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8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弹性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王婷婷 傅巧美 +2 位作者 黄莹 马超 程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1年1月至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理弹性量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量表...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1年1月至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理弹性量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及老年生活质量评定表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Bootstrap法行中介效果验证。结果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与疼痛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456、0.478,P<0.05)。心理弹性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52.1%。结论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及疼痛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可影响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建议医院、社区及家庭可给予患者鼓励及支持,以增强患者心理弹性,提高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老年慢性疼痛 疼痛管理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神经调控的慢性疼痛治疗方法介绍
2
作者 吴文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1-7,14,共8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慢性疼痛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依赖药物治疗面临依赖性和毒副作用的困境。基于神经调控的非药物干预治疗为改善此情况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阐明慢性疼痛的现状及药物治疗的局限,指出拓展神经调控治疗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慢性疼痛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依赖药物治疗面临依赖性和毒副作用的困境。基于神经调控的非药物干预治疗为改善此情况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阐明慢性疼痛的现状及药物治疗的局限,指出拓展神经调控治疗的必要性。然后详细讨论神经调控治疗机制、主要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同时,文章介绍了治疗效果评估的关键指标,并分析目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最后,文章归纳相关治疗手段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系统梳理基于神经调控的慢性疼痛治疗策略,为改善慢性疼痛患者预后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老龄化 神经调控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心雨 赵菁 +2 位作者 郭红 许丽媛 沈意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在疼痛管理过程中对病人提供针对性改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至6月使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 目的:本研究探讨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在疼痛管理过程中对病人提供针对性改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至6月使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对中日友好医院慢性疼痛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包括3个维度和22个条目。结果: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总分为(65.5±20.7)分,慢性疼痛管理维度项目均分(2.2±0.8)分,躯体功能维度项目均分为(3.3±1.2)分,症状应对维度项目均分为(2.9±1.2)分。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影响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其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在制订计划时,需根据病人的不同特征,关注病人的身心状况与社会文化背景,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措施以提高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慢性疼痛 疼痛管理 横断面调查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农钰红 刘桂瑛 +3 位作者 程建文 王琦 何晓红 陈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6-282,共7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ACL重建术的1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3个月的随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ACL重建术患者术...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ACL重建术的1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3个月的随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ACL重建术患者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患病发生率为21.46%(238/1109)。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手术模式、术前膝关节滑膜炎、入院血栓风险评分、发生中重度疼痛次数(术后3 d)、关节腔积液情况、止血带使用时长、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情况及有无伤口引流管、有无慢性病、是否遵循康复锻炼计划、术后3个月患肢有无肿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0岁及以上年龄段、体质量指数≥24 kg/m2、住院手术、频繁的中重度疼痛、有伤口引流管、止血带使用时长≥100 min、未遵循康复锻炼计划和术后3个月膝关节肿胀是ACL重建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频繁的中重度疼痛、术后有伤口引流管、止血带使用≥100 min、未遵循康复锻炼计划以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肿胀等为ACL重建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慢性疼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肝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蔡敏 易明亮 +2 位作者 尹泓 王琼 伍静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110例,男91例,女19例,年龄≥18岁,BMI 15~3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诊断CPSP将患者分为两组:非CPSP组和CPSP组。单...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110例,男91例,女19例,年龄≥18岁,BMI 15~3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诊断CPSP将患者分为两组:非CPSP组和CPSP组。单因素分析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切除术CPSP的影响因素。采用回归系数以及常数项构建肝切除术CPSP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Hosmer-Lemeshow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有42例(38%)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CPS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 kg/m^(2)是发生CPSP的保护因素,手术时间≥3 h、术后1 d白细胞计数≥13×10^(9)/L、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4分是发生CPSP的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86,敏感性73.8%,特异性79.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均较好。结论BMI≥25 kg/m^(2)是肝脏切除术发生CPSP的保护因素,手术时间≥3 h、术后1 d白细胞计数≥13×10^(9)/L、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4分是肝脏切除术发生CPSP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慢性疼痛 肝切除术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慢性疼痛患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尤宇韬 杨学钊 +3 位作者 李青洲 李兵 张川 杨汉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68-170,共3页
