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黄酸对人胸腺细胞成熟分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小建 王卫平 杨毅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视黄酸调节胸腺细胞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胸腺组织培养体系,在培养体系中加入视黄酸或视黄酸受体拮抗剂。在培养的不同时间收集胸腺细胞,用荧光标记的抗CD3、CD4、CD8抗体染色,并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胸腺细... 目的:研究视黄酸调节胸腺细胞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胸腺组织培养体系,在培养体系中加入视黄酸或视黄酸受体拮抗剂。在培养的不同时间收集胸腺细胞,用荧光标记的抗CD3、CD4、CD8抗体染色,并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胸腺细胞表面标志随成熟分化的变化。胸腺细胞抽提的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视黄酸受体α(RARα) mRNA的表达。结果:体外胸腺组织培养体系能支持胸腺细胞的发育成熟。在培养24 h促进未成熟的CD4+CD8+胸腺细胞向CD4+成熟细胞分化发育作用明显,并且该作用可被RARα特异性拮抗剂Ro41-5253所拮抗。视黄酸也能显著抑制CD4+CD8+胸腺细胞向CD8+细胞分化,该作用也在培养24 h出现。实时定量PCR显示,视黄酸能促进RARα mRNA表达,并且 RARαmRNA表达水平与CD4+CD8+胸腺细胞百分数之间存在正相关,与CD8+胸腺细胞百分数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视黄酸可能通过影响其受体RARα表达而影响胸腺细胞的成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胸腺细胞 成熟分化 作用机制 视黄酸受体α
下载PDF
胸腺细胞成熟分化不同阶段的辐射敏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旭 张迎春 刘树铮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1,共4页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研究了胸腺细胞及其亚组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胸腺细胞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并且在胸腺细胞成熟分化的不同阶段辐射敏感性不同。成熟的胸腺细胞具有相对的辐射抗性。各亚组辐射敏感性依次为:CD4+CD8...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研究了胸腺细胞及其亚组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胸腺细胞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并且在胸腺细胞成熟分化的不同阶段辐射敏感性不同。成熟的胸腺细胞具有相对的辐射抗性。各亚组辐射敏感性依次为:CD4+CD8+>CD4-CD8->CD4-CD8+>CD4+CD8-,D37值分别为0.76、0.92、1.77Gy和3.67Gy。全胸腺细胞的D37为0.84Gy。CD3+细胞的D37值为2.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成熟分化 辐射敏感性 辐射效应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3 Nedd4结构域家族对成骨细胞增殖成熟分化的调节 被引量:1
3
作者 蒋笑 张还添 查振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478,共4页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所介导的泛素化修饰在蛋白质的定位、代谢、调节和降解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是调控蛋白质动态平衡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1]。这一系统中,泛素连接酶 E3作为关键酶,负责确定蛋白质泛素...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所介导的泛素化修饰在蛋白质的定位、代谢、调节和降解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是调控蛋白质动态平衡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1]。这一系统中,泛素连接酶 E3作为关键酶,负责确定蛋白质泛素化的特异性,识别靶蛋白底物,并引发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所以,E3泛素连接酶是整个泛素化修饰过程的关键因子。在骨骼系统中,成骨细胞作为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其增殖、分化、成熟等各个阶段受到各种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Nedd4)是泛素连接酶 E3中具有 E6同源相关蛋白羧基端结构域(HECT 结构域)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2]。此家族的多个成员能够通过泛素化作用调控与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磷酸化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2(MEKK2)等经典通路。所以,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也与成骨细胞的周期、增殖、凋亡、分化等活动密切相关。泛素化酶尤其是 Nedd4泛素连接酶 E3家族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如能被阐明,对解释多种骨科疾病如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除了经典通路的调节以外,对Nedd4家族的研究也有了很多新的突破。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泛素连接酶 E3 Nedd4家族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增殖 羧基端结构域 泛素连接酶 成熟分化 家族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调节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新型泡沫材料可吸附干细胞并促进其成熟分化
4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37-37,共1页
据Viswanathan P 2012年11月30日(J Am Chem Soc,2012 Nov 30.)报道,正如骨头可以牢牢固定住身体一样,人体细胞也存在"支架"可以将机体固定住,这种支架称作细胞外基质(ECM),不仅使得细胞附着,而且可以提供细胞的吸附位点或黏着点... 据Viswanathan P 2012年11月30日(J Am Chem Soc,2012 Nov 30.)报道,正如骨头可以牢牢固定住身体一样,人体细胞也存在"支架"可以将机体固定住,这种支架称作细胞外基质(ECM),不仅使得细胞附着,而且可以提供细胞的吸附位点或黏着点,从而使得细胞可以结合,就好像是骨骼将肌肉固定于某处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成熟分化 泡沫材料 吸附 细胞外基质 人体细胞 细胞附着 Soc
原文传递
CD147对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廖通权 刘玉刚 +4 位作者 胡旭 张莹 余世明 初同伟 周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23-2626,共4页
