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白血病抑制因子信号通路与儿童肝细粒棘球蚴成囊调控的相关性
1
作者 姚海霞 秦双利 +3 位作者 李水学 郭云 周玲 和军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信号通路与儿童肝细粒棘球蚴成囊调控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普通外科...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信号通路与儿童肝细粒棘球蚴成囊调控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儿中,选取40例为研究对象。行囊肿摘除术,体外分离原头蚴并培养。分为3个研究组(分别添加LIF因子、LIF siRNA、Smad4 siRNA)及1个对照组。培养2周后,镜检具有成囊特征的原头蚴,提取总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GF-β、Smad2、Smad3、Smad4和LIF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各组间TGF-β、Smad2、Smad3、Smad4、LIF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对照组上述5个指标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152±276)ng/L和(17.4±3.0)、(15.9±0.9)、(18.6±1.8)、(1334±236)μg/L。LIF组TGF-β、Smad2、Smad4、LIF的表达水平[(4100±173)ng/L和(34.3±3.0)、(26.3±2.2)、(1984±237)μg/L]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LIF siRNA组上述5个指标的表达水平[(2151±136)ng/L和(9.2±1.2)、(12.2±0.8)、(12.8±0.4)、(464±244)μg/L]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Smad4 siRNA组上述5个指标的表达水平[(2529±267)ng/L和(5.7±1.3)、(10.1±0.7)、(9.8±2.0)、(246±53)μg/L]也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体外实验表明,TGF-β/LIF信号通路可能与儿童肝细粒棘球蚴病原头蚴成囊调控具有相关性,原头蚴往成囊方向发育可能受LIF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粒棘球蚴 儿童 原头蚴 成囊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血病抑制因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分散、乳化条件及成囊工艺对二甲戊灵微胶囊形成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彦良 慕卫 +3 位作者 刘峰 韩志任 马超 陈召亮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研究了分散、乳化条件及成囊工艺对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状态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及其配比、不同分散乳化时间、搅拌速度、酸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对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的影响,最终确定以... 研究了分散、乳化条件及成囊工艺对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状态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及其配比、不同分散乳化时间、搅拌速度、酸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对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的影响,最终确定以聚丙烯酸钠(PAAS)和苯乙烯-马来酸酐(SMA)按4∶1(质量比)混合作乳化剂,1 500r/m in搅拌,分散乳化60m in,酸化90m in,50℃固化90m in作为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的优化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10μm左右、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包封率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戊灵 微胶 成囊条件 脲醛树脂 原位聚合法
下载PDF
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结构基因TspE1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8
3
作者 崔晶 王中全 +2 位作者 王会智 赵国强 张红卫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 克隆和表达旋毛虫河南地理株成囊前期幼虫编码 3 1kDa抗原的结构基因 (TspE1)。  方法 大鼠感染旋毛虫后第 17天收集成囊前期幼虫 ,提取虫体的总RNA。通过RT PCR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pUC18 Ts HN3 ,将重组质粒 pUC1... 目的 克隆和表达旋毛虫河南地理株成囊前期幼虫编码 3 1kDa抗原的结构基因 (TspE1)。  方法 大鼠感染旋毛虫后第 17天收集成囊前期幼虫 ,提取虫体的总RNA。通过RT PCR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pUC18 Ts HN3 ,将重组质粒 pUC18 Ts HN3中的目的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MEX 1,构建重组子 pGEMEX 1 Ts HN3 ,经IPTG诱导 ,在E .coliJM 10 9(DE3 )中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 PAGE分析和Westernblotting鉴定。  结果 SDS PAGE显示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 3 1kDa ,以诱导 4h时表达量最多。薄层凝胶光密度扫描分析结果显示 ,表达的融合蛋白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 2 6%。Westernblotting证实 ,融合蛋白条带能被感染旋毛虫的大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 结论 旋毛虫河南地理株成囊前期幼虫抗原结构基因TspE1克隆和原核表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期幼虫 31kDa抗原 分子克隆 表达 旋毛虫病
