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慎刑观与中国古代死刑审判制度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胜渝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7-139,共3页
-
文摘
慎刑观是中国儒家的重要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刑法制度有重大影响。慎刑观对中国古代死刑审判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皇帝对死刑审判最后的核准权、死刑审判复核与复审程序、死刑会审、死刑复奏程序等方面。这对当今死刑制度的立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
关键词
慎刑观
中国古代
死刑审判制度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韩非子的慎刑观简论
- 2
-
-
作者
茹士春
-
机构
重庆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7-30,49,共5页
-
文摘
韩非子提倡重刑治国,在坚持重刑论、对重刑作出说明、为重刑进行辩护的同时,也提出一些慎刑观点,对重刑论加以修正。这应当是韩非子刑罚思想中的"异质"性因素,更是精华之一,值得认真分析和借鉴。
-
关键词
韩非子
重刑论
慎刑观
-
Keywords
HAN Fei-zi
Severe Penalty
Cautious Penalty Concept
-
分类号
D929.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慎刑观:中国古代主流的刑法观
- 3
-
-
作者
王也
-
机构
安徽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
文摘
中国古代主流刑法思想是慎刑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主要受人本主义与民本思想、仁政说和人性论的影响,并在立法和司法中体现出来。对这一理念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及其历史价值的理解,而且对建立当代法治社会和政治文明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关键词
慎刑观
人本主义
录囚制度
-
Keywords
cautious punishment idea
humanism
recorded prison system
-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中国传统慎刑观对“制刑之义”的阐释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吕丽
-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157,共8页
-
基金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传统的慎刑观与死刑控制"(06SFB2024)
-
文摘
慎刑观是中国古代主流的刑法观,是传统刑法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古人所谓"制刑之义",即指刑事立法的宗旨,属于刑法观的基本范畴,也是慎刑观与重刑观两种对立的刑法观分歧的焦点之一,对该问题的解读是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慎刑观的前提和基础。按照慎刑观的理解,刑乃"不得已而用之"的"治恶之具",刑法的直接作用是"禁暴厘乱";刑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辅政助化","明刑弼教";而终极追求则是"以德去刑","刑期于无刑",以达到"刑措不用"的"大治"境界。儒家的"民本"思想、"仁政说"以及人性论是慎刑观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
慎刑观
制刑之义
禁暴厘乱
明刑弼教
刑期于无刑
-
Keywords
concept of cautious penalty
righteous punishment
prohibit and control violence
clear pun ishment for education
punishment in the aim of no punishment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中国古代慎刑观之“用刑之道”解析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吕丽
-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42,共8页
-
文摘
古人所谓"用刑之道",即指刑法运用的基本理念,包括司法准则、司法态度、刑官的选择标准及其基本操守,属于刑法观的基本范畴。慎刑观是中国古代主流的刑法观,针对折狱理刑,慎刑观推崇"平允中正"的中道,"钦恤哀矜"的仁恕之道,以及"非佞惟良"的择官之道。对该问题的解读是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慎刑观的一个关键所在。
-
关键词
慎刑观
用刑之道
平允中正
钦恤哀矜
非佞惟良
-
Keywords
concept of cautious penalty
philosoph of penalty
equitableness and fairness
showing sympathy and solicitude for others
selecting loyal officials rather than the crafty and fawning ones
-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国古代“慎刑”观与现代政治文明的暗合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俊杰
-
机构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8-51,共4页
-
文摘
"慎刑"观在中国法律史上源远流长,体现了传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是古代先民博大精深人文情怀在法律生活中的一个生动体现。"慎刑"观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在精神诉求上具有暗合性的一面。梳理、挖掘古代法律中的"慎刑"观对当代法治社会、政治文明社会具有重要历史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古代中国
人本主义
“慎刑”观
-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以酷刑为视角比较中西方传统慎刑思想
- 7
-
-
作者
申金杯
-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26期146-146,共1页
-
文摘
纵观我国刑罚历史,其中也不乏慎刑的制度,慎刑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但在今日,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不肯饶恕的酷刑。中国传统慎刑何以造成酷刑的泛滥?西方传统慎刑却产生刑罚的理性?
-
关键词
外儒内法
中西慎刑观
-
分类号
D908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中国传统的慎杀理念与死刑控制
被引量:9
- 8
-
-
作者
吕丽
-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7,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律例与会典、通礼的关系研究”(11BFX013)的阶段性成果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
文摘
在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的运作主要是以慎刑主义理论及其慎杀理念做为支撑的。基于"人命至重"、"杀一无罪非仁也"的认识,慎杀理念强调死刑运用的"不得已"性,主张"义刑义杀",追求"生道杀民"、"缓死求生"。在传统慎刑观的导引下,中国历代统治者大多着力将慎杀理念贯彻于国家有关死刑的立法与司法之中,上升为法律规则,具体化为各种慎杀制度与配套措施。一方面,从立法上对死刑之数加以控制,对死刑等次进行简化;另一方面,通过死罪类型区分制度、特殊主体宽恤制度以及减死之罚的设置等,对死刑的实际适用进行消解;此外,通过死刑复核、死刑复奏、录囚与伸冤直诉以及赦宥等死刑的救济程序与纠错机制,进一步"化死入生",控制和减少执行死刑的数量。
-
关键词
慎刑观
慎杀理念
死刑控制
法律史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严明与矜谨:《折狱龟鉴》的核心审断理念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吕丽
高晨
-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
基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传统的慎刑观与死刑控制"阶段性成果(06SFB2024)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
文摘
严明与矜谨,是贯穿于历代案例集《折狱龟鉴》中的核心审断理念。夫严明者,谨持法理,深察人情也;夫矜谨者,哀矜折狱,审谨尽心也。凡折狱理刑,古之用法者秉承"主于严明,佐以矜谨"的司法准则,力求罪与刑相应,法与情两平,哀矜与审谨相辅承,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慎刑观的基本要求。其理论基础是儒家的中道、仁道与恕道。严明与矜谨的理念是中国古代司法审断经验与司法智慧的传承与凝聚,予历代折狱之官参考模范,亦给后世司法者以镜鉴启迪。
-
关键词
司法理念
严明
矜谨
折狱龟鉴
慎刑观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