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策略
1
作者 张海亮 付晶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05-117,共1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针对国家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性,文章采用基于熵权法的Tobit模型,融合运用3种经典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XGBoost、决策树,构建我国战略性关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针对国家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性,文章采用基于熵权法的Tobit模型,融合运用3种经典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XGBoost、决策树,构建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形有波动、势为向好,反映了我国在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领域的产业实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在不断提升,同时,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的影响力较大。最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要求,提出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完善预警机制、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处置体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产业链安全 风险评估 监测预警体系
下载PDF
价格波动对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的影响——以铁、锰、铬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晶 张海亮 宋明媚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大计,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分析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对于维护我国产业链安全,避免经济领域风险积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与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铁、锰、铬...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安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大计,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分析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对于维护我国产业链安全,避免经济领域风险积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与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铁、锰、铬产业链相关的30个工业行业出厂价格指数(PPI)代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行业价格,构建滞后1—4期的复杂网络模型,同时测算价格波动溢出指数度量不同行业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价格波动可以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进行传导,价格之间存在依存关系;(2)产业链不同环节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不同,行业间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中游产业的溢出效应不会消失,还会逐渐积累;(3)价格波动明显增加了产业链关联企业特别是中下游企业的成本管控压力。基于此,建议:(1)建立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风险评价、预警机制和风险处置方案,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特别是在行业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时,长短期结合对重点行业实施动态监管,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安全性;(2)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同时,密切关注下游产业成本积压问题,有效应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波动对产业链安全带来的冲击,进一步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3)深化矿产资源国际合作以及价格波动对产业链传导路径和机制的研究,降低矿产品供应来源地集中可能引发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波动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产业链安全 复杂网络模型
下载PDF
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温汉捷 周正兵 +1 位作者 马万平 朱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4,共21页
本文对近年来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布规律和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黑色岩系分为黑色页岩、煤系地层和富碳质磷块岩等沉积地层,其中黑色页岩中发生超常富集的关键... 本文对近年来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布规律和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黑色岩系分为黑色页岩、煤系地层和富碳质磷块岩等沉积地层,其中黑色页岩中发生超常富集的关键金属有Se、Te、Re、Cd、Tl等稀散金属,以及PGE、Co等稀贵金属;煤系中可见Ga和Ge的超常富集(形成独立的Ga、Ge矿床),同时也可见稀土金属、稀贵金属的富集;磷块岩中常显著富集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黑色岩系中的关键金属主要源自大陆风化、海水、热液以及生物摄取。在风化沉积作用中,硫化-还原水体环境形成的泵吸效应,有机质的还原作用,富有机质沉积体系中有机质、铁锰氧化物、磷灰石、黏土矿物等的络合和吸附是关键金属发生富集的主要机制。黑色岩系可为热液叠加过程提供成矿金属,调节热液体系的氧逸度和硫逸度,促进超大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形成。此外,黑色岩系富集的金属在地球层圈物质循环中的聚散行为还可对其他相关成矿系统产生影响。黑色岩系中战略性关键金属的超常富集与大陆边缘、裂谷等环境下缺氧-硫化的沉积事件相关。大气氧含量的变化、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洋流环流模式的改变、冰期以及大规模火山活动导致的海洋缺氧事件等区域地质事件均可是控制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金属形成及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黑色岩系是表生风化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今后应更加重视黑色岩系等表生风化沉积作用在战略性矿产资源形成中的重要性,建立和发展相关的成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超常富集机理 成矿过程
原文传递
论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法律监管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共10页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中的关键少数。一方面,因其直接且深度地关涉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国际竞争等战略性问题而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另一方面,其对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满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具备关键...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中的关键少数。一方面,因其直接且深度地关涉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国际竞争等战略性问题而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另一方面,其对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满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具备关键性属性。保障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既是保障中国国家资源安全的核心要义,又是实现并长久地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牛鼻子”。以保障中国国家安全为目标,梳理中国现行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发现在监管规则的功能性构造和监管效能的制度性提升上还有完善空间。从规则供给来看,以《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家安全法》《外商投资法》以及《出口管制法》等为代表的现行法尚不完备,表现为因价值彰显缺损而导致法律规定呈现零散和细碎的状况;因基本原则的缺位而影响安全价值的承载和安全规则的体系化生成;因关键安全规则的缺失而致核心安全制度失位。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应从法律价值、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三个维度分层建构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监管规则体系。在法律价值层面,应凸显安全为首要价值追求;在法律原则层面,增列“国家主导原则”“储备优先原则”和“减缓耗竭原则”方能承载安全价值的法理意蕴,并为安全监管规则的体系化生成提供原则依循;在法律规则层面,应补救在名录清单、控制性开发以及矿业权外资准入的国家安全审查等关键规则的缺失。如此,才能形成“价值-原则-规则”的法规范闭环,为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法律监管提供坚实的法规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矿产资源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应用、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付晶 倪旭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1期94-102,共9页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其开发利用治理,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契合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需要,在资源追溯、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生态治理及监管...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其开发利用治理,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契合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需要,在资源追溯、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生态治理及监管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发展空间。在分析区块链赋能机理的基础上,探索区块链赋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应用,讨论区块链赋能应用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必要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资源高效利用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与管理 被引量:59
6
作者 王安建 王高尚 +12 位作者 邓祥征 周凤英 安海忠 钟维琼 李华姣 刘刚 马哲 胡东滨 成金华 闫强 代涛 钟美瑞 王小林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基于第214期"双清论坛",本文总结了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了矿产资源安全与管理领域近年来通过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多学科... 基于第214期"双清论坛",本文总结了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了矿产资源安全与管理领域近年来通过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该领域的重大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安全 管理
原文传递
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量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成金华 刘凯雷 +1 位作者 邵诗峰 成鹏弘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铁矿石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产业安全视角,深入分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采用2007年1月—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全面剖析... 铁矿石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产业安全视角,深入分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采用2007年1月—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全面剖析了国际与国内铁矿石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铁矿石市场对国内铁矿石市场存在显著的单向冲击效应,而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并未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产生直接的冲击。相反,国内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具有显著的单向冲击效应,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这表明国内铁矿石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够直接影响生产决策,进而调节钢铁行业的产出。本文研究揭示了一个清晰的价格传导链条机制,即从国际铁矿石市场到国内铁矿石市场,再到国内钢铁行业产出的传导路径。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铁矿石价格波动与钢铁行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还为理解和应对铁矿石价格波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一发现对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实践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推动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铁矿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铁矿石 价格波动 钢铁行业 VAR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