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9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及感染预防作用
1
作者 周进春 陈思明 甘雪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0-0113,共4页
早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及感染预防作用。方法 对收入的剖宫产产妇予以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产妇的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感染发生率更低,经过护理后产后康... 早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及感染预防作用。方法 对收入的剖宫产产妇予以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产妇的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感染发生率更低,经过护理后产后康复指标结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综合护理满意率更高。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帮助剖宫产产妇预防感染,产妇的产后康复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剖宫产产妇 产后康复 感染预防
下载PDF
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2
作者 梁醒然 黄春霞 +3 位作者 徐小红 李莉霞 林秋华 林彬彬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开展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前收治的31例患者作为实施前... 目的:探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开展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前收治的31例患者作为实施前(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将开展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后收治的31例患者作为实施后(2021年2月1日~2022年3月31日);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透析水检测及菌落培养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优于实施前(P<0.05),透析水内毒素及菌落数小于实施前(P<0.05),手卫生菌落培养合格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改善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水质量与手卫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血液净化中心 感染预防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3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感染学组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预防策略专家共识工作组 +2 位作者 郝定均 孙宏慧 张永远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了规范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策略,降低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感染学组组织相关专... 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了规范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策略,降低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感染学组组织相关专家,通过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Delphi法,经过反复多次讨论和修改,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制定了本共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预防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指标的构建
4
作者 向彬 周蕾 朱翊君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指标体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初步确定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指标,再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修订和评价后最... 目的:构建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指标体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初步确定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指标,再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修订和评价后最终建立了一套包括环境管理、医护人员操作规范、患儿个体化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医院感染预防指标体系。结果:构建出包含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的指标体系。其中,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0.836和0.84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63和0.217。内容包括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覆盖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的各个环节。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有助于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治疗质量和安全性。同时,本研究的方法和经验也为其他医院感染预防指标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预防 指标构建
下载PDF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胃镜室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盛艳芳 高红学 孙艳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45-0148,共4页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胃镜室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胃镜室不同时间段的患者进行比较,开展优质护理的为观察组,开展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胃镜室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胃镜室不同时间段的患者进行比较,开展优质护理的为观察组,开展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胃镜室开展优质护理能够降低临床感染的情况,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胃镜室 感染预防 护理质量 护理效果 配合程度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对肝硬化病人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效果分析
6
作者 刘献兰 吴登强 李秋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3-0036,共4页
探究针对肝硬化患者感染预防、控制方面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 76例肝硬化患者是我院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2022年1月为首例患者来院就医的时间,2022年12月为第76例患者来院就医的时间,以来院就医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前38例患者属于对照... 探究针对肝硬化患者感染预防、控制方面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 76例肝硬化患者是我院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2022年1月为首例患者来院就医的时间,2022年12月为第76例患者来院就医的时间,以来院就医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前38例患者属于对照组,之后的38例归属于观察组,前者的既定方案为常规护理方案,而以预见性护理为后者的干预方案,选择4项观察指标,以对不同方案的效果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 干预后,在心理状态方面,以评分低为优,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在营养指标方面,以检测结果高为优,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自护能力(ESCA)相关指标得分均较高,且常见感染病的发生概率较低(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减轻肝硬化患者患病后较为严重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欠佳的营养状况,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效降低了常见感染病的发生风险,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预见性护理 感染预防 控制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临床价值分析
7
作者 李晴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均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均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后确诊的准确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准确率(84.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重度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轻度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症用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比对照组的80.0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微生物检验不仅能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准确反映患者的感染程度,还能正确指导合理用药,为疾病预防和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尿路感染预防 诊断治疗 准确率 总有效率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手术室感染预防中细节护理的作用分析
8
作者 董子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61-0064,共4页
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6月时间段于我院手术室开展细节护理研究,共计50例腹部手术患者参与研究,利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25例,普通护理)与细节组(25例,普通护理+细节护理),研究指标... 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6月时间段于我院手术室开展细节护理研究,共计50例腹部手术患者参与研究,利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25例,普通护理)与细节组(25例,普通护理+细节护理),研究指标为切口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住院指标、炎性数据、患者依从度、手术护理质量评价。结果 切口愈合情况数值对比显示细节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数值对比显示细节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指标数值对比显示细节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数据数值对比显示细节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依从度数值对比显示细节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数值对比显示细节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感染预防中应用细节护理作用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与炎性指标数值,促进切口愈合,优化住院指标,让患者表现出更高的依从度,并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给予更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手术室感染预防 炎性数据 住院指标 切口愈合
