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典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合并严重出血1例
1
作者 谢淑君 袁海静 +1 位作者 范婷婷 杨宏光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7期57-58,共2页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发病与22号染色体及9号染色体相互易位形成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相关[1]。极少数的CML不能检测到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称为不典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ML),有骨髓发...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发病与22号染色体及9号染色体相互易位形成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相关[1]。极少数的CML不能检测到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称为不典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ML),有骨髓发育异常和骨髓增殖的特点,预后极差,易误诊。现分析我院诊治的aCML合并严重出血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严重出血 血常规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优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研 王小玲 +1 位作者 吕国庆 吴隼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12-115,共4页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占成人白血病的15%。费城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改变,可在分子水平上形成BCR-ABL1融合基因,其编码的BCR-ABL1蛋白具有极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随着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占成人白血病的15%。费城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改变,可在分子水平上形成BCR-ABL1融合基因,其编码的BCR-ABL1蛋白具有极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随着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靶向BCR-ABL1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临床应用,CML患者预后得到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长期使用TKIs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对标准剂量TKIs不耐受、合并基础疾病、停药后疾病复发、停药综合征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研究开始转向CML TKIs优化治疗,通过调整TKIs剂量,在保证不影响疗效的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不失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优化治疗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与c-myc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颖超 曹励之 +4 位作者 张朝霞 徐学聚 殷小成 俞燕 盛光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和c -mycmRNA表达的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苔盼蓝拒染法、DNA凝胶电泳和细胞周期凋亡检测,观察0μmol/L、0.5 μmol/L、1μmol/L、2μmol/L、4...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和c -mycmRNA表达的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苔盼蓝拒染法、DNA凝胶电泳和细胞周期凋亡检测,观察0μmol/L、0.5 μmol/L、1μmol/L、2μmol/L、4μmol/L、8μmol/LAs2O3分别作用24h、48h、72h后,对K562细胞增殖及活力的影响。 应用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s2O3处理后K562细胞c -myc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s2O3诱导后 K562细胞核DNA凝缩,核片段化,最后形成凋亡小体。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s2O3浓度的增加和As2O3处理时间的 延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As2O3诱导K562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细胞阻滞于G2/M期; As2O3处理后c- mycmRNA和C myc蛋白表达均有先上调后回落的趋势。结论:As2O3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 导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使细胞受阻于G2/M期而进入凋亡程序,c- myc基因参与了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基因 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凋亡 c—myc
下载PDF
伊马替尼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初诊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玉峰 丁帮和 +2 位作者 朱家斌 刘定胜 陈宝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初诊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3例CML患者随机分为2组,伊马替尼联合HHT治疗17例(IM+HHT组),单用伊马替尼治疗16例(IM组),观察不同时段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初诊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3例CML患者随机分为2组,伊马替尼联合HHT治疗17例(IM+HHT组),单用伊马替尼治疗16例(IM组),观察不同时段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血液学缓解率和治疗6个月时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12个月时IM+HHT组的完全和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率高于IM组。两组间非血液学毒性和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HT和伊马替尼的抗CML效应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初诊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高三尖杉酯碱 疗效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与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正发 沈晓梅 +5 位作者 朱宝生 欧阳红梅 甸自金 王云娟 何明生 史克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65-667,共3页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预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迟小华 杨波 +3 位作者 张峰 卢学春 刘丽宏 代汉仁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异甘草酸镁以1640培养液倍比稀释成10,1,10-1,10-2,10-3,10-4,10-5,10-6g·L-1共8个浓度组,分别处理增殖期K562细胞,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情...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异甘草酸镁以1640培养液倍比稀释成10,1,10-1,10-2,10-3,10-4,10-5,10-6g·L-1共8个浓度组,分别处理增殖期K562细胞,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在给药第3天,浓度大于10-3g·L-1的异甘草酸镁对K56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细胞倍增时间为48h,并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10g·L-1和1g·L-1异甘草酸镁的抑制作用最强(P<0.01),IC50约为1.6g·L-1。结论:异甘草酸镁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异甘草酸镁预防和治疗白血病化疗相关肝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丽 张日 朱子玲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人和初治CML患者骨髓细胞及CML细胞系K562细胞培养上清液... 