下载PDF
农药微囊悬浮剂成囊率测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建兰 冷阳 +2 位作者 仲苏林 曹新梅 曹雄飞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2-763,767,共3页
成囊率是评价农药微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为例,初步建立了成囊率的测定方法。结合囊皮和农药有效成分的特点,选用乙二醇水溶液作为特殊溶剂。该溶剂既不破坏囊皮,又不影响囊内有效成分,且能溶解游离的有效成分... 成囊率是评价农药微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为例,初步建立了成囊率的测定方法。结合囊皮和农药有效成分的特点,选用乙二醇水溶液作为特殊溶剂。该溶剂既不破坏囊皮,又不影响囊内有效成分,且能溶解游离的有效成分。经玻璃纤维过滤,将微囊完全分离出来,可测出囊内有效成分含量。另外,选用甲醇作溶剂,经强超声破囊后,可测出有效成分的总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的考察,证明了样品前处理方法科学、快捷,为工业化生产质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悬浮剂 成囊 样品前处理
下载PDF
高电压静电成囊技术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微囊的探索 被引量:9
5
作者 陆丽芳 魏刚 +1 位作者 高建成 陆伟跃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1-344,共4页
采用高电压静电成囊装置,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钙-壳聚糖微囊,考察微囊载药情况及在pH7.4 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本法制得的微囊球形圆整,平均粒径为(38.1±15.6)mm,在生理盐水中溶胀率为119... 采用高电压静电成囊装置,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钙-壳聚糖微囊,考察微囊载药情况及在pH7.4 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本法制得的微囊球形圆整,平均粒径为(38.1±15.6)mm,在生理盐水中溶胀率为119%。增大投药量、壳聚糖浓度或升高CaCl2溶液pH,有利于增大微囊的载药量。BSA/海藻酸钠比例为0.5和1.0时,30min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2.84%和1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壳聚糖 牛血清白蛋白 高压静电成囊
下载PDF
口服三苯双脒不同疗程抗小鼠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润花 高晋华 +3 位作者 裴彦江 李起超 申金雁 殷国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0-624,共5页
目的比较以不同疗程口服300mg/(kg.d)三苯双脒抗小鼠横纹肌中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方法 40只8周龄BALB/c小鼠被随机均分为5组,每只小鼠口饲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d,分别以不同疗程(连续给药2、4、6、8 d)口服三... 目的比较以不同疗程口服300mg/(kg.d)三苯双脒抗小鼠横纹肌中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方法 40只8周龄BALB/c小鼠被随机均分为5组,每只小鼠口饲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d,分别以不同疗程(连续给药2、4、6、8 d)口服三苯双脒300mg/(kg.d)治疗,对照组不治疗。记录小鼠健康状况。停药后第7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肌肉压片法观察小鼠膈肌、咬肌、胸肌、腓肠肌中成囊期幼虫存活情况,计数总虫数、活虫数和死虫数。另取40只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用不同疗程治疗后的小鼠膈肌成囊期幼虫50条口饲感染,感染后第29d,肌肉压片法计数膈肌中成囊期幼虫。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小鼠健康状况良好,未见药物不良反应。随着疗程的增加,4个部位肌肉中幼虫总虫荷和活虫数均呈下降趋势,而死虫数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 d及2 d以上疗程组膈肌、咬肌和腓肠肌中成囊期幼虫总虫数和存活虫数均显著减少(P〈0.05、P〈0.01),6 d疗程组和8 d疗程组胸肌总虫数显著减少(P〈0.05、P〈0.01)。随着疗程的增加,膈肌、咬肌、胸肌和腓肠肌的幼虫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中6 d疗程组分别为96.16%、98.06、99.13%和98.56%(P〈0.01),8 d疗程组为99.62%~100%(P〈0.01)。疗效验证性感染表明,6 d(37.5%)和8 d(12.5%)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和2 d(100%)疗程组(P〈0.01)。2 d及以上疗程组小鼠平均虫荷和平均减虫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TBD 300mg/(kg.d),连续给药6 d或8 d,无不良药物反应,可有效杀死肌肉中的成囊期幼虫,为适宜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抗线虫药 三苯双脒 成囊期幼虫 疗效 小鼠
下载PDF
口服不同剂量三苯双脒对小鼠体内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润花 高晋华 +4 位作者 王思飞 裴彦江 申金雁 燕平梅 殷国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三苯双脒对小鼠横纹肌中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作用。方法 8周龄BALB/c小鼠88只,随机均分为11组,每鼠口服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天,分别口服三苯双脒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和500 ...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三苯双脒对小鼠横纹肌中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作用。