目的建立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s)体外分化成熟的模型,研究CD147对OCs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使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β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 目的建立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s)体外分化成熟的模型,研究CD147对OCs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使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β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OCs生成。实验分为对照组、诱导组(RANKL+M-CSF)及阻断组(RANKL+M-CSF+CD147Ab),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7在破骨前体细胞(osteo-clast precursor cells,OPCs)的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OCs的分化成熟情况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CD147及TRAP mRNA在OPCs中的表达变化。结果①CD147分子在OPCs细胞膜上表达。②流式细胞术测得细胞膜表面平均荧光强度对照组(159.55±1.65)、诱导24 h组(171.18±3.46)、诱导48 h组(178.47±4.59)逐渐增强(P<0.05),而阻断24 h组(117.69±9.01)显著减弱(P<0.01)。③阻断组TRAP染色阳性细胞(细胞核≥3)数显著少于诱导组(P<0.01),且OCs体积小。④在24、48 h诱导组CD147 mRNA相对表达量[(1.393±0.248)、(1.772+0.326)]及TR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1.810±0.398)、(2.608±0.906)]在OPCs诱导分化过程逐渐增高,均高于相应时相点阻断组(P<0.05);且TRAP mRNA相对表达量与CD147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833,P<0.01)。结论 CD147分子在OPCs细胞膜上表达且参与OCs分化成熟;抑制CD147的表达,OCs出现成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CD147 分化成熟
原文传递
IFN-γ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月 邹红岩 +1 位作者 马云 陈洪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IFN-γ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Mo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o),然后将Mo与GM-CSF,IL-4体外培养7d,并于培养第5d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γ(1×106U/L和2×106U/L)共同培养,用流... 目的研究IFN-γ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Mo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o),然后将Mo与GM-CSF,IL-4体外培养7d,并于培养第5d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γ(1×106U/L和2×106U/L)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膜表面CD83和MHC-DR表达,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p40+p70的含量。结果两种浓度的IFN-γ均可显著刺激DC表达CD83和MHC-DR,分泌IL-12p40+p70,增强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尤以IFN-γ1×106U/L作用更强。结论IFN-γ可以有效促进MoDC的功能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IFN-Γ 分化成熟
下载PDF
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军营 马平安 +4 位作者 赵一丹 朱雪萍 崔琰 张艳敏 陈新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98-1805,共8页
利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研究了小麦成熟胚在MS+2,4-D(2mgL-1)培养基上脱分化过程种基因表达变化,用NCBI、DATF和DRTF等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对基因表达信息进行处理,并针对生长素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80个生长素... 利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研究了小麦成熟胚在MS+2,4-D(2mgL-1)培养基上脱分化过程种基因表达变化,用NCBI、DATF和DRTF等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对基因表达信息进行处理,并针对生长素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80个生长素相关基因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的2、6、12、24和72h等不同时间点,至少发生了一次有意义的表达变化,其中41个在整个过程中上调,29个下调;10个在不同时点分别表现上调或下调。这些基因涉及到生长素的运输、响应、诱导、合成和降解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对BG906698、BQ281752、CD454626、CD864552、CD938626、BJ233383和AY543630基因的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表明,它们的表达变化与基因芯片的结果基本一致。质膜H+-ATPase基因(AY543630)在2h时间点即有较高强度表达,然后下降,24h降至最低水平,表明该基因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的启动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相关基因 小麦成熟胚脱分化 质膜H+-ATPase基因 基因芯片
下载PDF
IL-6通过SOCS3诱导小鼠髓源性DCs分化成熟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永亮 余佩武 +1 位作者 刘伟 饶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观察IL-6诱导小鼠髓源性DCs分化成熟障碍过程中SOCS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采用黏附法结合GM-CSF和IL-4刺激法在体外培养髓源性DCs(BMDCs)。用LPS诱导iDCs成熟,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 目的观察IL-6诱导小鼠髓源性DCs分化成熟障碍过程中SOCS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采用黏附法结合GM-CSF和IL-4刺激法在体外培养髓源性DCs(BMDCs)。用LPS诱导iDCs成熟,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IL-6处理前后LPS诱导的BMDCs中SOCS3表达的变化,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观察SOCS3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能显著诱导BMDCs SOCS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而经过IL-6处理后,LPS诱导BMDCs 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的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甲基化特异性PCR与单独用LPS处理的BMDCs相比,经IL-6处理后的BMDCs SOCS3启动子区CpG岛被甲基化。结论 IL-6通过诱导SOCS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来抑制SOCS3表达,进而阻遏iDCs分化成熟,促进胃癌等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树突状细胞 分化成熟障碍 IL-6 SOCS3 CPG岛甲基化
