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拿若铜(金)矿床隐爆角砾岩对成矿时代的约束
1
作者 高轲 宋扬 +3 位作者 刘治博 杨欢欢 林彬 李发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研究目的】拿若矿床是多龙矿集区4个超大型矿床之一,由斑岩型和角砾岩型矿体组成。斑岩型矿体研究资料丰富,角砾岩矿体研究程度较浅,隐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时代关系还缺乏详细的研究。隐爆角砾岩整体呈筒状产出,角砾成分为长石石英砂... 【研究目的】拿若矿床是多龙矿集区4个超大型矿床之一,由斑岩型和角砾岩型矿体组成。斑岩型矿体研究资料丰富,角砾岩矿体研究程度较浅,隐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时代关系还缺乏详细的研究。隐爆角砾岩整体呈筒状产出,角砾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胶结物成分主要为岩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年代学证据探讨隐爆角砾岩形成与成矿的时代关系。【研究结果】锆石矿物学显示花岗闪长斑岩(NR1)锆石边部发生溶蚀边,震荡环带减弱,未彻底重结晶;胶结物(NR2)锆石结晶较好,震荡环带清晰。两种样品的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两期岩浆源区均为陆壳环境;稀土配分曲线均较陡,富集重稀土,亏损轻稀土;具有显著的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7.3~125.4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20.8±1.4)Ma,成岩时间在120.8 Ma左右;胶结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3.5~119.9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6.4±1.2)Ma,隐爆时代在116.4 Ma左右。【结论】拿若矿床共发生两期成岩作用,分别为~120 Ma和~117Ma。拿若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116~117 Ma,而非~120 Ma。根据年代学证据认为,成矿作用和隐爆作用受同期岩浆作用控制,隐爆作用在前而成矿作用在后,岩浆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隐爆时代 成岩成矿时代 隐爆角砾岩 拿若 西藏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川南攀西地区茅坪石墨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
2
作者 刘治成 郑梦天 +4 位作者 郭宇衡 段威 周勇 刘博 唐文春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73-84,共12页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茅坪石墨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位于上扬子古陆西缘的康滇断隆带中北段,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成矿时代研究较为薄弱。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天宝山组浅变质岩中,本文主要开展了矿石主量、微量及稀...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茅坪石墨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位于上扬子古陆西缘的康滇断隆带中北段,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成矿时代研究较为薄弱。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天宝山组浅变质岩中,本文主要开展了矿石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矿岩层原岩为副变质岩,一套含碳质石英粉砂岩,沉积于缺氧环境。微量元素特征指示矿体原岩由近海陆源碎屑物沉积形成,矿石稀土含量(ΣREE)平均为158 g/t,δCe值平均为0.63,呈弱负异常,δEu值平均为0.69,呈负异常,具滨海潮坪相沉积特征。石墨矿体δ^(13)C值为-28.35‰~-29.08‰,平均为-28.59‰,表明成矿碳质主要为有机碳。昔街角闪二长闪长岩锆石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为(823.4±3.6)Ma,晚于天宝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954 Ma),代表了石墨矿受叠加变质时间。综上,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其变质作用可能包括晋宁期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并叠加了接触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晶质石墨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时代 沉积-变质 米易茅坪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双庙关金矿床成矿时代与成矿背景
3
作者 秦志军 汪兴韦 +5 位作者 周豹 刘嘉 杜文洋 曾小华 李奥冰 张维康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隶属于秦岭-大别成矿带,近年来找矿进展显著,但成矿时代和成矿背景尚不清楚。矿区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变辉长岩,沿NE-NNE向和NW向断裂产出11条金矿(化)体。基于详细野外调查发现,矿区北部钾长... 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隶属于秦岭-大别成矿带,近年来找矿进展显著,但成矿时代和成矿背景尚不清楚。矿区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变辉长岩,沿NE-NNE向和NW向断裂产出11条金矿(化)体。基于详细野外调查发现,矿区北部钾长花岗岩体、花岗斑岩体均被NE向含矿断裂穿切,为成矿前岩浆活动产物,矿区中部的闪长岩脉则穿切矿体,晚于成矿事件。钾长花岗岩体、花岗斑岩体和闪长岩脉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3.6±1.1)Ma、(127.9±1.6)Ma和(126.6±1.3)Ma。因此,双庙关金矿床应形成于128~126 Ma,与小秦岭、熊耳山、桐柏等矿集区金爆发式成矿的时间一致,与中国东部岩石圈破坏导致的构造-岩浆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庙关 金矿床 大别造山带 成矿时代 岩石圈破坏
