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6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在透析前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路燕燕 庄勤 +1 位作者 姜元喜 王爱丽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在透析前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1-2022.12在本院就诊的透析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慢病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比...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在透析前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1-2022.12在本院就诊的透析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慢病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 1.3)评分。结果 共97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49例,对照组48例。干预8周后,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试验组KDTA总分和SF-36总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能够明显改善透析前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肾脏 透析前期 积极心理学 慢病管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诊治及社区慢病管理指导
2
作者 胡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04,共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需求量增加,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虽然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需求量增加,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虽然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同,但它们在患者的症状、疾病预反应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预后方法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和治疗措施相关,对疾病的预后进行研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对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治和社区慢病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水平 支气管哮喘 社区慢病管理 程长短 性呼吸系统疾 性阻塞性肺疾 阻肺 医疗资源
下载PDF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慢病管理指南
3
作者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2期83-91,95,共10页
1概述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其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BPH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影响男性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在祖国医学中,没有前... 1概述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其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BPH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影响男性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在祖国医学中,没有前列腺增生症这一病名,但根据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出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的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为祖国医学“精癃”“癃闭”“遗溺”“尿闭”“小便不通”“小便闭结”等范畴。BPH防治涉及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泌尿外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病科、营养科、影像科、运动康复科等多个领域,系统的诊断和风险评估、干预和随访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为规范BPH的评估、干预、管理流程,提高中西医协同慢病管理水平,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起编制了《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慢病管理指南》,本指南的推荐代表了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的观点,是基于可用证据、认真考虑后得出的意见。本指南适用于专科医生、社区从事健康管理的全科医生、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适用对象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本指南的建议不是强制性的,医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情况下与患者或其监护人协商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社区全科医生和患者个人使用本指南,应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专科医生的诊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老年 评估 慢病干预 慢病管理 指南
下载PDF
慢病管理中慢病门诊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门诊护理工作认可度的影响
4
作者 刘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96-0199,共4页
分析如何对慢性门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提升患者在诊疗中的依从性以及患者对相关工作的认可程度。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需求的慢性患者参与研究,病例数150例,入院时间近两年,以数字表法做分组,即75例/组。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 分析如何对慢性门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提升患者在诊疗中的依从性以及患者对相关工作的认可程度。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需求的慢性患者参与研究,病例数150例,入院时间近两年,以数字表法做分组,即75例/组。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模式、慢病门诊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统计学分析对象为依从性评分、并发症概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各项依从性评分间差异不明显,可忽略不计;护理后,研究组分数上升幅度更大,组间形成明显差异,所有评分项目分析后都得到相同结果,即P=0.00。研究组并发症总数为5例,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各1例,高血压脑病与其他各2例;参照组并发症例数为19例,神经病变与脑出血、其他各3例,糖尿病肾病4例,高血压脑病6例。合计数据分析后得到P=0.00的结果。参照组总满意例数为62例,超半数患者表示基本满意;研究组总满意例数为73例,超半数患者表示满意。总满意度分析比较得到P=0.00的结果。结论 积极实施门诊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在医护工作中的配合度,拉近护患关系,让患者对护理工作产生高度认可感,因此应当加强对慢病门诊护理模式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管理 慢病门诊护理模式 治疗依从性 护理工作 认可度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认知调查及中医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杨新春 孙伟伟 +6 位作者 刘永 鲍美如 熊婷 刘哲 杨艳环 余燚薇 赵瑞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57-163,共7页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意愿,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EMs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区级医院的1895例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意愿,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EMs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区级医院的1895例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意愿进行分析;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801例EMs患者认知效果。结果EMs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整体上随学历的增加而提高。患者普遍认为EMs属于慢性疾病,需要定期复查、长期管理。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知晓EMs有恶变可能的比例较少,分别为32.3%、41.6%和47.7%。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对于EMs保守手术治疗后可能复发的知晓率为46.9%,低于专科(66.8%)和本科及以上学历(72.7%)患者。在饮食禁忌中,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知晓忌食雪蛤油的比例较少,分别为20.7%、30.3%和32.9%。在生活调摄方面,患者认知度普遍较高。EMs患者主要通过与妇科医生的面对面交流认知疾病。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了解EMs的比例为34.4%,低于专科(48.6%)和本科及以上学历(55.4%)患者。EMs患者普遍倾向于在综合性大医院治疗,中医药治疗接受度高,以中药汤剂为主,中医适宜技术接受度偏低。经中医慢病管理1年后,EMs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整体上较管理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教育背景的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一致,各有侧重,应针对其知识盲点进行宣教、科普。中医慢病管理可提高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认知 横断面研究 中医慢病管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家医服务背景下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慢病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翟佳燚 陆媛 +3 位作者 陶琼英 黄武全 刘亚林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08-1615,共8页