原文传递
SOCS3与LIGHT在诱导DC分化成熟中的相互作用
9
作者 林苹 张洁 +5 位作者 王琪 陆燕蓉 王修杰 熊竹娟 杨洪亮 任婧婧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SOCS3与LIGHT在刺激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用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产生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RT-PCR、Western b... 目的探讨SOCS3与LIGHT在刺激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用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产生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受LIGHT刺激后BMDC中SOCS3 mRNA及SOCS3蛋白表达的时间动力学;利用反义核苷酸技术抑制SOCS3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BMDC表面分子CD4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LIGHT刺激后,BMDC的SOCS3 mRNA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并呈双峰度变化(分别出现在LIGHT刺激后2h和10h,增高幅度分别为92%和83%,其蛋白表达亦有所增加(LIGHT刺激24h后表达量增加80%,P<0.05);反义寡核苷酸能阻断SOCS3的表达,其对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49%和45%;经反义寡核苷酸处理后的BMDC在LIGHT刺激下其CD40、CD86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LIGHT在刺激BMDC分化成熟过程中同时上调了SOCS3的表达;阻断SOCS3能使BMDC对LIGHT的反应更敏感,从而促使BMDC成熟度更高;SOCS3对LIGHT诱导的BMDC分化成熟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SOCS3 树突状细胞 分化成熟
下载PDF
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初步分析
10
作者 陈军营 张艳敏 +3 位作者 李明杰 马平安 崔琰 陈新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3-1092,共10页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以揭示其脱分化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研究了小麦成熟胚在MS+2,4-D(2mg·L?1)培养基上脱分化过程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变化,通过NCBI、D...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以揭示其脱分化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研究了小麦成熟胚在MS+2,4-D(2mg·L?1)培养基上脱分化过程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变化,通过NCBI、DATF和DRTF等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对基因表达信息进行处理,对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AF161719.1、BE492852、BJ218430、BJ252470、BJ272518、BJ274015、CA616149、CD896892、CK153462、CK207725、CK171662、CD901339和U48692.1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有46个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的2、6、12、24和72h等不同时间点至少发生了一次有意义的表达变化,其中在整个过程中有32个基因上调,14个基因下调。这些基因包括酪蛋白基因、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基因、14-3-3蛋白基因、钙调素基因和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基因,其表达变化与基因芯片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CA613597、CA674315、BJ274015、CA654806、CD901339、CK198900、CA697195、CA642143、CA744550和AB011670.1对脱分化的启动和促进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小麦成熟胚脱分化 基因芯片
下载PDF
青藤碱对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
11
作者 黄江波 罗志刚 +5 位作者 高红强 刘利 何群君 李建军 言彩红 龙向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394-3399,共6页
背景:利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有可能成为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途径。目的:探讨青藤碱对大鼠来源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及成熟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胫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经粒-巨噬细胞集... 背景:利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有可能成为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途径。