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用于慢性创面修复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徐溪 陈文美 +1 位作者 张晓东 杨韩清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用于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给予亲水性... 目的 研究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用于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给予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VSD治疗)与对照组(28例,给予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Bates-Jensen伤口评价工具(BWAT)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BW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创面渗出液PCT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VSD治疗慢性创面患者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细菌感染,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银离子敷料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创面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基于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疮愈膏促进肛周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杨会举 刘佃温 +3 位作者 崔世超 姜亚欣 卢玉阳 杨新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15-719,共5页
目的:研究疮愈膏对肛周慢性创面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创面细菌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和信号分子AI-2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60只(200±20)g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创面组(n=15),实验组(n=15),阳性对照组(n=15),安慰剂组(n=15);通... 目的:研究疮愈膏对肛周慢性创面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创面细菌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和信号分子AI-2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60只(200±20)g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创面组(n=15),实验组(n=15),阳性对照组(n=15),安慰剂组(n=15);通过背部新鲜创面每日滴加离心粪液构建肛周慢性创面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疮愈膏外敷,阳性对照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外敷,安慰剂组给予凡士林纱条外敷,普通创面组给予生理盐水纱条外敷,1次/d,持续14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各组大鼠创面进行记录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的变化;哈氏弧菌测定AI-2信号分子活性。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组对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提取细菌中LuxS mRNA相对表达量,信号分子AI-2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疮愈膏能够加速肛周慢性创面的愈合同时抑制创面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创面细菌LuxS基因的表达及降低其AI-2信号分子活性有关,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可能为疮愈膏治疗肛周慢性创面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愈膏 LuxS/AI-2 肛周慢性创面 细菌生物膜
下载PDF
益气托毒法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贺璇 李杰辉 +5 位作者 李恒嫦 梁彬 卢维 陈红枫 刘明 狄钾骐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托毒法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后进行局部创面清创并予以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 目的:观察益气托毒法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后进行局部创面清创并予以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托里消毒散水煎内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根据创面面积、渗液情况、腐脱程度、肉芽色泽情况评分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创面面积、渗液情况、腐脱程度、肉芽色泽情况积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8%(23/2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1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更优,且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里消毒散能够缩小创面面积,减少创面渗液、创面腐肉,改善肉芽色泽情况,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益气托毒法 托里消毒散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中药白及在治疗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陈悦 郭丹丹 +5 位作者 钱佳燕 高贝贝 翁嘉晨 曹丽敏 陈思琪 黄子慧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4,共6页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等。古籍记载及现代临床发现白及具有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功效,为深入研究白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活性物质基础、药理...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等。古籍记载及现代临床发现白及具有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功效,为深入研究白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活性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机制,因此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白及的报道进行了综述。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白及具有止血、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免疫调节、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增殖、分泌胶原蛋白等药理作用,可以通过调节伤口的微环境来促进慢性难愈性伤口的愈合。同时提出了白及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展望了白及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为合理开发白及资源用于临床伤口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创面愈合 慢性创面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中药制剂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苏锦绣 黎莹 +1 位作者 石庆芬 汪莉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富血小板血浆因治疗慢性创面的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作用机制、采集和制备进行阐述,并对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单一治疗及联合各种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以... 