组:常规注射器冲洗(conventional syringe irrigation,CSI)组12例、... 目的体外评估超声和Er:YAG激光冲洗活化技术对次氯酸钠溶液在人感染根管牙本质中渗透的影响,为临床感染根管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6例感染根管,根据冲洗技术随机分组:常规注射器冲洗(conventional syringe irrigation,CSI)组12例、被动超声冲洗(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PUI)组12例、Er:YAG激光光子诱导光声流技术(Er:YAG laser and photon-induced photoacoustic streaming,PIPS)组12例;收集36例清洁根管,根据冲洗技术随机分组:CSI组12例、PUI组12例、PIPS组12例。纳入根管均为后牙的直根管,所有根管经标准化牙根长度后进行机械预备、相应动力冲洗流程,随后使用2%亚甲蓝溶液根管内染色,观察冲洗剂渗透区域。使用EXAKT硬组织切磨系统取根管冠、根中、根尖1/3处100~150μm的横向硬组织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测量数据(最大渗透深度、平均渗透深度、渗透百分比)以评估染料渗透效果。结果3种冲洗技术下,在根管的全长,感染根管中的最大渗透深度、平均渗透深度、渗透百分比均显著小于清洁根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根管的冠方、根中以及根尖,PIPS组分别在渗透百分比、平均渗透深度以及最大渗透深度上大于CSI组(P<0.05);PUI组和CSI组的最大渗透深度、平均渗透深度和渗透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PS组和PUI组的最大渗透深度、平均渗透深度和渗透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根管的牙本质渗透性弱于清洁根管;Er:YAG激光冲洗活化技术可显著改善次氯酸钠溶液对感染牙本质的渗透效果,而被动超声冲洗并未显著改善渗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根管 牙本质 ER:YAG激光 被动超声冲洗 常规注射器冲洗 次氯酸钠 根管冲洗 渗透
下载PDF
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评价不同根管封闭剂的抗菌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淋瑜 余美婵 焦雪峰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探讨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评价不同根管封闭剂的抗菌效果。方法:选取人单直根管的离体前牙80颗为研究对象,收集前牙并接种粪肠球菌,连续完成4 w孵育后构建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建模成功后,常规完成根管成形和清理。将离体牙随机... 目的:探讨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评价不同根管封闭剂的抗菌效果。方法:选取人单直根管的离体前牙80颗为研究对象,收集前牙并接种粪肠球菌,连续完成4 w孵育后构建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建模成功后,常规完成根管成形和清理。将离体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16颗。A组采用Biodentine联合牙胶根管填充,B组采用iRoot BP联合牙胶根管填充,C组采用MTA联合牙胶根管填充,D组单纯牙胶填充,E组为阴性对照组(给予无菌根管填充),比较各组抗菌效果。结果:取离体牙经处理后,扫描电镜下可见清晰的牙本质小管,并处于开放状态,但是未见明显的细菌;而离体牙经细菌培养及处理后,可见离体牙本质小管中附有大量的粪肠球菌,且菌体形态饱满、均匀;扫描电镜下可见离体牙牙本质小管形成生物膜;随着时间的延长,A组、B组及C组细菌计数呈下降趋势,且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C组1d、3d、7d及14d细菌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且均低于D组(P<0.05)。结论:借助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能评价不同根管封闭剂的抗菌效果,且Biodentine、iRoot BP及MTA具有相似的抗菌能力,能杀灭粪肠球菌,巩固根管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 根管闭剂 抗菌效果 根管成形 牙胶填充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内的定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红 纪海 +2 位作者 何艳艳 杨圣辉 侯本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采用16s r DNA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和比较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方法将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20颗单根管患牙按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分为2组,每组60颗... 目的采用16s r DNA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和比较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方法将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20颗单根管患牙按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分为2组,每组60颗。采用16s r DNA PCR分析P.endodontalis在两种感染根管内的检出率,对于P.endodontalis检出阳性者用RTFQ-PCR比较P.endodontalis在两种感染根管内的DNA相对表达量。结果 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根管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再感染根管的检出率(P=0.001)。RTFQ-PCR检测结果表明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根管内的DNA表达量和再感染根管内D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结论 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内均有定植,但与原发性感染根管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卟啉单胞菌 原发性感染根管 感染根管 慢性尖周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未经治疗的感染根管预备前后的细菌学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欣 李伟力 +2 位作者 王霄 刘振英 张成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未经治疗的感染根管在根管预备前的细菌学特点及经预备后根管的细菌学变化。方法:选择32例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坏死患者共36个感染根管,采用Hero642机用旋转镍钛锉行由冠向下法预备根管,30ml/L过氧化氢液,20g/L氯亚明和52.5... 目的:研究分析未经治疗的感染根管在根管预备前的细菌学特点及经预备后根管的细菌学变化。方法:选择32例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坏死患者共36个感染根管,采用Hero642机用旋转镍钛锉行由冠向下法预备根管,30ml/L过氧化氢液,20g/L氯亚明和52.5g/L次氯酸钠溶液及170g/L的EDTA溶液交替冲洗10~20min;分别于预备前、预备后根管内取样、接种、培养,检测预备前后根管内菌群的变化。结果:预备前根管内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每个根管内定植2~4种菌株;根管预备后细菌数量及种类均明显降低,与预备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备前根管内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完善的根管预备能有效地抑制或清除根管内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细菌 感染根管 冠向下法
