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细胞与CD8+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免疫耗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伍杨 李甜 +8 位作者 王顺娜 张润兵 朱惠娟 朱玲玲 张亚妮 史婷婷 郭佩佩 于晓辉 张久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58-461,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进行治疗,但由于HBV感染后将其共价闭合环状DNA嵌合到宿主基因组,导致上述药物无法彻底清除HBV,多数临床...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进行治疗,但由于HBV感染后将其共价闭合环状DNA嵌合到宿主基因组,导致上述药物无法彻底清除HBV,多数临床HBV患者表现为功能性治愈,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具有重大意义。HBV感染后宿主免疫反应的强弱是影响HBV能否被清除的重要因素,其中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和CD8+T细胞在清除病毒感染和抑制病毒复制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NK细胞和CD8+T细胞会表现出一种功能和数量低下的免疫耗竭状态,这极大减弱了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免疫耗竭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仍尚不完全明确,因此本文旨在总结当前慢性HBV感染中NK细胞和CD8+T细胞发生免疫耗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CHB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自然杀伤细胞 CD8+T细胞 免疫耗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9
2
作者 吴银亚 谭善忠 +3 位作者 沈建军 肖倩 梁重锋 蒋淑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携带者200例,HBeAg阳性携带者和HBeAg阴性携带者各100例,通过辨证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型3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携带者200例,HBeAg阳性携带者和HBeAg阴性携带者各100例,通过辨证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型3例,肝郁脾虚型92例,瘀血阻络型3例,肝肾阴虚型2例,脾肾阳虚型0例。HBeAg阴性携带者分别为4、87、5、4、0例。2组均以肝郁脾虚证为主,与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肝郁脾虚型为主,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和瘀血阻络型散在出现,没有表现为脾肾阳虚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 中医证型 肝郁脾虚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CD8^(+)T细胞中LAG-3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张闯 申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CD8^(+)T细胞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HBV患者(HBV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CD8^(+)T细胞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HBV患者(HBV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D8^(+)T细胞中LAG-3表达水平、表达强度、分布频数,并测定细胞内白介素-10(IL-10)、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干扰素-γ(IFN-γ)、转录因子T-bet(T-bet)表达水平,分析LAG-3调控CD8^(+)T细胞的机制。【结果】HBV组LAG-3的表达水平、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HBV组LAG-3阳性亚群的IL-10表达水平高于阴性亚群,且HBV组LAG-3阴性亚群、阳性亚群的IL-10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BV组LAG-3阳性亚群的HLA-DR表达水平低于阴性亚群,且HBV组LAG-3阴性亚群、阳性亚群的HLA-DR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BV组LAG-3阳性亚群的IFN-γ表达水平低于阴性亚群,且HBV组LAG-3阴性亚群、阳性亚群IFN-γ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BV组LAG-3阳性亚群的T-bet表达水平低于阴性亚群,且HBV组阴性亚群、阳性亚群IFN-γ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在炎症作用下导致CD8^(+)T细胞内LAG-3表达水平增高,而LAG-3能通过影响IL-10、HLA-DR、IFN-γ、T-bet的表达,下调CD8^(+)T对IFN-γ的分泌量,致T细胞消耗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T淋巴细胞亚群 基因
原文传递
凝血、纤溶和纤维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健 张玲 +3 位作者 胡坚 顾进 李静 刘小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452-3454,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对130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BV DNA、ALT和HBV-M检测,根据结果将其分为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和不活动组。以正常组为对照,检测比较各组的凝血、纤溶和纤维...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对130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BV DNA、ALT和HBV-M检测,根据结果将其分为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和不活动组。以正常组为对照,检测比较各组的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凝血功能显著降低,纤溶、纤维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P<0.01),而不活动组仅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P<0.05);与不活动组比较,免疫耐受组血浆D-二聚体和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清除组凝血功能显著降低,纤溶、纤维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P<0.01);与免疫耐受组比较,免疫清除组凝血功能显著降低、纤溶、纤维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在慢性HBV不同感染状态下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 纤溶 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感染状态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姚佳燕 晁康 +3 位作者 李敏睿 吴艳琴 叶俊钊 钟碧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ALT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组)和25例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微球技术检测血清IL-21蛋白水平,并用real-t...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ALT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组)和25例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微球技术检测血清IL-21蛋白水平,并用real-time PCR法检测IL-21及IL-21受体(R)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病例组分为免疫耐受期组(25例)、免疫清除期组(25例)、低复制期组(26例)及再活动期组(25例)。