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1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1
作者 郭藩盛 曾强 窦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8,共7页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年龄、性别、免疫抑制强度、经济社会因素均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应用免...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年龄、性别、免疫抑制强度、经济社会因素均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进行抗排斥反应治疗,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易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且有引起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肝移植受者,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相关危险因素,以便辅助诊断和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对戊型肝炎病毒病原学特点以及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对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进行监测、治疗及预防,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肝移植 流行病学特征 慢性戊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利巴韦林 持续病毒学应答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献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调查
2
作者 余琴 许婷婷 +1 位作者 张丽洁 赵磊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了解武汉城市圈无偿献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情况,为献血人群HEV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随机收集2021年1—12月武汉城市圈内实施集中化检测的4个地区(鄂州、天门、仙桃、潜江)的献血者血液标本3329份,其中ALT正常... 目的了解武汉城市圈无偿献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情况,为献血人群HEV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随机收集2021年1—12月武汉城市圈内实施集中化检测的4个地区(鄂州、天门、仙桃、潜江)的献血者血液标本3329份,其中ALT正常的无偿献血者合格血样2737份(ALT正常组),ALT升高的血样592份(ALT升高组)。采用ELISA检测抗-HEV IgG、抗-HEV IgM和HEV Ag;采用Real-time PCR对ALT升高的血样和抗-HEV IgM阳性的ALT正常血样进行HEV RNA单人份检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来评估不同地区、不同ALT水平组抗-HEV IgG和抗-HEV IgM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个地区3329份血液标本的抗-HEV IgG、抗-HEV IgM和HEV Ag总阳性率分别为21.63%(720/3329)、1.29%(43/3329)和0%。不同地区献血者抗-HEV IgG阳性率有差异(P<0.05)。抗-HEV IgG阳性率最高的是天门29.44%(136/462),其次分别是潜江22.69%(236/1040)、仙桃22.66%(230/1015)、鄂州14.53%(118/812)。ALT升高组献血者抗-HEV IgG阳性率和抗-HEV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ALT正常组献血者(25.68%vs 20.75%,2.53%vs 1.02%,均为P<0.05)。ALT水平升高组的所有血样和抗-HEV IgM阳性的合格血样均未检测到HEV RNA。结论HEV在武汉城市圈献血人群中存在流行,但现症感染率极低,且不同地区抗-HEV抗体血清流行率存在差异。ALT升高献血者抗-HEV抗体流行率显著高于ALT正常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流行率 献血者 核酸检测
原文传递
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丁语 何振文 +4 位作者 刘宝玲 王刚 王晓虎 谭臣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6-747,共12页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是一种单链、非包膜的RNA病毒,目前可分为8个基因型。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HEV能引起人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和动物的感染,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也可通过输血和母婴传播。HEV主要在发展中...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是一种单链、非包膜的RNA病毒,目前可分为8个基因型。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HEV能引起人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和动物的感染,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也可通过输血和母婴传播。HEV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有散发的病例。目前,检测HEV的常用方法是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有学者利用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T-RPA)和CRISPR系统等新型检测方法进行HEV检测。在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利巴韦林、干扰素或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等化合物治疗HEV引起的感染,也可使用中药单味或复方改善临床症状并作协同治疗。接种疫苗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HEV感染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仍无有效的HEV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传统的灭活苗和减毒苗无法批量制备。当前HEV疫苗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基因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联合疫苗和口服疫苗等。接种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的重要措施,采用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也可控制该病的流行。笔者主要通过对HEV的检测方法、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HEV的防控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HEV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HEV) 检测方法 治疗 疫苗
下载PDF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ASLAN003抗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4
