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液体系溶解度实验和热力学计算方法在成矿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颖 王佳新 +1 位作者 张雪旎 袁顺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5,共15页
热液流体对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及沉淀成矿起着关键作用,定量刻画金属元素在热液成矿过程中的运移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开展溶解度实验,揭示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是研究金属元素迁移、富... 热液流体对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及沉淀成矿起着关键作用,定量刻画金属元素在热液成矿过程中的运移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开展溶解度实验,揭示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是研究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沉淀机制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其中,基于钛合金反应釜开展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结合相关的热力学模拟,能够精确测定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溶解度、络合物配位数、气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及相关热力学参数,为定量模拟热液成矿过程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文章归纳了近年来针对热液体系的实验矿床学方法,分析了各类实验方法与分析手段的优点与不足。重点介绍钛合金反应釜溶解度实验和热力学模拟计算方法,并结合该方法模拟钪矿床成矿的水岩反应过程,说明该方法在成矿过程模拟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展望,以期推动该方法在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热液流体 热力学 成矿过程模拟 实验矿床学
下载PDF
江苏溧水爱景山锶矿床天青石形态特征及成矿过程探讨
2
作者 陆振云 刘新光 +2 位作者 骆光新 吴正兵 朱冬生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江苏溧水锶矿是我国火山热液型锶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该矿床中的矿石宏观形态观察和显微岩相学研究,讨论了与天青石的形态特征相对应的成矿作用过程。结果表明,锶矿中天青石的形态主要有板状型、角砾型、细脉型、它形细粒型、柱... 江苏溧水锶矿是我国火山热液型锶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该矿床中的矿石宏观形态观察和显微岩相学研究,讨论了与天青石的形态特征相对应的成矿作用过程。结果表明,锶矿中天青石的形态主要有板状型、角砾型、细脉型、它形细粒型、柱状型、细脉团块型等。板状型主要形成于早期成矿阶段(主成矿期);角砾型是在板状型基础上受中期构造活动影响发育而成(构造活动期);细粒薄片状构成的细脉型发育于板状型之间的裂隙中,它形细粒型发育于破碎黄铁矿之间,柱状型发育张性裂隙中,它们属于晚期成矿阶段(次成矿期)的充填或自生长;细脉团块型在整个成矿作用过程有出现,主要发育于围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矿床 天青石 形态特征 成矿过程 江苏溧水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Taldybulak Levoberezhny(左岸)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
3
作者 傅其斌 赵路通 +2 位作者 蓝斌 刘晗 孟军辉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Taldybulak Levoberezhny(左岸)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东段Aktyuz变质地体中,金矿体赋存于脆韧性变形带中。矿床经历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成矿期低品位(0.1×10^(-6)~2.0×10^(-6))金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 Taldybulak Levoberezhny(左岸)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东段Aktyuz变质地体中,金矿体赋存于脆韧性变形带中。矿床经历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成矿期低品位(0.1×10^(-6)~2.0×10^(-6))金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碳酸盐化,发育典型的条带状和块状矿石。主成矿期高品位(5×10^(-6)~15×10^(-6))矿体主要与硅化和电气石化蚀变有关,形成典型的石英电气石岩型矿石。