原文传递
骨外科手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的临床实践研究
9
作者 王大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9-0052,共4页
本文旨在评价并对比骨外科手术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感染防治策略的有效性,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8月间我院80例骨外科手术患者。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规范的感染... 本文旨在评价并对比骨外科手术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感染防治策略的有效性,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8月间我院80例骨外科手术患者。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规范的感染预防措施进行预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附加一套全面的感染控制策略进行预防。结果 观察组SSI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比2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7.5天比10天,p<0.05),术后康复评分方面亦有较好表现。结论 综合感染控制策略可显着降低骨外科手术后SSI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提出应以这种策略为骨外科手术提供规范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预防
原文传递
预见性感染预防护理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李哲 宫婷 +2 位作者 魏萌 王瑶 韩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82-0185,共4页
探讨采用预见性感染预防模式,为手术治疗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提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妇产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感染预防护理... 探讨采用预见性感染预防模式,为手术治疗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提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妇产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感染预防护理。观察指标为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提前干预,降低了阴道分娩中产后出血的风险,有助于保护产妇的健康,并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感染预防护理 妇产科围术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SMART原则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效果评价
11
作者 张洁 邓欣 +1 位作者 倪平 王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9-1065,共7页
目的:医院感染在增加患者痛苦和病死率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医院感染情况,做好医务人员手部清洁、消毒刻不容缓。SMART原则即在目标设置时遵循明确性、可衡量性、可接受性、相关性、时限性原则。本研究在... 目的:医院感染在增加患者痛苦和病死率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医院感染情况,做好医务人员手部清洁、消毒刻不容缓。SMART原则即在目标设置时遵循明确性、可衡量性、可接受性、相关性、时限性原则。本研究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结合SMART原则,围绕手卫生等医院感染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20年1至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际医疗部运用SMART原则开展了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工作,实施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改进计划。以指标数据作为目标衡量标准,建立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手卫生依从率为过程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结果监测的评价指标。将干预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各项评价指标与干预前(2019年1至12月)进行比较。结果:纳入在国际医疗部工作的51名医务人员,其中医师12名,护士39名;男性6名,女性45名;年龄21~57(30.2±7.1)岁。干预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手卫生依从率较干预前均明显提升(均P<0.05),但手术部位感染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内、外科病房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均P<0.05),外科病房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较低但改进明显,内科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高且改进明显;干预后男性和女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均P<0.05),均为男性较女性提升明显;干预后年龄<30岁、30~40岁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均P<0.05),年龄30~40岁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较低但2项指标改进均最明显;干预后医生、护士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均P<0.05),且医生知识知晓度改进较为明显,护士手卫生依从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干预后初级、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知晓度、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均P<0.05),均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改进较为明显。结论:基于SMART原则,结合多种国内外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评价标准,实施质量改进计划,可有效提升医务人员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知晓度及手卫生依从率,强化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保障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原则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依从率
下载PDF
AECOPD病人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包逸黛 张海艳 +1 位作者 刘洁 蒋炬 《循证护理》 2023年第20期3771-377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为构建目标,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的理论框架下,初步设计AECOPD病人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内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为构建目标,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的理论框架下,初步设计AECOPD病人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内涵,通过文献回顾、专家提案得出护理敏感问题。经Delphi专家函询论证/检验、SPSS 20.0软件分析后筛选指标,最终构建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并对预测体系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AECOPD病人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含了提高感染应急处置能力、补充膳食纤维等13项内容。经2轮专家函询后积极系数分别为89.66%、92.60%,且各项指标重要性及合理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29与0.00~0.26。结论:构建了13项符合AECOPD病人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及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呼吸道感染预防 敏感性指标 护理
下载PDF
精益管理在精神科改良电痉挛治疗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红云 刘志伟 +1 位作者 郭美好 严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61-3565,共5页
目的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建立精神科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策略并进行实践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精益管理对MECT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建立有效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组织、优化MECT室功能区域设置、完善治疗流... 目的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建立精神科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策略并进行实践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精益管理对MECT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建立有效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组织、优化MECT室功能区域设置、完善治疗流程和应急处置预案、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强化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利用数据化指标促进质量改善等6个层面,提出精神科MECT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策略,每月进行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精益管理实施后,环境与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合格率、重复使用的擦拭布巾清洗消毒合格率、使用后呼吸机及附件清洗消毒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正确率、培训合格率较实施前均提高(P<0.05);统计初期与统计末期MECT三级核查率、重复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清洗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初期,消毒液配制正确率、空气消毒正确率即达到100%,且在统计周期内较好地保持。结论基于精益管理策略的MECT单元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可供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管理 改良电痉挛治疗 感染预防与控制 优化策略 医疗安全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感染预防中的管理效果分析
