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欲穷壮观 成一家之言——浅析《徐霞客游记》保山部分的求实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尹家正 朱红林 《保山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徐霞客在保山之腾冲不避艰难 ,无险不披 ,“惟无所而为”地自然再现状观 ;再现了明末经济建设 ,明末社会现实 ,终成一家之言 ,实现了他“欲穷壮观 ,成一家之言”的愿望。
关键词 壮观 现实 成一家之言
下载PDF
稽古探幽 成一家之言——评《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2
作者 朱艳红 李晓旭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由著名齐文化研究专家宣兆琦教授主著的《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一书近期由齐鲁书社出版,这是宣兆琦主持的又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也是国内外第一部对海岱地区古代文明进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力作。海岱地区是海岱历史文化区... 由著名齐文化研究专家宣兆琦教授主著的《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一书近期由齐鲁书社出版,这是宣兆琦主持的又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也是国内外第一部对海岱地区古代文明进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力作。海岱地区是海岱历史文化区的略称。作为历史地理学的用语,"海"意指渤海与黄海,"岱"则是泰山别名,"海岱"指的是泰山与渤海、黄海之间的地区,即今山东半岛。《禹贡》说:"海岱维青州。"蔡沈注云:"青州之域,东北至海,西南距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岱 古代文明 历史地理学 成一家之言 历史文化区 基金项目 稽古 城邦国家 东夷文化 后李文化
下载PDF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评《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3
作者 孙洪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77,共3页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评《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孙洪升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着封建土地制度展开了热烈的争鸣。1954年,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刊布了他的论文《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评《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孙洪升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着封建土地制度展开了热烈的争鸣。1954年,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刊布了他的论文《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首次提出了我国古代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国有制 中国古代 成一家之言 通古今之变 商品经济 国有土地 自然经济 封建专制主义 土地制度 土地所有制
下载PDF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
作者 袁济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49,33,共5页
中国美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形态有别于西方美学,它融杂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而且大都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出来,纯粹理论形态的著论并不多,因此,对于中国美学史这种原初形态的整理与研究,就需要... 中国美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形态有别于西方美学,它融杂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而且大都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出来,纯粹理论形态的著论并不多,因此,对于中国美学史这种原初形态的整理与研究,就需要编著者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研判与论述,不仅需要收集与整理文献资料,更主要是研究主体的才胆识力。由祁志祥教授所编著的《中国美学全史》,正可见作者在这两方面的功力结晶,读来令人感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西方美学 整理文献资料 原初形态 编著者 中国古代文化 成一家之言 通古今之变
下载PDF
一本自成一家之言的哲学论著——评介《同一论》
5
作者 王步贵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成一家之言 《同一论》 矛盾同一性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毛泽东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综合创新 刘怡翔 理论和现实问题 统一战线
下载PDF
档案编研工作者要成一家之言
6
作者 田野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档案编研工作 成一家之言 档案库 原材料 档案馆 刘知几 司马迁 《史记》 保管条件 《史通》
下载PDF
自出机杼 成一家之言——评《周易与中国夫妇之道》
7
作者 姜正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夫妇之道 成一家之言 卦爻辞 《易传》 序卦传 《系辞》 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 婚姻观念 和谐之道
下载PDF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读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
8
作者 邓立勋 《船山学报》 198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杨东莼编著的《中国美学术史讲话》(以下简称《讲话》),1932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曾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86年,岳麓书社重印此书,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当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讲话》贯通古今,从... 杨东莼编著的《中国美学术史讲话》(以下简称《讲话》),1932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曾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86年,岳麓书社重印此书,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当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讲话》贯通古今,从原始社会学术思想的萌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作了简明的论述。《讲话》在方法论上体现了三个基本特点:变的观念,交融的观念,批判的观念。这在三十年代初期,是难能可贵的。《讲话》认为在春秋之前,“只有鬼神术数,此外无别的学术” (新版《中国学术史讲话》第19页,以后凡引此书,仅标页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史 中国古代学术 《讲话》 神术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北新 岳麓书社 学术思想史 社会学术