下载PDF
KaVo KEY激光对感染根管和根面粪肠球菌杀菌效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拓祺 王瑶 +3 位作者 段星宇 王瑞 蒋玉清 黄定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0-373,377,共5页
目的评价KaVoKEY激光对感染根管和根面粪肠球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选用50颗人离体单根牙,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激光组1和激光组2。激光组1和激光组2分别使用80、140mJ能量激光照射整个根面,照射后再分别照射根... 目的评价KaVoKEY激光对感染根管和根面粪肠球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选用50颗人离体单根牙,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激光组1和激光组2。激光组1和激光组2分别使用80、140mJ能量激光照射整个根面,照射后再分别照射根管15、30s。标本处理前与处理后即刻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分别取激光处理后根管标本3个不同深度(100、200、300μm)的牙本质碎屑培养24h,比浊计数。结果激光处理后根管内和根面各组的细菌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各组间灭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深度的牙本质碎屑培养24h比浊显示80mJ能量激光照射可清除100μm处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且照射15s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aVoKEY激光能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壁和根面的粪肠球菌;用低能量、短时间照射根管可有效清除浅层牙本质小管内的粪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毒 感染根管 粪肠球菌
下载PDF
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微生物病因分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欣 张成飞 王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7-439,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牙髓炎 感染根管 尖周炎 微生物病因 专性厌氧菌 尖周病 混合感染 根管
下载PDF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1
8
作者 肖丹 张德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评价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38颗为研究对象。76颗患牙在一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设为一次组;62颗患牙经2次治疗后完成根管充... 目的评价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38颗为研究对象。76颗患牙在一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设为一次组;62颗患牙经2次治疗后完成根管充填(第1次治疗后氢氧化钙封药1周),设为二次组。观察2组在根管治疗术前、术后的疼痛状况,评价术后6月、1年和2年的治愈率,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根管治疗后,一次组和二次组术后疼痛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1年和2年,一次组的治愈率为68.4%、92.1%、98.7%,二次组分别为64.5%、91.9%、96.8%,2组治愈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次治疗后完成根管充填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术后疼痛和2年治愈率差异不大,且疼痛期较短,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管治疗 感染根管 疼痛
下载PDF
新型抗菌糊剂对感染根管内细菌杀灭作用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谭红 叶玲 +1 位作者 胡涛 李富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 :研究新型抗生素根管消毒糊剂 (甲硝唑 环丙沙星 二甲胺四环素 ,MCM )用于根管消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 3 0例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坏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以甲酚醛为对照观察MCM的体内抑菌效果。结果 :甲酚醛与MCM的体内... 目的 :研究新型抗生素根管消毒糊剂 (甲硝唑 环丙沙星 二甲胺四环素 ,MCM )用于根管消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 3 0例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坏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以甲酚醛为对照观察MCM的体内抑菌效果。结果 :甲酚醛与MCM的体内抑菌活性无统计学差异 ,尚不能认为MCM优于甲酚醛。结论 :MCM体内抗菌活性与甲酚醛无显著性差异 ,但刺激性小于后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菌糊剂 感染根管 细菌 杀灭作用 体内研究 消毒作用
下载PDF
应用E&Q热牙胶连续波一次性充填感染根管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律娜 孙明 韩晓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0-1153,共4页
选取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急性或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05颗作为研究对象。一次组51颗,应用E&Q热牙胶连续波一次性充填。二次组54颗,两次疗程间使用氢氧化钙封药7 d,常规冷侧压法行根管充填。术后6个月、1年一次组的治愈率为66.... 选取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急性或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05颗作为研究对象。一次组51颗,应用E&Q热牙胶连续波一次性充填。二次组54颗,两次疗程间使用氢氧化钙封药7 d,常规冷侧压法行根管充填。术后6个月、1年一次组的治愈率为66.67%、94.12%,二次组分别为59.26%、77.78%,两组患牙在术后6个月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根管中应用E&Q热牙胶连续波一次性充填的远期治愈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牙胶 一次性根管充填 感染根管 疼痛
下载PDF