作者 刘丹 张继凯 +2 位作者 丁晓慧 郭虹波 王文世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ASLAN003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复制的影响,为抗HEV治疗提供新型候选药物。用带有高斯荧光素酶的HEV复制子模型研究ASLAN003是否具有抗HEV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ASLAN003对HEV RNA复制以及衣... 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ASLAN003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复制的影响,为抗HEV治疗提供新型候选药物。用带有高斯荧光素酶的HEV复制子模型研究ASLAN003是否具有抗HEV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ASLAN003对HEV RNA复制以及衣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细胞毒性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计算ASLAN003的半数毒性浓度(CC_(50))和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表明,ASLAN003在0.2~50μmol/L浓度范围内能显著抑制HEV复制子在HEK 293T和Huh7细胞内的复制;ASLAN003在1μmol/L浓度能有效抑制HEV RNA复制,使其下降50%;在0.4μmol/L的浓度能够显著抑制衣壳蛋白ORF2的表达。通过对ASLAN003的细胞毒性和抑制HEV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其CC_(50)为294μmol/L,而IC_(50)为0.231μmol/L。说明ASLAN003能够有效抑制HEV复制,提示其可作为潜在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 病毒复制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夏傅文 李敏 +1 位作者 陈海顺 刘建昆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乙肝(Hepatitis B,HB)、丙肝(Hepatitis C,HC)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关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尚...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乙肝(Hepatitis B,HB)、丙肝(Hepatitis C,HC)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关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尚不清楚。近年来,由HEV导致的戊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E,HE)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HEV在机体内持续感染和复制,导致慢性肝炎,增加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病风险,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目前,HEV导致HCC的观点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对HEV感染与H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戊型肝炎病毒 综述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2004-2020年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吕珀 王晓宇 +3 位作者 孙兆丹 宋长江 王晗 宋婧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2004—2020年戊型肝炎发病情况,分析戊型肝炎流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发病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年龄和职业人群的发病情况。结果:2004—2020年黑龙江省共报告戊型肝炎病例7...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2004—2020年戊型肝炎发病情况,分析戊型肝炎流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发病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年龄和职业人群的发病情况。结果:2004—2020年黑龙江省共报告戊型肝炎病例7452例,年发病率为1.15/10万,发病率逐年降低。50~5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2∶1,职业以家务、待业人员及农民为主。结论:黑龙江省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戊肝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戊型肝炎:从幕后走到台前
7
作者 吴健 向泽 曹红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21-2523,共3页
戊型肝炎是由HE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HEV主要有4种基因型,分别为基因1~4型。相较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既往戊型肝炎相关研究进展较为缓慢。然而,近年来我国对于戊型肝炎关注度逐步升高,实现了从幕后走向台前。首先,我国人口基数较大,... 戊型肝炎是由HE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HEV主要有4种基因型,分别为基因1~4型。相较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既往戊型肝炎相关研究进展较为缓慢。然而,近年来我国对于戊型肝炎关注度逐步升高,实现了从幕后走向台前。首先,我国人口基数较大,HEV感染人数多,疾病负担较重,因而需高度重视戊型肝炎预防、诊断和治疗。其次,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于2030年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宏伟目标,我国在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防治现已取得卓越成效。目前,我国戊型肝炎发病率和病死率已超过甲型肝炎,对戊型肝炎的积极有效防治意义重大。最后,国内戊型肝炎领域研究者自发组成中国戊型肝炎研究协助组,制定相关专家共识,建立国内外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国戊型肝炎相关研究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公共卫生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戊型肝炎高风险人群的防治进展
8
