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4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汤紫晶 刘姗 +6 位作者 刘颖娜 黄鲁豫 乐淼雅 毛梦珂 谭正伟 辛传奥 叶宝东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领域研究文献,了解其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建库至2023年8月21日收录的中医药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5.5.R2和VOSviewe...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领域研究文献,了解其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建库至2023年8月21日收录的中医药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5.5.R2和VOSviewer1.6.13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727篇文献,自1985年发表首篇文献以来,中医药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形成以孙伟正、周永明、王树庆、周郁鸿、杨淑莲、唐旭东、徐瑞荣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各团队之间存在一定合作,研究机构以各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机构间合作较少。关键词共现、突现及聚类分析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补髓生血颗粒”“康力龙”“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研究主题涉及疾病疗效领域、中医药治法和方药研究、机制研究。结论中医药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多集中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面,补肾益精填髓是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方法,免疫学机制异常是该领域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微环境“土壤学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孙婉琪 杨岩 +2 位作者 何丹迪 孙岸弢 储全根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为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干预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土壤学说”的疗效机理,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骨髓微血管密度、骨髓基质细胞相关因子、黏附分子和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的报道进行综述,为今后... 为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干预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土壤学说”的疗效机理,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骨髓微血管密度、骨髓基质细胞相关因子、黏附分子和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的报道进行综述,为今后深入拓展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造血微环境的影响和疗效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干预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 骨髓造血微环境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陆婉琪 谢菁菁 +1 位作者 王恒 李峻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21年6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病房的2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阴虚组12例、肾阳虚组4例和肾阴阳两虚...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21年6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病房的2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阴虚组12例、肾阳虚组4例和肾阴阳两虚组5例,使用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法测定3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并分析组间物种差异。结果不同证型患者肠道菌群存在差异,其中肾阴阳两虚组菌群丰富度明显低于肾阴虚组(P<0.05)。红杆菌目(Rhodobacterales)相对丰度肾阳虚组>肾阴虚组>肾阴阳两虚组,普雷沃菌属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相对丰度肾阳虚组>肾阴虚组>肾阴阳两虚组,高氏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_gauvreauii_group)相对丰度肾阳虚组>肾阴阳两虚组>肾阴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肾阴阳两虚组observed_species指数明显低于肾阴虚组(P<0.05)。LEfSe分析显示,肾阴阳两虚组相对丰度较高的肠道菌群为光岗菌属(Mitsuokella),肾阴虚组为霍尔德曼菌属(Holdemania),肾阳虚组为红杆菌目、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高氏瘤胃球菌属、普雷沃菌属UCG-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肠道菌群构成特征差异明显,其差异可能有助于区分临床中医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肠道菌群 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证心悟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疏敏 陈安民 +1 位作者 程志 韦润红 《中医研究》 2007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作用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中医辩证治疗分型个体化治疗。结果;中医分型治疗cAA使造血功能恢复疗效稳定。结论:本疗法是治疗、根治cAA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蒲有为 胡雪 +1 位作者 罗金莲 余泽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715-720,共6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成分输血是AA患者改善贫血和维持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然而长期输血易导致输血依赖性,且当前血液供应紧缺,满足AA患者的输血需求亦愈加困难。因此,对AA进行“患者血液管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成分输血是AA患者改善贫血和维持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然而长期输血易导致输血依赖性,且当前血液供应紧缺,满足AA患者的输血需求亦愈加困难。因此,对AA进行“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 blood management,PBM),应用各种非输血方法改善贫血,减少异体血的输注,提高AA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AA患者的贫血症状,减少异体输血需求,有利于AA患者的血液管理。本文对治疗AA的中医药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中医药在AA患者血液管理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血液管理 中医药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运用“引火归元”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6
