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对成骨样细胞成骨表型及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刘艳军 徐永平 +2 位作者 李淑英 罗祥林 陈元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0-1105,1128,共7页
目的明确聚乳酸降解终产物乳酸对细胞成骨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机理,为聚乳酸支架的精确设计提供参考意义。方法配制乳酸浓度为8、16、22、27 mmol/L的培养基,将不含乳酸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检测培养基的pH和渗透压。利用培养基培养大鼠... 目的明确聚乳酸降解终产物乳酸对细胞成骨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机理,为聚乳酸支架的精确设计提供参考意义。方法配制乳酸浓度为8、16、22、27 mmol/L的培养基,将不含乳酸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检测培养基的pH和渗透压。利用培养基培养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盐酸四环素染色钙结节并定量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ALP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乳酸浓度增加,培养基pH下降,渗透压升高,成骨样细胞形态改变,数量减少。低浓度乳酸组(8、16 mmol/L)的Ⅰ型胶原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含乳酸组的细胞ALP活性都低于对照组,并且乳酸浓度越高,细胞ALP活性越低。含乳酸组的骨钙素量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随着乳酸浓度增加,含乳酸组细胞所形成的钙结节阳性面积减少,都低于对照组。低浓度乳酸组(8、16 mmol/L)的细胞ALP mRNA表达量都低于对照组。结论聚乳酸降解终产物乳酸可抑制细胞ALP mRNA的表达,降低ALP活性。随着乳酸浓度增加,乳酸抑制作用增强,最终降低细胞的成骨矿化能力。此外,乳酸不会抑制细胞分泌I型胶原和骨钙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乳酸 样细胞 成骨表型 基因表达
下载PDF
rhBMP-2对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国林 胡蕴玉 +3 位作者 蒲勤 袁志 吕荣 白建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84-986,共3页
目的 研究 rh BMP- 2对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的影响 ,探讨成纤维细胞成骨条件 .方法 向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 (NIH3T3细胞 )内加入不同浓度的 rh BMP- 2 ,在第 3日和第 6日检测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和骨钙素表达 ,绘制生长曲线 .结果 ... 目的 研究 rh BMP- 2对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的影响 ,探讨成纤维细胞成骨条件 .方法 向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 (NIH3T3细胞 )内加入不同浓度的 rh BMP- 2 ,在第 3日和第 6日检测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和骨钙素表达 ,绘制生长曲线 .结果  rh BMP- 2可增加成纤维细胞 AL P活性 ,促进骨钙素表达 ,在 rh BMP- 2浓度为 80 0 μg· m L- 1和 12 0 0 μg·m L- 1作用最强 .rh BMP- 2对细胞增殖规律无明显影响 .结论  rh BMP- 2可促进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形态学生蛋白 成骨表型 RHBMP-2
下载PDF
诱导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的研究
3
作者 李秀兰 张杨 师宜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27-,共1页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是重要的创伤修复细胞,它参与了创伤修复的许多过程,并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骨折Ⅱ期愈合中,从创伤后的局部血肿机化到肉芽组织生成,从纤维性骨痂的形成到骨性骨痂的演变过程,FB贯穿始终。许多对FB的来源...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是重要的创伤修复细胞,它参与了创伤修复的许多过程,并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骨折Ⅱ期愈合中,从创伤后的局部血肿机化到肉芽组织生成,从纤维性骨痂的形成到骨性骨痂的演变过程,FB贯穿始终。许多对FB的来源、功能和归宿的研究证实FB具有成骨潜能,而FB成骨触发条件和机制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以近年来有关创伤修复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为依据,以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 FN)和生肌液(shengjiye)作为诱导剂,探讨FB成骨表达的调控因素和生肌膏促进感染性开放骨折愈合作用机制,为体外获取大量骨修复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表型 生肌液 FN 肉芽组织 FB 创伤修复 结缔组织 种子细胞 纤维细胞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的协同作用机制
4
