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451在小细胞性贫血及慢性感染贫血儿童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徐金梅 张利兵 郁多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1-57,共7页
目的 分析微小RNA-451(miR-451)在小细胞性贫血及慢性感染贫血儿童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451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对儿童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别检测小细胞性贫血组(n=80)、慢性... 目的 分析微小RNA-451(miR-451)在小细胞性贫血及慢性感染贫血儿童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451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对儿童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别检测小细胞性贫血组(n=80)、慢性感染贫血组(n=80)、健康对照组(n=80)儿童血清miR-45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血清miR-451与红细胞相关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451对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贫血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发生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小细胞性贫血组、慢性感染贫血组儿童血清miR-451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451与RDW呈负相关(r=-0.388,P<0.05),与Hb、RBC、MCHC、MCH、MCV分别呈正相关(r=0.402、0.393、0.391、0.360、0.32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451诊断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735,诊断价值高于红细胞相关参数RDW、Hb、RBC、MCHC、MCH、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RDW、Hb、RBC、MCHC、MCH、MCV、miR-451均为儿童发生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随着儿童贫血程度的加重,血清miR-45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451水平对儿童贫血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miR-451在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儿童血清中表达降低,且其表达水平与红细胞相关参数水平存在相关性,血清miR-451对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和贫血严重程度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性贫血 慢性感染贫血 微小RNA-451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老年慢性感染性贫血疗效
2
作者 陈桂青 陈树丹 +2 位作者 王石林 罗经宏 丘向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958-959,共2页
慢性病性贫血是由慢性感染、慢性炎症、恶性肿瘤和创伤持续1-2月后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贫血,但不包括溶血、出血、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等原因所致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各种贫血中列第2位,仅次于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 慢性病性贫血是由慢性感染、慢性炎症、恶性肿瘤和创伤持续1-2月后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贫血,但不包括溶血、出血、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等原因所致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各种贫血中列第2位,仅次于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综合征之一。在老年患者中,慢性病性贫血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而慢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慢性病性贫血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性贫血 慢性感染贫血 继发性贫血 肾功能不全 慢性感染性疾病 肿瘤细胞浸润 海洋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 老年人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原文传递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3
作者 郑玲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169-0171,共3页
分析于贫血诊断和鉴别中实施血液检验的优势,并通过对比分析予以验证。方法:本项研究选取对象为我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贫血患者,入组研究总人数为100例,依据贫血类型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其中纳入试验1组中50例患者均为缺铁性贫血... 分析于贫血诊断和鉴别中实施血液检验的优势,并通过对比分析予以验证。方法:本项研究选取对象为我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贫血患者,入组研究总人数为100例,依据贫血类型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其中纳入试验1组中50例患者均为缺铁性贫血,纳入试验2组中50例患者均为慢性感染性贫血。同时,选取同一时期50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让人员,将其纳入对照组。对上述三组入组研究人员均予以血液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通过对上述三组入组人员的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值进行对比发现组间对比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贫血患者实施诊断和贫血类型鉴别的过程中,采用血液检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也能够精准鉴别贫血类型,值得在相关诊断工作开展中积极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 鉴别 慢性感染贫血 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