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化三醇联合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杨菲 于泽莺 《大医生》 2025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接受MHD的94例CKD-M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接受MHD的94例CKD-M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碳酸司维拉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骨化三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生化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全段甲状腺旁腺激素(iPTH)、血磷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钙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碳酸司维拉姆治疗MHD患者CKD-MBD的效果较好,可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三醇 碳酸司维拉姆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下载PDF
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在慢性肾衰竭并发矿物质-骨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任东东 于娟娟 王亚尖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在慢性肾衰竭并发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CKD-MB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HD)联合血...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在慢性肾衰竭并发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CKD-MB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射血分数(EF)、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冠状动脉钙化(CAC)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钙、EF、OPG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iPTH、BALP水平及CAC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可改善CKD-MBD患者的代谢异常问题,促进血钙、血磷、iPTH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恢复,且在抑制冠状动脉钙化及促进心功能改善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矿物质-代谢异常 西那卡塞 化三醇 代谢指标 心血管风险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指标分析
3
作者 麦晓露 张敏 +1 位作者 林碧莹 孙骏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9-0062,共4页
分析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28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及相应指标,以了解CKD-MBD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体质与指标间的关联。方法 将228例CKD-MBD患者逐一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量化表评分,以... 分析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28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及相应指标,以了解CKD-MBD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体质与指标间的关联。方法 将228例CKD-MBD患者逐一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量化表评分,以确定其体质类,同时收集血液样本检测空腹血糖、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血磷,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GFR)和体重指数(BMI)。体质类型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228例患者中,阳虚体质73例(32.02%)、血瘀体质44例(19.30%)、痰湿体质42例(18.42%)、阴虚体质28例(12.28%)、气虚体质24例(10.53%)、气郁体质10例(4.39%)、湿热体质6例(2.63%)、平和体质1例(0.44%),无特禀体质患者。阳虚、血瘀和痰湿体质占比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气虚和阳虚体质患者中,伴有高血压的比例显著较高;在血瘀质、痰湿质的群体中,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情况显著增加,血瘀质、气郁质者的体重显著增加,痰湿体质者的体重和BMI指数也显著升高。另一方面,气虚、阳虚和阴虚体质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指导临床医生依据不同体质类型的分布及其相关指标,对CKD-MBD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将中医体质辨识的理念应用于CKD-MBD的治疗,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减少其导致的残疾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中医体质 相关指标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慢性肾脏病骨代谢异常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瑾 李雨静 +2 位作者 邢晖林 邓喜文 郭明好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34-538,I0005,共6页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联用技术探索慢性肾脏病骨代谢异常(CKD-BD)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方法 该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进行,选择16只8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经过1周适应性喂养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联用技术探索慢性肾脏病骨代谢异常(CKD-BD)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方法 该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进行,选择16只8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经过1周适应性喂养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只。健康对照(NC)组:使用普通大鼠饲料喂养90 d;CKD-BD组:采用高磷高腺嘌呤饲料喂养60 d之后更换高磷饲料喂养30 d后处死,并通过生化检测及骨形态计量学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造模成功后通过UHPLC-MS比较CKD-BD组大鼠与NC组大鼠血清代谢产物变化,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鉴定两组间差异代谢物,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功能注释。结果 与NC组大鼠相比,CKD-BD组大鼠血肌酐、血磷显著升高,血钙显著降低(P<0.01)。骨形态计量学检测NC组大鼠骨矿化沉积率(MAR)为(1.90±0.61)μm/d,CKD-BD组大鼠MAR为(2.80±0.73)μ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大鼠骨形成率/骨体积(BFR/BV)为(0.41±0.20)%/d,CKD-BD组大鼠BFR/BV为(1.25±0.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提示,与NC组相比,CKD-BD组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合成等通路上调。自噬、胆汁酸合成分泌、胆固醇代谢、牛磺酸和次级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下调(P<0.05)。结论 通过UHPLC-MS技术比较CKD-BD大鼠与正常大鼠血清代谢产物,发现CKD疾病状态下血清代谢产物发生变化,CKD-BD组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合成通路上调,与自噬相关的代谢通路下调,这些可能参与了CKD-B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形态计量学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元颗粒治疗慢性肾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龙 王小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0-25,I0001,共7页
目的筛选肾元颗粒有效化合物成分,构建肾元颗粒-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分析关键靶点间的相关作用,探讨肾元颗粒治疗慢性肾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肾元颗粒化合物成分和... 目的筛选肾元颗粒有效化合物成分,构建肾元颗粒-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分析关键靶点间的相关作用,探讨肾元颗粒治疗慢性肾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肾元颗粒化合物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肾元颗粒-成分-预测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CTD、TTD、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检索CKD-MBD的靶点,与肾元颗粒预测靶点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共同靶点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用ClueGO插件工具进行GO生物学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肾元颗粒的化合物成分39种,预测作用靶点112个,其中与CKD-MBD相关的靶点56个。GO生物学功能显示这些靶点主要涉及机械刺激反应、体外凋亡信号、酮反应、细胞对异种生物刺激反应和铁离子应答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的通路有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该研究表明肾元颗粒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成分,可以作用于多个靶点和多种信号通路发挥防治CKD-MBD的作用,体现了肾元颗粒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并为后续研究肾元颗粒防治CKD-MBD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元颗粒 慢性肾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作用靶点