详细的地质接触关系和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床两期金成矿作用均形成于早志留世,分别与二长斑岩和闪长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Taldybulak Levoberezhny金矿床是一个志留纪与洋-陆俯冲增生岛弧岩浆岩有关的具有叠加成矿特点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岸金矿床 吉尔吉斯斯坦 北天山 叠加成矿 矿床成矿过程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克布铜镍硫化物矿床岩石成因与成矿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焦建刚 徐铭池 +5 位作者 周江迪 闫馨云 马云飞 段俊 王佳新 高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5-1143,共19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横跨中亚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点)广泛发育。克布矿床位于该区白云鄂博裂谷西南侧,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品位较高的铜镍化物矿床。因此,准确厘定克布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形成时代,查明岩石成因与... 内蒙古中部地区横跨中亚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点)广泛发育。克布矿床位于该区白云鄂博裂谷西南侧,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品位较高的铜镍化物矿床。因此,准确厘定克布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形成时代,查明岩石成因与矿床成矿过程对于进一步指导克布矿床深部铜镍找矿突破以及区域类似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含矿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克布岩体主要岩相由主体辉长岩相与赋矿橄榄岩相组成,其中辉长岩相属于主体岩相而橄榄岩相则是主要赋矿岩相。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克布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各岩相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富集Rb、Sr和Ba等元素,亏损Nb和Ta等元素。本次研究获得克布岩体橄榄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67.5±1.8Ma,为中二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碰撞后伸展环境。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克布岩体锆石ε_(Hf)(t)值为-4.67~2.84,(~(87)Sr/~(86)Sr)_(i)值为0.7062~0.7071,ε_(Nd)(t)值为为-10.6~-5.65。铂族元素(PGE)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克布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具有相对较低的Ni/Cu值,较高的Pd/Ir值和Cu/Pd值。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查明克布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的碰撞后伸展环境,岩浆源区为经历了俯冲交代作用的EMⅠ型岩石圈地幔,原生岩浆主要为高镁玄武质岩浆。在幔源岩浆侵位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其中地壳硫的加入是促进克布镁铁-超镁铁质岩浆发生硫化物熔离并最终富集成矿的关键因素。结合最新探矿工程控制情况,本文认为克布矿床深部铜镍成矿潜力较高,应将晚期超镁铁质岩及深部岩浆通道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硫化物矿床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成矿过程 克布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下载PDF
盆地深部流体活动对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的影响
5
作者 严兆彬 张文文 +3 位作者 张成勇 夏菲 聂逢君 吴修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31-4149,共19页
砂岩型铀矿是世界和我国最主要的工业铀矿床类型。勘查和研究发现,部分砂岩型铀矿床中不仅有表生氧化流体作用而且也存在深部流体作用,因此,梳理和明晰盆地深部流体活动的类型及其与砂岩型铀成矿之间的关系对开展“三新”(新区、新层位... 砂岩型铀矿是世界和我国最主要的工业铀矿床类型。勘查和研究发现,部分砂岩型铀矿床中不仅有表生氧化流体作用而且也存在深部流体作用,因此,梳理和明晰盆地深部流体活动的类型及其与砂岩型铀成矿之间的关系对开展“三新”(新区、新层位和新类型)找矿至关重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深部流体活动参与砂岩型铀成矿的现状,结合矿床实例,探讨其对铀富集的影响。本次研究将盆地深部流体活动分为深部烃类流体、岩浆火山热液和深部建造水等3种类型,总结了不同类型流体的典型特征与识别标志,分类论述了深部流体活动与铀矿化的时-空关系;阐述了深部流体活动参与下铀矿物、共-伴生矿物、矿体形态和含矿砂岩物性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深部流体活动主要通过提供新的成矿物质和改变成矿环境两个方面影响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流体和深部地层水,对成矿铀源和温度的影响最显著,而深部烃类流体对成矿环境的影响最大,其显著的还原性可弥补或强化赋矿层的还原能力,形成地球化学障或叠加富集效应。深部流体活动参与下的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与浅部表生氧化流体成矿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铀矿勘查向深部迈进,需要加强深部流体活动参与铀成矿过程的精细研究,丰富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推动铀矿勘查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深部流体活动 成矿过程 铀富集机理 时空关系