作者 赵晴 李振彬 +2 位作者 崔玉丁 王贝贝 王永敏 《江苏中医药》 2025年第3期25-28,共4页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病程较长、症状反复、难以痊愈,疾病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因“火不归元”导致的症状。“引火归元”是指引上越之火下行回归命门之中,使阴阳调和之法。慢性再障火不归元的病机包括:肾阴匮乏,阴不涵阳;肾阳虚...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病程较长、症状反复、难以痊愈,疾病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因“火不归元”导致的症状。“引火归元”是指引上越之火下行回归命门之中,使阴阳调和之法。慢性再障火不归元的病机包括:肾阴匮乏,阴不涵阳;肾阳虚衰,阳气上越;肾阴阳两虚,阴虚阳浮;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中焦脾虚,土不伏火。临证基于“引火归元”可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以左归丸合引火汤加减,滋阴潜阳,引龙入海;以右归丸合潜阳封髓丹加减,回阳救逆,使相火归位;以金匮肾气丸合左右归丸加减,阴阳同补,益精填髓;以通脉四逆汤加减,破阴回阳,甚者从之;以薯蓣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补脾暖肾,使阴火得敛。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引火归元 火不归元 治法 左归丸 引火汤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赵嘉莉 郦杭婷 +2 位作者 吴筱莲 朱怡杰 楼数慧 《护理与康复》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与健康信念的关系,以期提供科学的服药管理干预策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了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与健康信念的关系,以期提供科学的服药管理干预策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服药行为的健康信念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总分为6.50(5.00,7.00)分,依从率为11.7%;健康信念总分为(51.56±8.0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行为效益认知、行为障碍认知、严重性认知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01),共解释服药依从性46.6%的变异。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服药依从率低,健康信念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行为效益认知水平并降低行为障碍认知及严重性认知水平,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服药依从性 健康信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修保 崔兴 陈泽涛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8期744-748,共5页
目的:基于相关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中文数据库1998年至2017年发表的中药治疗慢性再障文献,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库... 目的:基于相关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中文数据库1998年至2017年发表的中药治疗慢性再障文献,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库,利用Access数据库、SPSS 19.0、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收录符合纳入标准文献94篇,包括处方94首、中药103味。中药类别14类,使用频数前4位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总频率78.05%。中药使用频数前10位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芪、补骨脂、当归、淫羊藿、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鹿角胶、菟丝子、女贞子。温性及辛味药物使用频数最高。归经前3位为脾经、肾经、肝经。结论:慢性再障用药以补虚为主,兼以清热、活血、止血。用药以温、寒、甘、辛为主,主归脾、肾、肝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药 用药规律 数据分析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巧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4期256-25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机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兰州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10
作者 陈光艳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兰州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022年纳入的10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环孢素和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兰州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022年纳入的10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环孢素和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兰州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HGB、WBC均升高,且观察组PLT、HGB、WB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兰州方”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其骨髓造血功能、外周血象,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积分 临床疗效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兰州方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医药以肾为本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丹 杨文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9-60,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A)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药物及不明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异常等原因致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进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为主的综合病症。根据再障发病急缓、...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A)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药物及不明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异常等原因致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进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为主的综合病症。根据再障发病急缓、病情轻重及骨髓受损的程度等情况,临床上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急性再障属于中医学中的急劳、髓枯、发热等范畴,而慢性再障属“虚劳”、“血虚”、“血枯”及“血证”范畴,是一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其发生可涉及五脏和气血阴阳诸因素的虚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12
