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3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深层高变温背景下储层成岩作用与低渗致密化机制
1
作者 远光辉 彭光荣 +4 位作者 张丽丽 孙辉 陈淑慧 刘浩 赵晓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64,共21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油气勘探逐渐从中-浅层韩江组-珠江组的常规储层转向深层-超深层珠海组-恩平组的低渗致密储层,特殊的高变地温地质背景使得储层成岩作用以及致密化机制与常规储层差别较大。综合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物...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油气勘探逐渐从中-浅层韩江组-珠江组的常规储层转向深层-超深层珠海组-恩平组的低渗致密储层,特殊的高变地温地质背景使得储层成岩作用以及致密化机制与常规储层差别较大。综合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物性测试、成岩过程重建和物性恢复等技术,系统分析了白云凹陷西北部低隆起-中部洼陷带古近系珠海组下段-恩平组砂岩储层的成岩过程及差异,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地层埋藏史和现今物性数据,研究了影响储层物性关系的主要因素以及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珠海组下段-恩平组储层经历了较强的压实作用、2期碳酸盐胶结、3期硅质胶结和3期长石溶解作用。储层成岩作用过程中,地温梯度变化导致压实速率不同,经历不同开放-封闭体系的水-岩反应过程是不同区带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硅质胶结和碳酸盐胶结进一步增强了储层致密程度,溶解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从低隆起到洼陷带,伴随地温梯度升高和埋藏深度增加,低隆起储层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2期,斜坡带为中成岩B期,洼陷带为晚成岩期,成岩强度不断增加;成岩作用的差异使得储层物性演化显著不同。洼陷带储层在晚期烃类充注前已致密化,斜坡带储层在晚期烃类充注阶段逐渐致密,而低隆起区储层目前仍为低渗储层。斜坡带整体埋深小于5 km,且上覆地层具备良好封盖能力,是下部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化 差异成岩作用 深层储层 古近系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多阶段成岩作用对深层碳酸盐岩岩石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为例
2
作者 钟拥 鞠林波 +3 位作者 刘忠华 许玲 王佳庆 邓继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751,共14页
国内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普遍经历多阶段、多期次的成岩作用改造,非均质性极强,致使脱离地质背景的岩石物理分析方法难以准确地给出岩石物理变化规律与储层特征之间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合川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深层白云岩岩石物理性... 国内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普遍经历多阶段、多期次的成岩作用改造,非均质性极强,致使脱离地质背景的岩石物理分析方法难以准确地给出岩石物理变化规律与储层特征之间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合川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深层白云岩岩石物理性质的测量,并结合岩石学特征分析、多尺度孔隙结构分析及沉积环境的划分,在成岩作用过程框架下分析岩石物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层段白云岩差异性成岩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岩石孔隙结构特征与微观结构特征.丘滩相高能微生物白云岩分别经历同生期微生物白云岩化与渗透回流白云岩化作用、准同生期选择性溶蚀作用、埋深白云岩化作用以及构造-热液白云岩化,形成的晶粒白云岩主要为致密"焊接"型和紧密型白云石晶体接触边界,溶蚀孔隙发育,微裂隙与孔喉共同作为流体渗流通道.滩间海低能硅质、泥质与灰质云岩主要经历弱毛细管浓缩白云岩化作用、强机械压实致密化与埋深白云岩化作用,形成的晶粒白云岩存在致密"焊接"型、黏土型、石英胶结型与方解石型晶体接触边界,孔隙以残余原生粒间或晶间孔为主,以微裂隙作为主要的流体渗流通道.晶粒边界性质与孔隙结构共同控制了样品的宏观物性及地震弹性性质,相同晶粒边界的样品具有一致的纵波-横波速度和纵波速度-速度比变化关系.微裂隙等软孔隙对纵、横波速度影响程度的差异造成有效压力-速度、纵波-横波速度、纵波速度-速度比、孔隙度-速度关系以及孔隙尺度流体相关频散作用的强弱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深层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地震预测提供岩石物理依据,并可作为示例形成在地质过程中研究岩石物理特征演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特征 成岩作用 灯影组 深层碳酸盐岩
下载PDF
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
3
作者 陈思芮 鲜本忠 +4 位作者 纪友亮 李嘉奇 田荣恒 王鹏宇 唐禾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手段,开展前陆盆地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清水河组依次经历了“...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手段,开展前陆盆地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清水河组依次经历了“缓慢浅埋”、“构造抬升”、“渐进深埋”与“快速深埋”4个埋藏阶段。“缓慢浅埋”与“构造抬升”不仅能够缓解储层颗粒间的机械压实作用,还有利于长期保持开放型的成岩体系;既能够促进大气淡水对储层易溶组分的充分溶解,还能够抑制溶蚀产物的沉淀。晚期“快速深埋”过程促成流体超压的发育,一方面有效地抑制压实、胶结作用对原生孔隙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促进储层微裂缝的大量发育,提高了晚期有机酸充注产生的溶蚀效果。基于孔隙度演化史的定量恢复,证实长期“缓慢浅埋”与“构造抬升”过程对深层—超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发育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晚期“快速深埋”过程,“渐进深埋”过程则几乎没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碎屑岩储层 成岩作用 埋藏方式 下白垩统清水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储关系研究