方法 8周龄BALB/c小鼠88只,随机均分为11组,每鼠口服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天,分别口服三苯双脒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和500 mg/(kg.d),1次/d,连服6 d,同时设不服药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第7天,剖检各组小鼠,分别取膈肌、咬肌、胸肌和腓肠肌约0.1 g,压片法检查肌肉中的成囊期幼虫,观察其存活情况,并计数活虫数和死虫数,根据各组每克肌肉平均成囊期幼虫数评价疗效。结果三苯双脒50~300 mg/(kg.d)组小鼠未见不良反应;350和400 mg/(kg.d)组小鼠则有体毛蓬乱、消瘦和进食减少等现象,并有死亡,死亡率分别为25%和50%;而剂量450和500 mg/(kg.d)组小鼠在给药4 d和5 d后全部死亡。对照组小鼠膈肌中的成囊期幼虫总数最高,咬肌次之,胸肌和腓肠肌相近。感染小鼠用三苯双脒治疗时,50 mg/(kg.d)组无效,剂量为100 mg/(kg.d)或以上,随剂量增高,4个部位肌肉中的成囊期幼虫总数和活虫数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300 mg/(kg.d)组小鼠膈肌、咬肌、胸肌和腓肠肌的活虫数分别为8.6±1.7、2.8±0.7、3.9±0.8和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 648.1±989.2、1 266.4±812.3、701.9±196.4和711.6±334.6(P<0.01),而350和400 mg/(kg.d)组4个部位肌肉中无活虫(P<0.01)。随三苯双脒剂量增高,4个部位肌肉中幼虫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中300 mg/(kg.d)组达98.6%~100%(P<0.01),350和400 mg/(kg.d)组则均为100%(P<0.01)。结论三苯双脒50 mg/(kg.d)对肌肉中旋毛虫成囊期幼虫虫荷无影响。300 mg/(kg.d)可有效杀死肌肉中的成囊期幼虫,为适宜剂量。而350 mg/(kg.d)或更高剂量对小鼠有不良反应或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双脒 旋毛形线虫 成囊期幼虫 疗效 小鼠
下载PDF
肉类中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姜鹏 王中全 +3 位作者 崔晶 张玺 王莉 李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观察人工消化法(artificial digestion method)和贝氏法(Baermann's technique)检验肉类中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pre-encapsulated larvae,PEL)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经口感染20、10、5... 目的观察人工消化法(artificial digestion method)和贝氏法(Baermann's technique)检验肉类中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pre-encapsulated larvae,PEL)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经口感染20、10、5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后18d剖杀,将3组小鼠肌肉剪碎后,分别应用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richinellosis,ICT)推荐的消化法(简称ICT-消化法)、国家标准-猪旋毛虫病诊断技术(GB/T186452-2000)中规定的消化法(简称国标-消化法)及贝氏法进行PEL的检验。结果ICT-消化法、国标-消化法与贝氏法对感染20条旋毛虫幼虫的小鼠肌肉中PEL的检出率均为100%(15/15)(χ220=0.000,P>0.05);感染10条幼虫小鼠肌肉,3种方法的PEL检出率分别为93.33%(14/15),93.33%(14/15)及100%(15/15)(χ120=1.645,P>0.05);感染5条幼虫的小鼠肌肉,3种方法的PEL检出率分别为63.33%(19/30),90%(27/30)及100%(30/30)(χ52=18.866,P<0.05)。感染旋毛虫后18d的小鼠肌肉分别消化1h、2h、3h、4h与5h,PEL死亡率分别为8.49%(53/624)、29.77%(181/608)、58.46(449/768)、67.83%(407/600)、84.70%(515/608),PEL的死亡率随消化时间的延长而升高(χ2=920.772,P<0.05)。结论对肉类中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检疫时,贝氏法明显优于消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期幼虫 消化法 贝氏法 肉类检疫
下载PDF
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的分析与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荣光 尹清源 +1 位作者 王中全 曲传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pre-encystedlarvaantigens,PELA)的组分和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对比分析PELA和成囊幼虫抗原(ELA)的组分和它们对人及大民旋毛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PELA有3条抗原带(分子量分别... 目的研究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pre-encystedlarvaantigens,PELA)的组分和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对比分析PELA和成囊幼虫抗原(ELA)的组分和它们对人及大民旋毛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PELA有3条抗原带(分子量分别为:15、17和129kD)与ELA明显不同;对于感染旋毛虫的大鼠,PELA的首次血清阳性反应出现在感染后第10天,而ELA则在感染后第14天,大鼠抗PELA血清抗体出现较早(P<0.01);对22份旋毛虫病人血清,PELA的阳性率为100%,ELA为72.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除1例鞭虫病人外,其它寄生虫病入及健康人血清,两种抗原均呈阴性反应,两种抗原的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LA比ELA对早期旋毛虫病的诊断著有更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免疫印迹 成囊前期幼虫抗原
下载PDF
成囊前旋毛虫幼虫对宿主的感染力与强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吉礼 胡雪梅 +3 位作者 刘春会 栾希英 郭立东 孟玮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2,共2页