作者 陈璐琪 谢菁菁 +1 位作者 王恒 李峻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831-2839,共9页
【目的】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与正常人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改变及CAA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性粪便代谢物谱,以揭示CAA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初治的CAA患者(CAA组)21例及... 【目的】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与正常人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改变及CAA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性粪便代谢物谱,以揭示CAA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初治的CAA患者(CAA组)21例及健康体检者(正常人组)2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21例CAA患者分为肾阳虚组4例、肾阴虚组12例、肾阴阳两虚组5例。通过粪便采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多元统计分析等筛选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38种代谢物在CAA组与正常人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3-羟基苯乙酸、腺嘌呤、异柠檬酸、L-谷氨酰胺、尿酸、鸟嘌呤等27种代谢物相对含量在CAA中呈现上调,3’-腺苷酸、花生酸、肌苷、N-乙酰鸟氨酸、去甲肾上腺素等11种代谢物则为下调。其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主要代谢通路包括:精氨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癌症的中心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GABA能突触、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等。(2)16种代谢物在CAA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包括5-甲氧基色胺、肾上腺素、熊果苷、β-丙氨酸、戊二胺、肌醇、丙酮酸、酪胺等,其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主要代谢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酪氨酸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磷酸肌醇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Ⅱ型糖尿病、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等。【结论】CAA患者的粪便代谢组学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异常,这可能反映CAA肠道菌群改变介导免疫失调、造血衰竭发生的代谢变化;该研究首次从粪便代谢组学水平揭示了CAA不同肾虚证型的物质基础,可为中医证型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中医证型 代谢通路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法述要 被引量:5
13
作者 樊晓红 史亦谦 周郁鸿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述
下载PDF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组方规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向阳 于景伟 +5 位作者 成玉斌 李海霞 常晓慧 周大伟 孙锋 方永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的组方规律。方法应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1979—2009年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AA的文献;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相关中药...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的组方规律。方法应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1979—2009年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AA的文献;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相关中药特征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技术分析中药复方的药物归类、用药频次和关联程度。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献311篇,收录方剂677首,涉及中药254味,其中补虚药69味、清热药42味、活血化瘀药20味、止血药16味、解表药16味,位居前5位;254味中药的用药频次达7547次,黄芪、生地黄、鸡血藤、仙鹤草、柴胡的用药频次分别为379、248、167、85、13,分别位列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和解表药之首;含12味、10味及11味中药的方剂数量位列前3位;黄芪、当归两药的方剂覆盖率达60%,由此确立了益气养血、补肾助阳、滋阴补肾和补肾填精、益气养血4个核心药物群;总结出益气养血,补助肾阳,滋阴补肾,健脾和胃,补血活血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6个可能的组方原则。结论应用DM技术发现了中医药治疗AA的基础核心药物为黄芪、当归,确立的4个核心药物群符合现代中医对AA病机的认识,总结的6个组方原则揭示了中医药治疗AA的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治疗 组方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向阳 常晓慧 +2 位作者 孙锋 陈楠楠 孙淑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1979—2009年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AA的文献;以含1~7味药的方剂为研究重点,分析药物归...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1979—2009年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AA的文献;以含1~7味药的方剂为研究重点,分析药物归类、用药频次以及药对、常用方剂的出现频次。结果: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分别占42.6%、16.0%和7.4%;黄芪、当归和熟地、枸杞子、鹿角胶用药频次位列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之首;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的生地、丹皮位居清热药之首;具有活血养血之功效的鸡血藤位于活血化瘀药之首。