背景对轻度认知障碍人群开展慢病管理能够减轻疾病对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家庭医生团队作为我国目前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其执行力是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团队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服务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方法202... 背景对轻度认知障碍人群开展慢病管理能够减轻疾病对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家庭医生团队作为我国目前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其执行力是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团队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服务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8名医务人员开展半结构访谈,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经过三级编码,本次研究梳理概念114条、范畴49个、主范畴8个,总结出家庭医生团队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服务组织方(政府)、服务供方(医方)、服务需方(患方)、任务执行4个核心范畴。理论框架主要分为5个脉络,一是组织方驱动供需双方脉络;二是供方主动执行脉络;三是需方配合执行脉络;四是供需双方交互影响脉络;五是任务执行循环改进脉络。结论家医团队对轻度认知障人群慢病管理的执行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执行过程和结果是检验执行力的关键,服务组织方的驱动作用、服务供方执行功能、服务需方配合执行是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前提,但任务执行过程与结果的反馈作用能够改进服务质量,最终形成组织方驱动-供方执行与需方配合-任务执行反馈的循环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全科医学 慢病管理 执行力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杨森 赵华新 +6 位作者 葛许华 马乐 金花 谢木金 普珍 白朝辉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24-2730,共7页
背景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肠癌患者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管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干预对结直肠癌... 背景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肠癌患者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管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出院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后干预方式,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联合管理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干预,联合管理组遵循构建的慢病一体化路径进行联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实验室指标、复发转移、死亡、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情况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1);术后3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术后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5.6%vs.22.5%,χ^(2)=4.395,P=0.036);此外,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0 vs.16.2%,χ^(2)=3.981,P=0.046;5.6%vs.25.0%,χ^(2)=5.388,P=0.020)。但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死亡率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2.8%vs.7.5%,χ^(2)=0.165,P=0.685)。在患者术后6个月和1年的生命质量评分中,联合管理组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焦虑评分中,联合管理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能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结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命质量并改善焦虑症状,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管理 慢病管理 一体化路径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成都市居民慢病管理水平及合理用药现状调研
8
作者 贺彤 李艾玲 +5 位作者 王舶滔 梁翁雪 李箫 王睿晗 胡明 周乃彤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目的:探究当前居民家庭慢病管理及合理用药水平,为进一步全面评价“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多项慢病全程防治管理政策实施后慢病患者家庭用药合理性的改善情况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药品状况评估、监测和评价工具包》中所推荐的... 目的:探究当前居民家庭慢病管理及合理用药水平,为进一步全面评价“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多项慢病全程防治管理政策实施后慢病患者家庭用药合理性的改善情况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药品状况评估、监测和评价工具包》中所推荐的调查地区的选取方法,并综合考虑成都市实际情况以及实际调研的难易度,采用分层抽样法,共发放22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9份,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从受访者用药及慢病监测情况看,94.27%的受访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70.35%的受访者家中有用于监测慢病的手段,慢病患者病情稳定(非常稳定32.66%,比较稳定57.29%)。从受访家庭地理可及性调查结果来看,80.9%的受访者认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位置便利(10~30分种可到达);而对于药品的可获得性,“因药品供应不足导致购药困难”的情况均未出现;在药品可负担性方面,超过90%的受访者至少享受1种以上医疗保障,能负担得起药品费用的受访者比例超过95%。从受访者社区慢病管理情况调查结果来看,超过一半(62.8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有健康档案,且档案多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储存,但仍有11.06%的受访者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档案。结论:成都市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高;成都市家庭药品可及性水平较高,慢病患者家庭用药负担减轻;成都市社区慢病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慢病管理 合理用药 入户调查
下载PDF
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心脑血管疾病慢病管理模式
9
作者 刘素丽 衣蕾 +4 位作者 李娟娥 李静 姜小帆 南晓强(综述) 雷鹏(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655-659,共5页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慢病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慢病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慢病健康管理模...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慢病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慢病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慢病健康管理模式,该模式使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便利、经济实惠的互通模式,节省了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时间、人力及经济成本,有利于提高慢病管理的质量、效率及居民健康素养。该文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论述了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慢病管理模式及研究内容,旨在探讨“主动健康”慢病管理模式的形式及标准,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 心脑血管疾 慢病管理模式 综述