下载PDF
章学诚的"成一家之言" 被引量:4
9
作者 仓修良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0-58,共9页
章学诚的"成一家之言"仓修良(一)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学家中,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曾提出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著作目的,他的《史记》确实做到了这点,而成为千古不朽之作。在后来两千多年历史进程中... 章学诚的"成一家之言"仓修良(一)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学家中,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曾提出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著作目的,他的《史记》确实做到了这点,而成为千古不朽之作。在后来两千多年历史进程中,尽管史学名家代有其人,他们也从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成一家之言 《文史通义》 史学理论 《校雠通义》 方志学 刘知几 历史学家 方志理论 校雠学
下载PDF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说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忠匡 《人文杂志》 1984年第4期76-80,共5页
司马迁创作《史记》一书的理论与实践,详见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其中主要是说:他著述《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是懂得天文星历的,曾主持过汉武帝时期修订历法的工作。因此,他所说的“... 司马迁创作《史记》一书的理论与实践,详见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其中主要是说:他著述《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是懂得天文星历的,曾主持过汉武帝时期修订历法的工作。因此,他所说的“究天人之际”,显然和风靡当时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受”等诸凡“多条祥”的说教是绝然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成一家之言 《史记》 陈涉 官书 秦政 高祖本纪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史家
下载PDF
论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被引量:2
11
作者 左宏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 道德价值观 《史记》 《易传》 《春秋》 道德性 孔子 道德伦理
下载PDF
释太史公自叙成一家之言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金造 《人文杂志》 1983年第4期85-86,共2页
《史记·太史公自叙》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的《报任安书》,都述其著《史记》是“成一家之言”。这“一家之言”,《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家于此无注。小颜注《汉书》,也空而不解。后世学者,中心习于史书记事的... 《史记·太史公自叙》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的《报任安书》,都述其著《史记》是“成一家之言”。这“一家之言”,《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家于此无注。小颜注《汉书》,也空而不解。后世学者,中心习于史书记事的道理,多不注意此语,而不知此“一家言”之语是太史公明其《史记》一书性质的关键语言。裴氏《史记集解》等三家,疏忽此“一家言”之真义,所以只看太史公“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公 自叙 成一家之言 《春秋》 《史记》 左史 孔子 一家 记言 右史
下载PDF
补史学之缺成一家之言──评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
13
作者 蒋美华 李爱蓉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3-104,共2页
补史学之缺成一家之言──评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蒋美华,李爱蓉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199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乔书)这部洋洋35万字的力作,是整体社会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它填补... 补史学之缺成一家之言──评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蒋美华,李爱蓉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199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乔书)这部洋洋35万字的力作,是整体社会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它填补了史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有功于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史 中国近代 成一家之言 社会功能 社会生活 社会史研究 整体社会史 学科体系 社会构 补史
下载PDF
怎样看待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与高振铎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绍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2-17,共6页
高振铎先生在《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新解》(见贵州社会科学·文史哲版》一九八五年第五期以下简称《新解》,引文不另注)一文中,在列举过去许多学者把司马迁的思想归结为或“受道家思想影响”,或直称其“尊崇儒家”,或“尊崇道家... 高振铎先生在《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新解》(见贵州社会科学·文史哲版》一九八五年第五期以下简称《新解》,引文不另注)一文中,在列举过去许多学者把司马迁的思想归结为或“受道家思想影响”,或直称其“尊崇儒家”,或“尊崇道家”,或“既重道家也重儒家”等看法后,论述说司马迁的思想既不属于道家,也不属于儒家,更不属于杂家。据此,《新解》明确认为:司马迁的思想,根本不属于先秦学术思想体系中的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六家中的任何一家,“而应该把他当作两汉时期新出现的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一家之言 高振 两汉时期 究天人之际 修旧起废 太史公 六家 《国语》 十二诸侯年表 明圣
