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8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利胆经验方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1
作者 谢波 黄海 孙晓生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观察孙晓生教授自拟利胆1号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利胆1号方治疗,4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孙晓生教授自拟利胆1号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利胆1号方治疗,4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肝胆功能指标、免疫指标、炎性细胞因子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利胆1号方对慢性胆囊炎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胀 慢性胆囊炎 自拟利胆1号方 肝胆功能 孙晓生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治疗慢性胆囊炎经验
2
作者 王麒萱 姜德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过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胃脘痛”“胁痛”“黄疸”等范畴,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右上腹疼痛不适或有嗳气、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查体可有右上腹部...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过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胃脘痛”“胁痛”“黄疸”等范畴,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右上腹疼痛不适或有嗳气、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查体可有右上腹部压痛。姜德友教授提出本病核心病机为腑不通降。临证治疗时,姜德友教授善从胆胃论治,治疗上强调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提倡明辨寒热、气滞、瘀血、结石之侧重,通降腑气与驱邪共施。此外,姜德友教授以中医临床优势思维、经方思维为指导,活用经方,用药精当,又注重三因制宜,将黑龙江地区气候、饮食特点与患者体质相结合,并强调专病专药,且善用角药,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德友 治疗 慢性胆囊炎 经方
下载PDF
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3
作者 赵斌 郭亭亭 +2 位作者 苗园园 李锐 黄一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8-0091,共4页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疏肝清胆汤与熊去氧胆酸片联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为此,我院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比较了接受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的患者组与接受单独熊去氧胆酸片治疗...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疏肝清胆汤与熊去氧胆酸片联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为此,我院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比较了接受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的患者组与接受单独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的患者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本次我院招募了符合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和分析。我院主要关注的观察指标包括炎症程度、疼痛缓解情况和胆囊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定量测量和评估,我院旨在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初步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疼痛缓解、炎症程度改善和胆囊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本次研究还将进一步探究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的作用机制和优势。我院将继续研究疗效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肝胆湿热证 疏肝清胆汤 熊去氧胆酸片 总胆汁酸(TBA) 甘胆酸(GC) 血脂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及空腹血糖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董奥奇 王庆雯 +1 位作者 杨正霞 何俊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77-583,共7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发生现况,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2023年1—5月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对象中选取18岁以上,有完整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齐全的29350...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发生现况,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2023年1—5月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对象中选取18岁以上,有完整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齐全的29350名为研究人群。超声检测是否存在慢性胆囊炎,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BMI、空腹血糖的关系。结果成人健康体检人群TC值为(5.13±1.03)mmol/L,TG值为(1.62±1.36)mmol/L,HDL-C值为(1.63±0.38)mmol/L,LDL-C值为(2.97±0.84)mmol/L,BMI值为(24.15±3.29)kg/m^(2),GLU值为(5.43±1.25)mmol/L。健康体检人群中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为15.4%(4516/29350例)。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各年龄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分别为3.6%、8.4%、15.1%、20%、24.4%,χ^(2)=2150.318,P<0.05),≥60岁人群中发病率最高为24.4%(1183/4834例)。TC、TG、LDL-C增高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均大于正常组,HDL-C正常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大于降低组,TC、TG、LDL-C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3.176、33.965、17.070,P<0.05),HDL-C正常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与降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为2.12,P>0.05)。超重患者慢性胆囊炎发病率最高,为17.9%(1960/10948例),各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92,P<0.05)。GLU升高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发病率最高为21.6%(849/3929例),各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14,P<0.05)。各年龄组中:18~29岁,BMI各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67,P<0.05),其余指标各组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39岁,TC、TG、HDL-C、LDL-C、BMI、G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6、2.188、-2.791、2.302、8.294、2.657,P<0.05);40~49岁,TC、TG、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33、3.205、-4.835、2.579、8.015、3.716,P<0.05);50~59岁,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31、4.965、8.454、4.700,P<0.05);≥60岁,TC、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7、-7.953、-3.277、6.048、2.520,P<0.05)。结论成人健康体检人群胆囊炎发病率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各年龄组中,慢性胆囊炎发病均与体重指数有关。除18~29岁外,其余各年龄组慢性胆囊炎发病与空腹血糖、血脂均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空腹血糖 血脂水平 体重指数 健康体检人群 关联研究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辅治慢性胆囊炎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
