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与慢性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孙明珠 党双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121-2126,共6页
肝脏炎性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众多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构成细胞因子调控网络,共同作用于组织细胞,导致肝脏病变的演变.近年来,学者们在部分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慢性肝脏疾病进... 肝脏炎性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众多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构成细胞因子调控网络,共同作用于组织细胞,导致肝脏病变的演变.近年来,学者们在部分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慢性肝脏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有不少新发现.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细胞因子与慢性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中所取得的共识与进展,并试图提出未来研究议题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致炎因子 抗炎因子 慢性肝脏疾病
下载PDF
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用于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晓仪 黎文成 +5 位作者 付玉梅 张晓坤 古雅珏 梁惠芬 曾颖 李勰璘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757-758,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用于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选择4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用于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选择4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并评定慢性肝脏疾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93.75%)明显高于纤维化指标检测(67.50%)和肝功能指标检测的阳性检出率(7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479 0,P=0.000 2)。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升高(P<0.0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型前胶原(PCⅢNP)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用于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脏疾病 血清纤维化指标 肝功能指标
下载PDF
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江文 辛永宁 宣世英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慢性肝脏疾病是由机体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为探寻遗传易感基因的复杂性以及为临床肝病治疗提供相应理论依据及... 慢性肝脏疾病是由机体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为探寻遗传易感基因的复杂性以及为临床肝病治疗提供相应理论依据及科学指导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而可以在复杂性肝病鉴定基因的常见变异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脏疾病 IL-28B 基因多态性 肝病治疗 Ⅰ型干扰素 遗传易感基因 抗病毒 ALCOHOLIC 关联研究 慢性肝病患者
下载PDF
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中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激素代谢紊乱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媛媛 陆卫平 +1 位作者 严小勇 赵建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状况及与甲状旁腺激素(PTH)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组(包括肝硬化与非肝硬化者),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与ECLIA法... 目的:探讨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状况及与甲状旁腺激素(PTH)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组(包括肝硬化与非肝硬化者),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与ECLIA法检测血清25-OH-VitD3和PTH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VitD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肝硬化组25-OH-VitD3的浓度较肝硬化组高(P<0.05)。研究组符合继发性甲旁亢患者8例(12.9%)。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VitD3浓度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与白蛋白、胆碱酯酶呈正相关。结论: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的不足,其程度与肝功能分级相平行;血清PTH的浓度与维生素D的浓度及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VitD3 PTH 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
下载PDF
库普弗细胞极化改变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雯静 华静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77-279,282,共4页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机制中的重要成分,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异质性,特定的微环境控制着它们的分化和在组织内的分布。巨噬细胞可针对不同的刺激信号作出应答,分...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机制中的重要成分,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异质性,特定的微环境控制着它们的分化和在组织内的分布。巨噬细胞可针对不同的刺激信号作出应答,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表型细胞即极化。肝脏内的巨噬细胞即库普弗细胞(KC)在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经历表型和功能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极化类型。了解KC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可塑性、多样性特点将对阐明疾病进展机制、设计靶向性治疗措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库普弗细胞 极化 慢性肝脏疾病
下载PDF
慢性肝脏疾病及其相关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红 陈丽萍 程计林 《肝脏》 2015年第11期891-896,共6页
