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施红 许敏 +1 位作者 刘霞 王小军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16-118,122,共4页
目的研究门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88例疑似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 目的研究门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88例疑似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均接受CT、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MRI检查的准确度(95.45%)高于CT检查(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灵敏度(95.00%)、特异度(96.43%)、阳性预测值(98.28%)及阴性预测值(90.00%)高于CT检查(83.33%、71.43%、86.21%、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5.00%)高于CT检查(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结论MRI诊断门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明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后续疾病诊疗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 疾病严重程度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重构的目标RCS成像诊断
2
作者 王斌 朱莉 刘依纯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38-343,共6页
在目标近场散射特性的研究中,通常采用从目标的二维图像中反演RCS的方法,因此毫米波全息成像直接决定了目标RCS的准确性。现下大多采用以傅里叶变换为理论基础的成像算法处理目标的散射回波信号,然而该算法采样点数过多,需要加窗或变迹... 在目标近场散射特性的研究中,通常采用从目标的二维图像中反演RCS的方法,因此毫米波全息成像直接决定了目标RCS的准确性。现下大多采用以傅里叶变换为理论基础的成像算法处理目标的散射回波信号,然而该算法采样点数过多,需要加窗或变迹滤波来抑制图像旁瓣,导致过程较为复杂。由于压缩感知技术可以在去除冗余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观测矩阵和重构算法恢复出较为精确的原始图像,在效率和精度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本文将其应用到近场目标的RCS成像诊断中,通过改进的L_(1/2)迭代阈值算法建立目标的二维图像,进而反演目标的RCS,后续的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近场散射特性 RCS成像诊断 压缩感知技术
原文传递
肝腺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国库 陈锴 周宏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1-292,F003,共3页
研究及阐述肝腺瘤的MRI表现与诊断 ,以提高MRI对肝腺瘤的诊断能力。对我院从 1991~ 2 0 0 3年在受检 4 138例肝脏病例中 ,共收集到的 2例材料齐全的肝腺瘤病例 ,并经MRI、CT、US检查及手术和病理证实。 1例肝腺瘤MRI表现为T1WI上高信号... 研究及阐述肝腺瘤的MRI表现与诊断 ,以提高MRI对肝腺瘤的诊断能力。对我院从 1991~ 2 0 0 3年在受检 4 138例肝脏病例中 ,共收集到的 2例材料齐全的肝腺瘤病例 ,并经MRI、CT、US检查及手术和病理证实。 1例肝腺瘤MRI表现为T1WI上高信号 ,T2 WI上稍高信号 ,SPIR(脂肪抑制像 )表现为稍低信号 ,FFE(快速梯度回波 )表现为稍低信号。另 1例肝细胞腺瘤在T1WI为稍低信号 ,T2 WI稍高信号 ,其内见斑片状高信号 ,SPIR表现与T2 WI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腺瘤 WI 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诊断 肝脏病 术前诊断 梯度回波 片状 研究 快速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诊断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附39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顿志平 王洪亮 +2 位作者 曲元明 韩韬 史冬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0期12-13,共2页
目的 建立一套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的MRI诊断系统。方法选取确诊的39例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与同期收治的162例非侵袭型垂体瘤进行对照,分析冠状位MRI图像上肿瘤与海绵窦的关系,包括海绵窦形态的改变、窦内间隙的改变,以及肿瘤与颈内动脉... 目的 建立一套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的MRI诊断系统。方法选取确诊的39例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与同期收治的162例非侵袭型垂体瘤进行对照,分析冠状位MRI图像上肿瘤与海绵窦的关系,包括海绵窦形态的改变、窦内间隙的改变,以及肿瘤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关系等,将相关的各个类型作为拟诊标准,计算各自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告值(PV+)、阴性预告值(PV-)。结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70%确诊侵袭的意义最大(PV+为100%),肿瘤超过颈内动脉外侧连线的诊断意义也较高(PV+为86.1%);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20%、肿瘤未超过颈内动脉内侧连线及海绵窦内侧间隙未出现肿瘤,则可排除海绵窦侵袭的存在。结论 系统分析垂体瘤MRI图像的表现,能较准确地诊断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肿瘤 侵袭 垂体瘤 颈内动脉 PV 磁共振成像诊断 结论 最大 准确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诊断 被引量:15
5