(2)病例组血清IL-21蛋白及m 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免疫清除期组及再活动期组血清IL-21蛋白及m 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免疫耐受期组及低复制期组(P<0.001);低复制期组血清IL-21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及免疫耐受组(P=0.036)。(3)IL-21R m RNA水平在各组间没有差异。(4)血清IL-21蛋白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472,P=0.001)。(5)血清IL-21蛋白与ALT水平无关(r=0.024,P=0.868)。结论 :IL-21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表达上调,且与免疫活动有关,可能是机体控制HBV复制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自然史 表达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桂涛 刘杰 +3 位作者 徐德忠 阎永平 谢华红 杜玉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2-986,共5页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态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病例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OR=3.10;P<0.05);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1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OR=2.09;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多见(OR=2.22;P<0.05);HLA-DRB1*15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13.4%,明显高于病例组6.9%(OR=0.48;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HLA-DRB1*15为陕西地区汉族人乙肝感染的抗性基因。本研究提示HLA-Ⅱ类基因是决定HBV感染后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HLA-DRB1 基因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及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苏兰 鲁陈 +1 位作者 熊德琴 李左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HBV病毒载量的分析,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HBV载...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HBV病毒载量的分析,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HBV携带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D8+、CD4+/CD8+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重型肝炎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慢性重型肝炎者与对照组相比,CD4+、CD8+、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紊乱程度随HBV载量增高而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病毒载量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妇女妊娠期抗病毒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蒋小仙 金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关于妊娠期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慢性HBV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争议、利弊、疗效和安全性,抗病毒治疗的对象、药物选择及随访管...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关于妊娠期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慢性HBV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争议、利弊、疗效和安全性,抗病毒治疗的对象、药物选择及随访管理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妊娠 病毒治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黎义锦 蔡巧玲 +2 位作者 彭宾莲 刘萍 龚飞跃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0-341,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6例门诊自愿接受调查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评定,按量表因子分进行... 目的调查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6例门诊自愿接受调查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评定,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象的各项因子分大多高于国内普通人群,特别是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等因子方面,以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尤其明显。各因子分值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有升高趋势,且在精神病性一个因子得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疾病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是SCL-90因子分值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心理问题,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
下载PDF
草药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建平 林辉 Heather McIntosh 《中国循证医学》 CSCD 2001年第2期78-86,共9页
目的 评价叶下珠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 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方法用电子和手工检索鉴定比较叶下珠与安慰剂、不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其他草药治疗、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随机临床试验。... 目的 评价叶下珠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 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方法用电子和手工检索鉴定比较叶下珠与安慰剂、不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其他草药治疗、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随机临床试验。叶下珠合用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比较的随机试验也予以纳入。无论使用盲法与否或以何种语言发表均无限制。纳入试验的质量用Jadad记分量表加随机隐藏评价。结果 22篇试验包含1947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5篇双盲试验被评为高质量试验,其余均为低质量试验。合并的结果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治疗比较,叶下珠属对于血清HBsAg转阴有积极效果(相对危险度5.64,95%可信区间1.85~17.21)。