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斑马鱼建立成瘾性药物对运动机能及认知功能影响的评价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颜慧 宫泽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利用斑马鱼这一新型模式动物,建立斑马鱼自发活动及学习记忆模型,并考察成瘾性药物对模型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吗啡及甲基苯丙胺作为受试药物,利用斑马鱼行为视频跟踪分析系统自动记录动物行为参数,在自发活动模型主要测试运动路程... 目的利用斑马鱼这一新型模式动物,建立斑马鱼自发活动及学习记忆模型,并考察成瘾性药物对模型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吗啡及甲基苯丙胺作为受试药物,利用斑马鱼行为视频跟踪分析系统自动记录动物行为参数,在自发活动模型主要测试运动路程、穿越次数及在顶部停留时间等行为,而进入营养富集区(EC区)的潜伏时间与总停留时间则作为T迷宫模型建立的主要指标,分别考察斑马鱼在运动机能及认知功能方面的行为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6min内吗啡预处理组中斑马鱼运动路程、垂直穿越次数及在上部的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甲基苯丙胺预处理组的垂直穿越次数及在上部的停留时间有明显的下调(P<0.01,P<0.01),提示吗啡短时暴露使斑马鱼活动性增强,甲基苯丙胺急性处理使得斑马鱼处于焦虑状态;在T迷宫测试中,正常的斑马鱼随着训练次数增加,与首次测试相比进入营养富集区(EC区)的时间有下降趋势,在EC区的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而与正常组相比,吗啡重复处理组中斑马鱼在EC区的停留时间无变化,而甲基苯丙胺重复处理组斑马鱼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到影响。结论成瘾性药物影响斑马鱼游泳行为与认知功能,且不同药物产生特征性影响,表明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可为药物引发的神经精神障碍及损伤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行为模型 成瘾性药物 自发活动 认知能力 神经精神障碍
下载PDF
成瘾性药物概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志宏 张程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兴奋剂 镇静剂 致幻剂 成瘾性药物
下载PDF
3种成瘾性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房淼 江明金 +4 位作者 林莹波 朱道琦 李婵 陈敏婷 莫志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3种成瘾性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受精后48h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心脏毒性模型,用不同浓度的甲基苯丙胺、盐酸氯胺酮和美沙酮处理上述胚胎,分别于处理后12h、24h观察胚胎心脏的形态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 目的观察3种成瘾性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受精后48h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心脏毒性模型,用不同浓度的甲基苯丙胺、盐酸氯胺酮和美沙酮处理上述胚胎,分别于处理后12h、24h观察胚胎心脏的形态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甲基苯胺(1000、500mg·L^-1)和氯胺(2000、1000、500mg·L^-1)引起斑马鱼胚胎心率显著降低,出现心膜出血、血细胞在心区堆积、心包囊水肿等心脏中毒现象.高浓度美沙酮(1000、500mg·L^-1)能引起斑马鱼胚胎全部死亡,而低浓度美沙酮(300、200mg·L^-1)能引起斑马鱼胚胎部分死亡,部分心率明显下降并且出现心脏中毒现象.结论初步证实3种成瘾性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均有心脏毒性作用,而美沙酮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作用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性药物 甲基苯丙胺 盐酸氯胺酮 美沙酮 斑马鱼胚胎 心脏毒性
下载PDF
不滥用成瘾性药物
4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09年第5期55-55,共1页
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的药物为成瘾性药物。许多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长期使用可以使人成瘾。药物成瘾可引起机体周期性或慢性中毒,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个方面。千万不要滥用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
关键词 成瘾性药物 镇静催眠药 慢性中毒 药物 躯体依赖 精神依赖 镇痛药 依赖性
下载PDF
阿片类成瘾性药物可引起性功能障碍
5
作者 陈铮 《首都医药》 2006年第17期48-49,共2页