下载PDF
坦桑尼亚盖塔绿岩带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
4
作者 司建涛 白德胜 +3 位作者 肖尊群 李水平 祁东 孙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3期387-395,共9页
坦桑尼亚盖塔绿岩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坦桑尼亚克拉通的西北部,绿岩带内发育有世界级的大型金矿床——盖塔金矿。通过对盖塔绿岩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典型矿床和成矿时代进行研究,厘定了该绿岩带的成矿时代,总结了其演化历史。研究表明:盖... 坦桑尼亚盖塔绿岩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坦桑尼亚克拉通的西北部,绿岩带内发育有世界级的大型金矿床——盖塔金矿。通过对盖塔绿岩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典型矿床和成矿时代进行研究,厘定了该绿岩带的成矿时代,总结了其演化历史。研究表明:盖塔绿岩带出露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太古宇尼安萨群条带状铁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和卡维隆多群砂砾岩,以及同造山期和后造山期花岗岩、煌斑岩和粗面岩等侵入岩体。区内构造发育,多为褶皱和剪切带,构造方向主要为NW-SE、NE-SW和近SN向。区内金矿脉主要产于条带状铁建造与煌斑岩脉的剪切接触带内,及其与煌斑岩平行的石英脉中;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矿体为从岩浆分异出的含矿热液流体赋存于构造空间所形成,根据测年资料,初步认为盖塔绿岩带的主要金成矿期为(2699±9)~(2617±17)Ma,其带内发育的盖塔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太古宇绿岩带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桑尼亚 绿岩带 盖塔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下载PDF
青海省牛苦头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研究:来自成矿岩体年代学和黄铁矿Re-Os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新雨 王书来 +7 位作者 吴锦荣 王幻 祝新友 王玉往 张坤 刘明 杨星 蔡亚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81,共11页
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重要的矽卡岩多金属成矿带,牛苦头矽卡岩型矿床位于该地区中西段,为祁漫塔格地区探明的中-大型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鉴于矿区成岩成矿时代以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存在争议,笔者通过LA-ICP-MS及热... 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重要的矽卡岩多金属成矿带,牛苦头矽卡岩型矿床位于该地区中西段,为祁漫塔格地区探明的中-大型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鉴于矿区成岩成矿时代以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存在争议,笔者通过LA-ICP-MS及热表面电离质谱Re-Os同位素测试技术对锆石及黄铁矿年代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苦头矿区M1矿段10线钻孔底部成矿花岗岩体年龄分别为(362.2±2.7)Ma、(361.8±3.4)Ma,与主成矿阶段闪锌矿密切共生的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59.2±6.3)Ma。牛苦头矿区矽卡岩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岩与成矿时代耦合于(362.2±2.7)~(359.2±6.3)Ma,表明该矽卡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力西期晚泥盆世。黄铁矿初始187OS/188Os值为0.13±0.24,表明牛苦头铅锌矿床金属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形成于晚泥盆世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构造-岩浆旋回中碰撞-后碰撞的拉伸背景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年代学 成岩与成矿时代耦合 金属成矿物质来源 壳幔混合
下载PDF
辽东前寒武纪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中伴生铀矿的成矿时代与测年结果可靠性分析
6
作者 孙欣宇 李立兴 +4 位作者 李厚民 章永梅 孟洁 李小赛 王亿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0-1103,共14页