下载PDF
县域慢病管理的探索
10
作者 徐颖 蔡郑东 +3 位作者 王贤 曹丽萍 罗红芳 王弦弦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慢性病已经逐渐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标准化的慢病防控可以明显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笔... 随着人口老龄化、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慢性病已经逐渐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标准化的慢病防控可以明显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笔者研究县域内依托医共体构建慢性病的闭环管理模式,以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果,为探索“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管理 县域 防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老年慢病患者就诊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郝习君 王凯月 +4 位作者 秦梦蝶 马潇斌 邢琰 郭全荣 陈长香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病患者的数字化就诊需求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各级医院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数字化就诊管理方案,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1~2022年采用自制的慢病老年人数字化就诊需求调查表对京津冀18所医院的630名住院... 目的:调查老年慢病患者的数字化就诊需求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各级医院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数字化就诊管理方案,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1~2022年采用自制的慢病老年人数字化就诊需求调查表对京津冀18所医院的630名住院老年慢病患者进行调查,数据进行SPSS 22.0的单因素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AMOS 26.0的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老年慢病患者数字化就诊需求总评分为29.20±7.691,中高需求率在80%以上,其中在线预约挂号和获取电子版就诊档案的高需求率为36.8%和32.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婚姻、失能、经济收入能否支持数字化就医、子女对数字化就医支持、受他人对数字化就医评价影响、医院数字化平台功能等是慢病老年人数字化就诊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路径分析显示:子女就医支持照顾、医院数字化平台功能直接影响就诊需求,失能、受他人就医评价影响通过子女就医支持间接影响就诊需求,经济收入除直接效应外,也通过医院数字化平台功能间接影响就诊需求。结论:目前老年慢病患者数字化就诊需求较高,受个人、家庭和医院三方面因素影响,提示各级医院数字化就医服务管理和功能应考虑老年人的就医特征、家庭成员的正面宣传和医院数字化平台的持续性改进,以满足患者就诊需要,提升利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病 数字化就诊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国内外多重慢病健康服务整合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婵姣 何安宁 +1 位作者 黄仙红 倪紫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随着疾病谱的逐渐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经严重威胁我国及全球健康和经济发展。慢病的致病因素多且病程长,患者常出现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慢病的累积状态,即多重慢病。多重慢病问题日益凸显且存在年轻化趋势,有效整合... 随着疾病谱的逐渐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经严重威胁我国及全球健康和经济发展。慢病的致病因素多且病程长,患者常出现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慢病的累积状态,即多重慢病。多重慢病问题日益凸显且存在年轻化趋势,有效整合以疾病为中心、以治疗为根本的碎片化、非连续性的健康服务对解决该问题意义重大。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多重慢病健康服务整合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当前多重慢病的健康整合服务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以多重慢病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整合服务模型及探索真实世界的多重慢病整合服务效果定量评价实践是未来多重慢病整合服务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我国高效、可持续的多重慢病服务整合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 现象 多重 健康服务整合 干预效果评价
下载PDF
以内分泌科为例探讨慢病管理药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13
作者 董士超 王荣环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慢性疾病管理在当今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长,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脏器功能退化,伴随年龄递增将不断出现新的疾病,多病共存现象会成为慢性疾病患者新的困扰。我国慢病管理起... 慢性疾病管理在当今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长,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脏器功能退化,伴随年龄递增将不断出现新的疾病,多病共存现象会成为慢性疾病患者新的困扰。我国慢病管理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笔者通过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慢性疾病的影响、慢病管理领域面临的挑战,引出临床药师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此外,文章梳理了临床药师参与慢病管理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包括专业药物知识、患者教育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判断力,提出了构建慢病管理药师培养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慢病管理药师培养体系。该体系有助于满足慢病管理的需求,培养年轻药师迅速融入临床,成长为合格的临床药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管理 培养体系 临床药师 老龄化 能力要求 工作模式
下载PDF
西安市药店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和血糖控制情况分析
14
作者 朱小莹 任碧琦 +4 位作者 苏欣月 雷霜 林书智 刘炜 冯变玲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目的 了解西安市连锁药店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为完善基层糖尿病的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安市6个主城区的若干连锁药店,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实地访问,收集... 目的 了解西安市连锁药店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为完善基层糖尿病的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安市6个主城区的若干连锁药店,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实地访问,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用药方案、药物依从性等)、糖尿病相关情况(血糖情况、家族史、病程和并发症等)的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仅用口服降糖药的人数最多(53.4%),其次是胰岛素用药(包括单用胰岛素和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用)(35.7%),不同用药方案患者在病程与血糖控制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仅43.7%的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好;另外,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仅为3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依从性较好[OR=1.744,95%CI(1.104,2.754),P=0.017]是空腹血糖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西安市连锁药店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待加强,血糖控制不佳,药店应重视并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优势、服务优势,实现药店的职能作用,加强糖尿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用药 血糖控制 慢病管理
原文传递
银屑病的慢病管理
15