目的 研究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人和初治CML患者骨髓细胞及CML细胞系K56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结果CML患者(n=20)骨髓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浓度为 649.16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152.16pg/ml(P<0.001),而 5×10-6mol/LAs2O3可明显降低VEGF的表达水平(P<0.05);细胞系K562有VEGF的过高表达,K562经2.5×10-6mol/L及5×10-6mol/L浓度As2O3处理72小时后VEGF浓度分别下降66.4%和 78.0%。结论 VEGF在 CML患者骨髓细胞存在高表达;As2O3可能通过抑制 VEGF的表达而阻断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三氧化二砷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与血管生成因子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锋 陈朴 邹善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了解血管生成因子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患者中的分泌和基因表达 ,初步探讨血管生成在CML发病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CML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浓度 ,取骨髓组织活检 ,用CD34单抗标... 目的 :了解血管生成因子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患者中的分泌和基因表达 ,初步探讨血管生成在CML发病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CML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浓度 ,取骨髓组织活检 ,用CD34单抗标记检测骨髓微血管密度 (MVD) ,同时取外周血和骨髓细胞 ,采用RT PCR法检测VEGF、b FGF基因表达。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VEGF浓度 (177.5 3± 15 3.4 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73.12± 19.82pg/ml) (P <0 .0 5 )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骨髓细胞和外周血RT PCR检测结果基本吻合 ,没有受到骨髓中其他细胞的干扰。研究组VEGF和b FGF基因高表达 (P <0 .0 5 ) ,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ML与血管生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树突状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芳 吴重阳 +1 位作者 张连生 柴晔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7-141,共5页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IFN)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可能新机制,为临床治疗CML提供新的思路。用Ficoll密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在倒置显微镜及光镜下观察DC形态,应用流式...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IFN)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可能新机制,为临床治疗CML提供新的思路。用Ficoll密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在倒置显微镜及光镜下观察DC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CD1a,CD83,CD86,HLA-ABC,HLA-DR,CD54),MTT法检测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结果表明:经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所诱导出的DC,其特征性表面分子表达率均高于培养前的DC(P<0.01);IFN-α+GM-CSF组DC表达HLA-ABC、HLA-DR明显高于IL-4+GM-CSF培养组(P<0.05);而IFN-α+GM-CSF+IL-4组DC的CD86表达率及MLR水平均高于其它细胞因子组合组(P<0.05)。干扰素耐药组DC表面分子表达率及MLR水平较新诊断组和干扰素治疗有效组均明显减低(P<0.05),但A、B、C各组的CD86表达率及MLR水平在IFN-α+GM-CSF+IL-4因子组合条件下无明显差异。结论:CML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有IFN-α的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可分化为具有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的DC,且表达较高的I类和II类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及MLR,表明干扰素治疗CML的机理可能与DC有关,这一结果提示通过增强内源性DC功能可能提高CML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IFN-Α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儿童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珊珊 蒋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伊马替尼对儿童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经MICM分型标准确诊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伴费城染色体阳性且接受伊马替尼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5例患儿中,男2例,女3例;中位年龄为9岁... 目的回顾性分析伊马替尼对儿童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经MICM分型标准确诊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伴费城染色体阳性且接受伊马替尼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5例患儿中,男2例,女3例;中位年龄为9岁(6—11岁);均予以伊马替尼口服[340mg/(m^2·d)];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15~30个月),定期观察患儿临床表现及外周血象、骨髓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同时监测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情况。结果经伊马替尼规范治疗后,患儿分别在3个月和12个月内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和细胞遗传学缓解。1例患儿伊马替尼治疗25个月后血清骨钙素水平超出正常值上限1倍多,其余患儿未见生长发育相关指标明显异常。结论伊马替尼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其不良反应尚有待长期随访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 伊马替尼 儿童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表达VEGF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锋 陈朴 邹善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6-509,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VEGF、b-FGF、KDR、Flt-1基因表达,探讨血管生成因子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16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粒系细胞VEGF、b-FGF、KDR、Flt-1基因表达,以5例原发性血... 目的:了解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VEGF、b-FGF、KDR、Flt-1基因表达,探讨血管生成因子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16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粒系细胞VEGF、b-FGF、KDR、Flt-1基因表达,以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VEGF和b-FGF基因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KDR基因基本不表达,Flt-1明显表达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虽然KDR和Flt-1的表达意义不大,但VEGF和b-FGF基因高表达。证实了肿瘤细胞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增加,可能存在自分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少谊 许小平 章卫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0-623,共4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甲磺酸伊马替尼 STI571 酪氨酸激酶 CML 人工合成 促进凋亡 细胞分化
下载PDF
格列卫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汉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62-564,共3页