4
作者 刘阳 刘彦成 +4 位作者 林利明 周能武 王子轶 卢双舫 乔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8-1391,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在强烈的成岩作用改造下,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制约了勘探效果。根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数据,对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开展了系...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在强烈的成岩作用改造下,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制约了勘探效果。根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数据,对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开展了系统研究;基于岩芯孔渗测试,高压压汞测试,表征了研究区致密砂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结合探井产气特征,依据水膜厚度法、充注动力法、试气产能法及浮力平衡法确定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理论下限、成藏下限、有效渗流下限和致密上限。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现今正处于中成岩A-B演化阶段,压实和各类胶结作用的差异发育是导致储层非均质强的原因。根据致密储层成岩改造的差异划分出5种成岩相:绿泥石包裹相、溶蚀相、石英胶结相、混合胶结相及致密相。根据成储界线划分出:常规储层、Ⅰ级致密储层、Ⅱ级致密储层、Ⅲ级致密储层。常规储层与Ⅰ级致密储层对应致密上限,常规储层主要包括以绿泥石包裹相和溶蚀相,Ⅰ级致密储层以溶蚀相为主,混合胶结相次之;Ⅱ级致密储层和Ⅲ级致密储层对应有效渗流下限,Ⅱ级致密储层以溶蚀相和混合胶结相为主,Ⅲ级致密储层以混合胶结相和致密相为主。其中常规储层和Ⅰ级致密储层是最具潜力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致密砂岩 成岩作用 储层评价
下载PDF
陇东合水地区长6油藏成岩作用对孔喉结构的影响探析
5
作者 孙宁 陈占军 +1 位作者 余岚 刘雪芬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在充分了解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主要勘探成果和勘探难点的基础上,本着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解释和分析的原则,运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实验储层沉积学等方法与原理,对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孔喉结构类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充分了解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主要勘探成果和勘探难点的基础上,本着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解释和分析的原则,运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实验储层沉积学等方法与原理,对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孔喉结构类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长石溶孔、岩屑溶孔三种孔隙类型;主要发育的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喉道类型为主;主要发育的孔隙组合类型为中孔微喉型和小孔微喉型。还进一步研究了该区长6油藏储层成岩作用对孔喉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区发育的成岩作用中溶解作用对储层岩石的储集性能起着建设性作用,而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则起着破坏性作用。该研究对研究区孔喉微观结构的认识及油藏的高效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合水区块 长6油藏 孔喉结构 成岩作用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一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6
作者 杨世豪 高吉宏 +4 位作者 吴海红 王小军 王宏峰 张旭 贺昊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一段致密砂岩储层发育,但储层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强,为准确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的带来难度。综合利用薄片、电镜、包裹体、物性等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下沟组一段主要发育岩屑砂岩...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一段致密砂岩储层发育,但储层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强,为准确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的带来难度。综合利用薄片、电镜、包裹体、物性等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下沟组一段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属于特低(低)孔-特低渗致密储层;主要经历压实-压溶、胶结、溶蚀3种成岩作用,经历早成岩(A、B期)、中成岩(A1、A2、B期) 2个阶段5个期次的成岩演化;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影响可划分为早期压实大量减孔、早期胶结减孔-低熟油充注、中期溶蚀增孔、晚期胶结致密-成熟油充注、后期稳定下降5个阶段,划分为中压实-弱胶结-强溶蚀、强压实-中胶结-中溶蚀、中压实-强胶结、强压实-填充4种成岩相;分析预测出C201井以东、Yc1井以南、Qc1井以东为3个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成果可为营尔凹陷下沟组一段致密砂岩储层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致密砂岩 下沟组一段 营尔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W102井区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7