人们试图通过使用药物来增强性功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很多人尝试通过使用一些易成瘾性药物或者毒品,来增强自己的性功能。专家提示,成瘾性药物和毒品危害极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滋扰和破坏社会治安,同时,其... 人们试图通过使用药物来增强性功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很多人尝试通过使用一些易成瘾性药物或者毒品,来增强自己的性功能。专家提示,成瘾性药物和毒品危害极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滋扰和破坏社会治安,同时,其对性功能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性药物 功能障碍 阿片类 毒品危害 增强性功能 历史进程 身心健康 社会治安 药物
原文传递
遵医嘱使用成瘾性药物,预防依赖
6
作者 赵晶 《健康》 2020年第10期79-80,共2页
大家都知道,合理使用药物才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滥用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有时候还会危害健康。某些药物比如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具有一定的成瘾性,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依赖性,严重时会危害人体健康。什么是药物依赖药物依... 大家都知道,合理使用药物才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滥用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有时候还会危害健康。某些药物比如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具有一定的成瘾性,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依赖性,严重时会危害人体健康。什么是药物依赖药物依赖又称“药物成瘾或药物成瘾性”,俗称“药瘾”,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躯体状态,表现为一种强迫性地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性药物 强迫性 药物依赖 镇静催眠药 药物 滥用药物 镇痛药 躯体状态
原文传递
药物成瘾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身健 刘志强 徐丽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4-327,共4页
药物成瘾是以失去控制地服用某种成瘾药物为特征的并伴有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受损的慢性、复发性疾病。近年来药物成瘾已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成瘾性药物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近年来,药物成瘾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机... 药物成瘾是以失去控制地服用某种成瘾药物为特征的并伴有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受损的慢性、复发性疾病。近年来药物成瘾已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成瘾性药物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近年来,药物成瘾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以及以认知功能障碍为靶点的治疗策略成为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长期服用 复发性疾病 成瘾性药物 功能受损 身心健康
下载PDF
药物成瘾与突触可塑性调节 被引量:4
8
作者 沈亚君 朱永平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94-99,共6页
药物成瘾是由成瘾药物与大脑奖赏系统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慢性、复发性脑病,涉及极其复杂的神经机制。成瘾性药物滥用不仅对生理、心理造成危害,对社会与道德尤具负面影响。对于成瘾性药物如何在哺乳动物脑中通过修饰神经回路、影响神经元... 药物成瘾是由成瘾药物与大脑奖赏系统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慢性、复发性脑病,涉及极其复杂的神经机制。成瘾性药物滥用不仅对生理、心理造成危害,对社会与道德尤具负面影响。对于成瘾性药物如何在哺乳动物脑中通过修饰神经回路、影响神经元可塑性,促成行为和认知上的长时程变化(如持续性觅药、复吸等),已成为基础和I临床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主要热点和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突触可塑性 成瘾性药物 调节 神经元可塑性 神经机制 脑奖赏系统 长时程变化
下载PDF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与阿片类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房蕾 朱永平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阿片类药物依赖戒断 慢性复发性脑病 吗啡戒断综合征 治疗困难 阿片 成瘾性药物 可控制性 用药行为
下载PDF
转录因子参与药物成瘾的分子学机制
10
作者 刘晓玲 高峻钰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药物 转录因子 分子学机制 环磷酸腺苷(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慢性复发性脑病 成瘾性药物 转录调节因子 药物诱导 持续状态