辽东地区是中国成矿时代最古老的铀矿矿集区,有单铀型和铁矿伴生型两种,其中单铀型矿床成矿年龄已基本厘定,而铁矿伴生型铀矿成矿年龄尚不明确,制约了该类矿床的成因认识。晶质铀矿是铁矿伴生型铀矿中最主要的含铀矿石矿物,对其开展测... 辽东地区是中国成矿时代最古老的铀矿矿集区,有单铀型和铁矿伴生型两种,其中单铀型矿床成矿年龄已基本厘定,而铁矿伴生型铀矿成矿年龄尚不明确,制约了该类矿床的成因认识。晶质铀矿是铁矿伴生型铀矿中最主要的含铀矿石矿物,对其开展测年能够直接厘定铀矿成矿时代。本文对翁泉沟富蛇纹石磁铁矿矿石和弓长岭石榴子石蚀变岩中的晶质铀矿进行电子探针(EPMA)测年,并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翁泉沟富蛇纹石磁铁矿矿石中的晶质铀矿进行U-Pb测年,两种测年结果相互验证,获得辽东地区铁矿伴生型铀矿的成矿时代为~1.85Ga,并在~1.78Ga遭受了后期热液事件的改造,与单铀型矿床成矿年龄一致,说明辽东地区单铀型和铁矿伴生型铀矿都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辽东地区铁矿伴生型铀矿不同矿床的成矿热液在流体成分和温度上有差别,但都具有碱性和氧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铀矿 U-Pb定年 电子探针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铁矿伴生型铀矿 成矿时代可靠性分析
下载PDF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区变形序列、成矿时代及含矿构造属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柏道远 李彬 +1 位作者 吴梦君 王朝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83,共24页
渣滓溪锑钨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的中段,经历了早期钨矿、晚期锑矿等两期成矿作用。目前该矿床锑矿的成矿时代不明,控矿构造的形成背景也缺乏研究。鉴此,本文对渣滓溪矿床及外围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表露头和井下巷道的构造观测和解析,... 渣滓溪锑钨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的中段,经历了早期钨矿、晚期锑矿等两期成矿作用。目前该矿床锑矿的成矿时代不明,控矿构造的形成背景也缺乏研究。鉴此,本文对渣滓溪矿床及外围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表露头和井下巷道的构造观测和解析,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和区域构造特征,厘定了构造变形序列、钨矿和锑矿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含矿断裂的性质和形成时代,形成以下主要认识:(1)研究区自早至晚经历了6期主要变形事件:①志留纪晚期受到NW-NNW向挤压,形成NE-NEE向的褶皱、逆断裂及顺层剪切断裂;②中三叠世晚期受到NW-NNW向挤压,形成NE-NEE向的褶皱、逆断裂、逆冲剪切破裂和破劈理,NWW-NW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SN向左行剪切破裂,NNW向张节理等;③晚三叠世受到SN向挤压,形成NNE向左行剪切破裂、NE向左行走滑兼逆冲剪切破裂、NNW向右行剪切破裂和小断裂、SN向张节理等;④中侏罗世受到NWW向–近EW向挤压,形成NNE向褶皱、NEE-EW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NWW-NW向左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⑤早白垩世受到区域NW-SE向伸展,形成NE向正断裂;⑥古近纪中晚期受到NE向挤压,形成EW-NEE向左行剪切破裂和小断裂、SN-NNE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2)钨矿和锑矿分别形成于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与区域印支晚期和早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对应。(3)锑矿的容矿构造为NWW-NNW向的次级右行走滑断裂,断裂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的NW向挤压和晚三叠世的SN向挤压;钨矿的容矿构造包括志留纪晚期形成的NEE向层间断裂,中三叠世晚期和晚三叠世形成的层内的NWW向和NNW向右行剪切破裂、NNE向左行剪切破裂、NW向张节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序列 锑矿床 钨矿床 成矿时代 含矿构造 渣滓溪 湖南
下载PDF
四川冕宁尤黑木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和成因探讨:地球化学和独居石U-Pb定年证据
8
作者 王玉山 周勇 +4 位作者 吕小军 王飞 金飞 陈泽军 万平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7-558,共12页
扬子地块西缘的康滇铁铜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富铜和富铁矿石产地之一,但其多个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还存在争议。位于四川冕宁的尤黑木铁铜多金属矿床多个矿体均成一定规模,对该矿床铁铜矿体围岩与矿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并对矿石进... 扬子地块西缘的康滇铁铜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富铜和富铁矿石产地之一,但其多个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还存在争议。位于四川冕宁的尤黑木铁铜多金属矿床多个矿体均成一定规模,对该矿床铁铜矿体围岩与矿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并对矿石进行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尤黑木铁铜矿体围岩(黑云石英片岩)原岩为火山沉积形成的以黏土矿物为主的泥质岩,其中有古老沉积物组分的加入。该铁铜矿体LA-ICP-MS独居石U-Pb年龄有两组:一组为812.8±4.6 Ma,代表围岩康定群冷竹关组形成年龄;另一组为698.5±5.0 Ma,代表铁铜矿体的成矿年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东部酸性岩浆带来的热液流体顺着围岩层间破碎带运移,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及矽卡岩化,形成矿体,因此该矿床为岩浆热液-矽卡岩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多金属矿床 独居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成矿时代 矿床成因 尤黑木
