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以陕西地区省级村落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根 田海宁 +1 位作者 郭瑞 闫杰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96,114,共7页
以陕西地区429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研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融合的方法,从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分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对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 以陕西地区429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研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融合的方法,从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分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对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陕北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延安和榆林地区尤为突出,而陕南和关中区域除安康和渭南地区分布相对密集,整体分布较为分散,全省已经形成4个集中聚集区域;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分布特征与其所处区海拔高度和水系分布密切相关,低海拔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且多邻近水源地或沿河流水系分布,地形地貌特征和河流水系分布直接影响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分布基本格局,地域文化、经济条件及历史文化等因素进一步促进了4个核心区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GIS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华峰 汪继学 +4 位作者 王增辉 张学松 张贵丽 纪汶龙 李双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浅层地下水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基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按照1点/16km^(2)的密度对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进行调查,共采集地下水样品95件,分析Fe、Mn等35项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p... 浅层地下水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基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按照1点/16km^(2)的密度对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进行调查,共采集地下水样品95件,分析Fe、Mn等35项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pH、CN^(-)、Cr^(6+)、溶解性总固体等21项指标含量基本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地下水规定的阀值,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影响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子是Fe和总硬度,由原生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引起。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用水安全提供基础性资料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质量评价 成因分析 滕州市
下载PDF
库车坳陷日达里克地区铀成矿控矿要素与成因分析
3
作者 王强强 王元元 +7 位作者 鲁克改 李书海 王守玉 吕俊维 善曹特 陈瑞 李秋实 黄建乐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塔里木盆地日达里克地区上新统库车组存在较大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笔者按照水成铀矿基本理论,充分运用和研究野外地质调查、钻孔资料和微观地球化学等第一手资料,系统总结了区内基本地质条件和铀矿化特征,重点分析了与铀成矿相关的... 塔里木盆地日达里克地区上新统库车组存在较大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笔者按照水成铀矿基本理论,充分运用和研究野外地质调查、钻孔资料和微观地球化学等第一手资料,系统总结了区内基本地质条件和铀矿化特征,重点分析了与铀成矿相关的岩性岩相、构造、还原介质以及层间氧化带含矿性等控矿要素,并对铀矿成因和成矿类型进行尝试性探讨,初步分析认为日达里克地区上新统库车组铀矿化与层间氧化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控矿要素 成因分析 日达里克地区
下载PDF
太行山区阜平县温泉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4
作者 刘伟朋 李胜涛 +3 位作者 贾小丰 岳冬冬 宋绵 张秋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6-248,共13页