作者 饶诗彤 柴宝 +3 位作者 刘晓明 梁燕华 张景瑜 陈宏翔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迁延难愈、影响美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银屑病还常累及多种共病,如关节炎、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等,约57.9%的银屑病患者至少合并1种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迁延难愈、影响美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银屑病还常累及多种共病,如关节炎、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等,约57.9%的银屑病患者至少合并1种银屑病共病。针对以上,对银屑病及其共病的长期治疗与管理尤为重要。慢病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治疗模式,通过管理疾病的根本原因和风险因素来维持患者的健康状态。本文阐明了银屑病及其共病的综合慢病管理方案的重要性,介绍了规范化诊疗中心的建设、达标治疗理念的引入以及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在银屑病慢病管理中的实施。同时,围绕政策因素和卫生经济学对银屑病慢病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 慢病管理 规范化诊疗中心 达标治疗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
16
作者 王晨昱 申晨 +1 位作者 张亚敏 陶娟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机制复杂、反复发作、异质性强、伴随终生,7年复发率高达75.9%,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且持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除此之外,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AD常合并多种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并发...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机制复杂、反复发作、异质性强、伴随终生,7年复发率高达75.9%,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且持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除此之外,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AD常合并多种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并发症,尤其是过敏性疾病。皮肤炎症是过敏进程的初始阶段,早期控制皮肤炎症对于后期阻断过敏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AD的特征,长期规律的治疗与管理尤为重要,这对于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诊疗机构的流程建设、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围绕AD的慢病管理模式内容展开了讨论,详细介绍了我国AD慢病管理现状,并从评估工具、达标治疗、共病管理、随访宣教等多个方面对AD慢病管理模式的建立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慢病管理 随访教育 达标治疗
原文传递
新政策下的皮肤科慢病管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探讨
17
作者 张景瑜 陈宏翔 柴宝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探讨在新政策指导下中国皮肤科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与挑战,重点关注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旨在为皮肤科专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指导慢性皮肤病管理未来发展。伴随着中国皮肤科医疗环境快速变化,慢性皮肤病对社会经济产生相应... 本文探讨在新政策指导下中国皮肤科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与挑战,重点关注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旨在为皮肤科专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指导慢性皮肤病管理未来发展。伴随着中国皮肤科医疗环境快速变化,慢性皮肤病对社会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2023年实施的健康中国皮肤与免疫专项行动,在慢性皮肤疾病管理策略上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强调围绕患者中心理念的应用重要性,分析慢性皮肤病患者的特定需求,并探讨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发展。此外,规范化诊疗强调长期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的重要性及其在公共健康和社会责任领域的积极作用。本文关注临床实践中的整合与创新,展望慢性皮肤病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着重强调政策和技术融合应用以及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持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慢病管理 患者服务 中国健康政策 个性化医疗 诊疗规范化 健康中国
原文传递
一体化护理在城市职业人群慢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8
作者 胡杰 马楠 王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23-224,共2页
目的分析一体化护理在城市职业人群慢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20例城市职业人群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疾病症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1周、2周、1个月,观察组... 目的分析一体化护理在城市职业人群慢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20例城市职业人群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疾病症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1周、2周、1个月,观察组的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在城市职业人群慢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护理 城市职业人群 慢病健康管理
下载PDF
HPV感染的慢病管理
19
作者 黄华钰 曹育春 谷志超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前HPV的感染在全球人群中普遍存在,并且HPV感染人体后很难被彻底清除,因此由HPV感染所诱发的多种慢性疾病如病毒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呼吸道乳头状瘤等往往存在着很高的复发率,给患者乃至社会均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需要对HPV感染所... 目前HPV的感染在全球人群中普遍存在,并且HPV感染人体后很难被彻底清除,因此由HPV感染所诱发的多种慢性疾病如病毒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呼吸道乳头状瘤等往往存在着很高的复发率,给患者乃至社会均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需要对HPV感染所诱发的慢性疾病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进而降低HPV感染率与疾病复发率、缩短病程,从而有效促进HPV的防治工作。本文就HPV感染的慢病管理的必要性、具体方法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状瘤 慢病管理 性感染性疾 HPV疫苗
原文传递
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多重慢病患者疾病认知、健康素养、药物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张晓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5-0088,共4页
探讨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多重慢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08例老年多重慢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疾病认知、健康素养、药物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 探讨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多重慢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08例老年多重慢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疾病认知、健康素养、药物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92.72±4.15 vs 84.33±6.46分),反映健康素养的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HeLMS)评分高于对照组(96.54±4.95 vs 88.06±7.30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6% vs 18.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LI-74)中的躯体功能(80.52±5.52 vs 73.41±4.92分)、物质情感(88.46±5.79 vs 84.41±6.23分)和心理状态评分(91.17±4.76 vs 85.04±5.74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老年多重慢病患者中开展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提高疾病认知和健康素养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 老年 多重慢病 认知 健康素养 药物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