作者 鲁明军 黄成经 +4 位作者 易遐清 雷光华 扬贻钧 田静 付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成像诊断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技术 NATIVE 诊断手段 检查技术 诊断价值 急腹症
下载PDF
乳腺三算子与血氧功能成像诊断系统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馨 袁毅路 +4 位作者 陆有恒 张双玲 吴玲 徐克杰 舒晓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乳腺三算子与血氧功能成像诊断系统 乳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3
7
作者 独建库 何伟华 +2 位作者 余宏 李珂 姚斯元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4期393-394,共2页
临床上多采取螺旋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的检查方法对小肝癌进行早期诊断,本研究对术前行螺旋CT和MRI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小肝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2种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
关键词 螺旋CT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诊断 小肝癌 动态增强扫描 MRI扫描 早期诊断 影像资料 病理证实
下载PDF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附13例报告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世全 曹茂胜 +1 位作者 李升志 郭启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扫描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低场强磁共振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8~60岁,平均年龄29岁。其中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MRA,2例...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扫描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低场强磁共振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8~60岁,平均年龄29岁。其中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MRA,2例行DSA检查,5例经半年以上复查病灶影像无变化。13例中发现18个病灶,5个在T1WI上呈等信号,4个为高信号,9个为混杂信号;在T2WI上18个病灶均为不均匀高信号,于抑水序列(FLAIR)所有病灶均呈高信号,梯度回波序列(T2*WI)发现9个病灶有低信号环,多数病灶无灶周水肿及占位征象。结论低场强磁共振扫描可正确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 脑内 低场强磁共振 海绵状血管瘤 成像诊断 WI FLAIR 征象 手术病理 DSA检查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冯艳林 彭琨 +7 位作者 李剑英 沈伟 许鹏义 崔亚琼 郭晓敏 赵子凤 韩巧云 王秀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2期1780-1782,共3页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因其心电图特点,极易误诊为冠心病、非Q波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从而导致错误的治疗。既往主要通过超声诊断,但由于超声本身的局限性,往往漏诊或误诊。本组病...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因其心电图特点,极易误诊为冠心病、非Q波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从而导致错误的治疗。既往主要通过超声诊断,但由于超声本身的局限性,往往漏诊或误诊。本组病例通过磁共振心脏电影研究HCM的形态学特点,分析心功能异常,评价MRI对HCM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 非Q波性心肌梗死 应用 早期临床 超声诊断 症状不典型 心电图特点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体表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彭元忠 张万平 +2 位作者 李妩真 李娟 翟宏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已应朋于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其较二维超声图像更直观,可实时动态观察胎儿立体图像及运动状况,显示胎儿表面结构及骨骼系统,在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院35例胎儿体表畸形实时二二维超声诊断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已应朋于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其较二维超声图像更直观,可实时动态观察胎儿立体图像及运动状况,显示胎儿表面结构及骨骼系统,在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院35例胎儿体表畸形实时二二维超声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畸形 成像诊断 体表畸形 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技术 二维超声图像 二维超声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尿路成像诊断肾移植输尿管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隽 敖建华 +2 位作者 马林 洪宝发 那彦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对肾移植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16例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患者 ,临床诊断移植肾盂积水 13例 ,移植肾周积液 3例 ,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磁共振尿路成像。