作者 朱月萍 朱传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24-2529,共6页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大多数HEV感染是无症状的,机体能够自发清除病毒。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慢性肝病患者以及与HEV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是HE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重组戊型肝炎疫...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大多数HEV感染是无症状的,机体能够自发清除病毒。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慢性肝病患者以及与HEV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是HE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重组戊型肝炎疫苗HEV 239是目前唯一获批的戊型肝炎疫苗,具有短期和长期的保护效力,该疫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高风险人群应优先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HEV可发生慢性感染。利巴韦林和干扰素是目前治疗HEV感染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然而,对于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治疗有禁忌证或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尚需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高风险人群 病毒性肝炎疫苗 治疗学
下载PDF
慢性戊型肝炎临床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9
作者 钱聪 谢青 《肝脏》 2023年第5期599-604,共6页
既往认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仅能引起急性肝炎,自2008年在移植患者中发现慢性戊型肝炎,改变了我们对这个病毒的认识,特定基因型的HEV可以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导致慢性感染.近年来,慢性HEV感染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 既往认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仅能引起急性肝炎,自2008年在移植患者中发现慢性戊型肝炎,改变了我们对这个病毒的认识,特定基因型的HEV可以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导致慢性感染.近年来,慢性HEV感染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点和诊治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仍存在很多挑战,尤其是疾病预防和提高临床预后方面.本文旨在更新慢性戊肝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并讨论未来科学研究方向及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慢性戊型肝炎 免疫缺陷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戊型肝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10
作者 邢雪梅 杨建睿 +3 位作者 李治君 陈雅娟 姚凤霞 刘征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8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戊型肝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1例PBC患者及107名健康人的血液样本。生化常规检测r-谷氨酰基转移酶(r-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总胆固...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戊型肝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1例PBC患者及107名健康人的血液样本。生化常规检测r-谷氨酰基转移酶(r-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总胆固醇(TCH)、脂蛋白(a)[Lp(a)]的数值;血常规计数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C);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EV的IgG、IgM抗体。结果PBC患者的r-GT、ALP、IgG、IgM显著升高(P<0.05),伴随WBC、PC值的显著降低(P<0.05)。PBC肝硬化患者的IgG显著升高(P<0.05),WBC和PC值显著降低(P<0.05)。PBC+肝硬化+HEV抗体阳性患者的IgG和IgM显著升高(P<0.05),同时WBC和PC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IgG和IgM升高可以作为PBC患者伴随HEV感染发展成肝硬化的诊断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肝硬化 IGG IGM
下载PDF
基于残差修正的ARIMA-BP组合模型在中国戊型肝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蓓蓓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52-65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残差修正的ARIMA-BP组合模型在中国戊型肝炎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2017年中国戊型肝炎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别建立ARIMA和ARIMA-BP模型,将2018年1-12月戊肝数据作为对比值,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基于残差修正的ARIMA-BP组合模型在中国戊型肝炎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2017年中国戊型肝炎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别建立ARIMA和ARIMA-BP模型,将2018年1-12月戊肝数据作为对比值,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评价指标中,ARIMA-BP组合模型的E、ER、MAE、MSE、MAPE指标整体上均小于ARIMA模型。结论:ARIMA-BP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ARIMA模型,可用于我国戊型肝炎发病趋势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ARIMA乘积季节模 BP神经网络 组合模 预测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重症化和慢性化的机制
12
作者 陈俞心 王艺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30-2537,共8页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是全球范围急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原因。在过去十年,HEV被发现不仅能引起急性自限性疾病,还可导致重症及慢性感染。HEV感染孕妇或基础肝病患者后易发展为肝衰竭,病死率较高;HEV感染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易发展为慢性...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是全球范围急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原因。在过去十年,HEV被发现不仅能引起急性自限性疾病,还可导致重症及慢性感染。HEV感染孕妇或基础肝病患者后易发展为肝衰竭,病死率较高;HEV感染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易发展为慢性肝炎。本文介绍了HEV重症及慢性感染的诊断、临床特征、传播方式、预防和治疗,重点探讨了HEV重症化和慢性化过程中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以及病毒本身的特征,并总结其促进HEV病程进展的机制。然而,现有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仍然存在鸿沟,目前仍然缺乏针对重症及慢性HEV的较好的诊疗方案。临床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推进戊型肝炎发病机制及系统的队列研究,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最终实现预防和改善戊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自身免疫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