目的:探讨青藤碱对大鼠来源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及成熟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胫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4作用诱导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第7天加入脂多糖刺激成熟,在刺激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成熟时,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不同剂量的青藤碱处理组,作用48 h后收获树突状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CD80、RT1B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可见细胞符合成熟树突状细胞形态特性;青藤碱低剂量组可见绝大部分树突状细胞成熟;青藤碱中剂量组细胞部分悬浮,成熟度差;青藤碱高剂量组大部分细胞尚未成熟;(2)与对照组相比,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CD80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青藤碱中、高剂量组RT1B表达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青藤碱中、高剂量组培养上清中IL-12p70水平显著降低(P<0.01);(4)与对照组相比,青藤碱中、高剂量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降低(P<0.05);(5)结果表明,青藤碱能抑制树突状细胞进一步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免疫耐受 青风藤属 组织工程 干细胞 分化 青藤碱 树突状细胞 分化成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结肠癌细胞中Ese-3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翔 金雪荣 +3 位作者 宋扬 杨静 李俊强 苏海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506-510,共5页
目的:利用体外共培养实验,观察结肠癌细胞SW480中上皮特异性转录因子Ese-3表达水平的改变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获得过表达Ese-3的结肠癌细胞SW480(SW480 Ese-3)及其对照细胞株(SW480 NC... 目的:利用体外共培养实验,观察结肠癌细胞SW480中上皮特异性转录因子Ese-3表达水平的改变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获得过表达Ese-3的结肠癌细胞SW480(SW480 Ese-3)及其对照细胞株(SW480 NC)。利用磁珠分选方式,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获得CD14^+细胞,经rh GM-CSF、rhIL-4刺激获得不成熟的DC(iDC)。通过Transwell小室将SW480Ese-3和SW480 NC细胞分别与iDC进行间接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的DC细胞中HLA-DR、CD14、CD83、CD86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 p70的水平。结果 :SW480 Ese-3/DC共培养组DC细胞表面标志物HLA-DR、CD83、CD86水平,较SW480 NC/DC共培养组升高,CD14水平降低;SW480Ese-3/DC共培养组上清中IL-12 p7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结论 :在体外共培养实验中,SW480细胞过表达Ese-3可促进DC细胞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e-3 树突状细胞 结肠癌 分化成熟 肿瘤免疫逃逸 微环境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B细胞表面分化成熟抗原269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海梅 徐运孝 +2 位作者 李清照 沈婵娟 胡国瑜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B细胞表面分化成熟抗原269(CD269)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s)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作用。方法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B细胞表面分化成熟抗原269(CD269)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s)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作用。方法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的培养液进行体外诱导,并设置转染组、空载组和对照组,转染组培养第1d加入rAAV/CD269病毒液,空载组培养第1d加入rAAV病毒液,对照组培养第1d加入等量磷酸缓冲盐溶液,3组均于培养第5 d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仪诱导树突状细胞(DCs)成熟。观察分化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检测3组DCs的CD269表达。将3组DCs分别加入自体T淋巴细胞,获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检测CTLs中干扰素(IFN)-γ的表达,并检测3组中CTLs分别对人U266细胞、人MM原代细胞和阴性对照细胞的杀伤率和转染组不同效靶比下的杀伤率。结果细胞逐渐发生形态学改变且符合DCs形态特征。转染组DCs中CD269表达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转染组IFN-γ的表达率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转染组CTLs对人MM细胞株U226和人MM原代细胞的杀伤率均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当效靶比为1:1、5:1、10:1、20:1、50:1时,CTLs对人MM原代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3.24±1.29)%、(17.68±1.96)%、(25.66±2.17)%、(33.14±2.33)%、(39.74±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AV介导CD269基因转染DCs能够获得CTLs,上调IFN-γ表达,增强对人MM细胞株U226的杀伤作用,且效靶比越高,杀伤率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B细胞表面分化成熟抗原269 基因转染 树突状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胶质瘤细胞miR-153上调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Nr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首杰 冯达云 许春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735-2740,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miR-153上调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胶质瘤细胞系GL261,随机分为对照组、miR-153 mimics阴性对照组、miR-153 mimics组,以miR-153 mimics阴性对照、miR-153 mimics分别处理GL261,...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miR-153上调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胶质瘤细胞系GL261,随机分为对照组、miR-153 mimics阴性对照组、miR-153 mimics组,以miR-153 mimics阴性对照、miR-153 mimics分别处理GL261,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GL261细胞miR-153、VEGF-A及IL-10 mRNA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GL261细胞VEGF-A、IL-10、Nrf2蛋白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2.4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MHC-II、CD80、CD86、CD40表达水平;将小鼠T淋巴细胞系与上述各组DC2.4细胞共培养,以CCK-8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53 mimics组GL261细胞miR-153、VEGF-A及IL-10 mRNA水平,VEGF-A及IL-1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DC2.4表面共刺激分子MHC-II、CD80、CD86及CD40表达水平,DC2.4细胞Nrf2蛋白表达,T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miR-153 mimics阴性对照组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上调miR-153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性因子VEGF-A、IL-10,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并上调其Nrf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miR-153 树突状细胞 分化成熟 NRF2