结果 :16例均清楚...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对肾移植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16例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患者 ,临床诊断移植肾盂积水 13例 ,移植肾周积液 3例 ,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磁共振尿路成像。结果 :16例均清楚显示移植肾实质及泌尿系集合系统高质量图像 ,输尿管病变得到确诊 ,其中移植肾输尿管狭窄 11例 ,输尿管坏死漏尿致移植肾周积尿 3例 ,输尿管结石 1例 ,输尿管返流 1例。结论 :磁共振尿路成像对肾移植后输尿管病变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尿路成像诊断 肾移植 输尿管病变
下载PDF
青壮年眩晕患者椎动脉变异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志敏 何文亭 +2 位作者 郝洪义 王巍 高永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56,共2页
既往中青年人眩晕的病因多考虑由内耳疾病导致,但伴随血管检查的增多,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壮年眩晕患者的椎动脉发育不良。椎动脉占脑供血量的40%[1]。因此,椎动脉发生变异会对脑供血产生影响。尤其近年观察发现,椎动脉发生变异是中青年患... 既往中青年人眩晕的病因多考虑由内耳疾病导致,但伴随血管检查的增多,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壮年眩晕患者的椎动脉发育不良。椎动脉占脑供血量的40%[1]。因此,椎动脉发生变异会对脑供血产生影响。尤其近年观察发现,椎动脉发生变异是中青年患者眩晕发病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我院总院及分院神经内科2006年9月~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中青年椎动脉变异致眩晕患者的病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变异 中青年患者 多层螺旋CT 青壮年 眩晕 成像诊断 血管 椎动脉发育不良
下载PDF
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头面颈部畸形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利 张建辉 +2 位作者 南瑞霞 陈瑞兰 符川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565-566,共2页
产前超声诊断是发现胎儿畸形的有效手段。2005年11月至2007年6月我们采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threedimensional ulrtrasongraph.3DUS)检出了16例胎儿先天性头面颈部畸形,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面颈部畸形 胎儿畸形 临床分析 成像诊断 产前超声诊断 先天性
原文传递
大骨节病软X线成像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亨祥 张华芳 +1 位作者 马爱华 徐龙进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骨节病钼靶软X线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大骨节病区 110名 7~ 11岁儿童 ,分别用MO-3 0型钼靶X线机和F -3 0型常规钨靶X线机同时进行右手腕骨对照摄片 ;采用主观法对两组照片图象和诊断效果作出评定 ,通过客观法测量两组... 目的 探讨大骨节病钼靶软X线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大骨节病区 110名 7~ 11岁儿童 ,分别用MO-3 0型钼靶X线机和F -3 0型常规钨靶X线机同时进行右手腕骨对照摄片 ;采用主观法对两组照片图象和诊断效果作出评定 ,通过客观法测量两组照片图象密度值 ,验证评定结果。结果 钼靶较钨靶照片内容丰富 ,表现细腻 ,尤其是隐约可见关节软骨钙化影 ,X线检出达 6例 ;两组密度值之差分别为 0 .90~ 1.3 0及 0 .65~ 0 .70 ,则明显大于钨靶照片。结论主、客观法均认定钼靶比钨靶照片清晰、诊断准确 ,是大骨节病X线检查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软X线 钼靶 成像诊断 钙化 腕骨 病区 钨靶 差分 图象
下载PDF
脑室型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勇 程敬亮 +3 位作者 杨运俊 任翠萍 张焱 赵艺蕾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脑室型囊虫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52例脑室型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16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32例有脑CT扫描对照。结果52例中,单纯性脑室型囊虫28例(53.8%),混合型24例(45.... 目的探讨MRI对脑室型囊虫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52例脑室型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16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32例有脑CT扫描对照。结果52例中,单纯性脑室型囊虫28例(53.8%),混合型24例(45.2%)。其中第四脑室32例,侧脑室10例和第三脑室7例,2个及2个以上脑室混合存在3例。52例共计脑室内囊性病灶77个,其中单发囊性病灶37例,多发囊性病灶15例。77个囊性病灶中,41个(53.2%)病灶内可见囊虫头节,其在T1WI上显示最清楚;头节信号在T1WI上与脑实质信号相近,而在T2WI上信号复杂,可表现为低于、等于或高于脑脊液(CSF)的信号。32例行脑CT扫描者,CT仅诊断脑室型囊虫10例。结论MRI是诊断脑室型囊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脑室型囊虫病的诊断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型囊虫病 磁共振成像诊断 MRI增强扫描 影像学检查方法 脑CT扫描 囊性病灶 T1WI 回顾性分析 MRI平扫 诊断价值 表现特点 第四脑室 第三脑室 信号 单纯性 混合型 侧脑室 脑室内 病灶内 脑实质 脑脊液