作者 黄瑞丽 王桂成 +1 位作者 黄英 胡晨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铸体薄片观察和电镜扫描等检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W102井区长6储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102井区长6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储层为典型的低孔—超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此外,... 通过铸体薄片观察和电镜扫描等检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W102井区长6储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102井区长6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储层为典型的低孔—超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此外,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期间的压实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不具主导性;胶结作用复杂,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大;溶蚀作用表现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溶蚀率增大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储层 储层空间 储层物性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下载PDF
普光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中超 周勇水 +6 位作者 刘平 宋胜利 王志宝 田洪维 姜鹏 康华 康东雅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62,共10页
利用岩石薄片、铸体图像、全岩X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测试等分析实验技术,对四川盆地普光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孔隙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普光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砂... 利用岩石薄片、铸体图像、全岩X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测试等分析实验技术,对四川盆地普光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孔隙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普光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黏土矿物晶间微孔;2)强压实作用和多期次多类型强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烃源岩生排烃期的有机酸溶蚀作用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3)须家河组历经碱性—酸性—碱性—酸性—碱性等5期成岩流体演化阶段,“三碱两酸”5期酸碱交替的流体变化决定了成岩孔隙演化,控制了溶蚀孔隙型有效储层的形成,近烃源岩和烃源岩内砂岩段具有酸性流体充注优势,更利于溶蚀孔隙形成,是有效储层发育的主力层段。研究成果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普光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灯四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9
作者 李毕松 金民东 +2 位作者 朱祥 代林呈 杨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44,共13页
本文以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灯四段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丰富的野外露头和钻井取心资料,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地化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灯四段储层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储层孔隙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灯四段碳酸盐岩储层... 本文以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灯四段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丰富的野外露头和钻井取心资料,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地化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灯四段储层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储层孔隙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灯四段碳酸盐岩储层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过程中广泛地受到孔隙流体和成岩变化的影响,依序经历海底胶结作用、同生-准同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早成岩期相控岩溶作用、浅埋藏期胶结充填作用、中-深埋藏期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等。其中,由于复杂的成岩流体影响,主要的胶结充填作用表现为五期白云石充填和两期与火山-热液活动相关的硅质充填,对储层破坏最为严重。而早成岩期相控岩溶作用则是灯四段储层形成的最关键建设性成岩作用,与典型表生岩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川东北地区灯四段储层在这些成岩作用的动态叠加中,最终形成现今的储集面貌。研究结果可为寻找区域优质储层提供更科学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 相控岩溶 灯四段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代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特征
