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降钙素原、嗜酸性粒细胞、肺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冯平 林卫佳 +6 位作者 张长洪 刘戴维 张志华 杨雅婷 马丽 张秀珑 苏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377-381,共5页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积分、PCT和EOS指标、肺功能指标及治疗结束后1年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和EOS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CT和EOS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PEF、FEV1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PEF、FEV1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5/60)与对照组26.67%(16/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能够调节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降钙素原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肺功能,有助于减少COPD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血降钙素原 嗜酸性粒细胞 功能 急性发作次数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2
作者 秦岚 李莎莎 张燕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6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预防下肢DVT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6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预防下肢DVT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n=75,入院12 h内开始进行下肢DVT的预防)和对照组(n=91,入院24h后开始进行下肢DVT的预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情况和结局指标,并以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出院之前复查的D-二聚体水平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使用呼吸机、使用低分子肝素、穿弹力袜、采用间歇性气压治疗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启动干预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之前复查结果显示,早期组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可以降低AECOPD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下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基于知信行模式下的3H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邵丽华 吉婷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知信行模式下的3H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2... 目的分析基于知信行模式下的3H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知信行模式的3H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结果护理后,两组Connor 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问卷(CRQ)、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及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CD-RISC、CRQ、SUPPH各维度评分及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护理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模式下的3H护理能够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加重 知信行模式 3H护理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自我护理能力 自我效能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4
作者 曹志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取得良好效果。NIV已经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一线机械通气治疗方式。对于已经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NIV可以有效辅助有创机械通气安全撤机。未来...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取得良好效果。NIV已经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一线机械通气治疗方式。对于已经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NIV可以有效辅助有创机械通气安全撤机。未来,如何做好NIV的住院-居家衔接工作,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加重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机撤离
下载PDF
基于“肺主皮毛”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经验举隅
5
作者 党惠子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20-23,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均与“肺主皮毛”理论紧密相关。机体是否受到外邪侵袭,与皮毛防御功能紧密相关,患者发病时对应的皮毛穴位会出现反应点。临床施治中,发病初期可采用内服解表散寒药物驱使外邪经皮毛而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均与“肺主皮毛”理论紧密相关。机体是否受到外邪侵袭,与皮毛防御功能紧密相关,患者发病时对应的皮毛穴位会出现反应点。临床施治中,发病初期可采用内服解表散寒药物驱使外邪经皮毛而出,外邪入里传化后则应注重皮表外治法的应用,可运用穴位透皮疗法将化痰通络的药物组方作用于背部腧穴,临证时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皮毛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穴位透皮疗法 痰瘀同治
下载PDF
益气温肺平喘汤联合肺康复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杨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益气温肺平喘汤联合肺康复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运动耐力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AECOPD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益气温肺平喘汤联合肺康复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运动耐力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AECOPD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常规治疗,并进行肺康复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益气温肺平喘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并均持续观察至治疗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严重程度分级;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的6 min步行距离;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OI)]。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7 d后观察组COPD的临床严重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临床严重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4、6、8周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7 d后两组患者PaCO_(2)、P(A-a)O_(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OI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益气温肺平喘汤联合肺康复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AECOPD住院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改善患者运动耐力,优化血气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平喘汤 康复运动疗法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血气分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撤机失败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陈芳 罗容 龙亚芳 《循证护理》 2025年第7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撤机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AECOPD有创...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撤机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191例作为建模组,选取2023年7月—12月收治的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56例作为验证组。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等实施调查或评价,统计建模组撤机失败的病人例数,基于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建模组191例病人中发生撤机失败的病人有27例,发生率为14.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时间、拔管前白蛋白(ALB)、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通气24 h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撤机护士年资(P<0.05)。根据预测因子及回归系数构建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1.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95%CI(0.817,0.867)],敏感度为0.802,特异度为0.856,约登指数为0.658;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准确率为91.07%,Kappa一致性系数为0.683。结论: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撤机失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的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病人撤机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实用性强且预测准确率高,能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量表数据参考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撤机失败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于雪琪 蔡成森 +1 位作者 彭召云 陈玉娟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 PHD),简称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在慢阻肺并PH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Pulmon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 PHD),简称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在慢阻肺并PH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的形成是一个关键的病理变化,且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引起的。理解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两个方面论述,旨在探讨慢阻肺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这一复杂病理过程的理解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慢阻肺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心病 动脉高压