叶下珠与干扰素比较,在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转阴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血清HBsAg、HBeAg、HBV DNA转阴以及转氨酶复常方面,叶下珠优于非特异性治疗或其他草药治疗。分析表明叶下珠与干扰素联合用药比单用于扰素效果更好,HBeAg转阴相对危险度1.56,95%可信区1.06~2.32,HBV DNA转阴的相对危险度1.52,95%可信区间1.05~2.21。这些试验没有报告发生严重的副性事件。结论 根据本系统评价,某些叶下珠属可能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然而,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以及该草药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属 中草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系统评价 随机临床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经济效益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兴宝 陈慧芬 +2 位作者 Larry Lacey Gauri B Saal Alison Tan-Mulligan 《肝脏》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评估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和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效益。方法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年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以及间接费用计算其经济负担。同时根据亚洲拉米... 目的 评估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和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效益。方法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年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以及间接费用计算其经济负担。同时根据亚洲拉米夫定多中心临床研究和 15个国家临床研究的综合数据来计算节省的费用。结果 不同肝病阶段的病人年经济负担不同 ,慢性乙型肝炎为 2 0 478元 ,代偿性肝硬化为 3 63 2 5元 ,失代偿性肝硬化为 3 675 9元 ,肝细胞肝癌为 3 82 69元。拉米夫定治疗 1年后 ,使医疗费用得到部分节省。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经济负担较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直接医疗费用 直接非医疗费用 间接费用 经济负担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跃进 李强 +3 位作者 于进红 刘莉 李雯雯 杨霞 《肝脏》 2008年第1期39-41,共3页
通常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的疾病,更多见于男性。梁晓峰等报道HBsAg阳性率在男性为8.12%,而在女性约6.85%。为了解我国现阶段慢性HBV感染者中女性的比例及其临床特点,我们调查了我院2005年... 通常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的疾病,更多见于男性。梁晓峰等报道HBsAg阳性率在男性为8.12%,而在女性约6.85%。为了解我国现阶段慢性HBV感染者中女性的比例及其临床特点,我们调查了我院2005年住院的慢性HBV感染238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女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HBV感染 HBSAG阳性率 性别差异 发病率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舌色面色与肝组织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静 李秋伟 +3 位作者 马莹 贾建伟 袁桂玉 曹武奎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10期987-988,共2页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分级与其舌色及面色的关系。方法:对11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面色、舌色及肝穿病理炎症及纤维化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舌色的辨别有助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的炎症及纤...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分级与其舌色及面色的关系。方法:对11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面色、舌色及肝穿病理炎症及纤维化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舌色的辨别有助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P<0.05),而面色的评价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有意义(P<0.05),对肝脏炎症程度的评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舌色及面色是评价肝脏纤维化的有用指标,舌色对肝脏炎症程度的评价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舌色 面色 肝/病理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合并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转归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姗 庞超 胡南 《现代医院》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病情转归。方法 以血清HBsAg和抗HAV -IgM均阳性患者 37例作为重叠组 ,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统计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重叠组慢...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病情转归。方法 以血清HBsAg和抗HAV -IgM均阳性患者 37例作为重叠组 ,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统计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重叠组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例数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 ;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正常天数、病程均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 ,病程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正常 总胆红素 病程 转归 目的观 结论 合并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中夫 赵龙凤 王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γ活性与病毒载量、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IL-2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法),IFN-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HBV-DNA高载量组与低载...