河北省阜平县位于太行山腹地,温泉出露于变质岩地层和变质核杂岩构造区,开展温泉水化学及成因分析,对于变质岩区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阜平县自然地理及区域地热地质背景,采用野外调查及采样测试等... 河北省阜平县位于太行山腹地,温泉出露于变质岩地层和变质核杂岩构造区,开展温泉水化学及成因分析,对于变质岩区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阜平县自然地理及区域地热地质背景,采用野外调查及采样测试等手段,综合运用水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等方法明确了温泉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物质来源,初步推测了温泉的补给来源、深部热源等。阜平县温泉水质总体呈弱碱性,变质岩区温泉水化学类型为SO_(4)^(-)Na型,碳酸盐岩区为HCO_(3)^(-)Ca·Mg型,水化学演化以风化溶解作用为主导,阳离子交换作用为辅。温泉流体中的SO4^(2+)、Na^(+)主要来自硫化物和硅酸盐溶解,HCO_(3)^(2-)、Ca^(2+)、Mg^(2+)主要来自碳酸盐溶解。研究区温泉的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并具有轻微的18O漂移现象,补给高程为1500~2600m,推测补给区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变质岩区和东北部的碳酸盐岩区;研究区温泉样品均达石英理论平衡溶解线,估算热储温度56.46~133.71℃,循环深度2213.0~8092.3m;研究区温泉热源主要来自深部幔枝构造、低速高导层及构造热,韧性剪切带和深大断裂作为传热通道,地表热显示主要受控于断裂构造。研究区地热资源属于深循环可再生能源,热储温度达中高温标准,可进一步开展深部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阜平县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区 阜平县 温泉 水化学特征 隆起山地型 成因分析
下载PDF
2022年末安徽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张浩 于彩霞 +1 位作者 杨关盈 石春娥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6,共7页
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应用HYSPLIT4轨迹分析、颗粒物区域传输分析等方法对2022年末安徽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前期,受弱冷空气影响,有利于污染物输送至安徽地区;污染期间,地面处于弱气压场,混合层厚度较... 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应用HYSPLIT4轨迹分析、颗粒物区域传输分析等方法对2022年末安徽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前期,受弱冷空气影响,有利于污染物输送至安徽地区;污染期间,地面处于弱气压场,混合层厚度较低,存在持续性逆温,且地面风速小、相对湿度较高、基本无降水,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清除,受区域输送叠加本地污染排放累积共同影响,污染程度加剧;2023年1月2日地面以东北、偏东风为主,风速增大、相对湿度下降、混合层厚度抬升,扩散条件转好,污染程度减轻。在此次污染过程中,山东、江苏、河南对安徽累积的区域输送贡献率占比为48.5%,高于安徽本地污染的贡献率(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重污染过程 成因分析 气象条件 区域输送 安徽
下载PDF
基于低效用地成因分析的土地供应转型方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义 黄滟 乐雅倩 《中国土地》 2024年第6期48-49,共2页
本文归纳了低效用地的关键成因,以供给端为切入点,研究了土地供应的转型方向,并从避免新的低效用地产生、推动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其政策保障机制。
关键词 转型方向 政策保障机制 土地供应 成因分析 供给端
原文传递
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形式分类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戴丽莉 《华章》 2024年第7期18-20,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躺平”一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躺平”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主要成因包括“习得性无助”、利己主义观念、自我认知存在偏差等主体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等环体因素以及网络媒体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躺平”一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躺平”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主要成因包括“习得性无助”、利己主义观念、自我认知存在偏差等主体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等环体因素以及网络媒体发展、外来不良文化思潮影响等介体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形式分类和主要成因,有利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拒绝躺平、勇挑重担,助推大学生在奋斗中锤炼本领、在磨砺中增长才干,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教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躺平” 形式分类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扬州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8
作者 吴小伟 姚敏 刘平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0期35-40,共6页