下载PDF
“桑翘清肺方”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40例临床研究
9
作者 王镇 缪静玉 +1 位作者 张宇锋 顾培洁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翘清肺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翘清肺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桑翘清肺方,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EV_(1)/FVC)等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_(2))等血气指标,静脉血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期间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各单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大便干结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FEV_(1)、FEV_(1)%、FEV_(1)/FV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_(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aCO_(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BC计数及NLR、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翘清肺方可以显著改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中医证候、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疗效优于单用常规对症治疗的患者,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痰热壅 桑翘清 桑菊饮 功能 血气分析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营养相关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许金回 岳红梅 +3 位作者 刘苗苗 李雅亭 武兴东 朱浩斌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目的 探究营养状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评估营养相关指标对AECOPD预后的预测价值,旨在发现比传统指标更具优势的预后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57例AECOP... 目的 探究营养状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评估营养相关指标对AECOPD预后的预测价值,旨在发现比传统指标更具优势的预后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57例AECOPD患者资料,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计算新型营养相关指标系统性免疫炎症营养指数(SIINI)、HALP评分(HALP)、预后营养指数(PNI)、淋巴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比值(LHR)和低密度脂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值(LLR),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营养相关指标预测AECOPD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计数、血小板(P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NI、HALP较低,而吸烟人数占比、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SIINI、LLR较高,住院时间更久、出院后1年内更易出现频繁急性加重、出院后1年内更可能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P<0.05)。新型营养指标SIINI、PNI、HALP、LHR、LLR预测AECOPD预后不良的临界值为210.58、42.30、27.66、0.95、2.89。LLR、心力衰竭是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二者联合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不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 0.743~0.808)。结论 LLR、心力衰竭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能力优于其他单一或联合的营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营养指标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流感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1
作者 李晓凤 张红梅 +3 位作者 王永滨 张晓兰 杨婷婷 张义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5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探索流感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针对流感病毒诱发的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2021年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的3 985例患者。通... 目的:探索流感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针对流感病毒诱发的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2021年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的3 985例患者。通过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全国流感监测信息周报,检索2015—2021年江苏省哨点医院每周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就诊总数的百分比(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把周ILI%≥4.1%期间入院的患者归入流感组(n=758),周ILI%<4.1%期间入院的患者归入非流感组(n=3 227)。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阻肺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流感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数为(0.09±0.13)×10^(9)/L,非流感组患者为(0.10±0.17)×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2,P<0.05);流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33±6.32)天,非流感组患者为(9.28±5.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5,P<0.01);流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0 068.52±8 163.41)元,非流感组患者住院费用为(8 634.08±5 975.9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1,P<0.01);流感组患者死亡率为4.84%,非流感组患者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感季发病、高龄、合并心脏疾病、吸烟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流感病毒感染是流感期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增多的重要因素,流感病毒诱发的急性加重存在嗜酸性粒细胞降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死亡率高的特点。需要重视流感病毒诱发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期 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加重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未满足需求发展轨迹的调查研究
12
作者 香敏仪 翟巾帼 叶瑞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2-1280,共9页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未满足需求现况,分析不同组别的差异,为今后制订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未满足需求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28日东莞市6所医...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未满足需求现况,分析不同组别的差异,为今后制订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未满足需求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28日东莞市6所医院住院的2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对其进行4次追踪调查,运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3个潜类别轨迹组:中需求下降组(9.96%)、低需求上升组(2.60%)、高需求平稳组(87.45%),各组在年龄和自我照顾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未满足需求具有不同变化轨迹,建议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的群体差异性,实施动态评估,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未满足需求 潜类别增长模型 护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章洁 周翔 +1 位作者 谢轶群 鞠秋燕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桑白皮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及血氧参数的... 目的探究桑白皮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及血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桑白皮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治疗后肺功能,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氧参数及血清炎性指标(IL-37、IL-8)水平,分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血清IL-37与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SpO_(2))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与对照组10.00%(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白皮汤加减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下调血清IL-37与IL-8水平,改善肺功能与血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汤加减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痰热壅 白细胞介素-37 白细胞介素-8 血氧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菌群调节探讨中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研究概况
14
作者 赵峻扬 纪丽君 +1 位作者 张炜 徐贵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82-86,共5页
