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6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中隔偏曲的情况观察
1
作者 莫亚 艾贤琳 +2 位作者 姚月姣 何雨香 章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基于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观察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中隔偏曲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1年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18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泪道CT造影检查,观察鼻中隔偏曲情况... 目的基于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观察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中隔偏曲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1年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18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泪道CT造影检查,观察鼻中隔偏曲情况,并测量泪囊顶部与底部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结果(1)鼻中隔偏曲情况:有140例(77.35%)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其中鼻中隔偏向患侧的有113例(80.71%),鼻中隔偏向健侧的有27例(19.29%)。(2)泪囊顶部与底部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分析:患侧泪囊顶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低于健侧泪囊顶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3,P=0.000);患侧泪囊底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低于健侧泪囊底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8,P=0.000)。结论本研究发现单眼慢性泪囊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多伴有鼻中隔偏曲,且患侧泪囊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小于健侧泪囊到鼻中隔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慢性泪囊炎 鼻中隔偏曲 道CT造影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
2
作者 陈宇 赵雅 王林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泪囊炎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10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分泌物样本。采用自动化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菌株鉴定。分别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 目的了解慢性泪囊炎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10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分泌物样本。采用自动化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菌株鉴定。分别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慢性泪囊炎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4.04%(77/104),共分离出109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68.81%)、革兰阴性菌23株(21.10%)、厌氧菌10株(9.17%)、真菌1株(0.92%)。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0.00%、97.50%和100.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MRS和MSS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与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32,P<0.05)。结论葡萄球菌是慢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莫西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与纳吸棉填充在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3
作者 李杰 马万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92-95,104,共5页
目的比较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与纳吸棉填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8例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比较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与纳吸棉填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8例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照组采用纳吸棉填充,观察组采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渗血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溢泪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中,使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填充疗效更加明显,且术后渗血量少、创伤小,可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减少应激反应与炎性因子分泌,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 纳吸棉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术后复发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4
作者 阳文凤 刘忠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贵阳爱尔眼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间科室收治的复发性慢性泪囊炎病例21例,其中17例行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4例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距上次手术时间3个月至4年。对2...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贵阳爱尔眼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间科室收治的复发性慢性泪囊炎病例21例,其中17例行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4例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距上次手术时间3个月至4年。对21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慢性泪囊炎的患者,通过鼻内镜下再次手术的探查,总结分析慢性泪囊炎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对全部21例复发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再次手术,术中向上扩大骨窗及鼻腔泪囊吻合口、去除原吻合口瘢痕、肉芽组织。术后每月定期随访,连续6个月及以上,治愈18例(85.71%);好转3例(14.29%);无效0例。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有效率达100%。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或造孔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骨窗过低、过小,泪囊鼻腔造孔口瘢痕闭塞、粘连等。术中向上扩大骨窗及鼻腔泪囊吻合口,去除原吻合口瘢痕、肉芽组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术后复发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
5
作者 龚江凤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88例的慢性泪囊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一组予以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另一组予鼻外路径传统的泪囊鼻...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88例的慢性泪囊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一组予以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另一组予鼻外路径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分别作为研究组和普通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均未见溢泪、疼痛和泪道不通畅情况,疗效较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5.45%(42例),高于普通组的72.73%(32例)(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例),低于普通组的15.91%(7例)(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并予以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疗效较好,其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相当,但患者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经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6
作者 成敏 张溶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5-0118,共4页
探究在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01-2023.03收治的9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常规护理,观察组(n=48)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 探究在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01-2023.03收治的9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常规护理,观察组(n=48)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5.83%比对照组81.25%更高(P<0.05)。两组(观察组97.92%;对照组83.33%)护理满意度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慢性泪囊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效果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 综合护理
下载PDF