下载PDF
丙泊酚成瘾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超 罗如意 +2 位作者 李想 高腾 尹毅青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87-188,191,共3页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丙泊酚应用于临床以来,凭借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诱导、维持以及镇静[1,2]。但是近年来,多起与丙泊酚相关的死亡事件陆续被报道。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丙泊酚可能存在药物成瘾与滥用...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丙泊酚应用于临床以来,凭借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诱导、维持以及镇静[1,2]。但是近年来,多起与丙泊酚相关的死亡事件陆续被报道。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丙泊酚可能存在药物成瘾与滥用,而这种特性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1997年,Soyka等人已有研究表明,丙泊酚已经成为麻醉护士娱乐性药物应用中的第4大滥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性药物 药物 麻醉诱导 作用时间 死亡事件 基础研究 短效静脉麻醉药 死亡案件 滥用药物 药物浓度
下载PDF
吃着吃着,药成瘾了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春丽 《医药与保健》 2013年第9期36-37,共2页
据媒体报道,武汉的小王是一所艺校跳舞专业的学生,长期服用去痛片,结果导致几天不吃去痛片,就觉得浑身不适。医生说,这是由于滥用易成瘾性药物造成的。
关键词 成瘾性药物 媒体报道 长期服用 去痛片
下载PDF
ΔFosB在慢性药物依赖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菲 刘新社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81-84,89,共5页
关键词 性药物依赖 ΔFosB 调控作用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 成瘾性药物 信号转导系统 脑奖赏系统 适应性变化
下载PDF
强痛定的成瘾性
14
作者 麦毅忠 王小群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8-38,共1页
1983年至1985年国内部分医药学期刊有关强痛定的成瘾性报道,成瘾患者共36人。分布于安徽、湖北、内蒙、辽宁、江苏、吉林、河南、浙江等省。男女均见。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76岁。职业为国家干部。
关键词 强痛定 成瘾性药物 医药学期刊 国家干部 药物 戒断症状 用药次数 欣快感 麻醉药品管理 颅痛定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部分成瘾性物质知晓与使用的干预效果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思梅 钟苑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青少年成瘾性物质使用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研究青少年使用成瘾性物质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17篇对照研究文献被纳入研究,包括以吸烟危害健康认知率为指标的11篇文献、吸烟率为指标的12篇文献和以成瘾性药物危害健...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青少年成瘾性物质使用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研究青少年使用成瘾性物质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17篇对照研究文献被纳入研究,包括以吸烟危害健康认知率为指标的11篇文献、吸烟率为指标的12篇文献和以成瘾性药物危害健康认知率为指标的3篇文献,成瘾性药物滥用率为指标的2篇文献,并根据基线率、干预手段和重测间隔时间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吸烟有害健康认知率总OR(95%CI)值为2.48(1.57~3.91),吸烟率总OR(95%CI)值为0.36(0.22~0.60),成瘾性物质认知率总OR(95%CI)值为0.23(0.11~0.36)。结论干预总体效果较好,但具有较高的异质性,经亚组分析后,大多分组仍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烟草 成瘾性药物 知晓 使用 干预效果 META分析
下载PDF
东莨菪碱复合液(中药麻醉)解除麻醉剂成瘾性8例
16
作者 郑萍 郭进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71-271,共1页