14
作者 王茹 付学锋 刘爱琴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5期0275-0277,共3页
目的:针对当下较为严峻的医院感染问题,探究规范化护理在感染预防中起到的管理效果。方法:就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期间段为取样时间范围,其中自2022年01月~2022年06月抽取我院20例护理人员及3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护理管理... 目的:针对当下较为严峻的医院感染问题,探究规范化护理在感染预防中起到的管理效果。方法:就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期间段为取样时间范围,其中自2022年01月~2022年06月抽取我院20例护理人员及3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称为对照组;自2022年07月~2023年01月抽取我院20例护理人员及3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规范化护理管理,称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手表面合格率、消毒灭菌物件合格率、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院内感染率及院内感染管理满意度。结果:在接受护理管理干预后,试验组护理人员手表面合格率、消毒灭菌物件合格率、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及院内感染管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规范护理人员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管理 感染预防 管理效果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的应用
15
作者 朱晓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7期0242-0244,共3页
目的:分析体验式教学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学生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01月~2020年12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体验式教学,对比应用... 目的:分析体验式教学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学生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01月~2020年12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体验式教学,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教学后学习成绩、操作成绩、抗生素合理用药意识、预防性用药意识评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学生采用体验式教学,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体验式教学 学习成绩
下载PDF
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晴晴 丁萍 +3 位作者 宋海燕 张雯珍 杨慧 李莹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72,共6页
目的对英文版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进行汉化,为评估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活动上的缺失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按照Brislin原则对英文版量表进行翻译,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试验进行跨文化调适后,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50名护士... 目的对英文版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进行汉化,为评估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活动上的缺失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按照Brislin原则对英文版量表进行翻译,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试验进行跨文化调适后,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Rasch模型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由分量表B(31个条目,感控护理活动缺失的类型及频率)和分量表C(20个条目,感控护理缺失的原因)组成,分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73和0.902,重测信度分别为0.917和0.957,内容效度(S-CVI)分别为0.973和0.949。Rasch分析中残差主成分分析显示分量表B符合单维性,分量表C非单维性,其4个维度符合单维性;分量表B、C的项目信度分别为0.97和0.98,分离指数分别为5.27和7.20,样本信度分别为0.85和0.88,分离指数分别为2.42和2.73。结论中文版感控护理缺失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作为评估护士的感控护理缺失现状及分析缺失原因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预防和控制 护理缺失 Rasch分析 经典测量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预防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浩宇 刘志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0130-10135,共6页
假体关节感染(PJI),也称为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感染的体征为持续存在的局部疼痛,红斑,水肿,伤口愈合困难,大血肿和发热。持久关节疼痛或疼痛增加和早期松弛是迟发性感染的标志,晚期感染表现为出现全身... 假体关节感染(PJI),也称为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感染的体征为持续存在的局部疼痛,红斑,水肿,伤口愈合困难,大血肿和发热。持久关节疼痛或疼痛增加和早期松弛是迟发性感染的标志,晚期感染表现为出现全身症状或作为未识别后的亚急性感染菌血症。无论早期还是晚期感染都会为患者带来巨大的伤害,本文章主要对PJI的预防根据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以减少PJI的发生率,从而尽可能为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减少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感染预防
下载PDF
工勤人员不同培训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效果评价
18
作者 李小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08-0011,共4页
探究工勤人员不同培训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部分工勤人员进行试验调查,时间期限为2022年1月-2022年8月,选取的总人数为120例,对这些工勤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观察培训后的结果。主要对工勤人员院感知识... 探究工勤人员不同培训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部分工勤人员进行试验调查,时间期限为2022年1月-2022年8月,选取的总人数为120例,对这些工勤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观察培训后的结果。主要对工勤人员院感知识评分、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水平、保洁质量、手卫生依从性、职业安全防护能力、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合格率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率等数值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在进行多元化的培训后,120名工勤人员在针对性培训、岗前培训、信息传递形式培训、面对面培训等方面的分值分别为89.96±2.36分、92.21±3.72分、91.07±3.38分、93.34±3.65分,相较于培训之前的分值要高,其中P<0.05。在经过培训之后,工勤人员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水平、保洁质量、手卫生依从性、职业安全防护能力等结果比培训前要更加优异,具体的数值分别为88.97±3.02分、90.34±3.67分、89.79±2.43分、93.17±3.37分,其中P<0.05。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多元化培训之后,工勤人员手在卫生依从性为82.50%,比起培训前的66.67%也更高,其中P<0.05。经过培训之后,工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合格率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率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工勤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的系统培训能够有效改善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水平,提高保洁质量、手卫生依从性及职业安全防护能力,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评价指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水平、保洁质量、手卫生依从性、职业安全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勤人员 不同培训模式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芳 茅一萍 +2 位作者 祁琪 王珂璇 涂佳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0-994,共5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既能规避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带来的感染风险,又有助于弥补医学生临床实践时间和试验资源不足的缺憾,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本文主要阐述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既能规避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带来的感染风险,又有助于弥补医学生临床实践时间和试验资源不足的缺憾,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本文主要阐述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历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教学
下载PDF
PDCA质量环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
20
作者 宋静 高建华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87-488,共2页
目的 分析PDCA质量管理环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PDCA质量环管理护理,两组患者均观... 目的 分析PDCA质量管理环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PDCA质量环管理护理,两组患者均观察随访至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 d、术后9 d空腹静脉血检测炎症因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抗生素使用天数情况。结果 术后3 d、术后9 d,两组患者血清PCT、CRP、sCD14均较术后即刻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均较对照组患者短,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患者少(P<0.05)。结论 PDCA质量环可持续改进优化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预防护理对策,使护理对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及质量,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手术 术后感染预防 PDCA质量环 炎症因子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