感染根管的治疗难点和对策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定明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微生物感染是牙髓根尖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根管治疗失败的罪魁祸首。因此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物质,预防根管系统再感染,是保证根管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临床根管治疗过程中,口腔环境定植细菌种类的多样性、牙髓组织... 微生物感染是牙髓根尖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根管治疗失败的罪魁祸首。因此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物质,预防根管系统再感染,是保证根管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临床根管治疗过程中,口腔环境定植细菌种类的多样性、牙髓组织环境的特殊性、根管系统解剖的复杂性以及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使得预防口腔微生物对根管系统的污染以及感染根管内微生物的彻底清除困难重重。根管治疗过程中患牙的严密隔离,根管预备技术的合理选择,根管预备器械的灵活使用,根管冲洗的有效应用,诊间根管封药的正确选用,以及根管充填的三维封闭,遵循感染根管治疗的操作规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感染根管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根管 根管治疗 根管清创
下载PDF
氢氧化钙对乳牙感染根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今 李胜华 朱震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用作乳牙感染根管消毒剂的效果。方法通过临床120例患者的对照观察,X线片以及实验细菌学检验,对氢氧化钙用于乳牙感染根管与常规使用的甲醛甲酚(FC)、樟脑酚消毒剂作对比,比较三种消毒剂消毒前后根管内细菌的变化以及...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用作乳牙感染根管消毒剂的效果。方法通过临床120例患者的对照观察,X线片以及实验细菌学检验,对氢氧化钙用于乳牙感染根管与常规使用的甲醛甲酚(FC)、樟脑酚消毒剂作对比,比较三种消毒剂消毒前后根管内细菌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反应。结果乳牙感染根管中的细菌与成人恒牙感染根管相似,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氢氧化钙对乳牙感染根管有很强的杀菌、抑菌作用,优于樟脑酚,与FC相似,但氢氧化钙对根尖周组织无刺激性及不良作用;而且对儿童尤其安全、有效,临床效果肯定。结论氢氧化钙是安全、有效而理想的乳牙感染根管的消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氢化钙 乳牙 感染根管 消毒剂 甲醛甲酚 樟脑酚 厌氧菌
下载PDF
甲硝唑氟哌酸糊剂充填感染根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尉文华 李春智 +2 位作者 王树林 康建军 李书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甲硝唑 氟哌酸 感染根管 治疗
下载PDF
Hero 642机用镍钛根备系统用于感染根管预备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欣 李伟力 +1 位作者 王霄 张成飞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评价Hero642机用镍钛器械应用于根管预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40例患者共42个感染根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个)采用Hero642机用旋转镍钛锉行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对照组(17个)采用不锈钢K锉行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 目的评价Hero642机用镍钛器械应用于根管预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40例患者共42个感染根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个)采用Hero642机用旋转镍钛锉行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对照组(17个)采用不锈钢K锉行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3%双氧水和5.25%次氯酸钠溶液及17%的EDTA溶液交替冲洗10~15分钟,分别于预备前,预备后根管内取样,接种,培养然后检测根管内菌群的变化;同时分别记录两组预备至30号所需时间;根备后采取冷牙胶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摄片比较两组根管充填质量。结果两组根管预备后细菌数量均明显降低,与预备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细菌检出率明显减少甚至为零,减幅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根充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完善的根管预备能有效地减少或清除根管内细菌,Hero642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快速而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细菌 逐步后退法 感染根管 冠向下法
下载PDF
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洁 刘彦平 +2 位作者 赵淑兰 刘军 陆东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8年第4期158-159,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告感染根管的细菌主要是厌氧菌[1,2](Anaerobe)。高海拔地区感染根管的厌氧菌检查尚未见报导,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2260米,我们对西宁地区60例患有牙髓炎和根尖周围炎患者的根管组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告感染根管的细菌主要是厌氧菌[1,2](Anaerobe)。高海拔地区感染根管的厌氧菌检查尚未见报导,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2260米,我们对西宁地区60例患有牙髓炎和根尖周围炎患者的根管组织进行了厌氧菌的培养检查,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根管 厌氧菌 检测
下载PDF
粪肠球菌牛牙感染根管模型的建立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晓晶 郭晓霞 王燕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建立体外粪肠球菌牛牙感染根管模型并观察建模过程中粪肠球菌在牙本质小管的定植模式。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牛恒切牙36颗(随机选6颗作为阴性对照组,余为实验组),经根管预备、高压灭菌后,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厌氧培养,扫描电镜拍摄... 目的:建立体外粪肠球菌牛牙感染根管模型并观察建模过程中粪肠球菌在牙本质小管的定植模式。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牛恒切牙36颗(随机选6颗作为阴性对照组,余为实验组),经根管预备、高压灭菌后,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厌氧培养,扫描电镜拍摄不同培养时段的图像,观察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的数量和定植模式。实验组分别培养1、2、3、4、8周;对照组培养8周。结果:2周时观察到粪肠球菌初始定植于牙本质小管内。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菌感染小管的数量增加,4周时细菌重度浸润小管。8周观察结果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在牙本质小管内呈间隔密集分布状态,即密集浸润小管其周围小管内较空虚,细菌仅少量定植或未定植;实验同时观察到细菌在管间牙本质定植,其定植时间与细菌在小管内定植的时间一致。结论:粪肠球菌可在牙本质小管和管间牙本质定植,厌氧培养4周可成功建立粪肠球菌牛牙感染根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牙本质小管 感染根管 牛牙
