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对外传播的战略偏好、基本特征与效果评估
1
作者 王箫轲 朱一宁 《东疆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经过多年的经营,韩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表现出重视文化产品、企业品牌和统一政策的战略偏好,呈现出组织方式上的政府主导性、传播对象定位上的精确性,以及善于利用名人效应来吸引国际社会高关注度等基本特征。这使得韩国... 经过多年的经营,韩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表现出重视文化产品、企业品牌和统一政策的战略偏好,呈现出组织方式上的政府主导性、传播对象定位上的精确性,以及善于利用名人效应来吸引国际社会高关注度等基本特征。这使得韩国的国家形象得到了持续改善,国际社会涉韩积极评价逐年增多,但也存在着传播内容比重失衡、易受政治问题干扰,以及传播效果地区差异明显等问题。中韩对外传播事业同为政府主导并直接参与,加之两国在历史文化上具有相似性且同属后发国家,因此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传播话语的转换以及传播受众的定位等方面,韩国的经验对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对外传播 战略偏好 流行文化 政府主导 国家形象
下载PDF
盈余管理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战略偏好的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汉明 洪荭 《财会通讯(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122,128,共4页
本文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战略偏好对盈余管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效率有负向影响;公司战略偏好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越偏向激进战略的企业中盈余管理对企业投... 本文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战略偏好对盈余管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效率有负向影响;公司战略偏好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越偏向激进战略的企业中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企业是否受到宏观政策支持对盈余管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关系具有权变影响,也影响了公司战略偏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投资效率 战略偏好
下载PDF
国家战略偏好对领土争端解决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胜武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国家战略来调适心理和行为,领土争端解决意愿作为国家心理的一部分也不例外。经济优先主义、国家安全偏好和对国际地位的执着是战后在多数国家身上持续呈现的战略偏好。经济优先主义使国家在...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国家战略来调适心理和行为,领土争端解决意愿作为国家心理的一部分也不例外。经济优先主义、国家安全偏好和对国际地位的执着是战后在多数国家身上持续呈现的战略偏好。经济优先主义使国家在领土争端问题上表现出克制并愿意作出让步。在国家安全偏好的作用下,国家“安全边界”与领土边界安全的比值大小和来自争端相对方的安全感的高低对领土争端解决意愿有着不同的影响。国家自身定位及对国际地位的预期不同,领土争端解决意愿会有很大差别。在战略偏好的作用下形成领土争端中的激进型和克制型国家,进而形成三种不同的领土争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偏好 领土争端 经济优先主义 国家安全 国际地位
下载PDF
战略文化、战略偏好与澳大利亚的对华战略疑惧 被引量:7
4
作者 许善品 张涛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9-84,153,154,共28页
一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国的战略文化。澳大利亚的战略文化与对华战略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位于东亚边缘的地理位置和源自大英帝国的历史传统共同塑造了澳大利亚的战略文化,直接塑造了其控制海上生命线、强调... 一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国的战略文化。澳大利亚的战略文化与对华战略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位于东亚边缘的地理位置和源自大英帝国的历史传统共同塑造了澳大利亚的战略文化,直接塑造了其控制海上生命线、强调前沿防御、视南太为势力范围、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坚持与西方大国结盟的战略偏好,间接造成了澳大利亚的对华战略疑惧,如警惕中国进入南太地区、积极介入南海问题、警惕中国海军现代化、强化澳美同盟以防范中国、倡导对华色彩浓厚的“印太”倡议、对中国采取软制衡和软约束等。总体而言,澳大利亚战略文化呈现出地缘政治色彩浓厚、深受英国战略文化影响、西方文化底色难改、依附性大于独立性、缺乏战略思想支撑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文化 战略偏好 澳大利亚 对华疑惧
下载PDF
供应链弹性的战略偏好——基于企业属性实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辉 王霜 《供应链管理》 2022年第9期51-63,共13页