富血小板血浆因治疗慢性创面的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作用机制、采集和制备进行阐述,并对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单一治疗及联合各种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创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慢性创面 自体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及其衍生物促慢性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一 龚思宇(综述) 姜笃银(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慢性创面一直是临床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因来源丰富,分离简单且容易扩增,多次传代后仍能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等优点,已成为近年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的热点,利用ADSCs促进创面愈合也已被证明... 慢性创面一直是临床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因来源丰富,分离简单且容易扩增,多次传代后仍能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等优点,已成为近年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的热点,利用ADSCs促进创面愈合也已被证明是一项十分具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对ADSCs及其无脂肪细胞衍生物促慢性创面愈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慢性创面 无脂肪细胞衍生物 糖尿病 组织修复与再生
下载PDF
托里消毒散治疗慢性创面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贺璇 李杰辉 +1 位作者 李恒嫦 梁彬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慢性创面是临床常见的难愈性疾病,多发生于糖尿病溃疡、外伤、静脉曲张性溃疡、压疮等急慢性损伤患者。中医学认为,慢性创面迁延不愈多为气血凝滞,难以托毒外出,使邪毒久积于肌肤所致。而托里消毒散可托毒外出,养血生络,助疮疽消散,在... 慢性创面是临床常见的难愈性疾病,多发生于糖尿病溃疡、外伤、静脉曲张性溃疡、压疮等急慢性损伤患者。中医学认为,慢性创面迁延不愈多为气血凝滞,难以托毒外出,使邪毒久积于肌肤所致。而托里消毒散可托毒外出,养血生络,助疮疽消散,在慢性创面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托里消毒散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里消毒散 慢性创面 溃疡 痈疽 综述
下载PDF
慢性创面治疗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晨晨 艾金伟 李德胜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3-302,共10页
慢性创面的形成是由于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正常修复进程被破坏,导致创面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慢性创面的病因较多,且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涉及学科多、治疗难度大,长期患病往往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生理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经... 慢性创面的形成是由于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正常修复进程被破坏,导致创面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慢性创面的病因较多,且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涉及学科多、治疗难度大,长期患病往往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生理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因此,慢性创面的诊治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文对慢性创面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创面修复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冲管治疗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陈宗海 徐灵建 罗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01-704,共4页
目的:研究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冲管治疗在慢性创面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疗法,研究组采... 目的:研究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冲管治疗在慢性创面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疗法,研究组采用VSD治疗的基础上,加施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rb-bFGF)外用溶液进行冲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情况(引流管更换次数、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期间肉芽成熟度,治疗前后收集患者的组织渗出液,采用血气分析仪法检测患者的氧分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ELISA检测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水平,统计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创伤愈合时间、引流管更换次数、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研究组肉芽成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氧分压、IL-2、SDH均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氧分压、IL-2、SDH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治疗后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rB-bFGF外用溶液对慢性创面进行冲管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创面修复 免压封闭引流 冲管治疗 血气分析
下载PDF
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梁育儒 闫美欣 +1 位作者 张昊飞 曾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皮加压包扎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皮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组采用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换药次数、每周抗生素使用频率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修复慢性创面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及抗生素使用频率,缓解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植皮 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 慢性创面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创面患者创面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1