10
作者 沈艳杰 李嘉欣 +3 位作者 周洋 高丹 程日辉 胡小强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270-283,共14页
通过钻井岩性、岩石组分分析、狄更森图解分析和成岩作用分析,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代火山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坳陷内A井区、B井区钻遇中生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陆相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序列,B井区凝灰质... 通过钻井岩性、岩石组分分析、狄更森图解分析和成岩作用分析,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代火山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坳陷内A井区、B井区钻遇中生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陆相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序列,B井区凝灰质砂岩发育,火山碎屑含量较高;A井区主要发育碎屑砂岩。凝灰质砂岩中火山碎屑的体积分数为20%~35%,碎屑砂岩中也含有小于10%的火山碎屑。成岩作用研究表明,A区发育凝灰质溶蚀-绢云母蚀变和黏土矿物蚀变作用,同时酸性流体导致岩石中黏土矿物选择性生成或转化,这些黏土矿物早期占位,抵抗颗粒间压实,后期或溶蚀或转化,形成粒内溶蚀孔和部分基质溶孔,释放一定储集空间;B区发育的少量凝灰质砂岩以脱玻化-重结晶作用为主,导致微细粒凝灰质组分减少,降低喉道堵塞,提高连通性,晚期脱玻化导致硅质胶结作用增强。研究区储层具非均质性,凝灰质砂岩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为主,脱玻化孔及晶间孔贡献相对较少,构造-火山活动形成岩石裂隙-微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盆地 东部坳陷 中生代 凝灰质砂岩 成岩作用
下载PDF
辽宁本溪牛毛岭马家沟组顶部剖面的成岩作用
11
作者 孙宝亮 梁俊红 +1 位作者 温守钦 崔卫利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本文以阴极发光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胶结物形态和结构以及接触关系的观察,对本溪市牛毛岭马家沟组顶部剖面成岩作用进行研究,重建成岩历史和孔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胶结、白云岩化、溶蚀、早期破... 本文以阴极发光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胶结物形态和结构以及接触关系的观察,对本溪市牛毛岭马家沟组顶部剖面成岩作用进行研究,重建成岩历史和孔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胶结、白云岩化、溶蚀、早期破裂作用;同生成岩阶段的成岩作用多样:分层①、②和⑤经受较强压实作用,分层③—⑤白云岩化特征符合回流渗透模式,分层④由于溶蚀形成溶塌角砾;早成岩阶段主要为胶结作用,主要发生于浅埋藏环境:分层①的掘穴和破裂等大孔隙被铁方解石充填,分层③—⑤中晶间孔隙、小窗状孔隙、溶塌裂缝、硬石膏晶体铸模等孔隙被白云石充填;中、晚成岩阶段的成岩作用很少。该剖面的成岩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早成岩阶段,这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奥陶统埋藏史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沟组 阴极发光 成岩作用 胶结作用 白云岩化 辽宁本溪地区
下载PDF
胜北洼陷三间房组致密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港 程甜 +4 位作者 李杰 陈安清 李富祥 徐慧 徐胜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洼陷中侏罗统三间房组油气资源丰富,但该组储集砂体致密,非均质性较强,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开发。以胜北洼陷中侏统三间房组砂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薄片观察、电镜扫描、高压压汞测试等,研究致...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洼陷中侏罗统三间房组油气资源丰富,但该组储集砂体致密,非均质性较强,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开发。以胜北洼陷中侏统三间房组砂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薄片观察、电镜扫描、高压压汞测试等,研究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胜北洼陷三间房组储集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平均孔隙度为6.44%,平均渗透率为0.18 mD,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成岩演化过程为压实—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绿泥石环边胶结—石英Ⅰ期次生加大、长石溶解—钠长石化—绿泥石环边胶结—碳酸盐岩胶结—长石溶解—高岭石伊利石化,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胜北洼陷三间房组储集砂岩平均初始孔隙度为34.66%,早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平均减孔14.05%,胶结作用平均减孔0.50%;早成岩阶段B期压实作用平均减孔3.21%,胶结作用平均减孔0.75%;中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平均减孔7.02%,胶结作用平均减孔4.26%;中成岩阶段B期压实作用平均减孔1.08%,胶结作用平均减孔0.75%。中成岩阶段A期溶蚀作用是研究区增孔的关键,平均增孔量为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胜北洼陷 三间房组 中侏罗统 致密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古近系平湖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盛谦 曾溅辉 +2 位作者 刘亚洲 李淼 焦盼盼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61,共13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勘探程度高,油气资源丰富。