供应链弹性是企业应对断链风险表现出的动态能力,被视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构建弹性供应链日益成为企业运营管理重要的战略考量。虽然学界对此关注有加,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探讨与现象分析为主,难以为企业实践应用提供经验... 供应链弹性是企业应对断链风险表现出的动态能力,被视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构建弹性供应链日益成为企业运营管理重要的战略考量。虽然学界对此关注有加,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探讨与现象分析为主,难以为企业实践应用提供经验解答。文章基于数据资源,先是采用“文献分析定性+主成分分析定量”测度供应链弹性构建维度,发现供应链弹性主要由运营能力、财务、存货周期、账款周期、客户信任、研发技术与诚信经营因子构成。然后“跨数据匹配+大文本分析”深度解读上下游企业属性,归纳供应链弹性提升路径有企业基本信息、人员结构、企业性质、地理位置与股权结构属性。最后实证分析供应链弹性的战略偏好,发现其对基本信息中企龄、经营状态与注册资本,人员结构中百人以内的规模,企业性质中的自然人控股、中外合资与个人独资,地理位置中的高新区,股权结构中的股权集中度有显著战略偏好。稳健性结果显示,在分别更换研究变量与样本区间情境下,研究结果仍保持一致,文章结论具有较高稳健性与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弹性 战略偏好 企业属性 动态能力 断链风险
下载PDF
中国的战略偏好选择——以两次金融危机为例
6
作者 邓永永 《劳动保障世界》 2017年第6X期67-,共1页
尽管中国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行为差异和外界的金融危机环境、国内的环境存在关联,但是对外行为方面,战略偏好对一个国家对外行为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国家在面对金融危机时的对外行为表现,与其自身的战略重点和偏好选择具有非... 尽管中国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行为差异和外界的金融危机环境、国内的环境存在关联,但是对外行为方面,战略偏好对一个国家对外行为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国家在面对金融危机时的对外行为表现,与其自身的战略重点和偏好选择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偏好 内外因素 地缘安全
下载PDF
战略偏好差异对中日关系的消极影响(2000-2021)
7
作者 方晨宇 《战略决策研究》 2022年第4期3-20,102,共19页
2000年以来,中日关系呈现出以频繁、剧烈变动为特征的极不稳定状态。本项研究发现,战略偏好差异是中日关系陷入互动困境的关键原因。对东北亚地缘的不同认知使中日形成各自地缘目标,进而产生各自互动中的行为偏好,中日总体偏好分别为维... 2000年以来,中日关系呈现出以频繁、剧烈变动为特征的极不稳定状态。本项研究发现,战略偏好差异是中日关系陷入互动困境的关键原因。对东北亚地缘的不同认知使中日形成各自地缘目标,进而产生各自互动中的行为偏好,中日总体偏好分别为维持现状、改变现状导向。偏好差异导致关系剧烈恶化,而偏好受战略环境制约,国家在短期内若无法实现其最优目标则会寻求低层次目标的满足,双边关系易于发生快速剧烈转圜。中日关系的这一特殊现象反映了双方深层次共同利益共识的匮乏,故而难以建立更深入的政策协调和政治互信。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共同利益的培植和地区治理意识的强化,总的来看中日关系的中短期前景仍不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战略偏好 地缘认知
下载PDF
战略偏好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迷思”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小鼎 李珊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52,I0002,共30页
2016年以来,美国彻底放弃对华接触政策,转而采取过度防范且带有明显对抗色彩的战略竞争政策,究其实质在于美国国内持续蔓延的“中国迷思”促成了对华战略偏好的转变。出于霸权护持的目的,美国以“中国迷思”为载体,在安全领域夸大中美... 2016年以来,美国彻底放弃对华接触政策,转而采取过度防范且带有明显对抗色彩的战略竞争政策,究其实质在于美国国内持续蔓延的“中国迷思”促成了对华战略偏好的转变。出于霸权护持的目的,美国以“中国迷思”为载体,在安全领域夸大中美安全稀缺,在经济领域强调相对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标定中国的异质属性,在中美关系尚存妥协与合作空间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遏制。社会环境、战略文化等背景性因素和国内政治联盟、智库、大众传媒及联邦政府等进程性因素交织互动,共同塑造了当前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在系统效应的裹挟下共同推动对华“迷思”不断强化。“中国迷思”改变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价值取向、威胁认知、利益排序和手段选择,导致美国对华战略偏好从防御转向进攻,从保守转向激进,从合作转向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偏好 中国迷思 霸权护持 中美关系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荣誉偏执、身份迷思与日本战略偏好的转向 被引量:12
9
作者 陆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122,共36页
