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任燕 段星星 +4 位作者 董宏利 李一林 蒋春波 周丽霞 周岚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加减参芪地黄汤在慢性肾病3-4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慢性肾病3-4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肾衰宁片口服,治疗组在常... 目的探讨加减参芪地黄汤在慢性肾病3-4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慢性肾病3-4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肾衰宁片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减参芪地黄汤中药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7.33%)(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Scr、BUN、U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肢体困重等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加减参芪地黄汤对慢性肾病3-4期患者疗效良好,可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改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地黄汤 慢性肾脏病3-4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60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云晖 王亿平 汤忠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3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360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对中医证型、脏腑病位、证候要素、年龄、原发疾病、CKD...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360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对中医证型、脏腑病位、证候要素、年龄、原发疾病、CKD分期、实验室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CKD 3-4期患者脏腑病位主在肾293(81.4%)与脾245(68.1%),虚性证候要素主为气虚236(65.6%)和阴虚137(38.1%),实性证候要素主为湿热215(59.7%)和血瘀201(55.8%);本虚证以脾肾亏虚证189(52.5%)为主,标实证多兼夹,多见湿热证215(34.7%)及血瘀证201(32.5%);标实证在本虚证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虚证中患者主分布在45~59岁154例(42.8%)、69~74岁113例(31.4%),原发病主为慢性肾炎150例(41.7%),年龄、原发疾病在本虚证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分期在本虚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实证中年龄、原发疾病、CKD分期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分布于湿热证及血瘀证;各项实验室指标在本虚证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iPTH外各实验室指标在标实证中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KD 3-4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呈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热证和血瘀证为主,治疗上当补益脾肾以扶正,兼顾气血阴阳之不足,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全程,积极控制原发疾病、改善营养状况、纠正矿物质代谢紊乱有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3-4期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慢性肾脏病3-4期湿浊证患者的特征
3
作者 郑鑫 邓跃毅 +3 位作者 李芳 严梦婷 归楚滢 林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583-1589,共7页
目的: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诊断慢性肾脏病(CKD)3-4期湿浊证患者尿液及血清的差异性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收治的CKD 3~4期湿浊证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 目的: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诊断慢性肾脏病(CKD)3-4期湿浊证患者尿液及血清的差异性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收治的CKD 3~4期湿浊证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代谢PCA得分值的空间分布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尿液、血清代谢产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置换检验结果提示:R^(2)Y=0.67>0,Q^(2)Y=0.43>0。17个差异代谢物排序后,经标准品鉴定出5个差异性生物标志物分别为:熊果苷、水杨苷、4氧代脯氨酸、胍基乙酸及肌酸,并且明确其变化方向和主要参与的代谢途径(糖酵解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血清OPLS-DA置换检验结果提示:R^(2)Y=0.70>0,Q^(2)Y=0.50>0。16个差异代谢物排序后,经标准品鉴定差异性生物标志物分别为:丙酮酸、琥珀酸半醛、富马酸、柠檬酸、苹果酸和α珀酮戊二酸,并且明确其变化方向和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结论:代谢组学方法能较好地提升CKD 3~4期湿浊证的诊断精确度,是CKD 3~4期湿浊证的良好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标 代谢组学 慢性肾脏病3-4期 湿浊证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颜 周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的120例CKD 3-4期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将奇数者纳入观察组,偶数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的120例CKD 3-4期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将奇数者纳入观察组,偶数者纳入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5例失访,最终分别纳入57例和55例;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RF)、二氧化碳结合力(CO 2)、血浆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酸(UA)、甲状旁腺激素(PTH)、血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IFN)-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t=7.498,P<0.001),观察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10.176,P<0.001),观察组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t=-7.669,P<0.001),观察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8.897,P<0.001),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t=-11.692,P<0.001)。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改善CKD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未来可能成为延缓ESRD(end-stage renal disease)进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慢性肾脏病3-4期 微炎症 营养状态
下载PDF
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太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80例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40例/组)。... 目的:探讨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80例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40例/组)。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清氮灌肠液对其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对比其对治护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在接受治护前,两组患者Scr、BUN的水平及GF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Scr、BUN的水平均低于接受治护前,其GFR高于接受治护前,而且试验组患者Scr、BUN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GFR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对治护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CKD 3-4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肾功能,提升其对治护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肾脏病3-4期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点按三脘穴对慢性肾脏病3-4期伴消化功能紊乱患者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母慧娟 李伟 +1 位作者 王婷 于琳琳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观察点按三脘穴对慢性肾脏病3-4期伴消化功能紊乱患者消化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伴消化功能紊乱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 目的:观察点按三脘穴对慢性肾脏病3-4期伴消化功能紊乱患者消化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伴消化功能紊乱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点按三脘穴(上脘、中脘、下脘)。2周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胃泌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上腹胀、腹痛、早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较干预前均有一定改善;组间比较,干预组临床症状减轻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干预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6.7%,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泌素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均较干预前有一定程度上升;组间比较,干预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按三脘穴(上脘、中脘、下脘)对慢性肾脏病3-4期伴消化功能紊乱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按三脘穴 慢性肾脏病3-4期 消化功能紊乱 胃泌素
下载PDF
参乌益肾片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血TSP-1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姗虹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0期126-127,130,共3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应用参乌益肾片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血TSP-1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4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乌益肾片,8周后比较2组血小板反应蛋白1(... 目的:探讨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应用参乌益肾片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血TSP-1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4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乌益肾片,8周后比较2组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血压等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侯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TSP-1、eGFR、Scr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以参乌益肾片对慢性肾脏3-4期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TSP-1的表达,减轻肾脏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脏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3-4期 参乌益肾片 TSP-1 肾功能指标 中医证侯
下载PDF
超声透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嫄嫄 赵文景 +2 位作者 刘宝利 翁春晓 张胜容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透药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 目的观察超声透药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6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评分、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中医症候评分、血肌酐、尿酸的改善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透药能够改善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好地降低血肌酐、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透药 慢性肾脏CKD3-4 补阳还五汤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杜冬慧 《健康之路》 2017年第4期35-35,共1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及心功能的相关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Cr、BUN、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GFR、E/A、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血液透析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心功能,是一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3-4期 心力衰竭 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