5
作者 岳鹏 韩永强 涂莹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456-457,共2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93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右上腹痛、纳差、上腹饱胀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93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右上腹痛、纳差、上腹饱胀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TC、TBil、TBA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辅治慢性胆囊炎气滞血瘀证可提高疗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气滞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减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张发平 周进明 +2 位作者 姚莎莎 何应芹 李茂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9月至202...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的抗感染、镇痛处理,观察组同时术后1 d联用大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术前与术后3 d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时间、术毕至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总时间,观察组均更短;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老年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应用大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减轻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大柴胡汤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梁家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6-0079,共4页
分析腹腔镜手术不同解剖入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共32例,随机分为A组(经胆囊三角解剖入路)和B组(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各16例。观察在A... 分析腹腔镜手术不同解剖入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共32例,随机分为A组(经胆囊三角解剖入路)和B组(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各16例。观察在A、B两组在术中、术后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包括TNF-α、IL-8、IL-6、CRP水平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也无差异,P>0.05;B组的术中指标优于A组,并且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A组(43.75%),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高于A组,血清炎症水平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中手术采用腹腔镜技术,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有利于术后恢复,且选择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能够快速找到胆囊三角区,缩短手术时间,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安全性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后三角 解剖入路 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赵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28-0031,共4页
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60例,按治疗方式分类,随机分成对照组(接受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观察组(30例,接受三... 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60例,按治疗方式分类,随机分成对照组(接受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观察组(30例,接受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参数、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组病患总有效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无显著性(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且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方面疗效明显,对肝脏无明显损害,但在安全及术后康复方面,三孔法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采用疏肝利胆通泄汤治疗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王艳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01-0105,共5页
分析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采用疏肝利胆通泄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秦皇岛市中医医院60例病例样本中进行,收录时间限制为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并确保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入组后,因研究需... 分析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采用疏肝利胆通泄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秦皇岛市中医医院60例病例样本中进行,收录时间限制为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并确保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入组后,因研究需要,需参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为两组(A、B两组),且两组分配数量相等均为30例。A组的治疗方式:熊去氧胆酸,B组的治疗方式:按前组治疗后,加用疏肝利胆通泄汤,4周为所有组的观察周期。比较所有组各个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所有组肾上腺素、丙二醛、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血清总胆固醇(简称分别为E、MDA、TBiL、TBA、TC)水平均表现出降低态势,尤其是B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表现出上升态势,尤其是B组;治疗后,B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A组,B组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采用疏肝利胆通泄汤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机体应激水平,促进肝胆功能的恢复,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 疏肝利胆通泄汤 肝胆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中的诊疗效果分析
10
作者 张朝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我们观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们选择了5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5人。我们... 我们观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们选择了5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5人。我们分析了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都比常规组短。同时,研究组在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以及术后6小时和术后12小时的疼痛评分也较低。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也较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SF-36)分数更高,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胆囊后三角入路与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比较