下载PDF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爽 冷志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比较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多次法对感染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130例急、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坏死患者(143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次治疗组(n=95)一次性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多次治疗组(n=48)则实施常规根管治疗(需复诊1~2... 目的比较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多次法对感染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130例急、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坏死患者(143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次治疗组(n=95)一次性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多次治疗组(n=48)则实施常规根管治疗(需复诊1~2次)。根管充填术完成后(一次法治疗组)或初诊封药后(多次法治疗组)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患者对疼痛程度进行自我评定。一次法治疗组根管充填完成后1周复诊,多次法治疗组初诊封药后1周和根管充填完成后1周分别复诊,对疼痛水平进行临床评定。根管充填完成后6个月和1年时复诊,经X线检查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的自我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和多次治疗组的急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12.5%(P>0.05);两组疼痛情况的临床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充填完成后6个月和1年,一次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3.3%和88.5%,多次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8.9%和9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根管实施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近期疼痛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与多次法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根管 根管治疗 一次法 疼痛
下载PDF
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研究——厌氧菌代谢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安尧 史俊南 +1 位作者 何道生 赵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33,共2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先进的现代化仪器和检侧手段已广泛用于厌氧菌的研究,给厌氧菌的分类学上增加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厌氧菌的代谢产物,就是研究厌氧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之一。由于厌氧菌的代谢产物...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先进的现代化仪器和检侧手段已广泛用于厌氧菌的研究,给厌氧菌的分类学上增加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厌氧菌的代谢产物,就是研究厌氧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之一。由于厌氧菌的代谢产物具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根管 厌氧细菌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五倍子对感染根管内厌氧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进 唐荣银 杨巨才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五倍子对感染根管内几种常见优势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水提取物在体外环境下对厌氧消化链球菌、内氏放线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雷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 目的:观察中药五倍子对感染根管内几种常见优势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水提取物在体外环境下对厌氧消化链球菌、内氏放线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雷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杀菌浓度(MBC),同时以氢氧化钙做对照。结果:五倍子对各种试验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对不同的菌株,MIC和MBC值不同,而氢氧化钙对内氏放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无抑制作用。结论:五倍子水提取物抗菌效果较好且广泛,用于根管内封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感染根管 厌氧菌
下载PDF
感染根管中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畅 唐子圣 +7 位作者 漆正楠 毛骁俊 何剑亮 诸晓丹 邹岩 黄正蔚 何智妍 朱彩莲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8-21,33,共5页
目的研究根尖周炎患牙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例感染根管内样本,经DNA抽提后使用16S r DNA PCR方法检测P.gingivalis。在P.gingivalis检出阳性样本中,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 目的研究根尖周炎患牙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例感染根管内样本,经DNA抽提后使用16S r DNA PCR方法检测P.gingivalis。在P.gingivalis检出阳性样本中,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采用PCR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并通过Pearsonχ2检验对不同fimA基因型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根管中P.gingivalis的检出率为48%,其中79例样本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82.3%);12例样本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fimA基因型P.gingivalis(12.5%)。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检出情况:Ⅰ型29.2%、Ⅰb型8.3%、Ⅱ型37.5%、Ⅲ型14.6%、Ⅳ型19.8%。各型fimA基因与临床症状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根管内P.gingivalis的fimA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其中以fimAⅡ型P.gingivalis菌株检出率最高,其次为Ⅰ型和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周感染 感染根管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