综述基于肠道菌群调节探讨中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研究概况。国内外“肠-肺轴”相关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调可能与AECOPD的发生发展存在联系,中药作为理想的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能够抑制气道炎症、保护肺功能... 综述基于肠道菌群调节探讨中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研究概况。国内外“肠-肺轴”相关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调可能与AECOPD的发生发展存在联系,中药作为理想的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能够抑制气道炎症、保护肺功能的同时,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修复肠上皮屏障功能,发挥防治AECOP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加重 肠道菌群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原文传递
中药膏摩序贯“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复的影响
15
作者 石明杰 王梁敏 +4 位作者 刘静 赵丹丹 白梅 马明明 张佳乐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中药膏摩序贯“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开启所需时间、运动耐力及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住院治疗的74例... 目的探讨中药膏摩序贯“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开启所需时间、运动耐力及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住院治疗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间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护理,对照组待PIC窗开启后给予“六字诀”,试验组给予中药膏摩序贯“六字诀”,均干预6周。比较两组患者PIC窗开启所需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程度(mMRC)、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结果试验组PIC窗开启所需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mMRC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周后肺功能较PIC窗开启时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6周后6MWD较PIC窗开启时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膏摩序贯“六字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六字诀”治疗,可减少PIC窗开启所需时间,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增加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膏摩 六字诀 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加重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的临床特征
16
作者 陈冬冬 叶晓艺 黄颂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2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95例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而首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首次住院出院后1年内因AECOPD而住...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95例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而首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首次住院出院后1年内因AECOPD而住院的次数分为频繁急性加重组(≥2次,181例)与非频繁急性加重组(<2次,314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住院时的基本情况、肺功能、血气分析和诊治情况。结果频繁急性加重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首次住院前1年AECOPD次数更多的比例均高于非频繁急性加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繁急性加重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值低于非频繁急性加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增加、更高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和较低的FEV_(1)与再次入院风险增加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住院前1年AECOPD≥2次患者的再入院率高于无AECOP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住院前使用三联制剂患者的再入院率和再入院风险高于未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仍在吸烟患者的再入院率和风险高于从未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高(≥2%)、FEV_(1)预测值百分比<50%、首次住院前1年AECOPD≥2次的患者更有可能属于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此外,年龄较大、首次住院前接受三联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吸烟可能与首次住院后1年内频繁再入院风险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频繁急性加重表型 临床特征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最佳证据总结
17
作者 张玉秋 陶先萌 王怀远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评价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国际... 目的评价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医脉通、JBI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万方、知网数据库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组织网站、美国呼吸治疗学会网站和欧洲呼吸学会网站关于AECOPD患者应用HFNC的相关文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临床决策、专家共识以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25日。采用JBI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4篇专家共识以及6篇系统评价,并从适应证及禁忌证、参数设置、注意事项、拔管后应用、雾化应用和成功率预测等6个类别汇总形成20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以为AECOPD患者应用HFNC进行呼吸支持提供借鉴和参考,临床医护人员应谨慎考虑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为AECOPD患者制定个性化的HFNC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加重 经鼻高流量氧疗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IL-6、IL-17、TNF-α与T淋巴细胞及肠道菌群失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影响
18
作者 李小龙 王荣丽 +2 位作者 曾春芳 王新 孙子科技木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T淋巴细胞及肠道菌群失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道菌群是否失调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T淋巴细胞及肠道菌群失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道菌群是否失调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CD3^(+)CD19^(-)、CD16^(+)CD56^(+)、CD3^(+)CD4^(+)、CD3^(+)CD8^(+)T细胞数及CD3^(+)CD4^(+)/CD3^(+)CD8^(+)T细胞百分比。结果:观察组合并糖尿病、肺心病的患者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L-6、IL-17、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D3^(+)CD19-T细胞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D16^(+)CD56^(+)、CD3^(+)CD4^(+)、CD3^(+)CD8^(+)T细胞数及CD3^(+)CD4^(+)T细胞百分比、CD3^(+)CD8^(+)T细胞百分比水平升高(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肺心病、血清白蛋白低下的COPD患者更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通过CD16^(+)CD56^(+)、CD3^(+)CD4^(+)、CD3^(+)CD8^(+)T细胞及IL-6、IL-17、TNF-α参与了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T淋巴细胞 肠道菌群失调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罗震 杨婼琀 +4 位作者 刘诗琼 林火 吴燚晶 赖星月 邓朝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被认为是肺栓塞(PE)的中度危险因素。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症状与PE相似,PE常被延误诊治,AECOPD合并PE患者的预后更是受到严重影响。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被认为是肺栓塞(PE)的中度危险因素。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症状与PE相似,PE常被延误诊治,AECOPD合并PE患者的预后更是受到严重影响。目前,AECOPD合并P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与治疗策略需进一步完善。该文就AECOPD合并PE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加重 栓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茶碱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20
作者 刘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研究茶碱类药物在 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68名 AE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从2022年4月到2024年6月,按信封法完成分组,每组之中的病例为3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试验组的治疗药物为多索... 研究茶碱类药物在 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68名 AE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从2022年4月到2024年6月,按信封法完成分组,每组之中的病例为3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试验组的治疗药物为多索茶碱注射液,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是组间最后需要评比的项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治疗后的总疗效和副作用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和降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血清炎症因子指标(IL-6、TNF-α、hs-CRP)、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并没有在治疗前表现出较大的不同,P值全部在0.05以上;试验组同比对照组治疗后的以上各项目,更高于对照组的有FEV1、FVC、FEV1/FVC、PaO2,更低于对照组的有IL-6、TNF-α、hs-CRP、PaCO2,P值全部在0.05以下。结论 采用茶碱类药物进行AECOPD的治疗不仅有利于临床症状快速缓解和临床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且有利于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的影响,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加重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茶碱类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