近年来东亚安全格局重构的最大变化之一,是日本安全防务政策开始表现出积极的扩张性特征。日本战略偏好的转向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在借鉴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荣誉这一精神性动机内涵的重新界定和理解,... 近年来东亚安全格局重构的最大变化之一,是日本安全防务政策开始表现出积极的扩张性特征。日本战略偏好的转向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在借鉴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荣誉这一精神性动机内涵的重新界定和理解,试图揭示荣誉动机下身份迷思和地位偏执与国家现实主义战略选择的内在关联和因果逻辑。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文化上的最大变化就是确立了荣誉在国家动机层级中的绝对支配地位。正是由于这种传统价值观和思维与不断演进的"正常国家"实践相结合催生的对大国身份、地位的执迷和狂热,驱使日本在战略取向上越来越倾向于接受冲突的零和性质、大胆贯彻防务上的进攻主义、采取主动塑造国际事务的外向性姿态和推行民族主义议程等,从而导致了其战略偏好向现实主义的重大转变。由此决定了中日关系的磨合将长时间地在摩擦甚至激烈对抗中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誉偏执 身份迷思 战略偏好 现实主义转向
原文传递
印度大国博弈策略偏好如何影响中印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思灵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5,83,共11页
近年来,印度的大国外交博弈风生水起,随着美国、日本等国家拉拢印度以遏制中国的力度不断加大,印度与这些国家的互动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一改过去遮遮掩掩的态度,在与这些大国的互动中充分展现"施动者&qu... 近年来,印度的大国外交博弈风生水起,随着美国、日本等国家拉拢印度以遏制中国的力度不断加大,印度与这些国家的互动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一改过去遮遮掩掩的态度,在与这些大国的互动中充分展现"施动者"的角色,比如在印美日海洋安全合作中,主动邀请日本成为马拉巴尔联合军演的固定成员。与此同时,在大国博弈的战略偏好中,印度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博弈对手,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视为博弈助手。印度此举必将对中印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印战略互信、经济合作的拓展、伙伴关系的构建等方面均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大国博弈 战略偏好 中印关系
下载PDF
战略惯性与陆权传统大国的地缘制权偏好
11
作者 秦立志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9,127,共24页
“地缘政治复归”是对21世纪大国战略竞争叙事的重要标签,呼吁地缘政治重要性的倡议要远多于地缘政治研究的实际进展。虽然大国崛起的成败不能仅仅归功于海权或陆权,但如果没有地缘制权的掌控,一国崛起和发展的地缘空间将被大大压缩。... “地缘政治复归”是对21世纪大国战略竞争叙事的重要标签,呼吁地缘政治重要性的倡议要远多于地缘政治研究的实际进展。虽然大国崛起的成败不能仅仅归功于海权或陆权,但如果没有地缘制权的掌控,一国崛起和发展的地缘空间将被大大压缩。相比海权传统大国而言,陆权传统大国发展海权更加强调惯性的作用,如果惯性不足,则可能招致海权发展的夭折;如果惯性过大,则可能陷入过度扩张。既有研究尚没有对战略惯性的地缘政治效应有足够关注,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分析缺乏时空因素的探究。大国的战略选择通常会受到系统、认知、行动等三重战略惯性的交互影响。本文依托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大战略分析框架,将交叉性结构压力塑造的系统惯性作为自变量。由战略文化、战略动机、战略决心共同塑造的认知惯性作为中介变量。行动惯性作为因变量,其衡量指标包括战略节奏的快慢与报偿结构的动态变化。对地缘制权偏好的成因与效果评估,有助于增加崛起国因应地缘政治风险的战略容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惯性 陆权 海权 新古典现实主义 战略偏好 帝国 陆海统筹
原文传递
印度莫迪政府外交政策调整动因探析--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
12
作者 姜文玉 兰江 《荆楚学刊》 2023年第4期5-12,共8页
莫迪执政以来,对印度外交政策进行调整,在强调战略自主的同时,在大国外交中突出积极性、主动性和进攻性的一面,提升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及影响力。根据新古典现实主义基本观点及分析框架,印度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受到国际体系... 莫迪执政以来,对印度外交政策进行调整,在强调战略自主的同时,在大国外交中突出积极性、主动性和进攻性的一面,提升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及影响力。根据新古典现实主义基本观点及分析框架,印度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受到国际体系层次中相对实力分布和权力趋势、结构性调节因素及清晰度变量的影响,并受到单元层次中领导人意向、战略文化及国家—社会关系变量的影响。随着国际战略环境变化及印度国内政局演变,未来印度外交政策走向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政策 莫迪政府 战略偏好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
下载PDF
安全感知、发展诉求与菲律宾对华政策转变 被引量:11
13