下载PDF
红细胞成熟脱核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房芳 谢小燕 +1 位作者 岳文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3-710,共8页
面对解决血液来源匮乏的问题,开发新的血源已经成为当前医疗中的迫切需要,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就是体外产生功能性的红细胞,而脱核是关键的一步.虽然目前的研究表明已经可以在体外条件下产生成熟的脱核红细胞,但是诱导分化的效率相对比较... 面对解决血液来源匮乏的问题,开发新的血源已经成为当前医疗中的迫切需要,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就是体外产生功能性的红细胞,而脱核是关键的一步.虽然目前的研究表明已经可以在体外条件下产生成熟的脱核红细胞,但是诱导分化的效率相对比较低.不仅如此,我们对红细胞脱核机制研究的并不是很清楚.本文对于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三种脱核理论,包括细胞凋亡学说、不对称分裂学说、膜泡运输理论,以及脱核过程中重要的蛋白质、microRNA进行了阐述,并对体外制备血细胞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体外诱导 成熟分化 脱核
原文传递
人参茎叶总皂甙对人白血病细胞株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薇 易永林 《山西白血病》 1992年第1期34-37,15,共5页
实验选用人参茎叶总皂甙(GSL)对人单核样白血病细胞株U—937,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进行了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GSL对U—937细胞具有较强的诱导分化作用,形态及功能上均出现向单核细胞成熟分化的特征,并表现出分化后的细胞... 实验选用人参茎叶总皂甙(GSL)对人单核样白血病细胞株U—937,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进行了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GSL对U—937细胞具有较强的诱导分化作用,形态及功能上均出现向单核细胞成熟分化的特征,并表现出分化后的细胞周期动力学的特征性变化。对HL—60细胞也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但分化程度低于U—937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分化作用 人参茎叶总皂甙 人白血病细胞株 U-937细胞 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 细胞周期动力学 HL-60细胞 U937 成熟分化 单核细胞 分化程度 单核样 GSL 特征性
下载PDF
抗P-选择素凝集素-EGF功能域单抗对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抑制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同 孙桂芝 +5 位作者 张玉梅 赵亚鹏 吴开胤 张雁云 张冬青 陈楠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201-205,共5页
在发现抗P-选择素凝集素-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成熟及功能有抑制作用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PsL-EGFmAb对DC干预调节的作用机制。通过SCF、GM-CSF、TGF-β1、Flt-3L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 在发现抗P-选择素凝集素-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成熟及功能有抑制作用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PsL-EGFmAb对DC干预调节的作用机制。通过SCF、GM-CSF、TGF-β1、Flt-3L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并于成熟过程中用PsL-EGFmAb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RT-PCR检测细胞内NF-κBp50、NF-κBp65mRNA表达;MTT比色法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以及ELISA法测定IL-12p70分泌的含量。结果显示,PsL-EGFmAb对DC表面特异性C型凝集素DC-SIGN(CD209)表达有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抑制DC细胞内NF-κBp50、NF-κBp65mRNA表达,相应抑制其黏附共刺激分子CD11c、CD83、CD80、CD86表达,以及IL-12p70分泌,此外也可抑制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PsL-EGFmAb对DC成熟及功能的抑制作用,提示与其抑制作为DC模式识别受体及功能分子DC-SIGN有关,并可能是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途径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分化成熟 DC-SIGN 抗P-选择素凝集素-EGF功能域单抗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肿节风总黄酮调节MAPK/JNK信号通路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
18
作者 尚广彬 陈中 +4 位作者 张钟康 卢震 路千里 严小军 卢晓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9-465,共7页