关键词 格列卫 治疗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LncRNA FTX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伊马替尼抵抗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瑾 马肖容 +2 位作者 刘海玲 姚欢 张卉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2期2682-2685,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TX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伊马替尼(Imatinib)抵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梯度诱导CML细胞K562伊马替尼抵抗的形成(抵抗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CML细胞K562(敏感组),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抵抗组细...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TX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伊马替尼(Imatinib)抵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梯度诱导CML细胞K562伊马替尼抵抗的形成(抵抗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CML细胞K562(敏感组),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抵抗组细胞转染LncRNA FTX-siRNA(转染组),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抵抗组细胞转染空白对照载体(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抵抗组和敏感组细胞中LncRNA FTX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中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1(PTBP1)mRNA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伊马替尼对4组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中PTB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抵抗组细胞中LncRNA FTX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组(P﹤0.01);伊马替尼对抵抗组细胞的IC50值明显高于敏感组,对转染组细胞的IC5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抵抗组细胞中PTB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组,转染组细胞中PTB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中PTB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 FTX可通过抑制PTBP1蛋白的表达,介导CML细胞伊马替尼抵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 FTX 伊马替尼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1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蜀燕 孙朝晖 +1 位作者 危敏 马文丽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筛选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与正常人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CML的发病机制。方法:提取正常人和CML病人单个核细胞的RNA,逆转录成cDNA并用地高辛标记,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研究,采用Jubil... 目的:筛选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与正常人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CML的发病机制。方法:提取正常人和CML病人单个核细胞的RNA,逆转录成cDNA并用地高辛标记,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研究,采用Jubilant病理/疾病分类法对CML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CML相关差异表达基因43个,其中13个基因表达上调,30个基因表达下调,上调基因较多地参与信号转导、蛋白代谢、修饰、核酸代谢、mRNA转录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下调的基因主要涉及核酸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及个体发育、细胞周期、免疫及防疫等方面。结论:CML病人与正常人的单个核细胞中有43个基因具有显著的表达差异,筛选获得的差异靶基因在CML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药物靶基因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寡核苷酸微阵列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雪玲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5期178-179,182,共3页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并探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86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伊马替尼药物治疗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并探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86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伊马替尼药物治疗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患者的4度以下非血液不良反应、3~4度中粒性细胞减少、3~4度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60%、12.79%、13.95%,护理前的分别为45.35%、37.21%与39.53%,护理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密切留意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南方汉族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与HLA-DP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田红 周淑芸 +4 位作者 刘泽寰 付永贵 吕凤娟 林蒋海 徐安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PB1基因的相关性和分析其遗传易感性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 86例主要为广东藉的南方汉族CML患者和 8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 DPB1基因分型。结果表明HLA DPB1 130 1和DPB1 2...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PB1基因的相关性和分析其遗传易感性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 86例主要为广东藉的南方汉族CML患者和 8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 DPB1基因分型。结果表明HLA DPB1 130 1和DPB1 2 0 0 11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HLA—DPB1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告
18
作者 陈少谊 章卫平 +1 位作者 王健民 许晓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58-115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免疫状况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朱焕玲 李建军 +1 位作者 张艳 吴谨绪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536-536,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免疫状态 羟基脲 治疗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8例
20
作者 祝彪 张晋林 +2 位作者 王晓冬 王春森 万纯黔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652-653,共2页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每日静滴三氧化二砷 10mg ,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液学反应情况调节疗程 (2 8~ 42天 )。结果  8例患者除 1例使用中发生急变外 ,其余 7例加速期慢性髓性白血...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每日静滴三氧化二砷 10mg ,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液学反应情况调节疗程 (2 8~ 42天 )。结果  8例患者除 1例使用中发生急变外 ,其余 7例加速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 ,2例达CR ,5例达PR ,有效率为 87% ;毒副作用轻 ,疗效满意。结论 三氧化二砷可作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 三氧化二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