根据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资料,分析了孔雀亭地区平湖组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海盆地孔雀亭地区平湖组主要为三角洲-海湾沉积环境,平下段下部...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勘探程度高,油气资源丰富。根据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资料,分析了孔雀亭地区平湖组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海盆地孔雀亭地区平湖组主要为三角洲-海湾沉积环境,平下段下部和上部主要为潮坪沉积环境,平中段和平上段由潮坪沉积环境过渡为三角洲沉积环境。(2)孔雀亭地区平湖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储层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为低孔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0.44%,平均渗透率为25.65 mD。(3)研究区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降低了储层物性,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岩石具有抗压实作用,保护了原生粒间孔,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研究区储层主要处于晚成岩A2期,在3 000~3 500 m和4 000~4 400 m处形成了2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相对优质的储集性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古近系 孔雀亭地区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下载PDF
乌伦古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文龙 牛花朋 +5 位作者 张关龙 王圣柱 于洪洲 焦小芹 熊峥嵘 周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6-305,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勘探效果一直不理想。本文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以及扫描电镜、微米CT等多种分析结果,重点对准东北缘乌伦古地区火山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勘探效果一直不理想。本文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以及扫描电镜、微米CT等多种分析结果,重点对准东北缘乌伦古地区火山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先后经历了冷凝固结、岩浆期后热液作用、风化剥蚀淋滤作用和埋藏成岩作用4个成岩阶段,主要发育冷凝固结作用、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充填胶结作用、蚀变作用和交代作用6种成岩作用。冷凝固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可以形成原生孔隙、溶蚀孔和溶蚀裂缝,对改善储层质量起关键性作用;压实作用、充填胶结作用、蚀变作用及交代作用大大减少了原有储集空间。CT扫描成像、测井解释等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上石炭统储层储集性能略优于下石炭统,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区主要位于上石炭统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地区 火山岩储层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白垩系清水河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剑 高崇龙 +5 位作者 白雷 向宝力 刘金 鲜本忠 连丽霞 刘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2-645,共14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白垩系清水河组具有十分优越的油气勘探前景,系统研究其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演化过程,明确有利储层发育区,可以为后期油气精细勘探评价提供指导。基于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全岩X衍射、粒度、扫描电镜、碳酸盐胶结物碳...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白垩系清水河组具有十分优越的油气勘探前景,系统研究其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演化过程,明确有利储层发育区,可以为后期油气精细勘探评价提供指导。基于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全岩X衍射、粒度、扫描电镜、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分析,综合研究准南西段清水河组成岩特征及其孔隙演化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成岩相间的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差异。研究表明:(1)研究区清水河组储层以砂砾岩为主,岩屑含量高,平均占比65.97%,并以凝灰岩岩屑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2%,平均渗透率为7.45×10-3μm2,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型的致密储层,但局部仍有优质储层发育;(2)储层埋藏方式以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为特征,并可进一步划分出长期浅埋、构造抬升至近地表、正常深埋和快速深埋4个演化阶段。其中在长期浅埋、构造抬升至近地表、正常深埋阶段储层成岩演化处于早成岩A期,而快速深埋阶段储层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3)清水河组储层可划分出4种典型成岩相,即强压实相、钙质/铁泥质强胶结相、凝灰质充填—弱溶蚀相和弱压实—孔隙发育相,并以成岩相为约束建立准噶尔盆地南缘清水河组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弱压实—孔隙发育相为优质储层成岩相类型,其次为凝灰质充填—弱溶蚀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 孔隙演化 清水河组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成岩作用控制下低渗透砂岩润湿性演化过程及机制——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鑫 曾溅辉 +4 位作者 贾昆昆 王伟庆 李博 安丛 赵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8-1320,共13页