作者 邓廉夫 冯伟 +1 位作者 张玥 朱雅萍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纯化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使其生长在分别含一定浓度的TNF-α、BMP-2和TNF-α与BMP-2联合培养液的干预条件下,采用MTT和RT-...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纯化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使其生长在分别含一定浓度的TNF-α、BMP-2和TNF-α与BMP-2联合培养液的干预条件下,采用MTT和RT-PCR技术,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C-myc、BMP-2、BMP-4mRNA表达状况的变化。结果:单独应用TNF-α和联合应用TNF-α与BMP-2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TNF-α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C-myc mRNA和BMP-2 mRNA;TNF-α与BMP-2联合应用可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BMP-4 mRNA。结论:TNF-α可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化,并赋予其新的生物特征;外源性BMP-2和内源性BMP-2、BMP-4的协同效应是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诱导 成骨表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诱导立体网架上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川 邓廉夫 +4 位作者 杨庆铭 沈玮 冯伟 张玥 朱雅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条件下的成纤维细胞在三维结构的聚乙醇酸(PGA)网架上表达成骨表型的可行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受体表型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实验用第2代细胞:(1)种植成... 目的探讨诱导条件下的成纤维细胞在三维结构的聚乙醇酸(PGA)网架上表达成骨表型的可行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受体表型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实验用第2代细胞:(1)种植成纤维细胞于PGA网架上,进行体外旋转培养,并用含TNF-α(50 U/m l)和BMP-2(0.1μg/m l)的条件培养液进行诱导。于1 d,3、6周后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四环素荧光标记、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细胞生长、骨样组织形成和矿化物沉积情况。上清液生化检测分析成骨性标志物分泌情况;(2)接种成纤维细胞于预置玻片或75 cm2培养瓶中,用含TNF-α(50 U/m l)的条件培养液进行一次性或连续性干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于2、4、6、8 d后分别检测BMPⅠ型受体(BMPR-ⅠA和BMPR-ⅠB)mRNA表达及蛋白形成状况。结果诱导3周后三维网架上的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分泌成骨细胞特征性标志物:骨钙素(OCN)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KP);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形成骨样组织;平面培养发现,TNF-α(50 U/m l)连续干预8 d可增高BMPR-ⅠB的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结论三维立体网架上的成纤维细胞在诱导条件下能够向成骨型细胞转化,形成骨样组织,有希望作为一种新的成骨型细胞的种子细胞源;TNF-α为BMP-2的靶向作用提供条件,TNF-α和BMP-2联合应用是调节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诱导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三维网架 成骨表型
原文传递
聚乳酸降解终产物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婷婷 刘艳军 +3 位作者 许庆 李晓明 罗祥林 陈元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探讨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降解终产物乳酸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设计和降解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为A、B、C 3组,A、B组分别采用含4、8、16、22、27 mmol/L右旋乳酸(L-lactic acid... 目的探讨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降解终产物乳酸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设计和降解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为A、B、C 3组,A、B组分别采用含4、8、16、22、27 mmol/L右旋乳酸(L-lactic acid,L-LA)和外消旋乳酸(D,L-lactic acid,D,L-LA)的培养液培养Ros17/2.8成骨样细胞,C组以不含乳酸的培养液(p H7.4)培养细胞。培养1、3、5 d,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io,PGR)和细胞毒性评级。另取含4 mmol/L L-LA(A组)及4 mmol/L D,L-LA(B组)的培养液培养Ros17/2.8成骨样细胞,以不含乳酸的培养液(p H7.4)培养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培养1、5 d时检测相对ALP活性(relative ALP ratio,RAR),21 d时采用von Kossa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结节生成并行定量分析。结果乳酸浓度为4 mmol/L时,培养5 d内A、B组RGR均值均>80%,细胞毒性评级为0级或Ⅰ级,无明显细胞毒性;浓度增大至8 mmol/L和16 mmol/L时,A、B组表现出毒性作用的时间分别为培养5 d和3 d;浓度≥22 mmol/L时,A、B组乳酸培养液在培养1 d时即对细胞增殖产生明显抑制。相同浓度下,各时间点A组RGR均高于B组,除4 mmol/L浓度培养1 d和3 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 d,A、B组RAR分别为144.1%±3.2%和115.2%±9.8%,5 d时分别为129.6%±9.8%和78.2%±6.9%,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von Kossa染色示,培养21 d,A组黑色团状物明显多于B、C组,定量分析分别为91.2%±8.2%、50.3%±7.9%和54.2%±8.6%,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A降解产物的浓度和组成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聚乳酸 乳酸 样细胞 细胞增殖 成骨表型
