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0篇文章
< 1 2 2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睿甜 刘新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557-559,共3页
中医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以内因为根本,在外因的作用和诱发下发生或加重,形成由肺及心、由心及肝脾肺肾同病的一种危重疾患。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肝脏,为本虚标实证。以心气虚、心阳虚为本,兼见心血虚或心阴虚;标实为... 中医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以内因为根本,在外因的作用和诱发下发生或加重,形成由肺及心、由心及肝脾肺肾同病的一种危重疾患。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肝脏,为本虚标实证。以心气虚、心阳虚为本,兼见心血虚或心阴虚;标实为瘀血,痰饮阻络。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专法专方等治疗,常收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成药
下载PDF
阿利沙坦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方元实 彭杰成 程辉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的分析阿利沙坦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对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80例冠... 目的分析阿利沙坦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对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美托洛尔组(n=35)及联用组(n=45),美托洛尔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联用组在美托洛尔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利沙坦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心室重构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右室舒张末内径(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RVEDD)、左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FS)、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血清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用组与美托洛尔组临床有效率比较(93.33%vs.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DD、RVEDD、LVPWT和IVST均降低,且联用组均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FS均升高,且联用组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BNP水平均降低,且联用组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沙坦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CHD合并CHF有利于抑制患者的心室重构,降低血清BNP水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阿利沙坦酯 心室重构 脑钠肽
下载PDF
螺内酯结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粟晓露 《科技与健康》 2025年第2期69-72,共4页
分析螺内酯结合贝那普利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于2021年10月—2023年12月将8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螺... 分析螺内酯结合贝那普利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于2021年10月—2023年12月将8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螺内酯结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生存质量、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螺内酯结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优势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实施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螺内酯 贝那普利 心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托拉塞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王延飞 王钰 谢军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62-364,44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应用托拉塞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期间于本院诊疗的76例慢性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应用托拉塞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期间于本院诊疗的76例慢性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1)。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0.15 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托拉塞米(5 mg-10 mg,Qd)治疗。两组持续治疗7 d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7 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flow velocity,EDF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FV)、每分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采用换能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多功能监护仪检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于治疗前、治疗7 d后采用双抗夹心法测定心肌型肌酸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Endothelin,E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DFV、PSFV、CO、SV、LVEF、CI均显著上升,CVP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K-MB、BNP、Hcy、E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CHF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清因子,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托拉塞米 厄贝沙坦 临床疗效 心功能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戈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6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中医理论基础,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有162例,随...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中医理论基础,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有1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1例。将治疗组采用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49例(60.49%),总有效率高达90.12%;对照组显效32例(39.51%),总有效率为70.37%,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明确,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提高运动耐受量,还能够降低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 芪苈强心胶囊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法简释 被引量:12
6
作者 沈淑静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4期596-597,共2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六法 ,即 :补益心气法、益气养阴法、益气温阳法、活血化瘀法、利水消肿法及补肾养心法。认为有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作用 ,对心衰有确切的疗效。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大荣 《中医文献杂志》 1995年第4期25-27,共3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张大荣关键词:慢性心衰,中医药治疗,十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功能受损时出现的病理生理征候群。根据其临床表现...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张大荣关键词:慢性心衰,中医药治疗,十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功能受损时出现的病理生理征候群。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惊悸、怔忡、喘证、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营清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0期142-142,共1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主要是阳虚、心气虚、水停、血瘀。因此治疗的原则应该主要为益气,另外要注重活血、温阳、健脾、利水、化痰。本研究主要分析近些年中医药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关方法及经验,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主要是阳虚、心气虚、水停、血瘀。因此治疗的原则应该主要为益气,另外要注重活血、温阳、健脾、利水、化痰。本研究主要分析近些年中医药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关方法及经验,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9
作者 张江华 姚秀芳 王志强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2年第2期36-38,共3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人的末期表现,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心脏失代偿的一种病证,治疗颇为困难,往往成为心血管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其5年生存率不足50%,现代医学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措施,使一部分CH...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人的末期表现,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心脏失代偿的一种病证,治疗颇为困难,往往成为心血管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其5年生存率不足50%,现代医学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措施,使一部分CHF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存在着易中毒、增加心肌耗氧量、致低电压及耐药和致电解质紊乱等棘手问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辨证施治
下载PDF
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易珠 李彩霞 +1 位作者 刘梦君 刘福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89-94,共6页
综述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可依据阳气虚弱、心血瘀阻、水饮内停的病机,采用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研究显示,该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与改善... 综述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可依据阳气虚弱、心血瘀阻、水饮内停的病机,采用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研究显示,该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与改善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与心肌能量代谢、干预相关信号通路、缓解利尿剂抵抗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 作用机制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双旗 黄绍湘 莫雪妮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 治疗概况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杜桂琴 刘清娥 《医学综述》 2019年第9期1831-1834,1839,共5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痰饮""喘证""水肿"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与西药协同作用...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痰饮""喘证""水肿"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与西药协同作用,既可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又可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凸显了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优势和广阔前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国际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心力衰竭的概念和治疗策略发生改变。未来,应深入研究中医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其治疗优势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 中医药
下载PDF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珂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曲美他嗪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甲组及乙组,每组38例。甲组给予依那普利+曲美他嗪治疗,乙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曲美他嗪治疗...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曲美他嗪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甲组及乙组,每组38例。甲组给予依那普利+曲美他嗪治疗,乙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甲组的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4,P=0.0249<0.05)。两组治疗前的LVEF、NT-proBNP、6MW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的LVEF(51.27±5.65)%高于甲组的(47.84±5.25)%、NT-proBNP(867.87±66.56)pg/ml低于甲组的(911.26±76.98)pg/ml、6MWD(366.73±55.68)m长于甲组的(314.54±65.65)m、LVEDD(53.12±5.23)mm小于甲组的(56.76±5.7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住院时间(8.34±2.17)d短于甲组的(12.90±2.8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同时对心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曲美他嗪 心功能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汪朝晖 段骄 +3 位作者 杨忠奇 陈汉裕 陈洁 冼绍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71-374,共4页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资源数据库(Wanfang,WF)、Cochrane、Pub Med等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药疗法的中英文文献,探讨中医药防治CHF...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资源数据库(Wanfang,WF)、Cochrane、Pub Med等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药疗法的中英文文献,探讨中医药防治CHF的思路。文献检索结果表明,CHF的中医药疗法有中药内服、针刺治疗、艾灸、耳穴、穴位敷贴和注射及埋线、中药外敷、腹部按摩、穴位按摩、足浴、水疗、康复运动、中医健康教育、药膳疗法、中医特色养生调护等。提出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防治CHF的策略,即中药药物防治是基本,以各种外治法为辅助,坚持康复运动,实行中医药养生调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治未病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中医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晓 黄孟军 《河北中医》 2008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 心力衰竭 血性 心肌细胞凋亡 中医药疗法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亮 陈光亮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本虚标实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概况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汪艳丽 刘如秀 +3 位作者 刘金凤 展慧慧 彭杰 周小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3期325-328,共4页
关键词 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治疗 本虚标实 病理产物 虚实夹杂 病理基础 劳倦过度 CHF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莉 李丹 张真 《中医药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5
19
作者 唐蜀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是禀赋薄弱、外邪袭心、心阴受损、心阳耗竭 ,其病机是气阳亏虚、瘀血阻滞、水饮停蓄。临床治疗心衰的经验是强调益气温阳利水及滋阴活血等 ,用药则宜辨证审因而设 ,不可偏颇 ,并对心、肺。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血性心力衰竭 益气 温阳 利水 滋阴 活血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永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