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闫波 王子超 +2 位作者 陈迹 张全梅 杜国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索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1例2型糖尿病合并CHF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 目的 探索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1例2型糖尿病合并CHF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胰岛素治疗,35例)与治疗组(胰岛素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36例)。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bA1c达标有效率为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1.4%)(P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质量、FBG、HbA1c和TG均出现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应用司美格鲁肽治疗后出现LVEF升高、BNP降低、UACR和尿α1M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区别(P> 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减少肾脏病病情进展,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司美格鲁肽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疗效与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亢害承制”理论探讨巨噬细胞外泌体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菲 胡思远 +4 位作者 李琳 方格 罗鹏 杨梦 胡志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9,共5页
巨噬细胞外泌体影响心脏炎症微环境,在慢性心力衰竭病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亢害承制”理论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克制化、病理失衡及指导辨证施治的重要法则。本文基于“亢害承制”理论,从理论依据、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联系及现代研究方面... 巨噬细胞外泌体影响心脏炎症微环境,在慢性心力衰竭病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亢害承制”理论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克制化、病理失衡及指导辨证施治的重要法则。本文基于“亢害承制”理论,从理论依据、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联系及现代研究方面阐述巨噬细胞外泌体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运用“扶正调平,祛邪除亢”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外泌体减轻心脏炎症反应,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亢害承制 慢性心力衰竭 巨噬细胞外泌体 病机
下载PDF
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李芳 王倩 +1 位作者 李悦 李峥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2023年2月28日收治的98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2023年2月28日收治的98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的积极度评分,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睡眠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睡眠质量量表)评分、自我护理(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积极度评分逐渐提高(P<0.01),观察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积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评分及HAMA、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CHF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积极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专病一体化 协同护理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血清LncRNA FAF、ITIH4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江洋 刘泽岩 +3 位作者 叶丽 汪栋林 程景林 万俊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8-422,4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AF、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4(ITIH4)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87例为CHF组,再根据...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AF、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4(ITIH4)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87例为CHF组,再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亚组65例,Ⅲ级亚组77例,Ⅳ级亚组45例。于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103例为健康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检测血清LncRNA FAF表达和ITIH4水平,CHF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统计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发生MACE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FAF、ITIH4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CHF组血清LncRNA FAF表达、ITIH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24.469/<0.001、35.196/<0.001)。血清LncRNA FAF表达、ITIH4水平Ⅳ级亚组低于Ⅲ级亚组低于Ⅱ级亚组(F/P=91.653/<0.001、102.345/<0.001)。MACE亚组血清LncRNA FAF表达,ITIH4水平低于非MACE亚组(t/P=13.556/<0.001、6.293/<0.001)。NYHAⅣ级、高水平NT-proBNP是CHF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95%CI)=4.627(2.245~9.538)、2.284(1.505~3.468)],高表达LncRNA FAF、高水平ITIH4是保护因素[OR(95%CI)=0.599(0.425~0.844)、0.666(0.478~0.928)]。LncRNA FAF、ITIH4及二者联合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96、0.801、0.896,二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Z=2.453、2.404,均P<0.001)。结论CHF患者血清LncRNA FAF表达和ITIH4水平均降低,且与不良预后有关,联合LncRNA FAF和ITIH4可预测CHF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关因子 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4 预后
下载PDF
回阳救急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分裂/融合与凋亡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张欢 张莉 +4 位作者 辛玉 杨晨 岳文华 李立 殷可婧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目的:观察回阳救急汤(HYJJ)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分裂/融合与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回阳救急汤组和地高辛组,每组6只。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ADMh, 1.5 mg/kg)建立CHF模型,每周2次,连续... 目的:观察回阳救急汤(HYJJ)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分裂/融合与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回阳救急汤组和地高辛组,每组6只。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ADMh, 1.5 mg/kg)建立CHF模型,每周2次,连续4周。建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回阳救急汤组(给予回阳救急汤7.25 g/kg)和地高辛组(给予地高辛0.027 mg/kg);回阳救急汤组和地高辛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血清CK-MB、cTNⅠ、NT-proBNP水平;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双染Tom20和Drp1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分裂;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Cleaved Caspase-3、Drp1、Fis1、Mfn1、OPA1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回阳救急汤组大鼠心肌细胞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理变化;部分线粒体有轻度肿胀,可见少量自噬。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TNⅠ和NT-proBNP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水平、Drp1、Tom20水平、Drp1、Fis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Mfn1、OP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回阳救急汤组、地高辛组大鼠血清中cTNⅠ和NT-proBNP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Drp1、Tom20蛋白表达水平、Drp1、Fis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Mfn1、OPA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回阳救急汤抑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缓心肌细胞线粒体分裂,促进线粒体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救急汤 慢性心力衰竭 线粒体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重度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6