慢性疼痛给个人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目前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仍然欠佳,其中枢机制仍不明了。因此积极研究慢性疼痛的中枢机制以及寻找慢性疼痛潜在的中枢治疗靶点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波谱在探... 慢性疼痛给个人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目前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仍然欠佳,其中枢机制仍不明了。因此积极研究慢性疼痛的中枢机制以及寻找慢性疼痛潜在的中枢治疗靶点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波谱在探究慢性疼痛的中枢机制以及寻找慢性疼痛潜在治疗靶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慢性疼痛患者脑磁共振波谱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磁共振波谱 疼痛机制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7
作者 田伟 苏山春 +1 位作者 徐雪琴 柯昌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09,214,共6页
在医学研究中,慢性疼痛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慢性疼痛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其包括疼痛信号的传导、感知和调控机制等。在临床中慢性疼痛的发生通常与炎症、肿瘤、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 在医学研究中,慢性疼痛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慢性疼痛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其包括疼痛信号的传导、感知和调控机制等。在临床中慢性疼痛的发生通常与炎症、肿瘤、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不仅起到吞噬清除功能,还能产生多种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最近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各种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提示其可能是未来治疗疼痛的有效靶点之一。本文将重点讨论巨噬细胞在慢性疼痛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巨噬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与巨噬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慢性疼痛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巨噬细胞 炎症 肿瘤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管理慢性疼痛中美专家共识(2024)
8
作者 2024中美脊髓电刺激管理慢性疼痛共识工作组 李静 许继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3,共9页
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疗法,近年来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优化SCS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同时为疼痛科医生提供SCS治疗相关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与建议,2024中美SCS管... 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疗法,近年来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优化SCS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同时为疼痛科医生提供SCS治疗相关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与建议,2024中美SCS管理慢性疼痛共识工作组参考RIGHT指南制定方法,对SCS在慢性疼痛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并结合最新研究证据,在SCS适应证与禁忌证,患者选择、筛查及宣教,测试期与植入期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形成《脊髓电刺激管理慢性疼痛中美专家共识(2024)》。本共识根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分级指南,给出了相应的净获益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为SCS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最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神经调控 慢性疼痛管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宋春燕 王改利 吴红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武汉市某三甲医院门诊303例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疼痛灾难化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得分28...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武汉市某三甲医院门诊303例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疼痛灾难化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得分28.00(17.00,39.00)分,沉思维度得分最高,无助维度得分最低;93例(30.7%)患者有疼痛灾难化倾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平均疼痛程度、疼痛类型、疼痛部位个数、个人月收入、文化程度是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34.0%的变异量。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较高,需重点关注疼痛程度高、疼痛部位多、月收入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轻疼痛,从而降低患者疼痛灾难化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疼痛灾难化 疼痛程度 沉思 无助 疼痛部位 风湿性疼痛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海马组织Cyt-C、Caspase-9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羊璞 粟胜勇 王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目的 观察电针“合谷”“太冲”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CPDC)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Cyt-C)、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PDC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 目的 观察电针“合谷”“太冲”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CPDC)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Cyt-C)、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PDC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左后足足底2次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复制CPDC模型。电针组于双侧“合谷”“太冲”行电针干预,20 min/次,药物组予10 mg/kg度洛西汀混悬液灌胃,连续14 d。