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进行治疗,但由于HBV感染后将其共价闭合环状DNA嵌合到宿主基因组,导致上述药物无法彻底清除HBV,多数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进行治疗,但由于HBV感染后将其共价闭合环状DNA嵌合到宿主基因组,导致上述药物无法彻底清除HBV,多数临床HBV患者表现为功能性治愈,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具有重大意义。HBV感染后宿主免疫反应的强弱是影响HBV能否被清除的重要因素,其中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和CD8+T细胞在清除病毒感染和抑制病毒复制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NK细胞和CD8+T细胞会表现出一种功能和数量低下的免疫耗竭状态,这极大减弱了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免疫耗竭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仍尚不完全明确,因此本文旨在总结当前慢性HBV感染中NK细胞和CD8+T细胞发生免疫耗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CHB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自然病程进展规律与感染持续时间、年龄、性别、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的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目的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自然病程进展规律与感染持续时间、年龄、性别、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的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患者,排除其他肝脏疾病,未应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肝脏组织病理切片采用Knodell评分系统读取,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学评价,卡方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只有与单变量分析(P<0.05)密切相关的因素才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式。结果132例患者中年龄>30岁组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明显高于年龄≤30岁组(P<0.05);肝功正常组肝组织炎症评分≤4分及纤维化评分≤2分所占频率高于肝功异常组(P<0.05);肝功反复异常>1年组肝组织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高于肝功反复异常≤1年组(P<0.05)。血清ALT水平正常组肝组织炎症评分≤4分及纤维化评分≤2分所占频率高于ALT水平异常组(P<0.05);ALT>2×ULN组肝组织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高于ALT≤2×ULN组(P<0.05)。结论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感染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尤其年龄>30岁时更易出现肝脏疾病的进展;持续肝功异常时间越长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改变越显著;血清ALT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血清ALT正常者重,而血清ALT异常者血清ALT水平越高,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改变越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自然病程进展规律与感染持续时间、年龄、性别、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的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患者,排除其他肝脏疾病,未应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肝脏组织病理切片采用Knodell评分系统读取,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学评价,卡方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只有与单变量分析(P<0.05)密切相关的因素才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式。结果132例患者中年龄>30岁组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明显高于年龄≤30岁组(P<0.05);肝功正常组肝组织炎症评分≤4分及纤维化评分≤2分所占频率高于肝功异常组(P<0.05);肝功反复异常>1年组肝组织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高于肝功反复异常≤1年组(P<0.05)。血清ALT水平正常组肝组织炎症评分≤4分及纤维化评分≤2分所占频率高于ALT水平异常组(P<0.05);ALT>2×ULN组肝组织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高于ALT≤2×ULN组(P<0.05)。结论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感染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尤其年龄>30岁时更易出现肝脏疾病的进展;持续肝功异常时间越长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改变越显著;血清ALT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血清ALT正常者重,而血清ALT异常者血清ALT水平越高,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改变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