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万艳春 高刻 +1 位作者 刘艳秋 韩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2-827,共6页
目的 探讨二级综合医院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2022年某二级综合医院的所有住院患者中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为干预前组,2022为干预后组,比较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前后医院感... 目的 探讨二级综合医院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2022年某二级综合医院的所有住院患者中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为干预前组,2022为干预后组,比较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前后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指标。结果 2021年全年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为66.07%,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后,2022年全年送检率达91.55%,符合规范要求的≥9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P<0.01)。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后,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有效的干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但质控指标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 干预 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小龙虾柠檬酸杆菌感染诊断分析
2
作者 裴巧林 陈德芳 +1 位作者 张小丽 李良玉 《科学养鱼》 2023年第1期46-48,共3页
2021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263.36万吨,位居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然而,春夏交替季节小龙虾病害时有发生,“五月瘟”、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曹海鹏等,2014)、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马小荣等,2012)和维氏气... 2021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263.36万吨,位居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然而,春夏交替季节小龙虾病害时有发生,“五月瘟”、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曹海鹏等,2014)、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马小荣等,2012)和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胡骞等,2020)感染引起小龙虾烂鳃、溃疡和肠炎等疾病是养殖中的常见病害。2022年6月初,四川崇州养殖的小龙虾表现为体形消瘦、体色加深、活力较差、螯足无力、断须且断面发黑、尾柄有水泡等症状,死亡率在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烂鳃 体色 柠檬酸杆菌 感染诊断
下载PDF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3
作者 李志锋 王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104-0106,共3页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按照回顾性分析法抽取40例尿路感染阴性对象的尿常规检验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阳性对象的尿常规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对比检出情况。结果 尿常规检查结果中对比可知观察组灵敏度92....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按照回顾性分析法抽取40例尿路感染阴性对象的尿常规检验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阳性对象的尿常规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对比检出情况。结果 尿常规检查结果中对比可知观察组灵敏度92.50%(37/40),对照组特异度87.50%(35/40);观察组的阳性率和金标准检验结果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诊断技术。结论 尿常规检验技术可运用尿路感染诊断检验中,临床的特异度、灵敏度较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诊断 尿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原文传递
IQ200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与H-8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联合应用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4
作者 于培霞 高春艳 +1 位作者 张晓慧 武艳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是微生物侵入尿路并繁殖而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有菌尿和脓尿。尿细菌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可提供给临床感染细菌的种类、数量及药物敏...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是微生物侵入尿路并繁殖而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有菌尿和脓尿。尿细菌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可提供给临床感染细菌的种类、数量及药物敏感性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 感染诊断 联合应用 泌尿系统感染 价值 尿细菌培养
下载PDF
快速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提高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1
5
作者 徐爽 庄金宝 +1 位作者 艾清 董大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8期1474-1475,共2页
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或炎症因素刺激而产生的。在机体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炎症开始后6-12h可被检测到[1]。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 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或炎症因素刺激而产生的。在机体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炎症开始后6-12h可被检测到[1]。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2]。在传统的临床诊断中我们常规单独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但是由于在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测 C反应蛋白 感染诊断 临床价值 上呼吸道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PROTEIN 儿童
下载PDF
基层儿科医师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指导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曹玲 陈强 +16 位作者 陈星 陈志敏 符州 李昌崇 刘长山 刘恩梅 林晓亮 马金海 尚云晓 沈照波 吴瑾准 严永东 张建华 赵德育 钟文伟 朱春梅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专业委员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85,共5页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流行,国家已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到目前为止,国家层面前所未有地在短期内连续有五版新型冠状病...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流行,国家已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到目前为止,国家层面前所未有地在短期内连续有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诊疗方案的更新[1]。儿科也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版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一版)》[2]、《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快速筛查和临床实践指南》[3]、《湖北省儿童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建议(试行第一版)》[4]、《面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大疫情:儿科医师的思考》[5],《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儿科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建议》[6]等共识与指南,足可见其形势的严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医师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实践指南 冠状病毒感染 感染诊断 诊疗方案 乙类传染病 治疗指导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3
7
作者 郑稼 金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18-1720,1729,共4页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感染诊断 治疗 术后感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膝关节置换 医疗费用 骨科医师
下载PDF
白细胞形态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对感染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贺姝慧 赵巧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674-2675,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鉴别感染及感染类型中的意义。方法观察1 200例临床确诊感染性疾病病例白细胞浆内颗粒的变化,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和积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细菌性感...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鉴别感染及感染类型中的意义。方法观察1 200例临床确诊感染性疾病病例白细胞浆内颗粒的变化,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和积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中性粒细胞内中毒颗粒明显,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淋巴细胞形态异常,中性粒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无明显异常。结论白细胞形态检查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是检测、区分感染早期诊断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涂片 中毒颗粒 碱性磷酸酶 感染诊断