作者 姚娴凤 笃铭丽 +1 位作者 李红莉 丁梦云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基于电子病历的方式,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重度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诊断为CHF的2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 目的基于电子病历的方式,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重度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诊断为CHF的2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CHF患者中重度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别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并纳入100例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心超(运动幅度降低)(OR=5.109)、双下肢水肿(OR=3.947)、心房颤动(OR=2.772)、血肌酐升高(OR=1.015)是CHF患者发生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升高(OR=0.939)是保护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P=0.127,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8,约登指数为0.528,最佳临界值为0.805,灵敏度为0.731,特异度为0.797,实际应用的正确率为77.00%。结论本课题建立的CHF患者中重度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有利于以后早期识别中重度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电子系统报警提示程序的更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慢性心力衰竭 中重度 风险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刘文娟 朱艳梅 +3 位作者 齐艳丽 马丽嫦 王琳 苗须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析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CHF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析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CHF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比较2组的遵医行为、心肺功能以及运动耐量。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总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2组的储备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最大运动负荷和最大摄氧量较入院时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的储备心率等以上指标值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运动耐量良好率与同一时期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均<0.05)。结论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对CHF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遵医行为及运动耐量的提升均可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代谢当量 渐进式康复运动 心肺功能 运动耐量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李洁 刘希金 +2 位作者 许艳梅 郭浩 冯玉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分析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 目的分析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运动康复治疗,两组均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超声心动图、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运动康复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各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NT-proBNP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LVEF和LVF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NT-proBN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VEDD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患者的LVEDD和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54.33±6.58)mm比(58.60±5.23)mm、(1037.37±352.94)pg/ml比(1503.86±610.97)pg/ml,P<0.05],LVEF和LVFS明显高于对照组[(51.89±4.98)%比(47.98±5.86)%,P<0.05]。试验组患者MET、Peak VO_(2)/kg、Peak O2pulse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MET、Peak O2pulse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eak VO_(2)/k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的MET、Peak VO_(2)/kg、Peak O2pulse明显高于对照组[(5.52±0.99)比(4.59±0.70)、(16.37±1.71)ml·kg^(-1)·min^(-1)比(15.36±1.44)ml·kg^(-1)·min^(-1)、(9.87±1.68)ml/beat比(9.15±1.60)ml/beat,P<0.05]。试验组的MACE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可能较常规康复治疗更能够改善CHF患者的心肺功能、运动耐量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八段锦 运动耐量 心肺运动试验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韧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杨光 冯俊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57-161,共5页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对其心理韧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对其心理韧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CD-RISC总评分、HPLP-Ⅱ总评分及其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韧性及健康行为水平,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跨理论模型 焦点式心理干预 心理韧性 健康行为
下载PDF
“益气升陷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研究
10
作者 谢航 李东东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升陷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气虚血瘀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口服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升陷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气虚血瘀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口服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升陷汤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行走距离、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分、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6MWT行走距离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4%(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头晕、恶心、心慌胸闷、腹泻及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升陷汤治疗气虚血瘀型CHF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心衰症状,增强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升陷汤 升陷汤 气虚血瘀 心功能 左室射血分数 N末端B型脑钠肽