为研究扬州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综合应用统计分析法、Piper三线图解法、Gibbs图解法及离子比值法等,对扬州市2023年浅层地下水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扬州浅层地下水阳离子以Ca^(2+)、Mg^(2+)、Na^(+)为主,阴离子以C... 为研究扬州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综合应用统计分析法、Piper三线图解法、Gibbs图解法及离子比值法等,对扬州市2023年浅层地下水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扬州浅层地下水阳离子以Ca^(2+)、Mg^(2+)、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HCO_(3)^(-)为主;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HCO_(3)^(-)-Ca·Mg型和HCO_(3)^(-)·Cl^(-)-Ca·Na型为主;主要阴、阳离子存在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由南至北增高的趋势,在局部区域出现极值;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和蒸发浓缩作用影响,少数地区还受到阳离子交换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与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部分还来自蒸发岩盐的风化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空间差异 成因分析 扬州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不同地域饮食文化差异及成因分析
9
作者 冯金晓 李明珠 高珊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径流的沿岸孕育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饮食文化是反映地区农业环境与食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前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径流的沿岸孕育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饮食文化是反映地区农业环境与食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前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饮食文化便开始萌芽,秦汉至北宋时期达到繁荣期,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齐鲁文化 河洛文化 旧石器时代 地域文化 成因分析 关中文化 繁荣期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滑坡成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10
作者 王鹏 杨龙伟 +2 位作者 李永勤 李小兵 赵冬 《地基处理》 2024年第S01期95-102,110,共9页
以某高速公路互通匝道高填方路堤边坡失稳为例,综合考虑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施工工艺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岩二元结构填方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认为岩土界面可能为填方边坡的最薄弱层面而非填筑界面。同时... 以某高速公路互通匝道高填方路堤边坡失稳为例,综合考虑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施工工艺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岩二元结构填方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认为岩土界面可能为填方边坡的最薄弱层面而非填筑界面。同时,根据滑坡成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填方边坡的破坏机理做了进一步验证,并对抗滑桩支挡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可知,滑坡滑面主要在岩土界面处,滑面形态呈折线状;通过开挖台阶、设置宽平台和抗滑桩支挡可有效抑制路堤边坡变形,同时应加强排水;在抗滑桩支挡作用下,高填方路堤边坡潜在滑动面表现为由深层向浅层的演化破坏;滑动面以上桩身应力逐渐减小,在滑面处形成“三角状”高应力区,滑动面以下桩−土接触段桩身应力主要集中在桩前;桩身主要受弯段在潜在滑面以下;桩身主要受推力部位在滑面以上桩长1/5~1/3处,而主要抗力部位在滑面以下桩前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边坡 成因分析 稳定性评价 数值分析 抗滑桩
下载PDF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研究(一):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作者 孙江文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9期82-84,88,共4页
本文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从发展现状、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建章立制、全链条协同优化、业务开展、资源配置、馆员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并从宏观政策、思想观念、微观运行等层... 本文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从发展现状、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建章立制、全链条协同优化、业务开展、资源配置、馆员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并从宏观政策、思想观念、微观运行等层面分析问题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建设研究 现状分析 问题分析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奎屯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宇威 李巧 +1 位作者 陶洪飞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4,共9页