原文传递
铁调素水平与骨代谢相关性临床及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一可 刘功稳 +5 位作者 王雄毅 张睿智 刘炜峰 谢伊代·如则 李俊杰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人群血清铁调素浓度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了解铁调素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分化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骨量正常与骨质疏松症两组人群血清铁调素水平;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检测比较成骨前体细... 目的探讨人群血清铁调素浓度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了解铁调素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分化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骨量正常与骨质疏松症两组人群血清铁调素水平;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检测比较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在不同浓度铁调素干预后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了解铁调素对成骨分化功能指标(ALP、Runx2、BMP2、P-SMAD1/5和SMAD5)影响。结果人群血清铁调素水平与腰椎、髋部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铁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0~10 ng/mL)浓度增加可显著上调细胞功能分化表达(ALP、Runx2)、促进成骨信号通路蛋白表达(BMP2、P-SMAD1/5和SMAD5)。结论临床数据显示血清铁调素水平和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铁调素水平低骨密度值也低;而细胞实验显示一定浓度铁调素可显著激活BMP2-SMAD1/5信号通路、上调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成骨分化。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血清铁调素可能与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临床检测铁调素可能是骨质疏松症诊疗过程中一种新的评估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绝经后质疏松症 随机森林 成骨表型 机制
下载PDF
人牙周膜体外分离培养及其成骨表型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敖建华 刘彦普 +1 位作者 董蕊 刘晓亮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9期528-530,共3页
目的: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hPDLFs),并对其成骨表型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大量成活率高的人牙周膜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波形丝... 目的: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hPDLFs),并对其成骨表型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大量成活率高的人牙周膜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波形丝蛋白及角蛋白的表达,鉴定细胞。使用矿化液诱导,然后应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Von Kossa染色等方法观察hPDLFs在矿化液作用下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hPDLFs呈星形或长梭形,免疫组化波形丝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证实该细胞来源可靠。矿化诱导5d后,有部分hPDLFS转化为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诱导20 d后可见矿化结节形成。结论:酶消化法可以快速得到大量hPDLFs,且hPDLFs具有一定的成骨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细胞培养 成骨表型
原文传递
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潜能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希哲 林云锋 +3 位作者 乔鞠 田卫东 闫征斌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mg/L左旋抗坏血酸 ,10nmol/L维生素D3 ,10mmol/Lβ 磷酸甘油钠的DMEM /F12培养基中诱导培养 14d ,观察细胞形态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对其成骨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脂肪基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 ,其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诱导培养后体积明显增大 ,胞核大面圆 ,胞浆丰富 ,群体倍增时间为 66h。Gomori萘酚磷酸酯法染色显示其胞浆内富含碱性磷酸酶颗粒 ,vonKossa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脂肪基质细胞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过矿化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脂肪基质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成骨表型 体干细胞
下载PDF
非编码RNA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可可 曾高峰 +2 位作者 江婷 王燕 赵国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7-295,共9页