下载PDF
冕宁尤黑木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探讨——基于磷灰石LA-ICP-MS U-Pb定年
9
作者 吕小军 周勇 +3 位作者 王玉山 程仕俊 金飞 陈泽军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扬子板块西缘的康滇铁铜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富铜和富铁矿石产地之一,但其多个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仍存在争议。位于四川冕宁的尤黑木铁铜铅锌多金属矿为一小型矿床,前人对它的研究与报道极少,其成矿时代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该矿... 扬子板块西缘的康滇铁铜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富铜和富铁矿石产地之一,但其多个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仍存在争议。位于四川冕宁的尤黑木铁铜铅锌多金属矿为一小型矿床,前人对它的研究与报道极少,其成矿时代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该矿床铁铜矿体中的磷灰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及原位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尤黑木铁铜矿体中的磷灰石多呈不规则粒状,在磷灰石SiO_(2)-FeO和SiO_(2)-MnO成因判别图解中,均分布于热液磷灰石区域,表明为典型的热液磷灰石,其LA-ICP-MS U-Pb下交点年龄为698 Ma±15 Ma,代表铁铜矿体的成矿年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东部酸性岩浆带来的热液流体顺着围岩层间破碎带流入,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及矽卡岩化,形成尤黑木铁铜矿矿体;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矽卡岩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磷灰石U-Pb定年 成矿时代 尤黑木地区 四川省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安乐锡多金属矿床锡石U-Pb年龄及对成矿时代的限定
10
作者 于灵艳 王丰翔 +4 位作者 王飞 王磊 刘翼飞 栾卓然 崔美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2-964,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安乐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一个以“S型”断裂控制的Sn(W)-Cu-Ag(Pb-Zn)多金属矿化为特征的典型锡多金属矿床。锡多金属矿化主要寄宿在斑状花岗岩体内,在空间上与高分异的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密切有关。然而... 1研究目的(Objective)安乐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一个以“S型”断裂控制的Sn(W)-Cu-Ag(Pb-Zn)多金属矿化为特征的典型锡多金属矿床。锡多金属矿化主要寄宿在斑状花岗岩体内,在空间上与高分异的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密切有关。然而,由于缺乏高精度的锡多金属成矿时代,安乐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在成因上是否与花岗斑岩有关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LA-ICP-MS锡石U-Pb年龄,为综合研究锡多金属矿化的成因提供了高精度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南段 花岗斑岩 成矿时代 斑状花岗岩 成因机制 多金属矿化 高分异
下载PDF
广西南丹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 被引量:148
11
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5 位作者 陈文 桑海清 李华芹 路远发 陈开礼 林枝茂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通过对广西南丹大厂用多金属矿床91号和100号矿体中透长石和石英的常规快中子活化和激光原位^(40)Ar/^(39)Ar法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获得91号矿体块状锡石硫化物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坪年龄为94.52±0.33 Ma,等时线年龄为 95.... 通过对广西南丹大厂用多金属矿床91号和100号矿体中透长石和石英的常规快中子活化和激光原位^(40)Ar/^(39)Ar法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获得91号矿体块状锡石硫化物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坪年龄为94.52±0.33 Ma,等时线年龄为 95.37±0.45 Ma,反等时线年龄为 94.89±0.16 Ma,透长石的激光^(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91.4±2.9 Ma;100号矿体石英的坪年龄为 94.56±0.45 Ma,等时线年龄为 93.5±1.2 Ma,反等时线年龄为 93.29±0.16 Ma。这些资料有助于表明大厂锡矿形成于燕山期,在成因上证实后生成因的看法,并且表明产出特征不同的91号矿体与100号矿体是基本同时形成的。结合100号矿体规模巨大但围岩蚀变欠发育的特点,提出了含矿流体进入古溶洞后,由于突然的减压降温而导致成矿物质超常聚集的“失压沸腾”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成矿时代 同位素年代学 等时线