润湿性对低渗透砂岩中流体的渗流能力具有关键的控制作用。在成岩演化过程中,低渗透砂岩储层流体性质、矿物类型及成分变化频繁,导致润湿性演化机制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低渗透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工作。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 润湿性对低渗透砂岩中流体的渗流能力具有关键的控制作用。在成岩演化过程中,低渗透砂岩储层流体性质、矿物类型及成分变化频繁,导致润湿性演化机制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低渗透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工作。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基于地质资料分析,采用铸体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矿物组分分析、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高温高压Amott法润湿性实验和高温高压固-油-水接触角实验,系统分析成岩作用对低渗透砂岩储层润湿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多样的成岩作用导致不同成岩阶段发育的主要孔隙类型存在差异。在早成岩A期、B期及中成岩A1期、A2期和B期的这5个成岩阶段,低渗透砂岩储层发育的主要孔隙类型依次为压实残余孔、长石溶蚀粒内孔-碳酸盐溶蚀粒间孔、石英边缘溶蚀孔、长石溶蚀粒内孔-碳酸盐溶蚀粒间孔和裂缝。随着成岩演化的进行,压实残余孔、石英边缘溶蚀孔和长石溶蚀粒内孔亲水性变强,而方解石溶蚀粒间孔亲油性变强,白云石溶蚀粒间孔由水润湿变为中性润湿。同时,不同成岩阶段发育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其表面润湿特性决定了低渗透砂岩整体的润湿性。在成岩过程中低渗透砂岩润湿性主要表现为水润湿的特性,在从早到晚的5个成岩阶段依次为强亲水性、弱亲水性、亲水性、中性和亲水性。最后,建立了成岩作用控制下砂岩储层润湿性演化模式,对指导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成岩作用 滩坝砂 深层油藏 低渗透砂岩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基于岩相的致密砂岩差异成岩作用及其储层物性响应——以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宏博 马存飞 +4 位作者 曹铮 李志鹏 韩长城 纪文明 杨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6-992,共17页
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孔渗测试和压汞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埋藏史和油气充注史,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层成岩作用、岩相差异成岩机理及储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 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孔渗测试和压汞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埋藏史和油气充注史,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层成岩作用、岩相差异成岩机理及储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工河组在成岩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不同岩相储层成岩机理差异明显,钙质砂岩相、含泥质炭质纹层砂岩相和富火山凝灰质杂基砂岩相在早成岩阶段储层就趋于致密,至中成岩阶段成岩作用强度较弱;块状砂岩相在早成岩阶段孔隙保存完好,中成岩阶段流体运移通畅,经历了多期次的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含砾砂岩和砾岩相砾石含量高,流体运移不畅,早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弱,中成岩阶段表现为弱胶结、弱溶蚀的特征。岩相间不同的成岩机理对孔隙结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钙质砂岩相与含泥质炭质纹层砂岩相的孔隙连通性差、结构复杂,整体物性较差,不利于油气富集;块状砂岩相的孔喉分选性好,孔隙在所有岩相中最为发育且连通性强,整体物性好,有利于油气富集;含砾砂岩和砾岩相的颗粒分选差并紧密接触,孔隙连通性受到一定限制,但破坏性成岩作用强度较弱,总体物性较好,可以形成有效的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成岩演化 成岩作用机理 孔隙结构 岩相 致密砂岩储层 三工河组 莫西庄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峰峰 叶禹 +1 位作者 余义常 郭睿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90,共21页