11
作者 朱黄玲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51-153,158,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和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胆囊三角入路实施腹腔...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和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胆囊三角入路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接受胆囊后三角入路开展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在术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改善,实验组炎症因子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后三角入路效果更为确切,不仅手术指标更优,而且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机体影响较小,可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后三角入路 胆囊三角入路
下载PDF
疏肝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静宇 高玉肖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疏肝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疏肝清胆汤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40例。对比中医证... 目的:分析疏肝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疏肝清胆汤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40例。对比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采用疏肝清胆汤治疗后,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中医证候积分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湿热型 慢性胆囊炎 疏肝清胆汤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有效率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匹配法的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DRG控费效果研究
13
作者 刘静 吕曼辰 +5 位作者 周苑 薛同斌 刘瑶瑶 王浩宇 张钰 田帝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1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控费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10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数据,按付费方式分为DRG组(...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控费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10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数据,按付费方式分为DRG组(n=570)和非DRG组(n=440)。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性评分法、秩和检验,平衡病例间混杂因素后,检验DRG组和非DRG组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共纳入1010例病例,经倾向性匹配成功852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DRG组与非DRG组年龄、住院天数在匹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费用中,耗材费、药费占比较高。经倾向性匹配后,DRG组与非DRG组住院总费用(Z=7.519,P<0.001)、自费金额(Z=13.903,P<0.001)、医保报销费用(Z=11.561,P<0.001)、综合医疗服务费(Z=2.188,P=0.029)、手术费(Z=2.256,P=0.024)、药费(Z=3.202,P=0.001)、耗材费(Z=2.229,P=0.026)、诊断费(Z=8.26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G对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自费金额、综合医疗服务费、手术费、药费、耗材费及诊断费均具有控费效果,且总体对住院费用控费效果较好,但费用结构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匹配法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控费
下载PDF
循证护理用于慢性胆囊炎护理中对患者痛苦度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肖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14-0116,共3页
研究循证护理在慢性胆囊炎中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收治10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54)、循证护理(观察组:54),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VAS评分、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HAMA、HAMD评分观察组评估效果... 研究循证护理在慢性胆囊炎中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收治10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54)、循证护理(观察组:54),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VAS评分、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HAMA、HAMD评分观察组评估效果均更优(P<0.05)。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慢性胆囊炎中效果显著,可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循证护理 痛苦度 生存质量 HAMA评分
下载PDF
谢晶日基于“胆胃相关论”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经验浅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思邈 孙志文 +1 位作者 李孟 谢晶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7-40,共4页
慢性胆囊炎是我国高发疾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研究表明,慢性胆囊炎与胆汁返流性胃炎重叠发病率较高,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谢师提出“胆胃相关论”,认为胆胃生理上互用为荣,病理上损则俱损,故需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胆胃同治。本病... 慢性胆囊炎是我国高发疾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研究表明,慢性胆囊炎与胆汁返流性胃炎重叠发病率较高,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谢师提出“胆胃相关论”,认为胆胃生理上互用为荣,病理上损则俱损,故需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胆胃同治。本病核心病机为邪犯肝胆,郁而化火;胆腑气逆,胆邪逆胃;脾胃素虚,胆胃失和;即始动环节期、加速环节期,形成环节期三个病理阶段。三者环环相扣,互为因果,故提出以疏肝利胆通腑兼以健脾和胃为治疗本病的总纲,在治疗上采用分期辨治,始动环节期,治宜清肝利胆以解少阳之邪;加速环节期,治宜通腑降逆以和胆胃之气;形成环节期,治宜健脾和胃以复中焦之衡,其疗效确切,以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胃相关论 慢性胆囊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云飞 尚东 +3 位作者 项红 关溪 赵亮 白长川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56-560,共5页
慢性胆囊炎是以右上腹反复疼痛或不适并常伴胆囊结石的一种外科常见疾病,临床常采用溶石、消化酶类、解痉止痛及抗感染等药物或手术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手段日益丰富,本文通过检索近10年的文献,总结中医认知及各家论治经验,从中医药疗... 慢性胆囊炎是以右上腹反复疼痛或不适并常伴胆囊结石的一种外科常见疾病,临床常采用溶石、消化酶类、解痉止痛及抗感染等药物或手术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手段日益丰富,本文通过检索近10年的文献,总结中医认知及各家论治经验,从中医药疗法的抗炎、改善胆囊功能、恢复消化功能、改善肝功能、溶石排石等作用分析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概况,发现中医药内治与外治均能发挥良好的疗效,以期为中医药更加有效地介入提供多元化的思路。同时提出要重视辨证施治与随症加减,加强对中药用药规律的挖掘与外治法的介入,以获取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中医药 论治经验 机制 概况