作者 席桂桂 凌胜利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138-152,158,共16页
2016年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以来,南海争端降温,中菲双方元首实现互访,致力于构建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菲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菲关系何以在两三年间发生重大转向,取得显著成果,对此既有研究主要从结构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 2016年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以来,南海争端降温,中菲双方元首实现互访,致力于构建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菲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菲关系何以在两三年间发生重大转向,取得显著成果,对此既有研究主要从结构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国内政治、决策心理等角度展开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安全感知-发展诉求"分析框架,认为杜特尔特政府认识到菲律宾所处的国际安全环境已然发生重要变化,其战略偏好从"安全感知"转向"发展诉求",因而对华外交的重心也从注重南海问题转向加强经贸合作,更多地突出其发展诉求。正是这种战略偏好的转变促使菲律宾政府大幅调整对华政策,中菲关系也迎来了稳定向好的新局面。中国需要认真对待菲律宾对华政策转向所带来的机遇,努力谋求稳定的地区安全架构,扩大双边利益交汇,进而提升地区安全预期,不断推进地区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感知 发展诉求 战略偏好 菲律宾 中菲关系 周边外交
下载PDF
战略决策团队认知偏好及其变化的社会学解释 被引量:5
14
作者 尚航标 李卫宁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7,96,共16页
战略决策团队的认知偏好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经济学和神经系统学在探索企业战略决策团队认知偏好问题上都有所局限。本文在阐述战略决策团队认知偏好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认知神经经济学"、"... 战略决策团队的认知偏好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经济学和神经系统学在探索企业战略决策团队认知偏好问题上都有所局限。本文在阐述战略决策团队认知偏好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认知神经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角色心理"这三个社会学理论视角解释和探索战略决策团队认知偏好问题,进而讨论战略决策团队认知偏好的三角理论模型和认知偏好变化的综合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决策团队认知偏好 团队动机 组织合法性 团队角色承诺
原文传递
东亚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一种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解释 被引量:82
15
作者 刘丰 陈志瑞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5,157,共22页
东亚地区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战略选择,是当前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但是学者们围绕战略行为的类型界定和原因解释都缺乏充分的学术共识。根据中小国家应对崛起国的战略方向和强度,战略行为可以划分为疏远、对冲、制衡和追随四类... 东亚地区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战略选择,是当前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但是学者们围绕战略行为的类型界定和原因解释都缺乏充分的学术共识。根据中小国家应对崛起国的战略方向和强度,战略行为可以划分为疏远、对冲、制衡和追随四类。对冲是当前东亚地区国家应对中国崛起而采取的具有普遍性和主导性的战略选择,主要表现为强化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在与其他大国开展紧密安全互动的同时避免与中国产生安全矛盾。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来看,东亚地区中小国家的战略行为是由它们所面临的体系压力和国家战略偏好两个要素所共同决定的。在地区内崛起国与其他大国处于弱对抗态势的情况下,中小国家并没有面临明确的选边站队压力;而同时追求自主性、安全和福利三项战略目标,也使得它们倾向于在多方力量之间维持平衡。当然,对冲战略能否持续,取决于地区结构转移和战略偏好变化的前景。如果东亚地区格局向强对抗体系转变,这些国家面临的权衡取舍将更加艰难,对冲战略的条件也将难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战略行为 新古典现实主义 体系压力 战略偏好
原文传递
双重困境与动态平衡——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与美国亚太盟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47
16
作者 凌胜利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91,157-158,共22页