原文传递
阿法骨化醇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仇琳 苏伟 +1 位作者 马世兴 王勤超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分别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灌流(HP)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KD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120例,根据采用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分别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灌流(HP)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KD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120例,根据采用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阿法骨化醇联合HDF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法骨化醇联合H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及骨保护素(OPG)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6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钙、磷、PTH、BALP、FGF-23及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磷、PTH、BALP、FGF-23及O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血清PTH、FGF-23及O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磷、PTH、BALP、FGF-23及O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低血压、肌肉痉挛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HDF较联合HP治疗CKD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 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阿法化醇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睿 张艾佳 张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281-4283,共3页
目的 调查吉林省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患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KD-MBD)的基本情况,比较分析老年组及非老年组的差别,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中心MHD患者168例为研究对... 目的 调查吉林省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患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KD-MBD)的基本情况,比较分析老年组及非老年组的差别,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中心MHD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n=86)和非老年组(n=8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iPTH、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糖、尿素氮等指标,根据2017年KDIGO发表的最新指南比较两组各指标的达标率及特点,并对导致iPTH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该中心MHD患者中低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16.07%,高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26.19%,老年组中低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18.60%,高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17.44%,非老年组中低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13.41%,高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35.37%。两组间比较非老年组iPTH、血磷及尿素氮均不同程度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iPTH、血钙的达标率均低于非老年组,而老年组血磷达标率(51.16%)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9.51%,P<0.05)。对导致iPTH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的降低及透析龄增加为iPTH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中,老年患者易患低转运型骨病,年轻患者易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透析龄亦可能是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脏病-矿物质代谢异常(CKD-MBD) 钙磷代谢
下载PDF
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蓬杰 杜鹏 +2 位作者 罗红梅 丁通 董妮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9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为CKD-MBD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 目的探讨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为CKD-MBD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CKD-MBD患者76例,给予口服碳酸镧并按透析方式分为3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24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 and hemodialysis filtration,HD+HDF)组27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and blood perfusion,HD+HP)组25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观察3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血钙较治疗前均升高,3组间血钙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血磷及钙磷乘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HD+HDF组、HD+HP组较HD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HD组门H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HD+HDF组和HD+HP组治疗3个月后PTH较前明显下降(P<0.05)。HD组、HD+HDF组及HD+H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18.5%、32.0%,HD组并发症明显高于HD+HDF组和HD+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DF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血钙、血磷及PTH的清除效果不同,联合HDF和HP方式能明显清除血磷、PTH,改善钙磷代谢紊乱,不良反应小,适合临床应用治疗CKD-M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主要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兵 石宏斌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43-545,559,共4页
目前慢性肾脏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各种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慢性肾脏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作为慢性肾脏疾病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是致死、发生... 目前慢性肾脏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各种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慢性肾脏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作为慢性肾脏疾病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是致死、发生骨折、生活质量下降及骨外组织钙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就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主要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 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致病因素 综述
下载PDF
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肖蕾 陶冶 +2 位作者 段思雨 谢小钰 龚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4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各项评估指标和相关药物使用的影响,初步了解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的适用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门诊透析患者在透析... 目的探讨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各项评估指标和相关药物使用的影响,初步了解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的适用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门诊透析患者在透析液钙浓度由1.5 mmol/L调低为1.25 mmol/L后的1年中的临床资料,比较透析液钙浓度调整前后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PTH)、碱性磷酸酶等CKD-MBD评估指标的检测值和达标情况以及钙剂和骨化三醇的使用剂量。依据基线PTH值对CKD-MBD患者进行分组分析,评价低钙透析液对各组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81例透析患者,透析液钙浓度降低后血钙和血磷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TH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增高(P<0.05)。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使用1年后和使用前比较,血钙和血磷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H达标率由56.1%下降至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液钙浓度调整后患者每周的碳酸钙使用剂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骨化三醇的使用量由(1.87±1.09)μg/周明显增加为(2.62±1.26)μg/周(P<0.05)。