下载PDF
各种检测方法在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戴春来 尹艳娥 +1 位作者 李恒 李玉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58-2059,共2页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感染诊断 神经系统后遗症 先天性CMV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检测 Thomas 呼吸系统损害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苑鑫 刘又宁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5期908-909,共2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类无细胞壁、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Mp仅寄生于人类,人群对其普遍易感.Mp感染不但引起呼吸道症状,如支气管炎、肺炎(我国社区获得性...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类无细胞壁、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Mp仅寄生于人类,人群对其普遍易感.Mp感染不但引起呼吸道症状,如支气管炎、肺炎(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病原学)等,而且25%感染患者易伴发神经、心血管、血液、免疫和皮肤等多系统损害.近些年来,Mp感染的病例日渐增多,特别是因Mp感染造成的死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Mp感染的诊断一直缺乏令人满意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感染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 MP感染 无生命培养基 呼吸道症状 多系统损害 生长繁殖
下载PDF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宝桐 刘正印 《传染病信息》 2006年第5期237-241,共5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HIV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地破坏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HIV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地破坏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创造了感染条件,导致病原体乘机侵袭人体致病。这种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且往往亦是最初的临床表现,是导致AIDS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能引起AIDS机会性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性感染 感染诊断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AIDS患者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免疫缺陷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在女性生殖道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倩 王喆 李继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350-351,共2页
支原体是在细胞外独立生存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可寄居在人的泌尿生殖道,在淋病、非淋病泌尿道感染中合并支原体感染非常常见,同时支原体还可和沙眼衣原体、真菌等微生物因其泌尿生殖道的混合感染,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
关键词 支原体检测 女性生殖道 耐药性分析 感染诊断 治疗 原核微生物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感染
下载PDF
孕期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诊断、治疗及致病机制系列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宏 闻良珍 陈素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活动性感染 致病机制 感染诊断 治疗 孕期 胎儿生长发育 人口素质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真菌培养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丽华 李明友 +2 位作者 林茂锐 黄基伟 曹东林 《现代医院》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联合真菌培养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1010例住院患者资料,免疫比浊法检测1—3-β—D葡聚糖(G试验)含量,联合真菌培养结果,与临床...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联合真菌培养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1010例住院患者资料,免疫比浊法检测1—3-β—D葡聚糖(G试验)含量,联合真菌培养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36例患者确诊为DFI,真菌培养阳性率为100%,G试验阳性率(〉20μg/L)为92.65%。539例患者疑诊为DFI,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6.23%,G试验阳性率为33.77%。335例患者排除诊断为DFI,真菌培养阳性率为0,G试验阳性率为0.1010例怀疑DFI的患者中,G试验阳性患者为308例,包括确诊DFI和疑诊DFI患者,确诊DFI患者BG含量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均明显高于疑诊DFI患者BG含量。G试验阴性(〈20仙g/L)患者为702例,确诊DFI患者,疑诊DFI患者和排除诊断DFI患者B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试验联合真菌培养能用于准确确诊和排除诊断DFI,并且BG含量能反映诊断DFI的可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真菌培养深部真菌感染诊断
下载PDF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段泓宇 喻韬 万朝敏 《现代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感染诊断 小儿 CMV感染 治疗 胎儿畸形 免疫力低下 发展中国家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技术在儿童与青少年早期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均宝 崔东岚 吴智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A0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培养诊断技术在儿童与青少年呼吸道早期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MP感染的及时治疗提供诊断学基础与依据。方法使用MP快速培养法对该院2011年5~11月的163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及青少年的咽拭标本...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培养诊断技术在儿童与青少年呼吸道早期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MP感染的及时治疗提供诊断学基础与依据。方法使用MP快速培养法对该院2011年5~11月的163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及青少年的咽拭标本进行MP快速培养检测,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检测其血清中的MP—IgM抗体。结果163例咽拭培养标本中,MP培养阳性38例,总阳性率为23.3%,其中男性阳性20例,占总阳性率的52.6%,女性阳性18例,占总阳性率的47.4%,男女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测得MP—IgM抗体阳性35例,阳性率为21.5%,虽则快速培养法的灵敏度比ELISA法稍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快速培养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结果快速,诊断准确等特点,对儿童及青少年MP的早期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也是适合一般临床实验室开展的新技术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快速培养 感染诊断
下载PDF
脊柱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52-1154,共3页
关键词 感染诊断 脊柱 治疗 感染性疾病 影像诊断技术 身体健康 早期诊断 抗生素
下载PDF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安毛毛 王睿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年第2期50-53,41,共5页
近20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癌症放疗化疗的增多.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艾滋病的流行.免疫功能低下者不断增多。深部真菌感染作为一种并发病.感染率大幅上升.其中肺部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约50%~60%侵犯... 近20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癌症放疗化疗的增多.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艾滋病的流行.免疫功能低下者不断增多。深部真菌感染作为一种并发病.感染率大幅上升.其中肺部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约50%~60%侵犯支气管、肺.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最常见.其次为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常被原发病掩盖.易被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据报道未经治疗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达30%~80%。因此.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及实验手段的不断提高.由以往只靠痰液涂片、培养和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等检查手段来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时期跨人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新时代.从而大大提高了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率.也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真菌感染 感染诊断 深部真菌感染 早期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查 免疫功能低下 广谱抗菌药物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小儿呼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小良 宋朝晖 谢琦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47-347,共1页
关键词 小儿呼吸道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感染诊断 C-反应蛋白(CRP)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外周血白细胞 重症肺炎 实验室指标 疗效观察 辅助诊断
下载PDF
土拉菌的快速检测及其感染诊断 被引量:3
20
作者 端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土拉菌 快速检测 感染诊断 生物武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