下载PDF
吉林夹皮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李俊建 沈保丰 +3 位作者 毛德宝 李双保 周慧芳 程玉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0Ma的矿化叠加现象,构成了夹皮沟乃至中国与绿岩带有关的脉型金矿“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生代)”的成矿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金矿床 同位素测年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矿的成矿时代 被引量:50
13
作者 秦德先 黎应书 +8 位作者 谈树成 陈爱兵 薛传东 范柱国 党玉涛 童祥 武俊德 李玉新 王海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云南个旧锡矿经历了印支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海底喷流—沉积成矿和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叠加改造成矿的作用。用ArAr、KAr和PbPb法分析了3个成矿系列的成矿年龄,结果表明,成矿系列Ⅰ的ArAr法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95.93±5.41~12... 云南个旧锡矿经历了印支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海底喷流—沉积成矿和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叠加改造成矿的作用。用ArAr、KAr和PbPb法分析了3个成矿系列的成矿年龄,结果表明,成矿系列Ⅰ的ArAr法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95.93±5.41~123.91±15.41Ma,KAr法表观年龄为112.50±2.25Ma,普通铅法年龄为210~240Ma;成矿系列Ⅱ的ArAr法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191.81±2.26~205.11±4.38Ma,KAr法表观年龄为186.01±3.72Ma,普通铅法年龄为200~230Ma;成矿系列Ⅲ的ArAr法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83.23±2.07~85.22±2.38Ma,KAr法表观年龄为43.49±0.87Ma,普通铅法年龄为83~11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多期成矿 个旧锡矿 云南
下载PDF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4
14
作者 李华芹 路远发 +6 位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杨红梅 郭敬 谢才富 梅玉萍 马丽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通过对湖南骑田岭岩体芙蓉超单元南溪单元中粒斑状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芙蓉矿田白腊水矿区的10号矿脉中蚀变花岗岩型锡矿石、19号矿脉中矽卡岩型矿石矿物、42号含矿花岗斑岩体和ZK801钻孔(80~90m)的细粒花岗岩的Rb—Sr、Sm—Nd... 通过对湖南骑田岭岩体芙蓉超单元南溪单元中粒斑状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芙蓉矿田白腊水矿区的10号矿脉中蚀变花岗岩型锡矿石、19号矿脉中矽卡岩型矿石矿物、42号含矿花岗斑岩体和ZK801钻孔(80~90m)的细粒花岗岩的Rb—Sr、Sm—Nd和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南溪单元弱蚀变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46±10Ma(95%可信度)和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55±6Ma(95%可信度),蚀变矿化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56±5Ma(95%可信度),10号蚀变花岗岩型矿脉矿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7±5Ma(95%可信度),19号矽卡岩型矿脉的矿石-矿物Sm—Nd等时线年龄为133±15Ma(95%可信度);42号含矿花岗斑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46±5Ma(95%可信度);ZK801钻孔中细粒花岗岩全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0±7Ma(95%可信度)。上述精确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芙蓉超单元花岗岩侵位时间为燕山早期,而不是印支期。由此推测骑田岭芙蓉超单元花岗岩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它的构造环境可能为地壳处于强烈剪切挤压晚期,而区内花岗斑岩和细粒花岗岩岩浆活动可能发生在140~145Ma之间,其构造环境可能为地壳由挤压剪切向拉张伸展转化的时期形成的;白腊水矿区不同类型矿床年代学研究结果(133~141Ma)清楚地表明,其成矿作用的时间与区内花岗斑岩和细粒花岗岩的岩浆活动时间有明显的耦合关系。据此推断,骑田岭芙蓉锡矿是在晚侏罗世,地壳由挤压剪切向拉张伸展转化的时期形成的。而与芙蓉花岗岩主体侵入岩浆活动无直接成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田岭芙蓉锡矿田 锡矿 同位素年代学 成岩成矿时代 湖南省
下载PDF
广西大明山钨矿区成矿时代及其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58