13
作者 李敏 夏傅文 刘建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74-2681,共8页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可引起急性、暴发性及慢性肝炎,是一个影响全世界的卫生问题。一般人群感染HEV后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多为自限性,临床诊断中很容易被忽略。在既往的报道中,已经发现HEV感染可引起多个系统功能障碍。特别是在血...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可引起急性、暴发性及慢性肝炎,是一个影响全世界的卫生问题。一般人群感染HEV后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多为自限性,临床诊断中很容易被忽略。在既往的报道中,已经发现HEV感染可引起多个系统功能障碍。特别是在血液系统方面,常导致一系列的不良结局,如果能对这些戊型肝炎相关疾病做到全面评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将极大地减轻个人及社会的医疗负担。本文将结合既往报道,对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血液病
下载PDF
戊型肝炎重症化与慢性化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东瑞 黄丽丽 王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4-1469,共6页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戊型肝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无症状、自限性疾病,但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变化,部分患者可出现重症化或慢性化进展,造成不良预后,危害较为严重。免...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戊型肝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无症状、自限性疾病,但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变化,部分患者可出现重症化或慢性化进展,造成不良预后,危害较为严重。免疫反应是决定戊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和结局的关键因素,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病毒清除和疾病康复,而过度或紊乱的免疫反应则可参与其重症化和慢性化进程,导致疾病进展。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从天然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两个方面对戊型肝炎重症化及慢性化的免疫学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早期预测、临床防治和疾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免疫反应 肝衰竭 慢性戊型肝炎
原文传递
血清抗-HEV IgG、IgM和HEV RNA在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亮 《浙江实用医学》 2004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抗 -HEVIgG、IgM和HEVRNA在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中的意义。方法  2 3例患者用ELI-SA法检测抗 -HEVIgG、IgM ;用RT -PCR法检测HEV -RNA。结果  2 3例患者中抗 -HEVIgG阳性 19例 ,抗 -HVEIgM阳性 8例 ,HEVRNA阳性 2例。 8例抗 -H... 目的 探讨抗 -HEVIgG、IgM和HEVRNA在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中的意义。方法  2 3例患者用ELI-SA法检测抗 -HEVIgG、IgM ;用RT -PCR法检测HEV -RNA。结果  2 3例患者中抗 -HEVIgG阳性 19例 ,抗 -HVEIgM阳性 8例 ,HEVRNA阳性 2例。 8例抗 -HEVIgM阳性中 4例单独抗 -HEVIgM阳性 ,4例同时抗 -HEVIgM、IgG阳性。 2例HEVRNA阳性者同时有抗 -HEVIgG阳性。结论 目前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以检测血清抗HEVIgG意义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戊型肝炎 血清抗体检测 戊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G 戊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M 戊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获朋 胡重重 +11 位作者 郑宇 田月薇 陈昭慧 刘波 杨忆斐 刘天龙 佘锐萍 米荣升 石蕊寒 尹文娇 肖鹏 田纪景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1-229,共9页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在人和动物间传播。HEV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多流行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尽管HEV感染多为自限性,但仍有较高几率导致孕妇以及妊娠动物发生流产甚至死亡,并且越来越多...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在人和动物间传播。HEV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多流行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尽管HEV感染多为自限性,但仍有较高几率导致孕妇以及妊娠动物发生流产甚至死亡,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可导致诸如神经系统症状等在内的肝外损伤。HEV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原,具有广泛的宿主适应性,对猪、兔等经济动物的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同时也危害人类动物性食品安全,因此,有关HEV流行和感染机制的研究成为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近年,随着HEV体外培养和动物模型探索成果的相继问世,HEV的生活史及其致病机制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综合近年来HEV相关的研究进展,对其流行病学、分类、致病机制、研究模型以及面临的问题等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研究模 流行病学 肝外损伤
下载PDF