作者 夏立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创面患者创面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54例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应用烧伤整形... 目的研究分析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创面患者创面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54例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应用烧伤整形科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恢复效果、创面相关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创面恢复效果、创面相关指标、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创面患者中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创面恢复,并且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负面心理,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慢性创面 负性心理 恢复效果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血人参治疗创伤性慢性创面最佳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成分分析
12
作者 宋选飞 谢欢 +4 位作者 周斌 杨芳芳 刘耀 徐剑 张永萍 《贵州科学》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目的:研究血人参不同极性部位促创伤性慢性创面愈合效果,筛选出最佳活性部位并对其进行成分研究。方法:建立创伤性慢性创面,给予不同极性部位的血人参提取物,通过创面愈合情况与程度筛选出促创愈合的最佳活性部位;通过LC-MS对最佳活性... 目的:研究血人参不同极性部位促创伤性慢性创面愈合效果,筛选出最佳活性部位并对其进行成分研究。方法:建立创伤性慢性创面,给予不同极性部位的血人参提取物,通过创面愈合情况与程度筛选出促创愈合的最佳活性部位;通过LC-MS对最佳活性部位进行全谱分析。结果:血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创伤性慢性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中石油醚萃取部位的治疗效果最佳;LC-MS全谱分析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物中主要含大量的脂肪酰类、部分黄酮和异黄酮、羧酸及其衍生物、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等物质。结论:血人参石油醚萃取物对大鼠创伤性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最佳,可能是其中的脂肪酰、黄酮、香豆素以及羧酸类化合物发挥合疗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人参 慢性创面 石油醚萃取物
下载PDF
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
13
作者 韦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5-0088,共4页
探究在伤口门诊护理采用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7-2023.7期间纳入的80例门诊伤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0,常规护理)及干预组(n=40,多学科诊疗模式),观察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愈合率、医护满意度... 探究在伤口门诊护理采用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7-2023.7期间纳入的80例门诊伤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0,常规护理)及干预组(n=40,多学科诊疗模式),观察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愈合率、医护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41.33±4.07)d]短于参照组[(58.62±5.79)d],愈合率(92.50%)高于参照组(70%),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医护满意度评分[(91.33±5.24)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92.46±5.70)分]均高于参照组[(80.25±5.06)分]、[(83.73±5.61)分],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创面患者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可促进伤口愈合,提升愈合率,且患者接受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多学科诊疗模式 伤口护理门诊
下载PDF
对慢性创面“尽余毒”论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霞 孙平良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523-2525,共3页
老年人为慢性创面的高发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慢性创面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其已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外科学在体表创面的药物外治方面具有独特的理念和方法,认为“腐去肌生”是体表创面愈合的重要... 老年人为慢性创面的高发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慢性创面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其已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外科学在体表创面的药物外治方面具有独特的理念和方法,认为“腐去肌生”是体表创面愈合的重要规律,这也是中医外科学的经典理论之一。然而临床上却存在“腐已去而肌不生”的现象。《类证治裁》提出“盖腐去则新生,然必毒气已尽”。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余毒未尽”是导致无腐而肌不生、创面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同时就余毒的内涵及产生的原因等进行梳理,并浅析“煨脓长肉”是“尽余毒”的重要方法,以期为慢性创面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余毒 尽毒 煨脓长肉 中医外科学
下载PDF
外用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下肢慢性创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云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3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探讨艾夫吉夫(外用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下肢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下肢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艾夫吉夫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15 d后... 目的探讨艾夫吉夫(外用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下肢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下肢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艾夫吉夫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15 d后创面渗液pH值,炎症指标,30 d后观察SDS、SAS评分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创面渗液pH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下降,低于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患者SDS、SAS评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精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7.50%。结论艾夫吉夫可以有效治疗下肢慢性创面,减轻创面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溃疡面愈合,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夫吉夫 下肢慢性创面 临床疗效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解毒生肌膏调控GSK-3β/β-catenin减轻炎症反应促糖尿病SD大鼠慢性创面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忠行 陈丽 +5 位作者 丁雅容 王巍 王宇萌 郑时旭 洪恺祺 周忠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9-1077,共9页