15
作者 李水如 王登红 +2 位作者 梁婷 屈文俊 应立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3-879,共7页
本文选择广西大明山钨矿区含矿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和马岭矿区钻孔岩芯中辉钼矿进行了Re-Os法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获得了大明山95.40Ma的等时线年龄和马岭95.00~95.79Ma的模式年龄,表明二者的成矿时代一致。这一结果表明,丹池成矿带... 本文选择广西大明山钨矿区含矿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和马岭矿区钻孔岩芯中辉钼矿进行了Re-Os法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获得了大明山95.40Ma的等时线年龄和马岭95.00~95.79Ma的模式年龄,表明二者的成矿时代一致。这一结果表明,丹池成矿带从南段的大明山矿田到北西段的大厂矿田(91^#矿体和100^#矿体的成矿时代均集中于94.5Ma前后)的成矿作用都是在燕山晚期发生的,而且几乎同时。考虑到丹池矿带内同一时期幔源岩浆岩的普遍存在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成矿作用可能与幔源物质的上涌、深大断裂通达到地幔有关。在这样的动力学背景下,丹池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应该注意通过借鉴大明山钨矿“四位一体”模式,在大明山矿田寻找钨矿的同时也注意锡多金属,在大厂矿田寻找锡、铅锌多金属的同时也注意寻找独立钨矿。大明山直立大脉型、缓倾斜石英脉型、网脉型和岩体型钨矿同时存在的“四位一体”模式,也值得湘南、赣南等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山钨矿 成矿时代 找矿前景 辉钼矿Re-Os法 “四位一体” 丹池成矿
下载PDF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被引量:216
16
作者 芮宗瑶 侯增谦 +3 位作者 曲晓明 张立生 王龙生 刘玉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25,共9页
通过离子探针、K_Ar法和Re_Os法测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年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7.5 8± 0 .74 )Ma ,冲江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5 .6 0± 0 .5 2 )Ma,冲江闪长玢岩的SHRIMP... 通过离子探针、K_Ar法和Re_Os法测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年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7.5 8± 0 .74 )Ma ,冲江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5 .6 0± 0 .5 2 )Ma,冲江闪长玢岩的SHRIMP年龄为 (14 .5 4± 0 .6 5 )Ma。驱龙和冲江含矿斑岩钾长石的K_Ar年龄分别为 (16 .4 3± 0 .31)Ma和 (15 .77± 0 .4 5 )Ma ,矿石中辉钼矿的Re_Os年龄分别为 (15 .99± 0 .32 )Ma和 (14 .85± 0 .6 9)Ma。因此驱龙和冲江斑岩铜矿的成矿年龄约束于 (17.5 8± 0 .74 )Ma~ (14 .85± 0 .6 9)Ma之间。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为强矿化岩石 ,冲江二长花岗岩斑岩为中等矿化岩石 ,冲江闪长玢岩为未矿化岩石 ,三者的年龄依次变小 ,放射性元素2 0 6Pb、U和Th含量则依次增高。这表明随着壳源物质混合的增强 ,铜矿化渐弱。立足于大西洋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变化和印度洋北部海底沉积扇的沉积速率变化来看青藏高原隆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 地质调查 地球化学 年龄 钾长石钾氩年龄 辉钼矿 铼锇年龄 青藏高原隆升 成矿时代
下载PDF
粤北下庄335矿床成矿时代的厘定——来自LA-ICP-MS沥青铀矿U-Pb年龄的制约 被引量:40
17
作者 邹东风 李方林 +2 位作者 张爽 黄彬 宗克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2-922,共11页
文章采用LA-ICP-MS测试技术对下庄矿田335矿床的沥青铀矿开展了U-Pb微区定年工作。335矿床沥青铀矿的成分特征及微观形貌特征显示,本区沥青铀矿在初始形成之后受到过后期的一些地质事件的影响。本次获得沥青铀矿的最大年龄为(93.5±... 文章采用LA-ICP-MS测试技术对下庄矿田335矿床的沥青铀矿开展了U-Pb微区定年工作。335矿床沥青铀矿的成分特征及微观形貌特征显示,本区沥青铀矿在初始形成之后受到过后期的一些地质事件的影响。本次获得沥青铀矿的最大年龄为(93.5±1.2)Ma。结合华南岩石圈伸展发生的时间、辉绿岩脉对铀矿的控制作用及矿区内辉绿岩脉的侵位时间,对本区铀矿的形成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年龄符合华南铀矿在时间上的一些客观成矿规律,可基本上代表335矿床的成矿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时代 LA-ICP-MS 沥青铀矿 铀矿床 粤北
下载PDF