为了研究旋毛虫幼虫成囊前的感染能力及其感染强度 ,取成囊前不同日龄的幼虫感染小白鼠 ,经 35d剖杀观察 ,显示发育至 10d龄及其以前的幼虫无感染力 ;11d龄及其以后的幼虫具有感染力 ,且随着时间延长感染力也愈强 。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幼虫 感染能力
下载PDF
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编码31kDa抗原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晶 赵国强 +2 位作者 王会智 张红卫 王中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1,共5页
目的 克隆旋毛虫河南株成囊前期幼虫编码 31kDa抗原基因 (TspE1)片段 ,并测定其基因序列 ,以了解该基因序列与已报道虫株的差异。方法 根据TspE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采用RT -PCR技术获取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目的基因 ,PCR... 目的 克隆旋毛虫河南株成囊前期幼虫编码 31kDa抗原基因 (TspE1)片段 ,并测定其基因序列 ,以了解该基因序列与已报道虫株的差异。方法 根据TspE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采用RT -PCR技术获取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目的基因 ,PCR产物经纯化后用BamHⅠ、HindⅢ进行双酶切 ,定向克隆入pC18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重组质粒用BamHⅠ +HindⅢ酶切及PCR扩增鉴定。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DNA序列测定 ,应用DNASIS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预测抗原表位。结果 RT -PCR扩增获得成囊前期幼虫TspE1基因 (约 870bp) ,EcoRⅠ酶切鉴定正确 ;筛选出 7个阳性克隆 ,对目的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有 5种类型 ,但都与GenBank中的TspE1基因序列及由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同源性 ,尤其是Ts HN3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 99 6 %和 98 9% ;TspE1基因中可能存在 7个抗原表位。 结论 应用RT -PCR技术扩增出旋毛虫河南株成囊前期幼虫编码 31kDa抗原结构基因 ,证实TspE1基因在成囊前期幼虫已有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期幼虫 31kDa抗原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克隆 DNA序列测定
下载PDF
口服阿苯达唑抗小鼠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润花 裴彦江 +3 位作者 李起超 霍将 丁宇 殷国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阿苯达唑抗小鼠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方法BALB/c小鼠72只,随机均分为9组,每只小鼠口饲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天,分别口服阿苯达唑50、100、150、200、250、300、350和400 mg/(kg.d),每天固定时...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阿苯达唑抗小鼠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方法BALB/c小鼠72只,随机均分为9组,每只小鼠口饲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天,分别口服阿苯达唑50、100、150、200、250、300、350和400 mg/(kg.d),每天固定时间给药1次,连续6 d。对照组不作处理。停药后第7天,脱颈处死小鼠,肌肉压片法检查小鼠膈肌、咬肌和腓肠肌中幼虫,观察成囊期幼虫存活情况,计算每克肌肉总虫数、活虫数和死虫数,以及总减虫率和活虫减少率,评价各剂量组疗效。结果当阿苯达唑剂量为50~250 mg/(kg.d)时,膈肌、咬肌和腓肠肌中成囊期幼虫总虫数和活虫数均随剂量升高呈下降趋势,而死虫数呈上升趋势;但当阿苯达唑剂量大于250 mg/(kg.d)时,3个部位肌肉中虫数不再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d)及以上剂量组3个部位肌肉的总虫数和活虫数均显著减少(均P<0.01),其中250 mg/(kg.d)为治疗肌肉期旋毛虫病的适宜剂量,其膈肌、咬肌和腓肠肌的总减虫率分别为50.00%、62.62%和57.48%,活虫减少率分别为79.96%、83.25%和80.56%。结论小鼠连续口服阿苯达唑250 mg/(kg.d)×6 d为其治疗肌肉期旋毛虫病的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旋毛虫 成囊期幼虫 疗效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在线粒径分析技术的微胶囊成囊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梦漪 刘莹 +1 位作者 林书乐 周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1,共6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水溶液(SMAH)为分散剂,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为壳材制备了石蜡微胶囊。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在线检测了体系的粒径分布及不同粒径范围的粒子数,微胶囊样品形貌采... 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水溶液(SMAH)为分散剂,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为壳材制备了石蜡微胶囊。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在线检测了体系的粒径分布及不同粒径范围的粒子数,微胶囊样品形貌采用扫描电镜表征。通过研究认为,微胶囊在成囊过程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先在溶液中形成小粒子,小粒子被石蜡表面的分散剂吸附并沉积于石蜡液滴表面,缩聚形成壳层。SMAH分散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散能力越强,得到的微胶囊平均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 成囊过程 粒径分布