分别于首次注射后7、14、21、28 d检测机械缩足阈值及热缩足潜伏期,14、28 d检测悬尾不动时间和糖水偏好率,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及尼氏体数量,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Cyt-C、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热缩足潜伏期减少(P<0.01),悬尾不动时间增加(P<0.01),糖水偏好率下降(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稀松,神经元受损、丢失,尼氏体数量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海马组织Cyt-C、Caspase-9表达及cleaved-Caspase-9/Caspase-9比值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电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热缩足潜伏期增加(P<0.01),悬尾不动时间减少(P<0.01),糖水偏好率升高(P<0.01),海马神经元丢失减少,细胞排列较整齐,核仁清晰,尼氏体数量增加(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海马组织Cyt-C、Caspase-9表达及cleaved-Caspase-9/Caspase-9比值降低(P<0.01)。结论 电针“合谷”“太冲”可减轻CPDC模型大鼠疼痛及抑郁行为,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组织Cyt-C、Caspase-9蛋白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疼痛 抑郁 细胞色素C 胱天蛋白酶-9 大鼠
下载PDF
维生素D在慢性疼痛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济玮 尤浩军 雷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慢性疼痛全球患病率超过30%,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其产生及维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给病人带来了极大困扰。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现也被认为是一种多效性神经类固醇。研究表明维生素... 慢性疼痛全球患病率超过30%,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其产生及维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给病人带来了极大困扰。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现也被认为是一种多效性神经类固醇。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疼痛,但目前维生素D对于慢性疼痛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就维生素D调控慢性疼痛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疼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维生素D 胆钙化醇 麦角钙化醇
下载PDF
慢性疼痛表观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姜清 任燕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慢性疼痛是由神经损伤和持续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且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而备受关注。表观遗传学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多种修饰途径。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机制在神经... 慢性疼痛是由神经损伤和持续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且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而备受关注。表观遗传学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多种修饰途径。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机制在神经受损后通过离子通道、受体和神经递质等多种途径引起疼痛,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阶段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近年来慢性疼痛领域表观遗传学最新研究成果,为深入阐明其机制和制定有效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后成说 遗传 DNA甲基化 RNA 未翻译 组蛋白密码
下载PDF
慢性疼痛患者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系统研究
13
作者 缪亚萍 姚黎清 +2 位作者 王文丽 马春容 李海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1-0107,共7页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 - infrared spectroscopy , fNIRS)作为一种新兴的脑功能评估方法,最早应用于精神心理、儿童相关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运用于康复领域,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疼痛...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 - infrared spectroscopy , fNIRS)作为一种新兴的脑功能评估方法,最早应用于精神心理、儿童相关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运用于康复领域,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疼痛人群居多,可是目前慢性疼痛治疗评估及治疗主观,治疗难度大且周期较长。众所周知慢性疼痛会导致大脑发生可塑性改变,可一般的脑功能评估费用高、操作难、数据表现不够直观, fNIRS具备其他脑功能评估不具备的优势。本文将重点从国内外fNIRS在慢性疼痛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疼痛客观评估及中枢调控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慢性疼痛 大脑皮层
下载PDF
疼痛自我效能在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老化态度与疼痛干扰间的中介效应
14
作者 韩凯红 常红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自我效能在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老化态度与疼痛干扰间的中介效应,为减轻疼痛干扰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1月至5月选取488例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老化态度... 目的探讨疼痛自我效能在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老化态度与疼痛干扰间的中介效应,为减轻疼痛干扰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1月至5月选取488例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老化态度问卷、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估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干扰、老化态度、疼痛自我效能得分情况;比较不同人口社会学、疾病资料下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干扰得分;分析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老化态度、疼痛自我效能与疼痛干扰的相关性;进行农村老年慢性疼痛人群老化态度、疼痛自我效能对疼痛干扰预估的回归分析;疼痛自我效能在老化态度与疼痛干扰间的中介效应。结果488例研究对象中,疼痛干扰为2.28(1.57,3.85)分,干扰活动维度为3.67(2.33,5.00)分,干扰情感维度为1.50(0.50,3.25)分,老化态度为(71.81±14.16)分,疼痛自我效能为(75.45±17.11)分。相较于月收入较高者,月收入<1000元的患者疼痛干扰得分较高;患2种以上慢性病的患者疼痛干扰得分较高;病程越长,疼痛程度越重则疼痛干扰得分越高(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干扰与老化态度、疼痛自我效能均呈负相关;老化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均P<0.05);分层回归模型一显示,老化态度对疼痛干扰的估计系数为-0.416;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纳入疼痛自我效能,模型解释力提升,老化态度对疼痛干扰的估计系数减小为-0.072,疼痛自我效能的估计系数为-0.585(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由Bootstrap验证得到老化态度对疼痛干扰的总效应值为-0.654,疼痛自我效能在老化态度与疼痛干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533,效应占比为81.50%。结论农村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在老化态度与疼痛干扰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通过改善患者消极的老化态度、提高疼痛自我效能,可减轻疼痛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慢性疼痛 疼痛干扰 老化态度 疼痛自我效能