1例不同方法学对甲、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贞丽 唐芳玫 +2 位作者 李颖 罗欢 刁志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1例不同方法学对甲、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1例初次检测及复查结果均显示为甲型肝炎病毒(HAV-IgM)弱阳性、戊型肝炎病毒(HEV-IgM)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 目的:分析1例不同方法学对甲、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1例初次检测及复查结果均显示为甲型肝炎病毒(HAV-IgM)弱阳性、戊型肝炎病毒(HEV-IgM)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初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HAV-IgM弱阳性、HEV-IgM阳性,复查结果与初次检测结果保持一致;随后前往其他医院检测(化学发光法),结果均为阴性。为探讨检测结果矛盾的原因,分别采用多家公司试剂盒及免疫印迹法进行验证。结果:该例患者HAV-IgM为阳性,初检及复查的安图结果与实验室罗氏验证的结果一致;HEV-IgM为阴性,安图结果与免疫印迹结果一致。结论:HAV-IgM、HEV-IgM具有多种不同方法学试剂,实验室应根据自身临床实验室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学开展项目检测。针对异常结果应积极与临床沟通,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或采用准确度更高的方法学复查,并建议受检者定期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戊型肝炎 抗体检测 免疫印迹
下载PDF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永红 李奎 +6 位作者 庄辉 徐国民 姚祯 翟琦 江家骥 李盛 唐荣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我国 6城市传染病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科急性散发性肝炎 72 9例 ,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抗 -HAVIgM、HBsAg、抗 -HBcIgM、抗 -HCV和抗 -HEV。结果  72 9例急性散发性肝炎... 目的 探讨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我国 6城市传染病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科急性散发性肝炎 72 9例 ,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抗 -HAVIgM、HBsAg、抗 -HBcIgM、抗 -HCV和抗 -HEV。结果  72 9例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12 3%(90 / 72 9)为戊型肝炎。 93 3%(84/ 90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年龄为 2 0~ 5 9岁。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 5 :1。 80 %(72 / 90 )病例发生在上年 11月至次年 5月。在发病前 2月内 ,47 6 %(4 0 / 84)患者有在外就餐史 ,32 1%(2 7/ 84)有出差史 ,2 2 6 %(19/ 84)有饮生水史。随访 84例患者 ,2例 (2 4 %)死亡 ,82例 (97 6 %)康复 ,无一例发展为慢性。结论 在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戊型肝炎占 12 3%,其主要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类似流行性戊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流行性戊型肝炎 散发性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孕孕妇血清中戊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理 谢而付 +3 位作者 杨瑞霞 万茹 陈文玮 潘世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中孕孕妇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临床妊娠监测的中孕孕妇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抗原、IgG抗体和IgM抗体。结果:在155例中孕孕妇血样中,HEV抗原...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中孕孕妇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临床妊娠监测的中孕孕妇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抗原、IgG抗体和IgM抗体。结果:在155例中孕孕妇血样中,HEV抗原均呈阴性,1例HEV-IgM抗体阳性,3例HEV-IgG抗体阳性同时其HEV-IgM抗体滴度处于可疑区间,36例为单纯HEV-IgG抗体阳性,115例抗体均阴性。HEV-IgG抗体总的阳性率为25.16%(39/155),与对照组22.22%(20/90)相比,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各年龄组之间,随着年龄增长,HEV-IgG抗体阳性率有升高的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妇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不容忽视,为保证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建议在妊娠常规监测中增加戊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妊娠 戊型肝炎IgM抗体 戊型肝炎IgG抗体
原文传递
猪源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卓娜 朱忠武 +7 位作者 李静 胡世享 王建昌 林华 陈朝林 韩佃刚 艾军 陈培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59-1970,共12页
【目的】分析猪源戊型肝炎病毒(Swine hepatitis E virus,sHEV)4型ORF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筛选具有保护性抗原的基因片段并表达蛋白,为研究其作为潜在保护性抗原提供候选蛋白。【方法】对sHEV 4型ORF2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具有潜... 【目的】分析猪源戊型肝炎病毒(Swine hepatitis E virus,sHEV)4型ORF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筛选具有保护性抗原的基因片段并表达蛋白,为研究其作为潜在保护性抗原提供候选蛋白。【方法】对sHEV 4型ORF2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具有潜在保护性抗原蛋白的基因片段ORF 2(128/140),通过PCR扩增、酶切后克隆至昆虫细胞表达载体,转染sf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分析表达蛋白p128/p140。【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HEV 4型ORF2蛋白存在2个稳定蛋白:p128和p140,分别含有496和476个氨基酸,二者皆为稳定蛋白,无跨膜区,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p128蛋白有11个T细胞表位、21个B细胞表位;p140蛋白有14个T细胞表位、18个B细胞表位。成功构建ORF 2(128)、ORF 2(140)2个基因的昆虫细胞表达载体,转染sf9细胞后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表达蛋白可被His标签单抗、sHEV抗体阳性血清识别。【结论】试验发现2个sHEV具有潜在保护性抗原的p128和p140蛋白,均可在sf9细胞中表达,且具有免疫活性。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HEV ORF2蛋白的功能和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sHEV) ORF2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昆虫细胞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