分化成熟的血管平滑肌主要功能是收缩血管、调节血管周径及血压等.在高磷、高糖、维生素D3、炎症等因素的作用下,平滑肌细胞可转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参与血管钙化的形成,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非编码RNA是经基因转录但不翻译为蛋白质的一类... 分化成熟的血管平滑肌主要功能是收缩血管、调节血管周径及血压等.在高磷、高糖、维生素D3、炎症等因素的作用下,平滑肌细胞可转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参与血管钙化的形成,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非编码RNA是经基因转录但不翻译为蛋白质的一类RNA总称,其通过调控多种细胞活动来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已有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可通过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表型转化影响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几方面综述非编码RNA在血管平滑肌成骨样表型转化中的调节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血管钙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发现防治血管钙化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相关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中药增骨Ⅰ、Ⅲ号调节rhBMP-2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玉玲 邹庆 +1 位作者 傅刚 梁克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增骨Ⅰ、Ⅲ号调节体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成纤维细胞。然后用中药增骨Ⅰ、Ⅲ号及增骨Ⅰ、Ⅲ号复合rhBMP 2分别作用于成纤维细胞 ,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增骨Ⅰ、Ⅲ号调节体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成纤维细胞。然后用中药增骨Ⅰ、Ⅲ号及增骨Ⅰ、Ⅲ号复合rhBMP 2分别作用于成纤维细胞 ,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噻唑蓝 (MTT)比色分析其增殖、放免测定骨钙素 (BGP)含量。结果 增骨Ⅰ、Ⅲ号MTT比色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中药复合rhBMP 2组与对照组比色结果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增骨Ⅰ、Ⅲ号及中药复合rhBMP 2都可促进成纤维细胞BGP的表达 ,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分别为有显著性 (P <0 0 5 )和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增骨Ⅰ、Ⅲ号能激活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能增强rhBMP 2诱导成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形态发生蛋白-2 中药 I号 Ⅲ号 成骨表型
下载PDF
染氟成纤维细胞内Ca^(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井玲 齐玲 +1 位作者 赵志涛 李广生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氟对成纤维细胞Ca2+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不同染氟条件下(0.0001、1、10mg/LF-)成纤维细胞Ca2+水平的变化。结果染氟1mg/L组成纤维细胞在染氟500s左右时[Ca2+]i水平开始升高,约1500s达到高峰... 目的研究氟对成纤维细胞Ca2+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不同染氟条件下(0.0001、1、10mg/LF-)成纤维细胞Ca2+水平的变化。结果染氟1mg/L组成纤维细胞在染氟500s左右时[Ca2+]i水平开始升高,约1500s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3000s左右回到起点位置。结论成纤维细胞染氟1mg/LF-组[Ca2+]i有一过性升高。认为这种[Ca2+]i浓度的变化在影响成纤维细胞中cbfa1和某些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及成骨表型转换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纤维细胞株(L929) 细胞内钙 成骨表型
下载PDF
血管外膜细胞钙化及其钙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谭小青 张旭升 +1 位作者 樊小容 黄战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8期3347-3350,共4页
目的:研究经体外诱导钙化建立大鼠血管外膜细胞钙化模型,检测钙化过程中成骨相关指标及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旨在为心血管疾病模型提供更精确的细胞模型,并初步探讨其钙化机制。方法:原代提取大鼠胸主动脉外膜纤维细胞,取3~6... 目的:研究经体外诱导钙化建立大鼠血管外膜细胞钙化模型,检测钙化过程中成骨相关指标及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旨在为心血管疾病模型提供更精确的细胞模型,并初步探讨其钙化机制。方法:原代提取大鼠胸主动脉外膜纤维细胞,取3~6代细胞使用诱导培养基(高糖DMEM+10%胎牛血清+10 mmol/Lβ-甘油磷酸+0.05 mmol/L抗坏血酸+100 mmol/L地塞米松)诱导钙化,诱导时间为3 d、6 d、9 d、12 d、15 d,筛选出诱导细胞钙化的最佳时间。对细胞采用茜素红S染色、细胞内钙含量测定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鉴定是否成功构建钙化模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T-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和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的mRN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微血管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水平,找出血管外膜细胞钙化的潜在机制。