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γ活性与病毒载量、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IL-2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法),IFN-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HBV-DNA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相比IL-2水平明显低下(P<0.05),两组间IFN-γ水平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IL-2水平逐渐降低,IFN-γ逐渐增高;与非肝硬化组比较,肝硬化组的IL-2的含量显著降低,而IFN-γ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在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IL-2与HBV清除有关,其降低的程度与肝损伤严重程度及肝纤维化相关;IFN-γ的抗病毒作用不明显,但它作为炎症介质参与了肝脏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Γ 检测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自然病程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素娟 李娟 李智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自然病程进展规律与感染持续时间、年龄、性别、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的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 目的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自然病程进展规律与感染持续时间、年龄、性别、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的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患者,排除其他肝脏疾病,未应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肝脏组织病理切片采用Knodell评分系统读取,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学评价,卡方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只有与单变量分析(P<0.05)密切相关的因素才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式。结果132例患者中年龄>30岁组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明显高于年龄≤30岁组(P<0.05);肝功正常组肝组织炎症评分≤4分及纤维化评分≤2分所占频率高于肝功异常组(P<0.05);肝功反复异常>1年组肝组织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高于肝功反复异常≤1年组(P<0.05)。血清ALT水平正常组肝组织炎症评分≤4分及纤维化评分≤2分所占频率高于ALT水平异常组(P<0.05);ALT>2×ULN组肝组织炎症评分≥5分及纤维化评分≥3分所占频率高于ALT≤2×ULN组(P<0.05)。结论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感染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尤其年龄>30岁时更易出现肝脏疾病的进展;持续肝功异常时间越长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改变越显著;血清ALT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血清ALT正常者重,而血清ALT异常者血清ALT水平越高,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改变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炎症 纤维化
下载PDF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娜 徐光华 张雅芳 《肝脏》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自然史 慢性HBV携带者 HBSAG携带率 原发性肝癌 高发地区 澳大利亚 肝脏炎症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及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苏兰 鲁陈 +1 位作者 熊德琴 李左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HBV病毒载量的分析,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细胞亚群(CD4+... 目的:通过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HBV病毒载量的分析,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HBV携带者组CD4+、CD8+、CD4+/CD8+降低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患者组CD4+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而CD8+、CD4+/CD8+变化无显著差异。慢性重型肝炎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D DNA阴性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患者组以及慢性重型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CD4+、CD8+、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尤以慢性重型肝炎组明显。且不同组间对比也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为免疫损伤所致,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紊乱程度随HBV载量增高而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病毒载量
下载PDF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徐克成 李绍白 +2 位作者 郭广洲 翁绍纪 雷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1999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测定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时血清HBV-DNA水平,阐明其在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共9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接受研究,共中HBe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ASC)15例,HBeAg阳性慢性肝炎(CHB)17例,HBeAg阴性CHB14例,HBeAg阴性ASC16例;另... 目的:测定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时血清HBV-DNA水平,阐明其在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共9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接受研究,共中HBe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ASC)15例,HBeAg阳性慢性肝炎(CHB)17例,HBeAg阴性CHB14例,HBeAg阴性ASC16例;另有28例HBeAg阳性CHB接受干扰素治疗。血清HBV-DNA浓度测定应用AG-9600Amplisensor荧光PCR定量系统,测定范围定为10^(3.00-9.50)copies/ml。结果:血清HBV-DNA在HBeAg阳性ASC病例最高,达10^(8.46±0.71)copies/ml,其次依次为HBeAg阳性CHB(10^(7.24±0.54) cooies/ml)、HBeAg阴性CHB(10^(6.04±0.69) copies/ml),HBeAg阴性ASC者最低,为10^(3.80±0.71)copies/ml。4组病例相互之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P<0.01)。28例BHeAg阳性CHB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治疗结束时呈完全应答(CR)者13例,无应答(NR)15例。对13例CR患者继续随访6个月,其中4例血清ALT再升高(复燃)。血清HBV-DNA水平在治疗前,CR不伴ALT复燃组HBV-DNA为10^(3.44±0.43)copies/ml,明显低于CR伴ALT复燃组(10^(6.84±0.51))(P<0.01)和NR组(10^(7.18±0.66))(P<0.01)。结论:测定血清HBV-DNA水平有助于鉴别慢性HBV感染的不同状态;在HBeAg阳性CHB病例,干扰素治疗结束时,检测HBV-DNA水平对于判断疗效有指导价值,HBV-DNA低于104copies/ml往往能取得持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 CHB 血清HBV-DNA ASC HBEAG阴性 干扰素治疗 慢性HBV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DNA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