慢性肝脏疾病(CLDs)及其所致的肿瘤,影响着全世界十亿以上人的健康。CLDs发展为肝癌的风险高,因此,对CLDs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发现许多CLDs和肿瘤的生物标记分子,使诊断稳定、敏感、早期... 慢性肝脏疾病(CLDs)及其所致的肿瘤,影响着全世界十亿以上人的健康。CLDs发展为肝癌的风险高,因此,对CLDs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发现许多CLDs和肿瘤的生物标记分子,使诊断稳定、敏感、早期、无创。成像技术的进步和生物标记物的使用,大大促进了药物靶点的识别和对治疗反应的实时监测。生物学标志物是检测肝脏疾病临床实践中最实用的方法。现就CLDs发病机制、临床试验治疗、及非创伤性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脏疾病 肝癌发生 生物标志物 生物学标志物 药物靶点 发病机制 肝纤维化 肝炎病毒 索拉非尼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影响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倪息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对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87例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者妊娠结局进行调查,并分析导致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孕妇共38例(43.68%)发生了不良妊... 目的对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87例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者妊娠结局进行调查,并分析导致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孕妇共38例(43.68%)发生了不良妊娠结局,其中胎膜早破占19.54%,死胎占13.79%;经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孕周(OR=3.353,95%CI:1.764~4.164)、肝硬化(OR=3.452,95%CI:1.534—7.673)、总胆红素峰值(OR=4.235,95%CI:1.456—5.474)是影响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比例较高,其中发病孕周较早、肝硬化、总胆红素水平较高是导致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慢性肝脏疾病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应用,慢性肝脏疾病,肝细胞癌
8
作者 张明媛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3-53,共1页
背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已经被证实可以减轻炎症和多种肿瘤的患病风险,然而,它们对于肝细胞癌的患病风险及由于慢性肝病所导致的死亡的影响,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方法:我们前瞻性的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退休人员分析协会饮食... 背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已经被证实可以减轻炎症和多种肿瘤的患病风险,然而,它们对于肝细胞癌的患病风险及由于慢性肝病所导致的死亡的影响,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方法:我们前瞻性的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退休人员分析协会饮食与健康研究调查组中的300504名参与者(年龄50~71岁)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慢性肝脏疾病 肝细胞癌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应用 患病风险 退休人员 调查组
下载PDF
病毒性和非病毒性慢性肝脏疾病中干扰素λRS12979860基因型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吴瑞红 温晓玉 Eslam M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54-954,共1页
【据《Nat Commun》2015年5月报道】题:病毒性和非病毒性慢性肝脏疾病中干扰素λRS12979860基因型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作者Eslam M等)组织纤维化是促使约45%人群死亡的关键病理学过程。组织纤维化很可能受宿主遗传结构的影响。... 【据《Nat Commun》2015年5月报道】题:病毒性和非病毒性慢性肝脏疾病中干扰素λRS12979860基因型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作者Eslam M等)组织纤维化是促使约45%人群死亡的关键病理学过程。组织纤维化很可能受宿主遗传结构的影响。来自悉尼大学的Eslam M等以肝脏疾病为模型进行研究,证明了IFNL4内含子区域的RS12979860多态性位点是一个强的肝纤维化预测因子,并且与病原学无关。该项研究共纳入4172位患者,包括3129位慢性丙型肝炎、555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88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结果显示RS12979860 CC型患者有更严重的炎症和纤维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脏疾病 肝纤维化 RS12979860 非病毒性 慢性丙型肝炎 组织纤维化 悉尼大学 遗传结构 内含子 组织炎症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慢性肝脏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敬 袁天杰 +6 位作者 赵永贵 康安 李俊松 单进军 赵晓莉 乔宏志 狄留庆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2期2312-2317,共6页
肠道菌群是寄居于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的总称,是一个构成复杂、功能多样的微生态系统。作为与宿主共生的有生系统,肠道微生物在机体消化、营养、代谢、免疫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为主的器官,在解剖... 肠道菌群是寄居于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的总称,是一个构成复杂、功能多样的微生态系统。作为与宿主共生的有生系统,肠道微生物在机体消化、营养、代谢、免疫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为主的器官,在解剖和功能上与肠道存在密切联系,构成"肠-肝"轴。随着对"肠-肝"轴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慢性肝脏疾病及其并发症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息息相关。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慢性肝脏疾病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改善肠道微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慢性肝脏疾病 “肠-肝”轴 菌群失调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血清ApoA-1、ApoB测定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1
作者 边保华 《中国新医药》 2004年第2期77-77,共1页
随着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生理、生化、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与深入,有关血脂蛋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边缘学科-脂类学。血清ApoA-1、Ap0B不仅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有着显著的意义,而且在... 随着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生理、生化、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与深入,有关血脂蛋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边缘学科-脂类学。血清ApoA-1、Ap0B不仅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有着显著的意义,而且在与脂类代谢相关的疾病中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有关对Apo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检查 慢性肝脏疾病 脂类代谢 载脂蛋白 诊断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4在慢性肝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伦 曹亮 +2 位作者 卞兆连 王轶凡 邵建国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白细胞介素-34(IL-34)是近年来发现的IL家族成员,目前已发现其有3个受体,分别为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ζ(PTP-ζ)及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IL-34主要通过与CSF-1R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分子,从而参与多种... 白细胞介素-34(IL-34)是近年来发现的IL家族成员,目前已发现其有3个受体,分别为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ζ(PTP-ζ)及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IL-34主要通过与CSF-1R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分子,从而参与多种炎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IL-34在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炎性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病毒性肝炎关系密切,亦与肝纤维化甚至肝细胞癌有一定关系。IL-34可通过与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来诱导慢性肝病患者的多种炎性因子释放,参与慢性肝病炎性反应扩大化,诱导肝纤维化甚至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该文就IL-34在慢性肝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4 炎性反应 慢性肝脏疾病