2味药方剂中女贞子与墨旱莲、黄芪与当归是出现频次列居前2位的药对和方剂,即二至丸和当归补血汤。3味药方剂中生脉散是出现频次最高的方剂。4味药方剂中当归与熟地、生地与丹皮、当归与川芎以及四君子汤、四物汤和犀角地黄汤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药对和方剂。5~7味药方剂中黄芪和党参、生地和丹皮、丹皮和赤芍是出现频次列居前3位的药对,犀角地黄汤、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左归饮、四物汤、金匮肾气丸为常用方剂,其中犀角地黄汤的出现频次最高。结论:以补气养血、滋阴助阳为主,兼以清热、凉血组方用药是治疗AA的基本用药规律;黄芪、当归与熟地、枸杞子、鹿角胶以及生地、丹皮、鸡血藤为治疗AA的常用药物;黄芪与党参、生地与丹皮、丹皮与赤芍、黄芪与当归为治疗AA的常用药对;犀角地黄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二至丸、当归补血汤为治疗AA的常用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治疗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毅 陈志雄 丘和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难治性血液病,属中医学“虚劳”、“血证”等范畴。近10年来有关中医中药与再障的实验研究业已广泛开展,现综述如下。 1 在骨髓造血细胞分化、增殖方面的研究 再障发病的主要因素之...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难治性血液病,属中医学“虚劳”、“血证”等范畴。近10年来有关中医中药与再障的实验研究业已广泛开展,现综述如下。 1 在骨髓造血细胞分化、增殖方面的研究 再障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造血干(祖)细胞内在的增殖缺陷,而体外培养骨髓造血祖细胞(CFU-GM、CFU-E、BFU-E等)直接反映了机体骨髓的造血状况,尽管近年来较之以往在此方面的研究并无大的进展,但用于反映机体的造血能力,该方面的变化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治疗 实验 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况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建国 张银山 陈京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80-182,共3页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缠绵,病情反复,为难治之证。临床分型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热毒壅盛、阴虚火旺五型,治疗以肾填精、益气生血、补脾健胃、益气养血、抑肝泻火、清热解毒,祛邪除障、化瘀生新,化痰除湿、凉血止血,未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缠绵,病情反复,为难治之证。临床分型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热毒壅盛、阴虚火旺五型,治疗以肾填精、益气生血、补脾健胃、益气养血、抑肝泻火、清热解毒,祛邪除障、化瘀生新,化痰除湿、凉血止血,未病先防为主要治法治则,补肾为本,健脾和胃贯穿于整个治疗始末,急则治标,顾护兼症,灵活加减,正确把握阶段性治疗时机,根据季节性、个体性差异、药性药量选择恰当,准确用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 髓劳 补肾 健脾 和胃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伟玲 李峻 +1 位作者 周永明 胡明辉 《中医药信息》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研究现状,查阅并统计了1998-2007年间中国医学专业杂志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文章,依据循证医学(EBM)的原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和... 目的: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研究现状,查阅并统计了1998-2007年间中国医学专业杂志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文章,依据循证医学(EBM)的原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和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年代为1998-2007年,检索式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任意字段)AND中医(任意字段)OR中西医(任意字段),选出再障中医药研究的文献,逐篇查阅全文后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AA治疗性研究的文章303篇,临床药物治疗性试验123篇(40.6%),其中设有对照者72篇(58.5%),无对照试验51篇(41.5%)。药物临床治疗性试验中,113篇有诊断标准,7篇有明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有疗效判定标准者109篇;15篇进行了简单随访。对照研究中,试验前进行过均衡性检验者32篇。治疗性研究中,单纯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分别为32篇和91篇。单纯中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有效率〉90%。结论:中医药治疗AA研究中,绝大多数为中药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性试验,且疗效较好,但许多试验设计的论证强度不高,故中药在AA治疗中的确切地位尚需严格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研究 文献分析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令彦 胡明辉 周永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现代医学认为,AA是在理化及遗传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通过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破坏造血微环境和损伤免疫等机制而发病。中医学中虽无...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现代医学认为,AA是在理化及遗传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通过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破坏造血微环境和损伤免疫等机制而发病。中医学中虽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虚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药治疗及用药经验谈 被引量:15
20
作者 Hematopathy Committee of All China Chinese Medicine Association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9,共2页
邀请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教授 ,讨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治方法与用药经验。专家们提出 ,本病病机为肾精亏损、脾失健运、脏气失调、瘀阻髓络、热毒内伏和湿浊蕴结 ,治疗以补肾健脾、益髓生血、抑肝泻火、... 邀请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教授 ,讨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治方法与用药经验。专家们提出 ,本病病机为肾精亏损、脾失健运、脏气失调、瘀阻髓络、热毒内伏和湿浊蕴结 ,治疗以补肾健脾、益髓生血、抑肝泻火、活血化瘀、利湿化浊、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 中药 用药经验 CAA 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