不同PTH基线值分组的患者对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的反应不同,基线PTH>300 ng/L的分组在药物调控后有59.5%患者PTH值高于目标值上限,较基线情况明显增加(P<0.05)。结论 1.25 mmol/L钙浓度的透析液相较于1.5 mmol/L钙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清钙和磷的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引起PTH的升高,诱发或加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高转运性骨病;基线PTH值较低的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后可能获益更多,为更适宜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 血液透析 慢性脏病-矿物质代谢异常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童孟立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1657-1661,共5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基础。钙磷代谢紊乱与CVD发生密切相关。预防并控制高血磷、高血钙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治疗CKD-MBD的关键。密切观察不同时期CRF患者的钙磷水平...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基础。钙磷代谢紊乱与CVD发生密切相关。预防并控制高血磷、高血钙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治疗CKD-MBD的关键。密切观察不同时期CRF患者的钙磷水平与心血管功能变化,并及时予以饮食、药物、手术及透析等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CRF患者的预后,有效减少CKD-MBD相关CV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心血管疾病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丽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540-542,共3页
临液透析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一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已成为慢性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几乎所有系统都受其影响如皮肤瘙痒、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 临液透析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一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已成为慢性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几乎所有系统都受其影响如皮肤瘙痒、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尤其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发病率可高达40.1%到95.9%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异常 慢性脏病 矿物质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慢性透析患者 血液系统疾病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关注老年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诊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荣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3年第1期41-42,共2页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肾陛骨病是指慢性肾衰竭合并的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0)指南建议将以往的肾性骨病帘义的范畴扩大,统称为慢性肾脏病一矿物质...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肾陛骨病是指慢性肾衰竭合并的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0)指南建议将以往的肾性骨病帘义的范畴扩大,统称为慢性肾脏病一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代谢异常 矿物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营养不良 慢性衰竭 诊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靖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年第4期148-150,共3页
早在1883年人们就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骨骼系统的一系列病变,直至1943年才统一命名为肾性骨营养不良,简称肾性骨病。近来人们逐渐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可以引起多个系统病变,
关键词 代谢异常 慢性脏病 矿物质 发病机制 慢性衰竭患者 营养不良 骼系统 统一命名
下载PDF
甲状旁腺切除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中的意义
15
作者 张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年第4期156-157,共2页
随着慢性肾脏病(CKD)的发展,其相关的代谢并发症患病率逐渐增高,当肾小球滤过率(GFR)从60ml·min^-1·(1.73m^2)^-1下降到20ml·min^-1·(1.73m^2)^-1时,
关键词 慢性脏病 甲状旁腺切除术 代谢异常 矿物质 防治 小球滤过率 代谢并发症 患病率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叶毅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4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改善。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显著,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情况,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衰竭 矿物质-代谢异常
下载PDF
中医视角下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小琴 王岚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2期99-103,156,共6页
矿物质骨代谢异常(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作为慢性肾脏病(CKD)3-5期继发的严重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 矿物质骨代谢异常(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作为慢性肾脏病(CKD)3-5期继发的严重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的防治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肾主骨作为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历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等多种全身性、致残性骨病,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钙、磷代谢异常是导致CKD-MBD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发生与肾脏产生的抗衰老基因Klotho(Kl)和骨骼分泌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3)异常应答相关,这与中医“肾主骨”理论不谋而合,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对该理论及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中西医结合防治CKD-MBD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矿物质代谢异常 -内分泌轴 中医药
下载PDF
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璐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875-3877,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脏病(CKD)伴CKD-MBD患者,以2018年6月1日将透析液钙浓度由1.50 mmol·L... 目的探讨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脏病(CKD)伴CKD-MBD患者,以2018年6月1日将透析液钙浓度由1.50 mmol·L^-1调低为1.25 mmol·L^-1为时间点,分为实施前(2018年1—5月)和实施后(2018年6—12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实施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PTH)、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达标率、血磷达标率、PTH达标率、每周碳酸钙使用剂量和骨化三醇使用剂量、临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实施前与实施后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PTH、ALP水平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PTH达标率(77.78%)高于实施前(62.50%)(P<0.05);实施前与实施后每周碳酸钙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每周骨化三醇使用剂量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活性维生素D使用率高于实施前,含钙磷结合剂使用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KD-MBD血钙、血磷水平无明显影响,虽可降低PTH、ALP水平,提高PTH达标率,调节活性维生素D使用率、含钙磷结合剂使用率,但会增加骨化三醇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钙浓度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脏病-矿物质代谢异常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倪志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矿物质-骨代谢异常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在实验室指标上,观察组患者的P3+、iPTH、BALP、FGF-23、OPG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Ca2+水平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合并CKD-MBD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衰竭 矿物质-代谢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