下载PDF
西秦岭八卦庙金矿床原位S-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一帆 贺文彬 +1 位作者 安芳 蔡光耀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3-790,共18页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凤太多金属矿田北部,已探明金储量约106 t(平均金品位1.56 g/t),属于特大型金矿。金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总体走向NWW,倾向北,赋矿地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段。文章在成矿期次研究基础上,采用硫化物原...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凤太多金属矿田北部,已探明金储量约106 t(平均金品位1.56 g/t),属于特大型金矿。金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总体走向NWW,倾向北,赋矿地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段。文章在成矿期次研究基础上,采用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分析方法,对八卦庙金矿成矿过程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约束。基于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矿相学研究,矿区识别出了2个金成矿期:顺层磁黄铁矿-石英成矿期和NE向黄铁矿-石英成矿期。顺层磁黄铁矿-石英成矿期可划分为自形黄铁矿-石英(Ⅰ)、磁黄铁矿-自然金-铁白云石(Ⅱ)、白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石英(Ⅲ)3个阶段;NE向黄铁矿-石英成矿期由自形磁黄铁矿-黄铁矿-粗粒石英(Ⅳ)、他形黄铁矿-细粒石英(Ⅴ)、他形磁黄铁矿-自然金-铁白云石(Ⅵ)和石英-黑云母(Ⅶ)4个阶段构成。顺层磁黄铁矿-石英成矿期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在1.60‰~5.89‰和14.07‰~16.87‰两个区间;NE向黄铁矿-石英成矿期硫化物的δ34S值也集中在2.77‰~5.52‰和9.11‰~15.9‰两个区间,通过与围岩和区内岩浆岩对比,笔者认为2个成矿期成矿热液中硫的来源和演化具有相似之处,初始流体中的硫既有围岩硫的贡献,也有岩浆硫的加入,随着成矿作用和水-岩相互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中围岩硫的比例逐渐升高。顺层成矿期硫化物具有混合铅的铅同位素特征(206Pb/^(204)Pb=18.041~18.436,^(207)Pb/^(204)Pb=15.364~15.724,^(208)Pb/^(204)Pb=38.138~38.754),指示区内中酸性岩浆和赋矿地层来源铅的混合。NE向成矿期硫化物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18.393~18.400,^(207)Pb/^(204)Pb=15.639~15.687,^(208)Pb/^(204)Pb=38.648~38.917)略低于围岩硫化物,指示成矿流体中的铅主要来源于地层,但有少量岩浆铅的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期次 原位S-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过程 八卦庙金矿
下载PDF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7
作者 付雪莲 唐菊兴 +8 位作者 杨欢欢 王勤 梁鑫娟 张琪 董玉杰 宋家俊 李建力 王佳鑫 张荣坤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8-510,共13页
多不杂铜(金)矿床是西藏多龙矿集区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详细的岩心编录和岩相学研究显示,多不杂铜(金)矿床发育4类磁铁矿:磁铁矿-1(Mt_(1))反射色呈灰白色,它形粒状,部分颗粒包含在黑云母内部;磁铁矿-2(Mt_(2))反射色呈粉棕色,半自... 多不杂铜(金)矿床是西藏多龙矿集区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详细的岩心编录和岩相学研究显示,多不杂铜(金)矿床发育4类磁铁矿:磁铁矿-1(Mt_(1))反射色呈灰白色,它形粒状,部分颗粒包含在黑云母内部;磁铁矿-2(Mt_(2))反射色呈粉棕色,半自形-它形粒状,边缘被赤铁矿交代,颗粒内部见少量黄铜矿;磁铁矿-3(Mt_(3))反射色呈粉棕色,自形-半自形,粒度小,表面平整,主要产于角岩化蚀变内;磁铁矿-4(Mt_(4))反射色呈深灰色,颗粒间隙被黄铁矿、黄铜矿交代。Mt_(1)、Mt_(2)属岩浆磁铁矿或岩浆-热液磁铁矿的过渡类型;Mt_(3)、Mt_(4)属岩浆-热液磁铁矿的过渡类型。Mt_(1)、Mt_(2)、Mt_(4)磁铁矿形成温度大致在300~500℃,Mt_(3)形成温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类磁铁矿,大致在200~500℃。4类磁铁矿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差异,其中Mt_(1)具高Ti、V,低Mn、低氧逸度的特征;Mt_(2)具有低V,高Mn、高氧逸度的特征;Mt_(3)具有低Ti,低Mn、Al,且Mn、Al含量与Ti呈正相关的特征;Mt_(4)具低V、高Mn、Si、Al,高氧逸度的特征。其中Mt_(1)形成时间最早,而Mt_(3)形成时间最晚。高Mn和低V的磁铁矿是多不杂矿床铜矿化的指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杂 铜(金)矿床 斑岩型 磁铁矿 成矿过程