成岩作用是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成因之一,也是控制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和预测的重要地质因素。首先概括了碳酸盐岩成岩研究的技术方法,重点剖析了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硅化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的成岩机理... 成岩作用是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成因之一,也是控制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和预测的重要地质因素。首先概括了碳酸盐岩成岩研究的技术方法,重点剖析了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硅化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的成岩机理及最新认识,归纳总结了生物扰动、构造破裂、烃类充注及微生物等成岩作用的辅助因素。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对象从礁滩和微生物岩逐步拓展到潟湖、混积岩及冷水沉积等领域。分析了构造-层序控制下成岩环境和成岩作用的演变,根据沉积能量和成岩性质划分出5种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组合。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存在问题包括:成岩模拟系统与真实地层环境差异大;成岩术语不规范、成岩模式理想化和单一化;潟湖、深水和冷水等非常规碳酸盐岩研究程度低;成岩作用的双刃性及对储层改造的定量化研究不足。指出了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结合地层埋藏史,实验模拟方法将逐步趋向真实埋藏环境,成岩模拟软件不断实现模块集成化和智能化;成岩模式更加精细且更具针对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实现定量化研究;非常规碳酸盐岩成岩机理研究更加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碳酸盐岩 溶蚀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 成岩模式
下载PDF
成岩作用对致密油储层分布的影响——以松南让字井斜坡带扶余油层为例
19
作者 张响响 陶士振 +2 位作者 朱如凯 柳少波 公言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9-568,共10页
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南部最主要的含油层系,目前已进入致密油勘探阶段,查明成岩作用对致密油储层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影响,对致密油勘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松南让字井斜坡带泉四段扶余油层为例,通过岩石薄片、黏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 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南部最主要的含油层系,目前已进入致密油勘探阶段,查明成岩作用对致密油储层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影响,对致密油勘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松南让字井斜坡带泉四段扶余油层为例,通过岩石薄片、黏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实验分析及物性、高压压汞等实验资料,开展成岩作用对致密油储层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扶余油层溶蚀孔隙发育的有效储层多为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砂岩。在埋藏深度1 750~2 250 m,I/S混层比为25%~15%,对应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2期,此深度带为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目前致密油开采多在本带;当埋藏深度大于2 250 m时,I/S混层比小于15%,对应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B期,储层进一步致密。将研究区扶余油层划分为常规储层及Ⅰ类致密油储层、Ⅱ类致密油储层与Ⅲ类致密油储层,在纵向上,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各类储层依次出现。研究区扶余油层致密油勘探最有利的是Ⅰ类和Ⅱ类致密油储层,最有利的勘探深度介于1 750~2 2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致密油 致密砂岩 储层分布 扶余油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潮坪相碎屑岩成岩作用与成岩演化研究
20
作者 郑潇宇 张翔 +4 位作者 李建 田景春 彭明鸿 张琪沅 张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0-541,共12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苏盖特布拉克组发育一套潮坪相沉积,是该层系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基于什艾日克剖面、奇格布拉克剖面、肖尔布拉克剖面的地质测量,采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测温及黏土矿物X衍射等分析手段开展... 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苏盖特布拉克组发育一套潮坪相沉积,是该层系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基于什艾日克剖面、奇格布拉克剖面、肖尔布拉克剖面的地质测量,采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测温及黏土矿物X衍射等分析手段开展海相碎屑岩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研究,为塔里木盆地苏盖特布拉克组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部署和甜点储层预测提供地质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苏盖特布拉克组发育潮坪沉积环境的砂体,砂岩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偶见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2)苏盖特布拉克组砂岩经历了压实(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致密的直接原因,钙质胶结和硅质胶结是储层致密化的根本因素;(3)苏盖特布拉克组砂岩的成岩演化阶段已达到中成岩B期,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自生黏土矿物(绿泥石)环边—第一期长石、岩屑溶蚀作用—第一期硅质胶结—第一期泥微晶方解石胶结/压溶作用/黏土矿物的伊利化—第二次硅质胶结/第二期铁方解石胶结—钙质胶结物溶蚀。据此建立的成岩演化模式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致密砂岩中甜点储层预测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模式 潮坪相碎屑岩 苏盖特布拉克组 塔西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