下载PDF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岳馨 方彦鹏 杨通琴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3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患者行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本院接受检查的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病变组,选择同期到本院接受检查的4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患者行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本院接受检查的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病变组,选择同期到本院接受检查的4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上述患者均与同期到本院接受体检的42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进行对比,对比3组弹性评分。结果宫颈癌组的弹性评分(6.92±0.93)分与正常组(1.32±0.54)分、病变组(1.53±0.71)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将≥3分作为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其敏感度可达40例(95.24%),特异性可达38例(90.48%)。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以及正常宫颈的弹性成像具有不同特点,采取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方法,能够为宫颈癌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十分有效而又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患者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被引量:4
17
作者 江新青 彭国晖 +1 位作者 辜金莲 彭仁罗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1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15例临床确诊为TBM病人的MR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的MR图像均显示异常病变,包括粟粒性结节3例,脑膜渗出9例,脑积水8例,脑梗死5例和结核瘤...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15例临床确诊为TBM病人的MR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的MR图像均显示异常病变,包括粟粒性结节3例,脑膜渗出9例,脑积水8例,脑梗死5例和结核瘤6例。结论MR成像特别是增强扫描是TBM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诊断 增强扫描 MR成像 病人 d—D 结核瘤 结论 目的 方法
下载PDF
腹膜后神经鞘瘤11例的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彦君 刘小娟 +1 位作者 刘建军 徐成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644-646,共3页
神经鞘瘤总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肿瘤,主要发生于头颈及四肢等部位;而腹膜后神经鞘瘤发病率很低,仅占全部神经鞘瘤的0.3%~3.2%。周围神经鞘瘤起源于施万细胞,该肿瘤恶变率低,预后好。因此,影像学对于腹膜后神经鞘瘤的定性诊断,对... 神经鞘瘤总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肿瘤,主要发生于头颈及四肢等部位;而腹膜后神经鞘瘤发病率很低,仅占全部神经鞘瘤的0.3%~3.2%。周围神经鞘瘤起源于施万细胞,该肿瘤恶变率低,预后好。因此,影像学对于腹膜后神经鞘瘤的定性诊断,对术前临床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神经鞘瘤 CT 磁共振成像诊断 恶变率 实性病灶 腹膜后占位 延迟强化 施万细胞 高信号影 周围神经系统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宝云 李健丁 +1 位作者 徐成 胡彦君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0年第9期815-81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临床应用 成像诊断 血管 常见疾病 人类健康
下载PDF
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和临床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晋东 孙海钰 甄俊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492-1494,共3页
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TOH)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能引起暂时性骨质丢失,患者通常为中年男性和怀孕晚期的孕妇[1,2],但也有儿童发病的报道[3]。一过性骨质疏松症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股骨近端,主要以疼痛、影响负重... 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TOH)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能引起暂时性骨质丢失,患者通常为中年男性和怀孕晚期的孕妇[1,2],但也有儿童发病的报道[3]。一过性骨质疏松症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股骨近端,主要以疼痛、影响负重和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有人认为TOH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也有报道认为TOH可能进展为缺血性骨坏死[4]。本文将对8例确诊为TOH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磁共振成像诊断 一过性 髋关节 临床治疗 自限性疾病 关节活动受限 缺血性骨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