下载PDF
金橘胆胃丸治疗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17
作者 赵跃荣 宋媛媛 季善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4-217,共4页
目的观察金橘胆胃丸治疗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合计102例(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将本次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熊去氧胆酸胶囊+头孢地尼胶... 目的观察金橘胆胃丸治疗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合计102例(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将本次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熊去氧胆酸胶囊+头孢地尼胶囊治疗,观察组接受熊去氧胆酸胶囊及头孢地尼胶囊+金橘胆胃丸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数据观察:疗效、中医证候(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胸闷纳呆、口苦口黏、恶心呕吐、目发黄等)积分变化及肝胆功能指标变化、结石直径及胆囊壁厚度变化、炎症因子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49/51)比对照组(82.35%,42/51)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胸闷纳呆、口苦口黏、恶心呕吐、目发黄等)积分、总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等肝胆功能指标、结石直径及胆囊壁厚度、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胸闷纳呆、口苦口黏、恶心呕吐、目发黄等)积分、TC、TBiL、结石直径及胆囊壁厚度、IL-6、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胸闷纳呆、口苦口黏、恶心呕吐、目发黄等)积分、TC、TBiL、结石直径及胆囊壁厚度、IL-6、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金橘胆胃丸治疗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结石消溶及排出,改善患者肝胆功能,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 金橘胆胃丸 临床效果 肝胆功能 不良反应 结石直径 中医证候积分
原文传递
经胆囊后三角入路和经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峰 李彦荣 +1 位作者 罗卫军 张晓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胆囊后三角入路与经胆囊三角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探讨经胆囊后三角入路与经胆囊三角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采取经胆囊后三角入路或经胆囊三角入路行LC术。采用ELISA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27.5±2.4)min、(27.8±4.3)mL、(20.4±3.2)h和(3.9±0.9)d,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32.9±3.8)min、(40.6±6.5)mL、(27.9±4.5)h和(6.2±1.5)d,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CRP、TNF-α和IL-8水平分别为(32.7±2.5)mg/L、(16.4±2.6)ng/L和(11.2±2.5)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4.5±3.9)mg/L、(20.6±2.9)ng/L和(16.8±2.7)ng/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50.6±2.3)%、(25.6±3.7)%和(1.9±0.6),与对照组【分别为(51.2±2.7)%、(26.1±3.4)%和(1.9±0.8)】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中转开腹和术后皮下气肿、胆漏、胆管损伤、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P<0.05)。结论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行LC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更有利于手术的开展,减少并发症发生,可能与手术操作顺利,降低了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胆囊后三角入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应激反应 治疗
下载PDF
消炎利胆片联合茴三硫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β-EP的影响
19
作者 郑建亮 宋倩 吴建林 《北方药学》 2023年第8期68-70,共3页
目的:探究消炎利胆片联合茴三硫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 目的:探究消炎利胆片联合茴三硫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参照组患者给予茴三硫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消炎利胆片联合茴三硫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胆囊壁厚度、炎症因子及β-E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β-内啡肽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消炎利胆片联合茴三硫片可发挥较好功效,可改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胆囊壁厚度、β-E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利胆片 茴三硫片 慢性胆囊炎 炎症因子 Β-EP 胆囊壁厚度
下载PDF
LC术后应用疏利通泄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曾林 张勇 +2 位作者 罗九宝 吉彩云 丹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给予疏利通泄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对胆汁成石成分、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7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LC术治疗。术后,给予...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给予疏利通泄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对胆汁成石成分、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7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LC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利通泄汤治疗8 w。常规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间接胆红素(UCB)和钙离子(Ca^(2+))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TBA、UCB和Ca^(2+)水平分别为(6.9±1.4)μmol/L、(7.4±1.1)μmol/L和(1.9±0.2)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7±1.8)μmol/L、(12.6±1.4)μmol/L和(2.2±0.3)mmol/L,P<0.05】;观察组血清IL-6、TNF-α、ACTH和MDA水平分别(4.8±2.7)ng/L、(1.4±0.2)μg/L、(31.4±3.8)ng/mL和(2.2±0.6)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6±4.4)ng/L、(2.6±0.3)μg/L、(42.7±4.9)ng/mL和(4.9±0.7)nmol/L】,而血清SOD水平为(149.4±7.1)U/mL,显著高于对照组【(96.6±6.7)U/mL,P<0.05】;观察组血清GAS和MOT水平分别为(103.9±7.9)ng/L和(280.5±13.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6±8.1)ng/L和(243.6±14.6)ng/L,P<0.05】,血清VIP水平为(35.9±5.3)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9.1±5.7)pg/mL,P<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结石复发1例(2.6%),对照组结石复发3例(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疏利通泄汤治疗LC术后的胆结石患者可能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疏利通泄汤 胃肠功能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