结果:当诱导钙化时间为15 d时,血管外膜细胞中主要钙化指标胞内钙含量及ALP活性上调(P<0.05),茜素红S染色显示钙化组有明显钙盐沉积。血管外膜细胞经钙化诱导后,BMP2和Runx2的mRNA水平上调,Bax蛋白水平上调,Bcl-2和Beclin-1蛋白水平下调,LC3-Ⅱ/LC3-Ⅰ比值上调(P<0.05)。结论:钙化诱导培养基培养血管外膜细胞15 d可成功构建钙化细胞模型,血管外膜细胞钙化可能与细胞向成骨样表型转化有关,血管外膜细胞钙化过程涉及细胞自噬及凋亡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膜细胞 钙化 表型转化 自噬与凋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自噬负性调节LPS诱导的猪主动脉瓣瓣膜间质细胞成骨样表型转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盟浩 范梦恬 +5 位作者 安利钦 陈彬 吴静红 王玥 黄琴 施琼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3期427-434,共8页
该文主要研究自噬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瓣膜间质细胞成骨样表型转换的影响与机制。免疫组化检测钙化(3例)与正常人(3例)主动脉瓣膜标本中成骨、炎症、自噬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LPS处理猪原代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porci... 该文主要研究自噬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瓣膜间质细胞成骨样表型转换的影响与机制。免疫组化检测钙化(3例)与正常人(3例)主动脉瓣膜标本中成骨、炎症、自噬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LPS处理猪原代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porcine aortic valvular interstitial cells,pAVICs)(2~6代),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炎症、自噬指标水平变化。自噬激动剂、抑制剂联合LPS处理pAVICs,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成骨、炎症水平变化,转染GFP-LC3病毒以观察自噬激活水平。NF-κB抑制剂联合LPS处理pAVICs,Western blot检测炎症、成骨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成骨指标(RUNX2、OPN)、炎症指标(p-NF-κB)、自噬指标(LC3、Beclin 1)在病变主动脉瓣膜标本中,表达水平皆高于正常对照组;Western blot显示,LPS处理可引起pAVICs的成骨、炎症、自噬水平上调;自噬抑制剂对LPS诱导的自噬激活有抑制作用,对LPS诱导的成骨水平上调有促进作用;自噬激动剂对LPS诱导的自噬激活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成骨水平上调;NF-κB抑制剂可抑制LPS诱导的炎症,成骨水平上调;自噬激动剂、抑制剂可分别抑制与促进LPS诱导的炎症水平上调。结果表明,自噬负性调节炎症刺激因素LPS诱导的瓣膜间质细胞成骨样表型转换,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通路NF-κB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炎症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 表型转换
原文传递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与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蓉 李安琪 刘江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49-954,共6页
血管钙化是指羟基磷灰石沉积于血管壁,由多因素参与及调控,类似于骨、软骨形成的主动生物学过程。内质网应激是机体内适应性调节反应,适当的内质网应激帮助维持内质网稳态,但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与发展。本文综述内质... 血管钙化是指羟基磷灰石沉积于血管壁,由多因素参与及调控,类似于骨、软骨形成的主动生物学过程。内质网应激是机体内适应性调节反应,适当的内质网应激帮助维持内质网稳态,但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与发展。本文综述内质网应激尤其是未折叠蛋白反应在血管钙化中的潜在作用和分子机制,希望为血管钙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成骨表型转化
下载PDF
骨钙素对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邢晓林 刘昊凌 《现代医学》 2018年第6期732-735,共4页
骨钙素是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基质蛋白,参与骨吸收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基质的矿化,是骨转化的特定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骨钙素调节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产生、炎症因子的作用和抑制血管钙化,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另外骨钙... 骨钙素是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基质蛋白,参与骨吸收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基质的矿化,是骨转化的特定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骨钙素调节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产生、炎症因子的作用和抑制血管钙化,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另外骨钙素能够调节糖脂代谢和性激素水平,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本综述旨在对骨钙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素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钙化 糖脂代谢 成骨表型内皮祖细胞
原文传递