下载PDF
华北南缘石炭纪仁村大型喀斯特型铝土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研究
8
作者 孙雪飞 刘学飞 +3 位作者 左鹏飞 马遥 赵利华 刘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0-620,共21页
华北克拉通在中奥陶世至晚石炭世经历了强烈的风化和喀斯特化作用,并在晚石炭世形成大规模喀斯特型铝土矿,但是其物质来源及成矿过程目前仍存争议。本文选取华北南缘仁村大型喀斯特型铝土矿床,在矿床地质剖析基础上,对两个钻孔岩心进行... 华北克拉通在中奥陶世至晚石炭世经历了强烈的风化和喀斯特化作用,并在晚石炭世形成大规模喀斯特型铝土矿,但是其物质来源及成矿过程目前仍存争议。本文选取华北南缘仁村大型喀斯特型铝土矿床,在矿床地质剖析基础上,对两个钻孔岩心进行矿物学、地球化学、碳-氧同位素分析,剖析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条件,总结了铝土矿形成过程。仁村铝土矿含矿岩系赋存于奥陶系灰岩风化面之上的石炭系本溪组中,含矿岩系自下而上包括铁质粘土岩、铝土矿和粘土岩。X衍射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示铁质粘土岩主要矿物为菱铁矿和伊利石,铝土矿主要矿物为硬水铝石、黄铁矿、菱铁矿、锐钛矿、伊利石和高岭石,而粘土岩主要矿物为高岭石和勃姆石。铁质粘土岩元素组成以SiO_(2)、FeO、Al_(2)O_(3)为主,铝土矿以Al_(2)O_(3)、SiO_(2)、FeO、TiO_(2)为主,而粘土岩主要为SiO_(2)。微量元素Zr、Hf、Nb、Ta、Th和U等在含矿岩系呈现整体富集,稀土元素主要在铝土矿层底部富集。硬水铝石-黄铁矿-菱铁矿矿物集合体、铝土矿层中Ce异常、La/Y和(La/Yb)N比值以及菱铁矿C-O同位素组成(δ^(13)C:-11.35‰~-7.63‰;δ^(18)O:-9.26‰~-5.93‰)揭示铝土矿主要形成于地表碱性-还原的喀斯特洼地环境,微生物广泛参与成矿过程。微量-稀土元素组成及稳定元素比率显示含矿岩系成矿物源存在明显垂向变化。其中,底部铁质粘土岩主体为底板碳酸盐岩原地风化形成,而顶部铝土矿和粘土岩为异地来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华北南缘石炭系本溪组铝粘土矿三阶段形成过程:早期风化阶段(450~320Ma)形成铁质粘土岩或铁质风化壳;物源输送阶段(320~310Ma)堆积大规模成矿物质;成矿及后生改造阶段(<310Ma)形成大规模铝粘土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喀斯特型铝土矿 稳定元素 物质来源 成矿过程
下载PDF
山东莱州曲家金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9
作者 杨德平 刘鹏瑞 +3 位作者 宋英昕 舒磊 熊玉新 刘继梅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808,共21页
曲家金矿位于我国重要的蚀变岩型金矿矿集区之焦家金矿带的中段,矿床赋存标高为-726~-1334 m。为研究黄铁矿的演化及其对金成矿过程的指示,运用LA-ICP-MS分析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含量,结合岩相学观察和点群分析对黄铁矿进行了分类。发现... 曲家金矿位于我国重要的蚀变岩型金矿矿集区之焦家金矿带的中段,矿床赋存标高为-726~-1334 m。为研究黄铁矿的演化及其对金成矿过程的指示,运用LA-ICP-MS分析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含量,结合岩相学观察和点群分析对黄铁矿进行了分类。发现黄铁矿中Co、Ni、As等微量元素主要以类质同像形式赋存,而Au、Ag、Cu、Zn、Pb、Bi等元素主要以纳米级、微米级矿物包裹体形式赋存。黄铁矿主要分为5种类型:富Co型Py1,富Ni型Py2,富Au、As型Py3,富Au、Ag、Pb、Bi型Py4及“干净”型Py5。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石和中生代岩浆岩,少量来源于地幔,成矿热液可能属变质热液、岩浆热液和浅部大气降水的混合成因。不同类型黄铁矿反映成矿热液由富Co、Ni经富As、Au向富Pb、Bi、Au、Ag演化。Py1和Py2形成后受构造活动影响发生强烈破碎,裂隙表面对热液中金络合物增强的吸附作用促使金在裂隙中沉淀,对金的富集成矿可能起重要作用。Co、Ni含量较低,同时Au、Ag、As、Pb、Bi等元素含量较高的黄铁矿与成矿作用有密切关系。另外,黄铁矿中Co、Ni含量较高,但破碎强烈,成矿相关元素含量较高为黄铁矿在早期形成并被后期成矿作用改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曲家金矿 黄铁矿 微量元素 成矿过程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优化算法(SVM)的金矿成矿过程模拟--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为例
10
作者 石娴 李猛猛 姜兆元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5期1112-1128,共17页