了解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有助于评估地下水水质、识别污染源、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基于2017年和2023年在新疆奎屯河流域相同点位采集的共78组地下水水样,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饱和指数(SI)和离子比值... 了解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有助于评估地下水水质、识别污染源、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基于2017年和2023年在新疆奎屯河流域相同点位采集的共78组地下水水样,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饱和指数(SI)和离子比值法分析该区域地下水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奎屯河流域2023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类型相较于2017年趋于集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向Na型和Cl型转化。(2)山前洪积倾斜砾质平原和冲洪积细土平原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冲湖积细土平原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控制且有增强的趋势。中下游细土平原的离子组分主要来源于蒸发岩溶解且有增强的趋势,山前洪积倾斜砾质平原的离子组分主要源于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溶解。下游冲湖积细土平原受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较强,导致Na~+浓度上升。奎屯河流域地下水离子在冲洪积细土平原北部和冲湖积细土平原出现富集,部分指标已超过中国饮用水标准,且已有10%的水样不适合灌溉。研究成果可为奎屯河流域地下水合理利用以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空间分布 成因分析 饱和指数 奎屯河流域
下载PDF
大跨连续梁桥横隔板裂缝统计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南 黄方林 +2 位作者 李忠 刘新辉 王宁波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以某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探究其跨中横隔板裂缝成因。对跨中横隔板中已产生的裂缝进行了检测并统计。应用ABAQUS建立了单跨实体模型对多种因素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及规范加载温度荷载,结合裂缝检测情况... 以某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探究其跨中横隔板裂缝成因。对跨中横隔板中已产生的裂缝进行了检测并统计。应用ABAQUS建立了单跨实体模型对多种因素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及规范加载温度荷载,结合裂缝检测情况分析了跨中横隔板裂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跨中横隔板混凝土在浇注后自身水化收缩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裂缝,浇注后至混凝土龄期14 d时,跨中横隔板由人洞两侧开始出现裂缝,随着龄期增加裂缝数量增多并逐渐向人洞及顶板方向扩展,至龄期14 d时已基本形成裂缝与扩展;龄期28 d时,裂缝略有扩展,总体分布与龄期14 d基本相同;跨中横隔板在3种温度加载作用下开裂情况不同,顶板温升产生的裂缝主要由人洞延伸至顶板,整体温降产生的裂缝主要位于人洞与腹板之间,整体沿竖向扩展,整体温升产生的裂缝主要位于顶板以及人洞附近;车辆偏载作用下跨中横隔板产生的局部最大拉应力为2.18 MPa,不足以促使横隔板开裂,但在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会使横隔板在已产生微裂缝的情况下导致裂缝扩展,扩展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大约为45°。有限元模拟裂缝扩展趋势与实际检测情况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裂缝成因分析 有限元分析 跨中横隔板 连续梁桥
原文传递
贵州晴隆红寨大型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党杰 杨亮 +1 位作者 段方情 范宣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25-35,共11页
2020年9月17日,贵州省晴隆县鸡场镇红寨村发生滑坡灾害,导致134栋房屋严重损毁,127户569人紧急避险。通过调查发现,红寨滑坡是一处规模达6.25×106 m^(3)的深层大型滑坡,地表房屋及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但整个滑坡运动距离极短。通过... 2020年9月17日,贵州省晴隆县鸡场镇红寨村发生滑坡灾害,导致134栋房屋严重损毁,127户569人紧急避险。通过调查发现,红寨滑坡是一处规模达6.25×106 m^(3)的深层大型滑坡,地表房屋及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但整个滑坡运动距离极短。通过对地形地貌和岩土体结构及物质成分组成的分析、水系变动判断及钻孔揭露的多层滑面等综合分析认为,红寨滑坡是一处顺层的复活古滑坡。为分析研究该滑坡的变形特征和复活成因,采用无人机航测、工程地质调查、岩土体勘查、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获取了详细的灾害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及古滑坡的辨识特征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红寨滑坡可根据变形破坏特征及应力传递方向分为A、B、C、D 4个分区,其中B区又根据相对滑移量分为B1、B2亚区;滑坡的变形复活是在高陡的地形地貌、复杂的岩体结构、软弱的工程岩组和持续地表水入渗等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滑坡后缘圈椅状地形、滑体与周围岩土体的物质差异、断层切割前缘及水系堆积物的变迁等多方面特征验证了古滑坡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寨滑坡 古滑坡 变形分区 破坏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高地应力蚀变花岗岩隧道大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航 谢荣强 +2 位作者 宋章 任金龙 王士奇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西部山区某蚀变花岗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大变形不同程度地造成喷射混凝土剥落、钢架扭曲变形、钢拱架断裂、初支变形侵限以及隧道内坍塌等。为揭示蚀变花岗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孕育机理,通过岩石试验、监控量测、数值计算分析和地质综... 