1972年笔者探索采用中药麻醉法治疗重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过程中,已报道该法不仅有良好的止痛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且有解除麻醉剂成瘾性的作用。为进一步证实其解除麻醉剂戒断症状的效能。笔者自1984~1987年用中药麻醉法(东莨菪碱复合液... 1972年笔者探索采用中药麻醉法治疗重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过程中,已报道该法不仅有良好的止痛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且有解除麻醉剂成瘾性的作用。为进一步证实其解除麻醉剂戒断症状的效能。笔者自1984~1987年用中药麻醉法(东莨菪碱复合液)治疗8例麻醉剂成瘾患者,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麻醉剂成瘾者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7~51岁。其中度冷丁成瘾6例,强痛定成瘾1例,安眠酮成瘾1例。成瘾时间最长2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复合液 中药麻醉 成瘾性药物 强痛定 安眠酮 戒断症状 度冷丁 有效病例 吗啡类药物
下载PDF
前额叶皮层突触可塑性的改变是大鼠由非成瘾状态向成瘾状态过渡的关键因素
17
作者 简旻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20-320,共1页
药物成瘾是人们使用一些具有特殊神经精神毒性的药物后,脑组织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慢性、复发性脑疾病。药物成瘾同时具有失去控制的用药意愿或强迫性觅药以及用药不顾及后果的行为特征。然而,并非所有使用过成瘾性药物的人都成为了... 药物成瘾是人们使用一些具有特殊神经精神毒性的药物后,脑组织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慢性、复发性脑疾病。药物成瘾同时具有失去控制的用药意愿或强迫性觅药以及用药不顾及后果的行为特征。然而,并非所有使用过成瘾性药物的人都成为了成瘾者。有研究统计表明,首次使用可卡因就成瘾的人不超过使用该药物总人数的16%。因此,药物成瘾是一个由可控制的用药行为逐渐过渡到强迫性用药模式的过程,而此过渡过程可能是由前额叶皮层(PFC)功能的异常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前额叶皮层 突触可塑性 状态 大鼠 神经精神毒性 用药模式 成瘾性药物
下载PDF
研究显示糖可能具有成瘾性
18
作者 高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年第3期48-48,共1页
很久以来,很多过度进食的人都在怀疑糖是不是具有成瘾性。最近,有科学家对"糖具有成瘾性"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事实上,甜味剂所诱发的大脑化学变化,跟一些跟成瘾性药物,例如可卡因和海洛因是一样的。这些研究发现在近期的美... 很久以来,很多过度进食的人都在怀疑糖是不是具有成瘾性。最近,有科学家对"糖具有成瘾性"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事实上,甜味剂所诱发的大脑化学变化,跟一些跟成瘾性药物,例如可卡因和海洛因是一样的。这些研究发现在近期的美国神经心理药理学年会上公布。在一个电视会议上,这个研究的主要负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性药物 科学家 化学变化 心理药理学 海洛因 药物 电视会议 甜味剂 行为变化 大脑
下载PDF
药物静脉自身给药发展和药物强化作用认同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秀依 翟海峰 +1 位作者 马宝苗 刘昱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药物成瘾研究中通常使用的动物模型包括药物辨别、自发活动行为敏化、条件性位置偏爱和自身给药。不同的动物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成瘾性药物的多种作用,既有相似点,也有很大的区别。其中,自身给药是最能反映人类主动觅药和用药行为... 药物成瘾研究中通常使用的动物模型包括药物辨别、自发活动行为敏化、条件性位置偏爱和自身给药。不同的动物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成瘾性药物的多种作用,既有相似点,也有很大的区别。其中,自身给药是最能反映人类主动觅药和用药行为的动物模型,使客观考察药物成瘾者的主动强迫性用药这一行为特点成为可能,从而在药物成瘾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纵观自身给药模型的发展,也恰好反映了学术界对成瘾性药物本身强化作用的早期争论和最终认同。因此,这篇文章将着重阐述药物静脉自身给药模型的发展以及药物强化作用在自身给药行为中角色认同的历史沿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身给药 药物辨别 强化作用 药物 条件性位置偏爱 动物模型 成瘾性药物 自身给药行为
下载PDF
药物滥用的性别差异及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桂萍 周文华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
精神兴奋剂(可卡因、苯丙胺等)、阿片类药物(海洛因、阿片、吗啡等)、致幻剂和大麻类等毒品都具有强烈的成瘾性。女性滥用海洛因与其他成瘾性药物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峻社会问题。1994年调查发现,香港地区精神药物滥用人数有2328人,... 精神兴奋剂(可卡因、苯丙胺等)、阿片类药物(海洛因、阿片、吗啡等)、致幻剂和大麻类等毒品都具有强烈的成瘾性。女性滥用海洛因与其他成瘾性药物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峻社会问题。1994年调查发现,香港地区精神药物滥用人数有2328人,到2001年已增加到6022人,其中男性占82.3%,女性占17.7%[1]。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121万人,其中女性占1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物学机制 性别差异 药物滥用 阿片类药物 成瘾性药物 滥用海洛因 精神兴奋剂 2009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