新太古代片麻岩在辽西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其中发育的金矿矿产资源丰富。为了开展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金矿成矿过程的研究,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典型金矿床及矿化点矿体的组合分析数据为样本,利用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 新太古代片麻岩在辽西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其中发育的金矿矿产资源丰富。为了开展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金矿成矿过程的研究,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典型金矿床及矿化点矿体的组合分析数据为样本,利用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进行Au、Ag、Cu、Pb、Zn元素质量分数与S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分析,进而建立基于S元素质量分数的金矿成矿过程识别模型。根据识别模型的分析结果,将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Ⅰ—平缓增长阶段。该阶段处于壳幔混合状态。在洋壳俯冲作用下,破碎的岩石圈与岩浆发生混入作用,导致S元素质量分数的增加和分布不均。Ⅱ—过渡阶段,该阶段主要为侵入作用为主,随着侵入作用的持续进行,温度、压力开始下降,以亲硫性为主的Au元素在硫的作用下,局部在与围岩距离较近的位置富集。Ⅲ—快速增长阶段,随着岩浆侵入作用的不断持续,温度相对较低的地壳表层岩浆逐渐固结成岩成矿。TTG岩浆和富矿岩石包体在成岩的过程后,酸性物质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和地表大量氧和水的混入下,结晶或重结晶成为石英条带或团块,Au元素故此分布于石英裂隙和硫化物中成矿。根据识别模型的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说明了加深新太古代片麻岩和硫化物的研究是指导后期找矿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相关依据,指导隐覆矿床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片麻岩 支持向量机 核函数 成矿过程
下载PDF
典型金矿成矿过程及其成矿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凯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22期47-49,共3页
本论文以江西地区为例,对典型金矿的成矿过程、成矿机制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金矿的定义和分类,并简要描述了金矿分布情况。其次,详细探讨了金矿的矿化阶段和主要矿化类型,包括流体运移和聚集过程。进一步讨论了成... 本论文以江西地区为例,对典型金矿的成矿过程、成矿机制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金矿的定义和分类,并简要描述了金矿分布情况。其次,详细探讨了金矿的矿化阶段和主要矿化类型,包括流体运移和聚集过程。进一步讨论了成矿阶段的成矿元素来源和输运以及金的沉积和富集机制。最后,阐述了成矿预测和勘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金矿 成矿过程 成矿机制
下载PDF
内蒙古正镶白旗乌兰陶勒盖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探讨
12
作者 刘波 刘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3期0077-0080,共4页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境内,目前研究区圈定一个萤石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赋存于侏罗纪浅肉红色细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体中,呈脉状产出,矿体倾向268°,倾角64~71°。矿石的自然类型以块状矿石为主,矿石工业类型属普通萤...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境内,目前研究区圈定一个萤石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赋存于侏罗纪浅肉红色细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体中,呈脉状产出,矿体倾向268°,倾角64~71°。矿石的自然类型以块状矿石为主,矿石工业类型属普通萤石,矿石品级属贫矿。精矿品位CaF297.11%,CaF2回收率约91.99%,属于易选矿石。通过与邻区同类型矿床对比研究,认为该萤石矿属燕山早期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研究围绕乌兰陶勒盖萤石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过程以及找矿方向等方面开展了分析探讨,为今后寻找类似的萤石矿床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镶白旗乌兰陶勒盖萤石矿 地质特征 成矿过程 找矿方向
下载PDF
云南鲁甸地区二叠纪玄武岩中铜矿床的碳氧同位素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85
13
作者 毛景文 王志良 +2 位作者 李厚民 王成玉 陈毓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615,共6页