西部山区某蚀变花岗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大变形不同程度地造成喷射混凝土剥落、钢架扭曲变形、钢拱架断裂、初支变形侵限以及隧道内坍塌等。为揭示蚀变花岗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孕育机理,通过岩石试验、监控量测、数值计算分析和地质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蚀变花岗岩隧道高地应力及大变形特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蚀变花岗岩隧道工程区受构造影响强烈,蚀变特征显著,岩体结构疏松,蚀变花岗岩地层为大变形提供充足的物源条件。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显示发生大变形的蚀变花岗岩区段与地下水紧密相关,蚀变花岗岩中的伊蒙混石、绿泥石等亲水性矿物成分含量较高,遇水极易崩解,使得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大幅降低。结合隧道地质条件和地应力测试,反演分析了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发现蚀变花岗岩隧道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隧道沿线多处于高地应力状态,为大变形的发生提供内动力地质条件。根据隧道开挖过程中发生的支护变形及监控量测分析,复杂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的影响以及施工工艺与支护结构的质量是引起围岩大变形的重要主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花岗岩 高地应力隧道 西部山区 大变形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西南地区东部前后冬气温反位相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16
作者 吴遥 唐红玉 +2 位作者 董新宁 周杰 魏麟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7-858,共12页
利用西南地区东部台站观测和ERA5再分析等资料,分析该地区冬季气温前后冬反位相异常转折(以下简称异常转折)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季气温在2000年以后易出现前冷后暖(P1型)的异常转折变化,而前暖后冷(P2型)则在20世纪70年代... 利用西南地区东部台站观测和ERA5再分析等资料,分析该地区冬季气温前后冬反位相异常转折(以下简称异常转折)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季气温在2000年以后易出现前冷后暖(P1型)的异常转折变化,而前暖后冷(P2型)则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最多。冬季气温发生异常转折时,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反映出青藏高原高度场是最为关键的环流系统,甚至超过了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影响。200 hPa风场上,西风急流等系统通过影响东亚冬季风进而影响冬季气温季节内变化。海平面气压场上,当蒙古高压在冬季呈显著前强后弱异常变化时,冬季气温易出现P1型异常转折,反之易出现P2型异常转折。冬季气温季节内发生异常转折时,北大西洋、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印度洋海温均表现出较为明显异常信号;当前期夏、秋季这三个海域海温异常偏高时,冬季气温易出现P1型异常转折,反之则易出现P2型异常转折,夏、秋季异常海温可作为预测前兆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东部 冬季气温 异常转折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海南五指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成因分析
17
作者 胡盈盈 罗红霞 +5 位作者 戴声佩 禹萱 邓春梅 李海亮 梁伟红 郑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4-1633,共10页
五指山市作为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区,研究其生态环境质量及成因对保护海南生态环境完整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五指山市为评估单元,选取2001、2005、2010、2015、2021年Landsat影像,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五指山市作为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区,研究其生态环境质量及成因对保护海南生态环境完整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五指山市为评估单元,选取2001、2005、2010、2015、2021年Landsat影像,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并用Sen趋势分析和MK检验分析RSEI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OPGD)分析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成因。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01-2021年五指山市RSEI先下降后上升,RSEI均值从2011年的0.579波动上升到2021年的0.682;2001-2021年五指山市RSEI一般和良等级的占比最大,超过92.27%;RSEI等级为良的区域波动增加,RSEI等级为一般的区域波动减少,这表明五指山市RSEI呈高质量波动式增长。2)空间尺度上,RSEI等级为差和较差的区域集中在低海拔水系周边的乡镇;一般等级主要围绕差和较差等级的周围;良和优等级分布在四周、中东部海拔高地区。RSEI显著改善区域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一致;而显著退化区域则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乡镇地区。3)变化趋势上,研究区有92.58%的区域呈增加趋势,显著改善区域有5.93%;RSEI呈减少趋势的区域有7.42%,显著变差的有0.01%;趋势变化显示,21年间五指山市RSEI整体呈变好趋势,但是显著改善区域面积有限,仍需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4)驱动因子分析,气温、高程为主的自然因子和生产总值为主的社会因子是2021年五指山市RSEI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高程在单因子中具有最大解释力,气温和高程交互作用对RSEI解释力最高,而降水对五指山市RSEI不具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五指山 最优地理探测器 时空演变 成因分析