目的 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 N-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探讨肿节风总黄酮对体外巨核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终浓度为5 ng·mL^(-1)的佛波醇12-十四酸酯13-乙酸酯(PMA)和体积分数为1%的抗血小... 目的 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 N-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探讨肿节风总黄酮对体外巨核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终浓度为5 ng·mL^(-1)的佛波醇12-十四酸酯13-乙酸酯(PMA)和体积分数为1%的抗血小板血清(APS)联合作用于Dami细胞,构建体外巨核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MA诱导组(5 ng·mL^(-1))、APS模型组(5 ng·mL^(-1)PMA+1%APS)以及肿节风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15.6、7.8、3.9μg·mL^(-1)肿节风总黄酮+5 ng·mL^(-1)PMA+1%APS)。分别于培养48、72、96 h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培养96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ami细胞的巨核细胞表面标志物CD41a、CD42b和CD61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ami细胞MAPK/JN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JNK、JNK、p-c-Jun、c-Jun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MA诱导组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1);与PMA诱导组相比,APS模型组48 h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但随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减弱,72、96 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PS模型组比较,肿节风总黄酮中、高剂量组48、72 h的细胞活力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P<0.01),肿节风总黄酮高剂量组96 h的细胞活力受到显著抑制(P<0.0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A诱导组Dami细胞表面的CD41a、CD42b和CD6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PMA诱导组比较,APS模型组Dami细胞表面的CD41a、CD42b和CD6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JNK/JNK及p-c-Jun/c-Ju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APS模型组比较,肿节风总黄酮高、中剂量组Dami细胞表面的CD41a、CD42b和CD6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p-JNK/JN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肿节风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Dami细胞p-c-Jun/c-Ju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肿节风总黄酮可能通过调节MAPK/JNK信号通路来改善巨核细胞分化成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总黄酮 巨核细胞分化成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MAPK/JNK信号通路 Dami细胞
原文传递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
19
作者 苏坚 廖前进 +1 位作者 贺修胜 苏琦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MTT法测定DADS对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HE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MTT法测定DADS对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HE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周期分布等方面的变化。结果MTT法测定结果显示DADS可抑制SW480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形态学观察发现DADS诱导SW480细胞呈现出成熟分化的特征;随着DADS浓度加大,阻滞在G2/M期的细胞数目增多,亚二倍体峰逐渐增高。结论DADS可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使癌细胞阻滞于G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细胞增殖抑制 SW480细胞 人结肠癌细胞系 流式细胞仪检测 DADS 增殖抑制作用 增殖抑制效应 细胞周期分布 MTT法 细胞形态学 浓度依赖性 形态学观察 研究对象 药物作用 HE染色 测定结果 成熟分化 数目增多
下载PDF
人DC体外分化成熟特性及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对其干预调节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同 张雁云 +6 位作者 孙桂芝 张玉梅 倪培华 陈永熙 吴开胤 张冬青 陈楠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4-533,共10页
结合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探讨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体外培养人DC成熟和功能干预调节的作用.通过SCF,GM-CSF,TGF-β1,Flt-3L及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并于细胞成熟过... 结合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探讨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体外培养人DC成熟和功能干预调节的作用.通过SCF,GM-CSF,TGF-β1,Flt-3L及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并于细胞成熟过程中用PsL-EGFmAb及辅以IL-10作为对照进行干预.分别观察和检测DC形态学及细胞活力,细胞表面分子HLA-DR,CD1a,CD11c,CD54,CD83,CD80,CD86,CD209(DC-SIGN)及CD62P,E,L(P-、E-、L-选择素)表达,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IL-12p35,p40 mRNA与NF-κBP50,P65 mRNA表达,培养上清液中IL-12p70分泌含量,以及DC体外对T淋巴细胞刺激能力,以此分析PsL-EGFmAb对DC成熟与功能的干预状况.结果显示,未成熟DC高表达属模式识别受体的C型凝集素DC-SIGN外,且胞内蓄积适量ROS,具备了细胞吞噬能力.成熟DC除仍高表达DC-SIGN,伴随细胞内NF-κB基因明显表达,其表面黏附共刺激分子CD11c,CD83,CD80,CD86表达上调,且细胞因子IL-12合成分泌增加,并具明显的体外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符合于抗原提呈细胞特征.此外,未成熟和成熟DC基本不表达P-,E-选择素,而分别高表达和低表达L-选择素.进一步发现,PsL-EGFmAb较对照IL-10对DC表面DC-SIGN表达有抑制作用;也能抑制细胞内NF-κB基因表达,并相应抑制或下调DC黏附共刺激分子CD11c,CD83,CD80,CD86及HLA-DR表达,抑制IL-12基因转录及其合成分泌,以及抑制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PsL-EGFmAb对DC分化成熟及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示此作用与其抑制作为DC模式识别受体及功能分子DC-SIGN有关,并可能是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途径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分化成熟 C型凝集素 DC-SIGN 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