松油烯-4-醇通过改善线粒体动力学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17
作者 涂梦欣 黄梅 +6 位作者 张彦琦 陈虹雨 尚雪祎 李金锦 徐旖旎 沈祥春 张彦燕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24-3031,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松油烯-4-醇(terpinen-4-ol,T4O)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T4O对HG诱导的VSMC钙质沉积、成骨表型转化及线粒体动力学的作用。采用线粒体动... 本研究旨在探讨松油烯-4-醇(terpinen-4-ol,T4O)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T4O对HG诱导的VSMC钙质沉积、成骨表型转化及线粒体动力学的作用。采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抑制剂Mdivi-1分析线粒体动力学和VSMC钙化之间的相关性以及T4O的作用。采用茜素红S染色观察钙盐沉积,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含量;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表型转化相关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和线粒体动力学相关标志物[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和Drp-1]的表达。结果显示,T4O低、高剂量能够不同程度抑制HG诱导的α-SMA、MFN1、MFN2表达水平的下调,抑制BMP2、Runx2、Drp-1表达水平的上调,减少细胞内Ca^(2+)含量和钙盐沉积,有效抑制HG诱导的VSMC钙化和线粒体动力学紊乱。T4O组、Mdivi-1组、T4O+Mdivi-1组能够上调HG诱导的α-SMA、MFN1、MFN2的表达水平,下调BMP2、Runx2、Drp-1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钙盐沉积,且T4O组与T4O+Mdivi-1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能够抑制Drp-1的表达水平,调节线粒体动力学紊乱,抑制HG诱导的VSMC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油烯-4-醇 血管平滑肌细胞 成骨表型转化 血管钙化 线粒体动力学
原文传递
miRNA-205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诊断价值
18
作者 白亚玲 吴雪莹 +5 位作者 鲁杨杨 张东雪 靳晶晶 程美娟 张胜雷 徐金升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3-360,共8页
目的探讨miRNA-205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分为体外细胞实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茜素红染色法、钙含量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 目的探讨miRNA-205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分为体外细胞实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茜素红染色法、钙含量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钙化情况,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VSMCs成骨转录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平滑肌22α蛋白(smooth muscle 22α,SM-22α)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SMCs中miRNA-205和Runx2的表达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205与Runx2的靶向关系。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并按照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CACs=0)、轻中度钙化组(0400)。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价血清miRNA-205、Runx2与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iRNA-205预测CKD患者血管钙化的价值。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磷组VSMCs钙结节较多,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Runx2蛋白表达均显著较高,α-SMA、SM-22α蛋白及miRNA-205表达水平均较低(均P<0.05)。过表达miRNA-205时,VSMCs钙化减轻,α-SMA和SM22α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Runx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NA-205-5p过表达后野生型Runx23’端非编码区质粒荧光素酶活性降低。(2)纳入CKD患者80例,年龄(57.50±14.93)岁,其中男性49例(61.3%)。无钙化组(n=26)、轻中度钙化组(n=30)和重度钙化组(n=24)患者miRNA-205和Runx2表达水平比较结果显示,钙化程度越高,miRNA-205表达水平越低,Runx2 mRNA表达水平越高(均P<0.05)。血清miRNA-205与CACs呈负相关(r=-0.50,P<0.01),Runx2与CACs呈正相关(r=0.5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NA-205(OR=0.451,95%CI 0.122~0.873)是CK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miRNA-205和miRNA-205联合Runx2预测血管钙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95%CI 0.697~0.859)和0.924(95%CI 0.866~0.982)。结论miRNA-205通过靶向Runx2负向调控VSMCs成骨样表型转化进而抑制血管钙化,有望成为早期诊断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微RNAS miRNA-205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表型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