同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慢性泪囊炎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超兰 周长华 +1 位作者 唐刘霞 夏晨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同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IEDCR)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合并慢性泪囊炎(C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CRS合并CD 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同期组和分期组2组各41例。2组分别实施... 目的探讨同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IEDCR)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合并慢性泪囊炎(C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CRS合并CD 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同期组和分期组2组各41例。2组分别实施同期或分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IEDCR。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嗅觉功能分级,术前和术后1、3个月鼻黏膜纤毛输送率、清除率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CD生活质量量表(DQOL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同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分期组(P<0.01)。鼻部、眼部症状VAS评分和嗅觉功能分级,术后2组低于术前或较术前改善(P<0.01,P<0.05),但术前和术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黏膜纤毛输送率、清除率和DQOLS评分2组术后1和3个月均高于术前(P<0.05),但2组术前和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OT-20评分2组术后1和3个月均低于术前(P<0.05),但2组术前和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和分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IEDCR治疗CRS合并CD患者均能取得理想近中期效果,安全性较好,但前者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鼻窦 鼻内镜改良路径术 鼻腔造孔术 同期手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腔鼻窦结局测试-20 慢性泪囊炎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激光泪道支撑管置管成形术与单纯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吴琛 邱跃生 潘春苗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1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人员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47眼),行激...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人员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47眼),行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41例(59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支撑管置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86%)明显小于对照组(19.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SF-36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撑管置入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更佳,且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更好的提高,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激光道成形 支撑管置入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内镜下激光辅助消融造瘘伴环置套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初步效果评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平孙 陈卫兵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分析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中激光辅助消融造瘘伴环置套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36例4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nDCR及激光消融造瘘术,术中环置套管并使用5-氟尿嘧啶,于术... 目的 分析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中激光辅助消融造瘘伴环置套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36例4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nDCR及激光消融造瘘术,术中环置套管并使用5-氟尿嘧啶,于术后6周拔除套管,观察该术式的初步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36例40眼慢性泪囊炎中,痊愈36眼(90.0%),好转3眼(7.5%),无效1眼(2.5%),有效率为97.5%。结论 创新性利用半导体激光于En-DCR中进行消融造瘘和环置套管,并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既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又减少了造瘘口肉芽瘢痕增生,且提高了手术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激光 鼻腔造瘘 慢性泪囊炎 环置套管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下扩展性骨窗伴高位造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平孙 陈卫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扩展性骨窗伴高位造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本院2018-01/2020-01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50例59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单纯造口组23例29眼采用经鼻内...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扩展性骨窗伴高位造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本院2018-01/2020-01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50例59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单纯造口组23例29眼采用经鼻内镜下平中鼻甲腋行DCR(即单纯造口术),改良组27例30眼采用经鼻内镜下扩展性骨窗伴高位造口行DCR。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率的情况。结果:术后12mo,单纯造口组有效率为79%,改良组为97%(P=0.039)。而单纯造口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改良组为7%(P=0.042)。且单纯造口组满意率为65%,改良组为93%(P=0.030)。结论:采用经鼻内镜扩展性骨窗伴高位造口DCR治疗慢性泪囊炎,可提升手术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改良 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高位造口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石方正 许育新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6期25-27,30,共4页
目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成功率及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某医院住院并进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15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随访至术后6个月,根据最后一次复查时患者的症... 目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成功率及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某医院住院并进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15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随访至术后6个月,根据最后一次复查时患者的症状、泪道冲洗结果评价手术成功率,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时,手术成功患者130例,手术失败患者27例,手术成功率为82.8%。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泪囊支架植入对手术成功率不存在影响,患者术前小泪囊和鼻中隔偏曲,术中保留黏膜瓣、高骨窗和应用纳吸绵,术后定期复查和术后换药复查时吻合口使用典必殊眼膏对手术成功率产生影响(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患者术前小泪囊和鼻中隔偏曲、术中保留黏膜瓣和高骨窗及术后定期复查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成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和术前患者解剖结构、术中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 多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奕梓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比较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医院眼科治疗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架组和内镜组,各40例。支架组采用鼻泪管Y型支架... 目的比较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医院眼科治疗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架组和内镜组,各40例。支架组采用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内镜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3个月后泪管溢脓及不通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支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内镜组,切口小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泪管溢脓及不通发生率均低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安全性均较好,相较于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管Y型支架植入术 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贝复舒及典必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孙云云 贾红艳 孙靖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商品名:贝复舒)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商品名:典必殊)治疗慢性泪囊炎(CD)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C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商品名:贝复舒)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商品名:典必殊)治疗慢性泪囊炎(CD)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C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照组患者以支撑管为支撑物,研究组患者则以贝复舒及典必殊为支撑。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眼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溢泪程度评分和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TNF-α、IL-8、IL-6水平分别为(26.35±3.27)、(83.79±9.65)、(77.48±9.91)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2.53±3.86)、(103.63±11.25)、(100.91±12.1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眼表症状评分(3.65±1.23)分低于对照组的(5.93±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溢泪程度评分(0.95±0.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0±0.09)分,泪膜破裂时间(12.97±1.61)s长于对照组的(11.22±1.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90.50±7.52)分高于对照组的(85.28±8.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贝复舒及典必殊治疗CD患者,可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鼻腔分泌物炎性因子,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鼻腔造孔术 贝复舒 典必殊 慢性泪囊炎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冯军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DCR)治疗慢性泪囊炎(C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DCR治疗,...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DCR)治疗慢性泪囊炎(C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DCR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改良式DCR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3、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式DCR治疗C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复发率,效果优于鼻内窥镜下DCR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改良 鼻腔吻合术 并发症 复发率