随着中美主导权竞争加剧,亚太国家在中美之间的战略选择深受影响,美国亚太盟国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联盟与选边的双重困境。美国亚太盟国如何应对中美竞争,既有研究从国内政治、联盟政治、结构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四个视角进行... 随着中美主导权竞争加剧,亚太国家在中美之间的战略选择深受影响,美国亚太盟国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联盟与选边的双重困境。美国亚太盟国如何应对中美竞争,既有研究从国内政治、联盟政治、结构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四个视角进行了分析。作者尝试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视角,分析美国亚太盟国在中美之间的"动态平衡"战略。国际层面主要关注体系压力,国内层面主要聚焦战略偏好与共同利益。研究发现,美国亚太盟国为了缓解其所面临的双重困境,依据其面临的双重困境强弱,会基于战略偏好和共同利益在中美之间实施动态平衡,其战略选择体现为暂时优先考虑中美一方的单向动态平衡或双向动态平衡。为了便于更加清晰地理解美国亚太盟国的动态平衡战略,作者以2016年因"萨德"入韩所导致的"韩国转向"和杜特尔特上台所引发的"菲律宾转向"进行了案例研究。对于中国的政策启示而言,美国亚太盟国并非一味地追随美国,而是希望在中美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尽可能地兼顾经济和安全利益。中国应尽可能地去调适美国亚太盟国的战略偏好或利益关系,进而影响它们的动态平衡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主导权 动态平衡战略 选边困境 双重困境 战略偏好
原文传递
印度参与美日印澳四边合作进程分析——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思伟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5,155,156,共21页
本文采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解读印度参与美日印澳四边合作进程演变。本文认为印度参与四边合作可以被理解为其借用外力制衡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它试图利用四方机制平台进行各类资源交换获取利益,并提升印度大国地位的政策选择。... 本文采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解读印度参与美日印澳四边合作进程演变。本文认为印度参与四边合作可以被理解为其借用外力制衡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它试图利用四方机制平台进行各类资源交换获取利益,并提升印度大国地位的政策选择。总体来看,印度属于四方中较为保守谨慎的一方,但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度参与态度相比此前更为积极,甚至主动参与议程设置。印度在四边合作网络结构中不是实力最强者,但是因其拥有特殊地位而备受重视。印度的参与进程以及角色转变并非仅仅是被动应对体系威胁,而是积极利用体系性契机,主动调适目标以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印度的参与进程受到印度对来自国际体系的机遇与威胁认知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决策者和战略界精英的战略偏好、政府权力充沛与否等因素也发挥显著的影响。未来,四边合作的发展以及印度的选择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印度参与四边合作的进程和性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三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美日印澳四边合作 威胁认知 战略偏好 政府权力
原文传递
影响力制衡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关系性逻辑
18
作者 董柞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1期106-107,共2页
主导国与崛起国的竞争是国际关系中引人关注的议题。崛起国因面临主导国的打压遏制,其崛起之路绝非坦途,并为此采取不同的崛起策略。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策略同样复杂多变,既有研究主要从实力对比、国内政治和国际规则三方面进行讨论,却... 主导国与崛起国的竞争是国际关系中引人关注的议题。崛起国因面临主导国的打压遏制,其崛起之路绝非坦途,并为此采取不同的崛起策略。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策略同样复杂多变,既有研究主要从实力对比、国内政治和国际规则三方面进行讨论,却并未直接回答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逻辑及策略选项。实际上,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策略选择反映了其战略偏好的形成与改变。无论何种偏好,在转为对外行为时均由三个变量共同塑造:国内政治、国际压力和外部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选择 实力对比 崛起国 主导国 崛起之路 制衡 对外行为 战略偏好
原文传递
美澳同盟的再定位及其困境
19
作者 喻常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美澳同盟是冷战的产物,具有美强澳弱、美主澳从的不对称性。但由于同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两国的战略偏好,同盟缔结60多年来,不仅没有瓦解,反而不断出现周期性的强化和更新。进入21世纪,随着美国战略东移,美澳同盟再度强化。
关键词 同盟关系 美国战略东移 不对称性 战略偏好 周期性 21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