目的:从GSK-3β/β-catenin角度探讨炎症反应对糖尿病SD大鼠慢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使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reptozocin,STZ)及手术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方法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磺... 目的:从GSK-3β/β-catenin角度探讨炎症反应对糖尿病SD大鼠慢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使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reptozocin,STZ)及手术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方法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磺胺嘧啶银组(n=15)及解毒生肌膏组(n=15),并设立正常创面组(n=15)。磺胺嘧啶银组创面和解毒生肌膏组创面予以磺胺嘧啶银软膏和解毒生肌膏外敷,每日1次,模型组与正常创面组不予干预。给药后第3天、7天和14天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HE观察组织基本形态;Masson检测胶原生成情况;超微电镜观察内质网结构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蛋白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给药后3天解毒生肌膏组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P<0.05);给药后14天解毒生肌膏组创面愈合率高于磺胺嘧啶银组(P<0.05)。HE结果:给药后3、7天解毒生肌膏组创面较其他组肿胀程度较小,毛细血管数量丰富;14天,解毒生肌膏组和正常创面组出现皮肤附属器新生,组织结构完整度好。Masson结果:解毒生肌膏组较其他各组胶原纤维分布均匀,排列结构较为整齐,新生胶原纤维更为粗壮,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电镜结果:解毒生肌膏组内质网丰富,数量较多,形态结构趋于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TNF-α、IL-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解毒生肌膏组TNF-α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创面组;解毒生肌膏组TNF-α、IL-6表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正常创面组相比,各组β-catenin表达量均上调(P<0.05),解毒生肌膏组上调表达量最少;与正常创面组相比,各组GSK-3β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下调(P<0.05);给药后7天,磺胺嘧啶银组和解毒生肌膏组GSK-3β蛋白表达含量上调(P<0.05),但仍低于正常创面组。结论:解毒生肌膏作用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机制通过调控GSK-3β和β-catenin表达,使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下调,最终达到糖尿病大鼠慢性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创面 解毒生肌膏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Β-连环蛋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中药植物雌激素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心怡 朱圣杰 +3 位作者 郭冬婕 郭婉军 朱建勇 李福伦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50-453,共4页
慢性创面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迁延难愈等特点。中医外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愈创理论,中医药对促进慢性难愈性溃疡愈合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具有与内源性雌激素类似的... 慢性创面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迁延难愈等特点。中医外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愈创理论,中医药对促进慢性难愈性溃疡愈合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具有与内源性雌激素类似的结构,可在体内发挥类雌激素作用的物质,在中药材中具有广泛分布的特点。该文主要综述中药植物雌激素在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探究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益生菌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林崴仪 戈成旺 +4 位作者 唐枭伟 蔡薇 宋辉 李磊 沈干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6期602-607,共6页
慢性创面发病率高,创面愈合困难,通常需要综合治疗。现有的研究发现,应用部分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抗感染、促进创面细胞增殖、调控炎症,从而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证明了益生菌应用于慢性创面愈合拥有巨大潜力。本文主要就目前益生菌... 慢性创面发病率高,创面愈合困难,通常需要综合治疗。现有的研究发现,应用部分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抗感染、促进创面细胞增殖、调控炎症,从而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证明了益生菌应用于慢性创面愈合拥有巨大潜力。本文主要就目前益生菌在促进慢性创面愈合中的使用方法,及其与各种组织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创面的综合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感染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创面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秋 赵悦 +3 位作者 吴鹏 刘一嘉 郑佳 王一兵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慢性创面,中医称之为“疮疡”,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慢性创面修复是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能影响创面的正常愈合。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中药外用能在创面愈合的各个时期起到正向的作用,但相关作用机制多复杂不甚明... 慢性创面,中医称之为“疮疡”,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慢性创面修复是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能影响创面的正常愈合。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中药外用能在创面愈合的各个时期起到正向的作用,但相关作用机制多复杂不甚明了,致使慢性创面的患者在临床中不能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现对中药外治法治疗慢性创面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抗炎抑菌 细胞增殖 调节免疫 血管重建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运用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小乐 梁勇 +2 位作者 王微 高原 梁建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0-172,共3页
慢性创面是感染、创伤、代谢障碍等疾病导致的难愈性伤口,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发病机制复杂等特点,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生肌玉红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之功,作为中医外科治疗慢性创面的经典方药,广泛用于肛肠病术后、糖... 慢性创面是感染、创伤、代谢障碍等疾病导致的难愈性伤口,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发病机制复杂等特点,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生肌玉红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之功,作为中医外科治疗慢性创面的经典方药,广泛用于肛肠病术后、糖尿病溃疡、烧烫伤、褥疮、带状疱疹等慢性创面。另外,随着方药和剂型的优化,以及防“毒”认识的深入,生肌玉红膏治疗范围扩大,生物利用率增加,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本文就生肌玉红膏的临床运用进行梳理,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玉红膏 慢性创面 临床运用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