下载PDF
从气血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
11
作者 张楠 董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535-1536,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常伴发焦虑、抑郁,董波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心,气血神失和是病机关键。本研究总结董波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的病机认识以及临床用药经验,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气血神论治 焦虑、抑郁 董波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miR-487b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肌重构的关系
12
作者 潘立栋 吕强 +2 位作者 王飞飞 韩震海 王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795-798,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微小核糖核酸-487b(miR-487b)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肌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将病人分为Ⅰ级或Ⅱ级2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微小核糖核酸-487b(miR-487b)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肌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将病人分为Ⅰ级或Ⅱ级22例,Ⅲ级41例,Ⅳ级33例;另选取同期在同一所医院体检的健康者10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487b表达水平。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miR-487b表达水平及研究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病人血清miR-487b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miR-487b表达水平与心肌重构指标[包括左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后壁厚度(LVPW)]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miR-487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LVEDD、LAD、LVMI、LVPW均高于对照组(P<0.001),LVRI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心功能Ⅳ级病人LVEDD、LAD、LVMI、LVPW均高于Ⅰ级或Ⅱ级、Ⅲ级病人(P<0.05),miR-487b表达水平、LVRI均低于Ⅰ级或Ⅱ级、Ⅲ级病人(P<0.05);Ⅲ级病人LVEDD、LAD、LVMI、LVPW均高于Ⅰ级或Ⅱ级病人(P<0.05),miR-487b表达水平、LVRI均低于Ⅰ级或Ⅱ级病人(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miR-487b与LAD、LVMI、LVPW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8、-0.502、-0.514,P<0.001),与LVRI呈正相关(r=0.464,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miR-487b表达水平降低,且与心肌重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微小核糖核酸-487b 心肌重构 心功能指标 心功能分级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施书涵 张云 林长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92例,基于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6...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92例,基于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组均用药3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肾功能及微炎症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常规组的80.43%(χ^(2)=5.059,P=0.024)。治疗3个月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降低,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均<0.01);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均<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改善患者心肾功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微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肾功能 微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时机理论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杨小春 刘倩 缪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8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8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脏病护理措施和随访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特点,实施时机理论干预。比较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的ESCA评分分别为(115.32±10.12)分、(128.12±9.24)分、(129.28±9.31)分,优于对照组的(104.27±13.31)分、(101.32±12.21)分、(86.92±12.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95,P<0.01;t=6.931,P<0.01;t=9.245,P<0.01)。两组患者出院时的LVEF和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26,P>0.05;t=1.876,P>0.05);观察组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的LVEF分别为(62.84±8.81)%、(69.25±8.51)%,NT-proBNP分别为(329.23±95.33)ng/L、(279.71±74.33)ng/L,都优于对照组的(47.26±11.26)%、(44.71±9.09)%和(531.48±115.58)ng/L、(568.93±115.3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7,P<0.05;t=10.336,P<0.01;t=7.792,P<0.01;t=12.260,P<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健康模式可以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出院后远期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护能力 心功能
下载PDF
达格列净结合标准抗心衰及降糖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T2DM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钟明江 黄红梅 李俐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达格列净和标准抗心衰及降糖方案结合治疗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T2DM及高尿... 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达格列净和标准抗心衰及降糖方案结合治疗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T2DM及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抗心衰及降糖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达格列净,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为(519.36±107.52)ng/L、血尿酸为(346.17±42.15)μ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0、4.245,P<0.05)。观察组血脂改善更好,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运动速度(the Ratio of Early Diastolic Transmitral Flow Velocity to Mitral Annular Velocity,E/e’)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痛风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T2DM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联合标准抗心衰及降糖方案,能改善血脂、心功能等指标水平,预后效果以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标准抗心衰及降糖方案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照护者对疾病症状的二元评价一致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张慧 陆丽娟 +3 位作者 成珍容 罗雪 张忠明 张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其照护者对疾病症状的二元评价一致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且病情稳定的19... 