下载PDF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被冷落的原因试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樟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74-77,共4页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被冷落的原因试析俞樟华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直言不讳地提出,他写《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他又一次明确地说,他写《史记》是为了“拾...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被冷落的原因试析俞樟华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直言不讳地提出,他写《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他又一次明确地说,他写《史记》是为了“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可见“成一家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成一家之言 统治阶级 《史记》研究 三家注 《太史公书》 封建社会 《报任安书》 试析
下载PDF
《史记》的“好奇”与“成一家之言”关系探颐
16
作者 王保兴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24-326,共3页
《史记》中的奇言、奇行,奇人、奇事,可谓是俯拾即是,人们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表象上的概括总结,而忽略了产生该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成一家之言"的推动。本文拟从《史记》的体例建构;素材剪辑;人物选择;人物... 《史记》中的奇言、奇行,奇人、奇事,可谓是俯拾即是,人们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表象上的概括总结,而忽略了产生该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成一家之言"的推动。本文拟从《史记》的体例建构;素材剪辑;人物选择;人物塑造四个方面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好奇 成一家之言
下载PDF
贯通中西 成一家之言——《三松堂全集》评介
17
作者 王恩荣 《中州学刊》 1985年第6期128-129,120,共3页
今年六月下旬,我们在上海拜访周谷城副委员长,谈起了冯友兰先生。周老说,在当代中国哲学界里,冯先生是最有学问、造诣最深的学者之一。 是的,冯友兰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已成为著名中外的哲学家。他是河南唐河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 今年六月下旬,我们在上海拜访周谷城副委员长,谈起了冯友兰先生。周老说,在当代中国哲学界里,冯先生是最有学问、造诣最深的学者之一。 是的,冯友兰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已成为著名中外的哲学家。他是河南唐河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熟读诸子百家。一九一八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一九一九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留学,从业于实用主义哲学大家詹姆士、杜威等名师。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南中州大学等校任哲学教授,一生从事哲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今年已届九十周岁高龄的冯先生,每天仍然读书、著述不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一家之言 冯友兰先生 天才 中国哲学史 《新理学》 当代中国哲学 民族 著述工作 贞元六书 社会制度
下载PDF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关于民族学如何解决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18
作者 郭家骥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关于民族学如何解决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的思考郭家骥21世纪是中国加速迈向现代化的世纪,同时也是对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内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世纪。中国民族学作为一门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具...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关于民族学如何解决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的思考郭家骥21世纪是中国加速迈向现代化的世纪,同时也是对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内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世纪。中国民族学作为一门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学科,自然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古今之变 民族地区 现代化问题 成一家之言 现代化研究 民族学家 发展理论 历史与现状 民族文化 现代化学
下载PDF
究东西之际,通天下之变,成一家之言——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与世界哲学
19
作者 陈刚 《学海》 1996年第4期47-52,共6页
究东西之际,通天下之变,成一家之言——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与世界哲学陈刚校完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一书译稿,掩卷沉思,觉得应当为这位智者写些什么。阿奇·巴姆是早已成名的美国著名哲学家,曾与我国老一代学者... 究东西之际,通天下之变,成一家之言——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与世界哲学陈刚校完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一书译稿,掩卷沉思,觉得应当为这位智者写些什么。阿奇·巴姆是早已成名的美国著名哲学家,曾与我国老一代学者方东美先生有过交往。巴姆先生知识广博,成果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哲学 成一家之言 世界哲学 理性主义 思维方式 印度 东西方哲学 文化相对主义 文明哲学 哲学构想
下载PDF
成一家之言
20
作者 成祖明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8年第7期12-15,53,共5页
在《报任安书》中,太史公提出了整本《史记》的历史编纂学的基本立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但对这句话一直以来学界缺乏深究,因此对《史记》历史观念和内容的理解难免不够深入。本讲座通过结合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对这句话... 在《报任安书》中,太史公提出了整本《史记》的历史编纂学的基本立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但对这句话一直以来学界缺乏深究,因此对《史记》历史观念和内容的理解难免不够深入。本讲座通过结合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对这句话的深入剖析,让我们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史记》的历史世界,洞开一些《史记》的细节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报任安书》 成一家之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