下载PDF
慢性肝脏疾病淀粉酶肌酐廓清率比率的改变
13
作者 朱敏 《辽宁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肝脏疾病 淀粉酶 肌酐廓清率 肾脏功能 肝硬化
下载PDF
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指标诊断慢性肝脏疾病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淑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0期155-156,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对于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对于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纯的血清纤维化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清纤维化检测联合肝功能检测能够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率,对于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指标 慢性肝脏疾病 血清纤维化指标 价值
下载PDF
血清HA、LN、Ⅳ-C、PCⅢRIA对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
15
作者 李冬雪 潘莉萍 吴炜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血清 HA LN Ⅳ-C PCⅢ 慢性肝脏疾病 诊断
下载PDF
Tfh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郑怡娟 余雪平 苏智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7-920,共4页
Tfh细胞是最近发现的第5个CD4^+Th细胞新亚群,主要定位于淋巴滤泡中,是T-B细胞相互作用的桥梁,主要在调节B淋巴细胞增殖、浆细胞分化及抗体类别转换等方面发挥作用。以上功能的实现与转录因子Bcl-6、细胞因子IL-21、趋化因子受体CXCR5... Tfh细胞是最近发现的第5个CD4^+Th细胞新亚群,主要定位于淋巴滤泡中,是T-B细胞相互作用的桥梁,主要在调节B淋巴细胞增殖、浆细胞分化及抗体类别转换等方面发挥作用。以上功能的实现与转录因子Bcl-6、细胞因子IL-21、趋化因子受体CXCR5、共刺激分子ICOS与CD40L及共抑制分子PD-1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Tfh细胞功能的失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免疫缺陷病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fh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h细胞 慢性肝脏疾病 机制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与慢性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佘秋敏 毛华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3期163-165,共3页
人体正常肠道菌群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共同组建形成的与宿主互利共生的复杂生态结构,可以将其视为机体中的一个特殊的器官。慢性肝脏疾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慢性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 人体正常肠道菌群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共同组建形成的与宿主互利共生的复杂生态结构,可以将其视为机体中的一个特殊的器官。慢性肝脏疾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慢性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系统综述了肠道菌群与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性脑病和肝细胞癌等,旨在为慢性肝脏疾病提供新的防治靶点。未来,利用肠肝轴纠正肠道菌群失衡将成为慢性肝脏疾病治疗的可能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肝轴 慢性肝脏疾病
下载PDF
瘦素与慢性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官群业 王连源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体内分为游离型、结合型两种形式。瘦素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瘦素在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肝内脂肪堆积、刺激肝星状细胞活化、... 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体内分为游离型、结合型两种形式。瘦素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瘦素在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肝内脂肪堆积、刺激肝星状细胞活化、促使库普弗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影响细胞信号转导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慢性肝脏疾病 进展
下载PDF
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对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秋燕 古坤意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5期2871-2872,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对于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3例各类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将纤维化检测结果与肝功能检测结果分别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对于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3例各类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将纤维化检测结果与肝功能检测结果分别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纤维化检测及肝功能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率,对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与病情进展评估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脏疾病 肝功能 血清纤维化指标
下载PDF
慢性肝脏疾病的无创检测时代
20
作者 程妍 鲁晓岚 《肝博士》 2015年第1期39-40,共2页
我国是个慢性肝病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占全球1/3,曾有“十亿人口,一亿乙肝”之说;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药物性肝损害逐年增加……慢性肝病若不能早期发现、不经过合理治疗,可由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 我国是个慢性肝病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占全球1/3,曾有“十亿人口,一亿乙肝”之说;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药物性肝损害逐年增加……慢性肝病若不能早期发现、不经过合理治疗,可由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正确评估慢性肝病病情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脏疾病 无创检测 慢性肝病 药物性肝损害 病毒感染者 乙型肝炎 发达国家 病患病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