下载PDF
对疼痛线索的晚期注视偏向预测慢性疼痛的维持:来自眼动的证据
15
作者 杨周 朱嘉雯 +2 位作者 苏琳 熊明洁 Todd Jackson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60,共17页
使用点探测视觉任务和融入真实疼痛刺激的视觉任务,以疼痛-中性、中性-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测量慢性疼痛患者对疼痛线索的动态注视偏向指标,并进一步考察这些指标对6个月后慢性疼痛强度和功能损伤变化的预测作用。研... 使用点探测视觉任务和融入真实疼痛刺激的视觉任务,以疼痛-中性、中性-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测量慢性疼痛患者对疼痛线索的动态注视偏向指标,并进一步考察这些指标对6个月后慢性疼痛强度和功能损伤变化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点探测视觉任务中,慢性疼痛患者在前3个时间窗上(0~500 ms、500~1000 ms、1000~1500 ms)对疼痛线索的注视偏向显著高于对中性线索的注视偏向,但在第四个时间窗上(1500~2000ms)不存在差异;融入真实疼痛刺激的视觉任务中,慢性疼痛患者在4个时间窗上对疼痛线索的注视偏向均显著高于对中性线索的注视偏向。分层标准多元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均发现,慢性疼痛患者在两个任务中对疼痛线索的晚期注视偏向(1000~1500ms、1500~2000ms两个时间窗),均可以独立预测6个月后慢性疼痛强度和功能损伤的维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慢性疼痛患者对疼痛线索从注意早期就表现出注视偏向,但是只有晚期的注视偏向能够预测慢性疼痛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疼痛强度 功能损伤 注视偏向 眼动追踪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极化参与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钟毅 单热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慢性疼痛是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我国超过30%的人群受到慢性疼痛的影响,其发病机制是疼痛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中枢神经系统中固有的小胶质细胞在外界微环境改变时发生极化以及随之产生的神经炎症反应在慢性疼痛中至关重要。... 慢性疼痛是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我国超过30%的人群受到慢性疼痛的影响,其发病机制是疼痛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中枢神经系统中固有的小胶质细胞在外界微环境改变时发生极化以及随之产生的神经炎症反应在慢性疼痛中至关重要。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炎症反应过程中可极化为促炎M1型或抗炎M2型,分别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毒性或神经保护作用。本文拟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主要机制及其参与慢性疼痛过程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极化 神经炎症反应 慢性疼痛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蒲杰 郭晨东 +1 位作者 易燕子(综述) 胡益民(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生理系统的调节,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慢性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主观体验,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提醒存在潜在的伤害或疾病。睡眠障碍与慢性疼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生理系统的调节,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慢性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主观体验,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提醒存在潜在的伤害或疾病。睡眠障碍与慢性疼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能涉及多种机制。文章主要就睡眠障碍与慢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机制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减轻患者慢性疼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慢性疼痛 炎症反应 神经通路
下载PDF
ICU转出患者相关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芳 江智霞 +3 位作者 袁晓丽 张习莹 何曼曼 傅瑞敏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ICU转出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情况。但由于慢性疼痛病因复杂,研究人群差异大,因此对慢性疼痛的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中。该文通过对ICU转出患者相关慢性疼痛(Chronic ICU-related Pain,CIRP)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CIRP概念... 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ICU转出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情况。但由于慢性疼痛病因复杂,研究人群差异大,因此对慢性疼痛的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中。该文通过对ICU转出患者相关慢性疼痛(Chronic ICU-related Pain,CIRP)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CIRP概念、发生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认识ICU转出患者慢性疼痛的问题,为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从而减少ICU转出患者CIRP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慢性疼痛 影响因素 干预 综述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彩霞 黄媛馨 王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推进,慢性疼痛愈发普遍存在。由于致痛因素的复杂性和疼痛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治疗后仍存在无法完全缓解和远期疗效欠佳的问题,这给慢性疼痛病人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失控感,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会能力退缩。研...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推进,慢性疼痛愈发普遍存在。由于致痛因素的复杂性和疼痛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治疗后仍存在无法完全缓解和远期疗效欠佳的问题,这给慢性疼痛病人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失控感,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会能力退缩。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发作、增强痛觉下行抑制作用以及改善不良情绪来发挥镇痛作用。因此,运动作为一种低成本、低风险、长短期疗效结合的疗法对慢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运动疗法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和运动镇痛的机制,以期为慢性疼痛病人提供运动康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慢性疼痛 运动诱发痛觉减退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老年慢性疼痛诊治中的应用
20
作者 洪霞 李陆琦 刘继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慢性疼痛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种顽固的老年综合征亟需临床医生去解决。人工智能在近些年迅猛发展,许多文献已经报道了其在疼痛诊断、治疗、护理方面的作用。本文就人工智能在老年慢性疼痛诊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老年人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