过去已知在峨眉山玄武岩顶部气孔状熔岩中含有杏仁状自然铜,但很少构成连续的铜矿体。虽然先后探明了几十个小型铜矿或矿化点,但始终未取得找矿突破。最近,在该熔岩层上下的凝灰岩中鉴别出难识别矿化类型,即与沥青和有机质碳紧密伴生的... 过去已知在峨眉山玄武岩顶部气孔状熔岩中含有杏仁状自然铜,但很少构成连续的铜矿体。虽然先后探明了几十个小型铜矿或矿化点,但始终未取得找矿突破。最近,在该熔岩层上下的凝灰岩中鉴别出难识别矿化类型,即与沥青和有机质碳紧密伴生的富铜矿石,甚至在气孔状熔岩中发现呈杏仁体含铜沥青,因而可能构成大规模矿化。在矿体中还见到葡萄石—绿泥石—方解石杏仁体和细网脉,与沥青团块抑或共生抑或稍晚于后者。通过对沥青和方解石的碳和碳氧同位素的测定,前者的δ^(13)C_(PDE)值变化在-32.6‰~-30.9‰之间,后者的δ^(18)O_(SMOW)和δ^(13)C_(PDB)值分别为19.0‰~23.0‰和-18.4‰~-13.5‰。初步认为这些沥青为火山喷发后异地石油贯入及挥发的结果。与矿石密切相伴的葡萄石—绿泥石一方解石为矿化过程的蚀变产物。表明含铜流体流经沥青和有机碳富集这些地球化学障时卸载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鲁甸铜矿 有机质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成矿过程
下载PDF
东天山地区图拉尔根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 被引量:37
14
作者 焦建刚 汤中立 +3 位作者 钱壮志 孙涛 段俊 姜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72-3786,共15页
东天山地区图拉尔根大型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是近年找矿的重大突破。通过矿床中坑道穿脉的精细研究,表明岩体的岩相由角闪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与辉长岩组成,不同岩相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行过渡变化,暗示各岩相是同源岩浆演化而... 东天山地区图拉尔根大型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是近年找矿的重大突破。通过矿床中坑道穿脉的精细研究,表明岩体的岩相由角闪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与辉长岩组成,不同岩相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行过渡变化,暗示各岩相是同源岩浆演化而成。岩相的分布及其接触关系、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构造等指示图拉尔根矿床发生了后期变位。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岩体来自尖晶石稳定的亏损型地幔源区,亏损型地幔部分熔融与消减板片脱水物质混合导致图拉尔根岩体富集轻稀土元素而保持了MORB型同位素特征。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微弱(<5%)的上地壳混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矿床中铂族含量较低,主要是因为地幔部分熔融较低(约16%),部分铂族元素残留在地幔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成因 成矿过程 图拉尔根 东天山
下载PDF
抚顺盆地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过程 被引量:23
15
作者 厚刚福 董清水 +3 位作者 于文斌 闫丽萍 朱建峰 苗长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995,共5页
抚顺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北延东支——抚顺一密山断裂带上,盆内赋存有厚迭200m的巨厚油页岩层,按含油率高低,可分为上部富矿层和下部贫矿层。富矿层中水平层理发育,含油率多为5%~8%,最高可达12%;贫矿层中层理很少,多数层段含... 抚顺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北延东支——抚顺一密山断裂带上,盆内赋存有厚迭200m的巨厚油页岩层,按含油率高低,可分为上部富矿层和下部贫矿层。富矿层中水平层理发育,含油率多为5%~8%,最高可达12%;贫矿层中层理很少,多数层段含油率小于3%。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碳含量较高,最高可迭13.1%。油页岩属Ⅰ-Ⅱ型干酪根,成熟度较低。整个含油页岩岩系的形成经历了盆地初始裂陷、加速裂陷、稳定发育、较快速裂陷、较慢速裂陷、终止裂陷6个阶段。综合分析表明,油页岩贫矿层形成于盆地周缘夷平程度较高、物源供给较少、盆地基底沉降相对较快、有机质堆积比例较低的浅湖环境;油页岩富矿层形成于盆地周缘夷平程度较高、物源供给较少、盆地基底沉降速率相对缓慢、有机质堆积比例相对较高的浅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盆地 油页岩 地质特征 成矿过程
下载PDF
云南羊拉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过程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思尧 顾雪祥 +3 位作者 程文斌 郑硌 韩思宇 彭义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91,共10页
