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现代文学中的“军人”形象研究——以山崎丰子的“战争三部曲”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鲍同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126,共4页
战后日本文学的许多作品开始涉及现实,不少作家以"军人"为对象,运用写实主义详细记述他们的工作、生活,内容涉及战前、战时和战后。山崎丰子是代表作家之一,作品中尤以"战争三部曲"最具特色,其中对"军人"... 战后日本文学的许多作品开始涉及现实,不少作家以"军人"为对象,运用写实主义详细记述他们的工作、生活,内容涉及战前、战时和战后。山崎丰子是代表作家之一,作品中尤以"战争三部曲"最具特色,其中对"军人"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尘封历史,引发社会讨论。但是,作为日本作家,山崎仍不能摆脱"崇拜"、"史观"等思维定式,人为地将战后的"军人"色彩平淡化、命运悲情化,并通过非常化的故事结局进行文学创作,干扰读者的文学接受和历史认知,影响作品的国际传播,不利于日本与其他国家在文学、文化等方面的正常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形象 山崎丰子 战争三部曲 历史反省 作家责任
原文传递
美国青年士兵的生动写照——评詹姆斯·琼斯和他的战争三部曲 被引量:1
2
作者 姚乃强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4-88,共5页
詹姆斯.琼斯是美国的优秀战争小说家。他的战争三部曲《从这里到永恒》、《细细的红线》和《口哨》是美国战争文学的经典之作。三部曲反映了美国青年士兵从入伍、受训、出国作战到回归本土的全过程,也是他们演变(蜕变)的全过程。小说叙... 詹姆斯.琼斯是美国的优秀战争小说家。他的战争三部曲《从这里到永恒》、《细细的红线》和《口哨》是美国战争文学的经典之作。三部曲反映了美国青年士兵从入伍、受训、出国作战到回归本土的全过程,也是他们演变(蜕变)的全过程。小说叙述了他们的迷惘、挣扎、痛苦、绝望和悲剧式的结局。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发人深省。文章评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写作风格与优缺点及其文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斯 战争三部曲 演变 本质
下载PDF
悲情与人性的激荡——肖斯塔科维奇的“战争三部曲”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秀蕾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22-125,共4页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第八和第九交响曲被称为"战争三部曲",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悲观主义思潮的语境下,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悲剧性使其美学特征与特定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审美趣味发生了严重错位,使作品超越了狭隘的审美时空而获...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第八和第九交响曲被称为"战争三部曲",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悲观主义思潮的语境下,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悲剧性使其美学特征与特定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审美趣味发生了严重错位,使作品超越了狭隘的审美时空而获得了更为恒久的价值。而悲情与人性相互交织的特性成为了解读"战争三部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 战争三部曲 悲情与人性
下载PDF
反思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反思作用
4
作者 卢美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4-55,共2页
许多评论者认为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具有深刻的反思战争的作用,笔者不同意这种说法.本文从四方面说明其对战争反思作用不大的原因:第一,电影的表达特点决定电影对战争不能起到深刻的反思作用.第二,重构历史的失误削弱了战争三部曲对现... 许多评论者认为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具有深刻的反思战争的作用,笔者不同意这种说法.本文从四方面说明其对战争反思作用不大的原因:第一,电影的表达特点决定电影对战争不能起到深刻的反思作用.第二,重构历史的失误削弱了战争三部曲对现实战争的反思力度.第三,多主题的混杂冲淡了对战争反思的力度.第四,观众观看电影的预定心态进一步冲淡其教育意义.要使影片起到很好的反思和教育作用,关键是导演要克服创作手法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宁 战争三部曲 反思作用
下载PDF
中韩战争电影的对比
5
作者 杜春艳 辛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88-88,共1页
战争片成为韩片征服亚洲观众和票房的新宠。然而在拥有战争片传统的中国,近10年来战争电影却难以实现质的突破……本文以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与韩国战争片《太极旗飘扬》、《欢迎来到东莫谷》等为例来对比中韩战争电影。
关键词 冯小宁“战争三部曲 韩国战争电影 现实主义 反思战争
下载PDF
孙席珍评传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姝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2年第2期96-106,共11页
孙席珍在20世纪20年代以'小诗'与'自叙传'小说创作崭露头角,其才擅抒情;大革命失败后,以北伐战场的亲身经历创作'战争三部曲',1930年代,其'新乡土小说'又成为北方左联重要的创作实绩;新中国成立后,孙... 孙席珍在20世纪20年代以'小诗'与'自叙传'小说创作崭露头角,其才擅抒情;大革命失败后,以北伐战场的亲身经历创作'战争三部曲',1930年代,其'新乡土小说'又成为北方左联重要的创作实绩;新中国成立后,孙席珍又转而从事文学研究。从文学到革命,又从革命回到文学,孙席珍的人生轨迹与文学创作转变,彰显着从自我抒情到社会写实的现代文学发展规律,同时也显现着20世纪中国文学与革命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席珍 小诗 战争三部曲 新乡土小说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