下载PDF
旋毛虫不同隔离种成囊前期幼虫49ku ES抗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路义鑫 宋铭忻 王洪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0,共4页
根据Gen 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M64242)为参考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从6个旋毛虫隔离种的成囊前期幼虫中扩增出了49 ku ES抗原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G1。用PCR、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BamHI进行单、双酶切鉴... 根据Gen 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M64242)为参考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从6个旋毛虫隔离种的成囊前期幼虫中扩增出了49 ku ES抗原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G1。用PCR、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BamHI进行单、双酶切鉴定,阳性质粒测序。成功克隆了6个旋毛虫隔离种成囊前期幼虫49 ku ES抗原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9 kuES抗原基因的大小为948 bp,基因的保守性很强,序列同源性比较高,不同隔离种之间的差异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期幼虫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肉孢子虫及其它成囊球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照青 左仰贤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关键词 肉孢子虫 成囊球虫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17000抗原组分的免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荣光 崔晶 +2 位作者 毛福荣 晋雪香 王中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 :研究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 (PELA) 170 0 0组分的免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聚丙烯凝胶电泳(SDS PAGE)和转印技术分离PELA 170 0 0蛋白组分 ,用ELISA检测实验感染旋毛虫的Wistar大鼠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抗体 ,并以PELA和成囊期幼... 目的 :研究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 (PELA) 170 0 0组分的免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聚丙烯凝胶电泳(SDS PAGE)和转印技术分离PELA 170 0 0蛋白组分 ,用ELISA检测实验感染旋毛虫的Wistar大鼠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抗体 ,并以PELA和成囊期幼虫抗原 (ELA)为对照。结果 :对于感染旋毛虫的大鼠 ,170 0 0组分和PELA的首次血清阳性反应出现在感染后第 10d ,而ELA则在感染后第 14d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 4 8份旋毛虫病患者血清 ,170 0 0抗原的阳性率为 95 .8% ,PELA和ELA的阳性率均为 10 0 % ,3种抗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170 0 0抗原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无反应 ,而PELA和ELA均与肺吸虫病、鞭虫病患者血清有反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与PELA和ELA相比 ,PELA 17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期 幼虫17000抗原组分 免疫诊断
下载PDF
镜检法与染色法对旋毛虫成囊前幼虫的检查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航 闫钰鑫 +3 位作者 蔡欢 张澎 娄源航 王国英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镜检法与染色法对旋毛虫成囊前幼虫的检查效果。〔方法〕3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1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3 d剖杀;2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4 d剖杀;3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 〔目的〕观察镜检法与染色法对旋毛虫成囊前幼虫的检查效果。〔方法〕3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1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3 d剖杀;2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4 d剖杀;3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8 d剖杀;4组:每鼠经口感染10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3 d剖杀;5组:每鼠经口感染10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4 d剖杀;6组:每鼠经口感染10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8 d剖杀。镜检法、染色法检查膈肌、腹肌中的幼虫。〔结果〕镜检法检查:1组、2组、4组、5组均未检出幼虫;3组膈肌、腹肌幼虫检出率分别为60%、40%;6组膈肌、腹肌幼虫检出率均为100%。染色法检查:1组未检出幼虫;2组、3组、4组、5组、6组小鼠膈肌幼虫检出率分别为60%、100%、80%、100%、100%;腹肌检出率分别为40%、100%、80%、80%、100%。3组染色法膈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高于腹肌(膈与腹染色q3=3.42,P<0.05);6组染色法膈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显著高于腹肌(膈与腹染色q6=7.63,P<0.01);3组、6组膈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染色法均显著高于镜检法(膈镜检与染色q3=5.24,q6=8.90,P<0.01);6组腹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染色法高于镜检法(腹镜检与染色q6=4.17,P<0.05)。〔结论〕旋毛虫感染早期的成囊前幼虫病原学检查结果,与感染数量、检查方法和取材部位均有关。感染较重的宿主,其寄生幼虫在肌细胞中出现时间,早于感染较轻的宿主;染色法优于镜检法;膈肌检出率高于腹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期幼虫 镜检法 染色法 检查