云南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是中—晚三叠世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闭合-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但明显受层间破碎带和滑脱带控制。从流体包裹体研究入手,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 云南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是中—晚三叠世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闭合-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但明显受层间破碎带和滑脱带控制。从流体包裹体研究入手,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以及流体不混溶(沸腾)作用与成矿的关系。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干夕卡岩阶段(Ⅰ)、湿夕卡岩-磁铁矿阶段(Ⅱ)、石英-硫化物阶段(Ⅲ)以及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Ⅳ)中发育多种类型的包裹体,主要为气液水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纯液相水包裹体次之,少见纯气相有机质包裹体。其中,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发育于Ⅰ阶段石榴石、Ⅱ阶段绿帘石,尤其是Ⅲ阶段石英中。Ⅰ、Ⅱ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特征,均一温度分别为413~593℃和336~498℃,盐度分别为19.1%~49.7%NaCleq和15.7%~53.3%NaCleq;Ⅲ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48~398℃,并具有低盐度(2.1%~9.6%NaCleq)与高盐度(35.5%~65.3%NaCleq)共存的特征;Ⅳ阶段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32~179℃)、低盐度(3.4%~10.4%NaCleq)特征。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微观特征并结合矿区的宏观地质特征,认为流体不混溶(沸腾)是导致本矿区金属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流体不混溶 成矿过程 羊拉铜矿床 云南
下载PDF
江西金山金矿成矿过程流体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华仁民 李晓峰 +2 位作者 张开平 邱德同 杨风根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8-417,共10页
金山金矿位于赣东北矿集区内 ,是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大型金矿床 .该矿床不同类型蚀变变形岩石与围岩千枚岩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点 ,Co/Ni,U/Th ,Th/Sc ,Th/Co比值较为一致 .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Au/Ag比... 金山金矿位于赣东北矿集区内 ,是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大型金矿床 .该矿床不同类型蚀变变形岩石与围岩千枚岩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点 ,Co/Ni,U/Th ,Th/Sc ,Th/Co比值较为一致 .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Au/Ag比值较高 ,反映了金矿化的特征 .千枚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十分相似 ,具有明显向右缓倾的特点 ,铕亏损较明显 (δEu =0 .6 2~ 0 .71) ,而铈基本没有明显的富集或亏损 (δCe =0 .97~1.0 1) .这些都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来源 .金山金矿成矿流体以富H2 O、CO2 ,富Na+、K+为特征 ,并具有较高含量的N2 、Ar组分 ,反映了成矿流体的来源较深 .硅同位素研究表明 ,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为变质成因 ;钻孔全岩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则显示成矿流体作用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加入 .金山金矿流体作用过程中 ,SiO2 、CaO为带入组分 ,Al2 O3、TiO2 、TFe、MgO、K2 O为带出组分 .研究表明金山金矿成矿流体为深部来源的变质水 ,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 ,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中等盐度、弱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过程 流体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豫西上宫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岩石反应 被引量:58
18
作者 范宏瑞 谢奕汉 王英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29-541,共13页