目的 :调查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其照护者对疾病症状的二元评价一致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且病情稳定的1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表、二元应对问卷、中文版Piper疲乏修订量表、自我隐瞒量表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照护者对疾病症状的二元评价在心理症状方面,照护者评分为(35.36±7.61)分,低于患者评分的(42.42±9.34)分(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的二元应对、自我隐瞒水平、共患疾病数和照护者的性别及疲劳水平是心理症状二元评价差的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照护者低估患者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针对二元应对消极、自我隐瞒水平高、共患疾病数多的患者及男性、疲劳水平高的照护者,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对照护者进行沟通及共情能力培训,提升二元疾病评价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疾病症状 二元评价 一致性 现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高迁移率族蛋白B1、NT-proBN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郭丽 王雪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Ⅲprocollagen,PⅢN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以及对CHF的诊断...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Ⅲprocollagen,PⅢN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以及对CHF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实验组,按照LVEF将其分为HFrEF组(n=33)、HFmrEF组(n=27)和HFpEF组(n=30)。此外选取排除心功能不全诊断的同期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PⅢNP、HMGB1水平的差异,分析PⅢNP、HMGB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借助ROC曲线评估NT-proBNP、HMGB1、PⅢNP单独以及联合应用对不同表型CHF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HFrEF组PⅢNP、HMGB1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HFpEF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ⅢNP与HMGB1呈正相关(P<0.05);PⅢNP、HMGB1均与NT-proBNP、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P<0.05);HMGB1与LAD呈正相关(P<0.05),PⅢNP与LAD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NT-proBNP、HMGB1、PⅢNP水平诊断HFrEF患者的AUC分别为0.867、0.871、0.779;诊断HFmrEF患者的AUC分别为0.840、0.804、0.760;诊断HFpEF患者的AUC分别为0.851、0.728、0.769。多生物标志物模型NT-proBNP+PⅢNP、NT-proBNP+HMGB1、NT-proBNP+PⅢNP+HMGB1诊断HFrEF患者的AUC分别为0.887、0.954、0.954;诊断HFmrEF患者的AUC分别为0.942、0.937、0.951;诊断HFpEF患者的AUC分别为0.904、0.910、0.914。结论:CHF患者血清PⅢNP、HMGB1明显升高,并且,CHF患者血清PⅢNP、HMGB1水平与心脏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PⅢNP、HMGB1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PⅢNP、HMGB1对各表型CHF患者均具有诊断价值,并且,多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对CHF患者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 NT-PROBNP PⅢNP HMGB1
下载PDF
离心抗阻训练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杨俊 肖萍萍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离心抗阻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离心抗阻训练,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康复训练。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在运动耐受性、左心室收缩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目的探讨离心抗阻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离心抗阻训练,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康复训练。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在运动耐受性、左心室收缩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耐受性、左心室收缩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心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左心室收缩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抗阻训练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耐受性 左心室收缩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联合BN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黄青 黄松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789-792,797,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再入院率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其在预测患者再入院风险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12月在安顺市人民医院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200例患者进行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再入院率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其在预测患者再入院风险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12月在安顺市人民医院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200例患者进行队列研究。好转出院后所有患者随访1年,根据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GNRI和BNP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和BNP的预测价值。结果 200例患者中共有6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治疗(再入院组)。再入院组患者的GNRI低于非再入院组,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BNP和GNRI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此外,ROC曲线结果显示,GNRI、BNP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0.785、0.883,敏感度分别为74.6%、69.7%、76.9%,特异度分别为78.8%、88.1%、89.4%。结论 BNP和GNRI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GNRI联合BNP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中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 B型脑钠肽 再入院 预测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唐宇 黄静 孙雪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CHF患者812例,根据患者1年内有无CHF全因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125例)和预后良好组(68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筛查入组患者营养状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CHF患者812例,根据患者1年内有无CHF全因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125例)和预后良好组(68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筛查入组患者营养状况(≥3分为营养不良),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临床特征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1年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NRS-2002评分0~7分占比分别为34.61%(281例)、26.72%(217例)、16.01%(130例)、8.00%(65例)、5.91%(48例)、5.54%(45例)、1.97%(16例)、1.23%(10例),营养不良患者占比22.66%(184例),营养正常患者占比77.34%(628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营养不良比例、长期卧床比例高,心力衰竭病程长,而BMI、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血红蛋白(Hb)浓度、血浆白蛋白(ALB)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OR:1.933,95%CI:1.149~3.249,P<0.05)、LVEF降低(OR:0.802,95%CI:0.653~0.985,P<0.05)、Hb降低(OR:0.732,95%CI:0.601~0.892,P<0.05)和ALB降低(OR:0.739,95%CI:0.571~0.957,P<0.05)为C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F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不良的CHF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营养状况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