下载PDF
2022年夏季西北干旱区一次持续性高温的成因分析
18
作者 王勇 秦豪君 +5 位作者 王澄海 程蓉 马莉 叶培龙 付正旭 周子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0-463,共14页
利用站点资料和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西北干旱区夏季一次持续性高温天气进行诊断分析,并对高温的贡献因子作定量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高温达2092个站次,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偏北区域,其中108个站最高温突破近40年历... 利用站点资料和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西北干旱区夏季一次持续性高温天气进行诊断分析,并对高温的贡献因子作定量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高温达2092个站次,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偏北区域,其中108个站最高温突破近40年历史极值,98个站高温持续日数超过10天,均属历史罕见。(2)此次高温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高温持续期,南亚高压中心位置较同期偏北,强度较同期偏强。过程前期受中高层暖脊影响,在过渡期暖脊东移,大陆高压逐渐东伸,后期大陆高压发展强盛,并向东延伸与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相互连通,影响西北区大部分区域。西北区境内水汽辐散偏强,不易形成降水,同时下沉气流异常偏强,高层空气下沉增温,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发展与维持。(3)无论是过程前期还是后期,温度平流项在升温过程中贡献较小,而垂直输送项和非绝热加热项均是影响极端高温天气的关键因子,从影响因子类别角度,过程前期以动力因子贡献为主,形成稳定热穹顶后,在过程后期以热力贡献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高温 成因分析 异常特征 热量贡献
下载PDF
唐韩休墓壁画修复阶段霉菌病害成因分析
19
作者 李倩 高小超 +3 位作者 路智勇 王佳 金紫琳 唐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为评估韩休墓壁画搬迁阶段霉菌病害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和长效性,研究现修复阶段霉菌病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本研究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分析霉菌病害特征,采用分子技术鉴定壁画霉菌种属,结合搬迁阶段霉菌鉴定结果、保存环境监测数据等,探究搬迁... 为评估韩休墓壁画搬迁阶段霉菌病害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和长效性,研究现修复阶段霉菌病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本研究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分析霉菌病害特征,采用分子技术鉴定壁画霉菌种属,结合搬迁阶段霉菌鉴定结果、保存环境监测数据等,探究搬迁阶段霉菌治理方式对修复阶段菌群发展、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复阶段壁画霉菌样品分离的11株菌株分属青霉属(Penicillium)与枝孢属(Cladosporium)。与搬迁阶段相比,壁画表面霉菌多样性显著降低,优势菌青霉菌菌落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显示出克霉唑等防霉剂对曲霉菌、镰刀菌、交链孢菌生长的有效抑制以及青霉菌对环境的适应性与选择性。韩休墓壁画表面霉菌代谢产物作用于壁画基质,使壁画出现霉斑污染、变色等病害,且青霉菌菌丝体已深入地仗内部,对壁画结构稳定性危害极大。建议及时开展表面黄色、黑色霉菌分类清洗,杀菌剂筛选以及展柜环境监测控制等保护工作,以实现对韩休墓壁画霉菌病害的常态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休墓壁画 霉菌调查 霉菌鉴定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局部路径图的自动化漏洞成因分析方法
20
作者 余媛萍 苏璞睿 +1 位作者 贾相堃 黄桦烽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5-4572,共18页
快速的漏洞成因分析是漏洞修复中的关键一环,也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现有基于大量测试样本执行记录进行统计特征分析的漏洞成因分析方法,存在随机性噪声、重要逻辑关联指令缺失等问题,其中根据测试集测量,现有统计方法中的... 快速的漏洞成因分析是漏洞修复中的关键一环,也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现有基于大量测试样本执行记录进行统计特征分析的漏洞成因分析方法,存在随机性噪声、重要逻辑关联指令缺失等问题,其中根据测试集测量,现有统计方法中的随机性噪声占比达到了61%以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路径图的漏洞成因分析方法,其从执行路径中,提取函数间调用图和函数内控制流转移图等漏洞关联信息.并以此为基础筛除漏洞成因无关指令(即噪声指令),构建成因点逻辑关系并补充缺失的重要指令,实现一个面向二进制软件的自动化漏洞成因分析系统LGBRoot.系统在20个公开的CVE内存破坏漏洞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单个样本成因分析平均耗时12.4 s,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可以自动剔除56.2%噪声指令和补充并联结20个可视化漏洞成因相关点指令间的逻辑结构,加快分析人员的漏洞分析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洞分析 成因分析 函数间调用图 函数内控制流转移图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