上宫金矿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玄武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Au、Ag、As、Sb等成矿及其相关微量元素和Al2O3、TiO2、Na2O等常量元素含... 上宫金矿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玄武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Au、Ag、As、Sb等成矿及其相关微量元素和Al2O3、TiO2、Na2O等常量元素含量增加,稀土元素及其总量急剧减少。流体-岩石反应第一阶段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365℃~300℃和285~200MPa,而大量金沉淀成矿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则分别为325℃~240℃和160~100MPa。成矿热液类型及其演化比较简单,从初始的低盐度(9.5%~6.3%NaCl)、XCO2为0.18~0.24的含CO2流体演化为低盐度(5.9%~1.6%NaCl)的水溶液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过程 构造蚀变岩 流体-岩体反应
下载PDF
寄主岩浆硫化物和氧化物矿床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对比分析与成矿过程评述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姜常义 夏昭德 +3 位作者 凌锦兰 夏明哲 卢荣辉 郭芳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05-3020,共16页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世界上岩浆硫化物(Ni-Cu-PGE)和氧化物(Fe-Ti-V-P)矿床的主要载体。全球主要岩浆硫化物和氧化物矿床均可以产于大火成岩省、克拉通区的裂谷带或伸展环境、褶皱带内的后碰撞伸展环境。寄主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岩体规...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世界上岩浆硫化物(Ni-Cu-PGE)和氧化物(Fe-Ti-V-P)矿床的主要载体。全球主要岩浆硫化物和氧化物矿床均可以产于大火成岩省、克拉通区的裂谷带或伸展环境、褶皱带内的后碰撞伸展环境。寄主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岩体规模相差甚大(从6×104km2到<0.1km2),既有超镁铁质岩石组合也有镁铁质岩石组合,但其原生岩浆主要为拉斑玄武质岩浆。含镍铜的铂族元素矿床主要赋存于规模很大的层状岩体中,而镍铜硫化物矿床主要赋存于小岩体中。寄主钒钛磁铁矿或磁铁矿矿床的岩体主要是以辉长岩为主的层状杂岩体。寄主钛铁矿-磷灰石矿床的岩体均为层状的斜长岩-纹长二长岩-紫苏花岗岩岩体。尽管其岩石组合相差很大,但其原生岩浆均属拉斑玄武质。寄主硫化物矿床的岩体相对富Si、Mg、Cr、Ni,而寄主氧化物矿床的岩体相对富Fe-Ti-P-V,造岩矿物晶体化学也反映了这种差异。对全球主要含矿岩体的对比分析表明,导致这种反差的主要控制因素应该是岩浆生成时的压力状态,源区性质和熔融程度的差异可能只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对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过程的认识集中体现在金川模式和岩浆通道模式上,对岩浆氧化物矿床成矿过程的认识体现在氧化物和磷灰石是堆晶相还是从不混溶的矿浆中结晶的。对比分析表明,成矿过程具有多样性,试图用一种模式概括所有同类矿床成矿过程的想法未必可取。毫无疑问,适宜的氧化还原环境是形成岩浆矿床的必要条件,伴随岩浆演化及成矿过程的氧逸度变化及其诱因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矿床 岩体类型 岩石组合 地球化学 原生岩浆 成矿过程 氧逸度
下载PDF
湖南龙山金锑矿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15
20
作者 庞保成 杨东生 +3 位作者 周志 刘义茂 刘鹏程 刘远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2-845,共14页
黄铁矿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既可提供元素赋存状态的信息,又可示踪热液成矿过程。利用电子探针对龙山金锑矿赋矿地层新鲜板岩、蚀变围岩以及矿石中黄铁矿的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黄铁矿中Au主要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热液... 黄铁矿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既可提供元素赋存状态的信息,又可示踪热液成矿过程。利用电子探针对龙山金锑矿赋矿地层新鲜板岩、蚀变围岩以及矿石中黄铁矿的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黄铁矿中Au主要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热液黄铁矿中既有固溶体金,也有纳米金。沉积黄铁矿中Co、Ni、Sb、Mn、Te可能以固溶体形式存在,As、Pb、Zn、Cu、Ag以包裹体形式存在;热液黄铁矿中As、Sb、Mn、Te可能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Co、Ni、Pb、Zn、Cu、Ag以矿物包裹体形式存在。龙山金锑矿至少经历了两个成矿期:早期是由深部的富Ni岩浆流体引发的金、铅、铜、钨矿化,该期矿化强度不大;晚期是以大气降水循环引起的金、锑矿化,是龙山金锑矿的主要成矿期,并大致可分为显微金阶段、次显微金辉锑矿阶段、可见金辉锑矿阶段和辉锑矿阶段4个成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微量元素 赋存状态 成矿过程 龙山金锑矿 湖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