下载PDF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应用膨胀海绵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15
作者 梁富前 赖明 +1 位作者 梁祖贤 骆勇 《大医生》 2023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 研究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应用膨胀海绵治疗慢性泪囊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信宜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 研究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应用膨胀海绵治疗慢性泪囊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信宜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膨胀海绵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医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就医次数少于对照组,就医体验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应用膨胀海绵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手术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就医次数,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其就医体验,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腔造口术 膨胀海绵 慢性泪囊炎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应用氟尿嘧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分析
16
作者 陈少凤 罗世男 +1 位作者 梁婷 巫智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58-0061,共4页
研究氟尿嘧啶配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10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应用常规治疗注射用曲安奈德和应用氟尿嘧啶进行治疗... 研究氟尿嘧啶配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10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应用常规治疗注射用曲安奈德和应用氟尿嘧啶进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吻合口面积、生活质量及流泪流脓消失症状满意度。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吻合口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流泪流脓消失症状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8.00%(P<0.05)。结论 对于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在进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时应用氟尿嘧啶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可以抑制吻合处周围瘢痕组织形成,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让患者更加满意于瘢痕的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吻合术 氟尿嘧啶 慢性泪囊炎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黄成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96-0099,共4页
研究慢性泪囊炎患者使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并筛选的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慢性泪囊炎患者(n=30),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外路组(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n=15)与内镜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n=15),观察... 研究慢性泪囊炎患者使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并筛选的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慢性泪囊炎患者(n=30),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外路组(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n=15)与内镜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n=15),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泪道畅通、溢泪程度)、疗效与疗效检测指标、术后美观度、并发症。结果 内镜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外路组(P<0.05)。两组手术前症状改善情况基本相同(P>0.05),干预后外路组症状改善情况差于内镜组(P<0.05)。手术前两组疗效标准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内镜组疗效检测指标低于外路组(P<0.05)。内镜组术后美观度、并发症情况优于外路组(P<0.05)。结论 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术后美观度,减轻术后症状表现,且术后并发症少,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陆景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70-0173,共4页
探讨在鼻内窥镜辅助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181眼,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于观察... 探讨在鼻内窥镜辅助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181眼,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于观察组(100例,184眼,鼻内窥镜辅助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后收集两组临床指标,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患眼泪道通畅率、复发率差异检验值为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术后6个月患眼泪道通畅率较对照组高,术后溢泪程度评分与术后6个月患眼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中应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疗效理想,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且术后患眼泪道通畅率高、复发率低,有助于减轻溢泪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程度
下载PDF
球头硅胶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陈晓凯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逆行泪道内植入球头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72眼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局部麻醉下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后1周开始冲洗泪道,3个月拔管。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1例61... 目的:观察逆行泪道内植入球头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72眼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局部麻醉下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后1周开始冲洗泪道,3个月拔管。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1例61眼治疗后3~7天炎症迅速消退,合并瘘管者瘘管愈合,溢泪症状消除。随访观察6~12个月,无溢泪复发,泪囊区皮肤愈合良好,部分遗留色素沉着或轻度疤痕。治愈率84.72%。结论: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疗效好,操作简单,创伤小。由于此手术方式未改变泪道解剖结构,对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 瘘管 球头硅胶管
下载PDF
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33
20
作者 廖润斌 蔡树泓 +1 位作者 张世华 李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手术的远期疗效寻找有效的辅助措施。方法:对136例1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眼)施行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 目的:探讨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手术的远期疗效寻找有效的辅助措施。方法:对136例1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眼)施行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硅胶管双路环形植入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照组(78眼)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随访3~12mo。结果:术后6mo时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8.8%,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5.6%、93.6%。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P<0.05)。结论: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有利于预防吻合口瘢痕粘连及提高远期疗效,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此外它还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鼻腔吻合术 改良式 丝裂霉素C 慢性泪囊炎 硅胶管植入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