下载PDF
人工消化法与镜检法检验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澎 蔡欢 +3 位作者 闫钰鑫 樊航 娄源航 王国英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镜检法与人工消化法对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的检查效果。〔方法〕将1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1组,每鼠经口感染5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8d剖杀;2组,每鼠经口感染5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20d剖杀。镜检法、人工消化... 〔目的〕观察镜检法与人工消化法对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的检查效果。〔方法〕将1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1组,每鼠经口感染5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8d剖杀;2组,每鼠经口感染5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20d剖杀。镜检法、人工消化法检查膈肌中的幼虫。〔结果〕镜检法检查,1组、2组膈肌幼虫检出率均为100%;人工消化法检查,1组、2组膈肌幼虫检出率均为100%。1组膈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人工消化法显著高于镜检法(t=4.66,P<0.01);2组膈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人工消化法高于镜检法(t=3.59,P<0.05)。〔结论〕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检测,人工消化法优于镜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期幼虫 镜检法 人工消化法
下载PDF
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收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荣光 王中全 尹清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8年第4期192-193,228,共3页
为了分析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PEL)抗原以寻找更有效的旋毛虫病诊断方法,本实验国内首次对PEL的收集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贝氏法原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160目、200目、240目和280目4种分样筛以及布袋收集PEL,... 为了分析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PEL)抗原以寻找更有效的旋毛虫病诊断方法,本实验国内首次对PEL的收集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贝氏法原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160目、200目、240目和280目4种分样筛以及布袋收集PEL,并观测了PEL的数量和纯度。结果表明:在4种分样筛和各种收集时间中,用240目分样筛收集3h为比较理想的实验条件,在此条件下能够得到大量纯度较高的PEL虫体;另外,用棉布袋比用分样筛的收集效果更好。在收集2.5h时用240目分样筛得到的虫体数量比用棉布袋多(p<0.05),但纯度较低;在收集3h以后,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虫体数量相近(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成囊前期幼虫 分样筛布袋法 收集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成囊及包封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
作者 史同瑞 崔宇超 +2 位作者 王丽坤 张莹 高俊峰 《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2期52-55,共4页
微囊可用于药物的载药系统。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均是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可生物降解。应用海藻酸钠与壳聚糖制备的包载药物微胶囊不仅具有缓释、控释与靶释性能,而且还能降低酸、碱、酶等不良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微囊制备... 微囊可用于药物的载药系统。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均是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可生物降解。应用海藻酸钠与壳聚糖制备的包载药物微胶囊不仅具有缓释、控释与靶释性能,而且还能降低酸、碱、酶等不良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微囊制备工艺较为复杂,许多因素也影响着微囊的成形及其对药物的包封率。本文阐明了壳聚糖分子量、脱乙酰度、囊材浓度、溶液pH值、成囊时间等因素对制备胶囊大小、形状、光滑度和粘度的影响,以及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海藻酸钠与药物质量比等因素对胶囊包封率的影响,综述了制备微囊的最佳材料及其浓度等生产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作为药物载药系统的研发提高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微胶 成囊 包封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