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时代: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范裕 周涛发 +5 位作者 袁峰 张乐骏 钱兵 马良 谢杰 杨西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0-820,共11页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内广泛产出玢岩型铁矿床,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研究仍十分薄弱。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选择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为对象,利用40Ar-39Ar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内广泛产出玢岩型铁矿床,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研究仍十分薄弱。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选择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为对象,利用40Ar-39Ar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盆地内典型玢岩型铁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研究,确定了盆地内主要玢岩型铁矿床陶村、白象山和和睦山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别为129.3±1.1Ma、130.7±1.1Ma和129.1±0.9Ma。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闪长玢岩成岩时代,确定宁芜盆地内玢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时代均为130Ma左右,其形成时代明显晚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断隆区内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宁芜盆地内玢岩型铁矿床形成于区域岩石圈伸展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玢岩型铁矿 宁芜盆地 构造背景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时代的厘定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54
19
作者 张照伟 李文渊 +7 位作者 钱兵 王亚磊 李世金 刘长征 张江伟 杨启安 尤敏鑫 王治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8-451,共14页
青海省夏日哈木岩浆硫化物矿床是近两年于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超大型镍矿床,其赋矿岩性与形成时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和构造环境认识是制约找矿更大突破的关键控制因素。本文拟通过成岩成矿时代的确定来探讨其形成时的构造背景,进而指出东... 青海省夏日哈木岩浆硫化物矿床是近两年于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超大型镍矿床,其赋矿岩性与形成时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和构造环境认识是制约找矿更大突破的关键控制因素。本文拟通过成岩成矿时代的确定来探讨其形成时的构造背景,进而指出东昆仑地区该类矿床的找矿意义和潜力。野外钻孔岩心详细编录,发现岩浆硫化物绝大多数都富集于橄榄岩相、辉石岩相等的超镁铁质岩类,与矿化较弱的辉长岩非同期的产物。对采集到的矿体顶底板无矿化的橄辉岩钻孔岩心样品挑选锆石进行U-Pb年代学测定,获得了(412.9±1.8)Ma(MSWD=1.2)和(410.9±1.6)Ma(MSWD=3.1)的谐和年龄。同样方法获得的辉长岩的年龄则老20 Ma,进一步说明含矿超镁铁质岩与无矿辉长岩非同期产物。系统的橄榄石成分及Fo值研究,初步揭示了岛弧岩浆特点的信息。综合区域内榴辉岩的厘定及年龄测试,初步认为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岩浆源区表现了东昆仑弧的特点,随着部分熔融发生的岩浆上涌,深部和浅部均产生了硫化物的不混溶作用,分异的岩浆于柴达木克拉通南缘东昆仑造山带碰撞后的构造薄弱部位成岩成矿,地壳浅部围岩S的混入对镍矿体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这一认识对于东昆仑其他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体的含矿性评价和拓展区域找矿潜力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找矿意义 东昆仑
下载PDF
哈达门沟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的定点定年研究 被引量:49
20
作者 苗来成 Yumin Qiu +4 位作者 关康 Neal M cNaughton 裘有守 罗镇宽 David Groves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2-190,共9页
哈达门沟大型钾长石 -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的乌拉山地区。矿区西部的大桦背花岗岩和矿区内的伟晶岩脉与金矿化均具有较为密切的空间关系 ,这导致不少研究者认为哈达门沟金矿床与大桦背岩体或伟晶岩之间也具有时间和成因... 哈达门沟大型钾长石 -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的乌拉山地区。矿区西部的大桦背花岗岩和矿区内的伟晶岩脉与金矿化均具有较为密切的空间关系 ,这导致不少研究者认为哈达门沟金矿床与大桦背岩体或伟晶岩之间也具有时间和成因联系。通过采用先进的高灵敏的高分辨率的离子探针 (SHRIMP)对大桦背岩体、伟晶岩脉和钾长石化蚀变岩进行的锆石 U- Pb定点定年研究表明 :伟晶岩脉形成于 (1836± 5)× 10 6a,属吕梁旋回 ;大桦背岩体形成于 (353± 7)× 10 6a,应为海西旋回早期产物 ;金矿化年龄小于或等于 (132± 2 )× 10 6a,应为燕山晚期。这些年龄结果说明 ,本区金矿化比大桦背岩体晚至少 2 2 0× 10 6a,这排除了金矿化与大桦背岩体和伟晶岩脉之间有任何成因联系的可能性。蚀变岩的年龄还证明 ,虽然乌拉山和胶东地区金矿床的围岩和年龄不同 ,但两地区的金矿化却几乎同时发生。此外 ,大桦背岩体的形成年龄与华北地块和蒙古古陆块碰撞作用发生的时间基本一致 ,因此大桦背岩体的 SHRIMP年龄为这一碰撞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庆 锆石 定点定年 成岩 成矿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