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链”深度融合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1
作者 王海南 王礼恒 +5 位作者 周志成 王国庆 王崑声 王红 朱钰婷 姜彬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及内涵特征,研判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变...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及内涵特征,研判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变化及趋势,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挑战,提出“创新驱动、企业主体、开放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体系融合、协同发展,自主可控、开放创新,企业主体、市场机制,前瞻布局、高端引领”的发展原则,研究提出各领域重点发展方向及“系统性提升、融合式创新、市场化推动、引领性发展”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链”融合 融合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以新促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有效培育
2
作者 王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颠覆性和关键性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适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价值和新业态的新型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新兴产业通过要素的协同集聚,推动创新链、... 新质生产力是以颠覆性和关键性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适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价值和新业态的新型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新兴产业通过要素的协同集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发展,塑造“以新促质”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下载PDF
创新链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逻辑与机制设计
3
作者 顾丽敏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6,共7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的必要路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境下,融合发展表现为产业融合、产业与创新融合、创新与需求融合等多重内涵。创新链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的必要路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境下,融合发展表现为产业融合、产业与创新融合、创新与需求融合等多重内涵。创新链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存在三重理论逻辑,即多元协同加快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逻辑、产业演化升级的发展逻辑、面向内需为主的双循环构建的应用逻辑。要从异质主体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领军企业协同整合的治理机制、公平竞争政策导向的环境机制三方面共同着力,更好发挥创新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 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合发展 逻辑 机制
下载PDF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产出表编制及部门结构分析
4
作者 金剑 薛炳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03,共6页
编制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产出表对深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合理配置行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意义。编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在于分离系数的确定,为此文章创新性地将时间比例因子漂移法与传统就业人数法相结合,有效提升了... 编制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产出表对深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合理配置行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意义。编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在于分离系数的确定,为此文章创新性地将时间比例因子漂移法与传统就业人数法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数据的科学性,为常常受制于数据可获得性的分离系数提供了有效参考。基于时间比例因子漂移法的编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门大多存在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强的现象,相较而言,反馈效应占比则处于弱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对劳动者报酬的拉动主要是由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所引发;进一步地,由网络密度、凝聚子群、网络出入度从供需视角观测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门间经济技术联系程度并分辨产业链中的上下游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投入产出分析 时间比例因子漂移法
原文传递
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效果研究
5
作者 牛晓叶 石影 +1 位作者 韩冰 王媛媛 《经济师》 2024年第2期10-11,14,共3页
当前,面临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双重任务,二者不是对立矛盾关系,而是融合共赢的关系。通过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其溢出效应、置换效应和联动效应,传统制造业可以实现技术升级式、结构调整式、模式创新式... 当前,面临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双重任务,二者不是对立矛盾关系,而是融合共赢的关系。通过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其溢出效应、置换效应和联动效应,传统制造业可以实现技术升级式、结构调整式、模式创新式等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效果受到融合程度、企业自身特征与配套政策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型升级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服务性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6
作者 申俊喜 郭晶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65,共16页
消费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服务性消费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服务性消费为出发点,测算了2013一2021年806个战略性新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析了服务性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消费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服务性消费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服务性消费为出发点,测算了2013一2021年806个战略性新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析了服务性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性消费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本土市场规模与技术创新在两者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端服务性消费、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作用更加明显,非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的影响较其他企业更明显。因此,居民服务性消费规模的扩大能够有效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性消费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担当作为
7
作者 郝玉峰 《企业管理》 2024年第4期8-11,共4页
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简称战新产业)是企业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选择。一、推出战新产业百强榜单初衷2019年,中国企业联合会(简称中国企联)... 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简称战新产业)是企业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选择。一、推出战新产业百强榜单初衷2019年,中国企业联合会(简称中国企联)在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的同时,推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主要有两方面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化经济结构 产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 创新体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亟待加强
8
作者 张振翼 《科技中国》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正在快速变化,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也正在调整,两者的变化都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更多需求,需要在政策层面主动应变,以基础研究的提升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层面 亟待加强 新形势下
下载PDF
以创新引领潍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9
作者 贾亚丽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对比研究北京、上海等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发现,与先进地区相比,潍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总体规模体量有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创新体制不够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缓慢等问题。从... 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对比研究北京、上海等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发现,与先进地区相比,潍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总体规模体量有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创新体制不够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缓慢等问题。从潍坊市现有的产业基础、产业发展环境、科技实力、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 产业集群 潍坊市
下载PDF
基于多文本分析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态势分析与发展研究
10
作者 严索 高婷 《专利代理》 2024年第1期14-24,共11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作用。文章从学术热度和技术热度出发,基于主题聚类和突变词分析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研究专利量、法律状态、专利类型、申请人类型以及重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作用。文章从学术热度和技术热度出发,基于主题聚类和突变词分析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研究专利量、法律状态、专利类型、申请人类型以及重要经济门类,特别是“超高价值专利”以及重要申请人,并分别进行四大经济区域、三大经济圈以及主要省份的多区域比较研究,还分析了相关专利运营情况,最后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详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分析 大数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11
作者 尹海丹 郁万荣 廖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3期14-16,共3页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广东省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基础上,结合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探索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路径。
关键词 广东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
下载PDF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的对策建议
12
作者 吴前锋 朱冰凌 庄晓洁 《浙江经济》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加快体系构建、强化平台支撑、深化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 加快体系构建、强化平台支撑、深化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链一策”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其主要特征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成长潜力 产业变革 产业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 电子信息 重大技术突破
下载PDF
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马永生:加强顶层设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3
作者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6期74-75,共2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意味着,今年中央会加大对新兴产业支持力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马永生表示,除了关注能源产业之外,战略性新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意味着,今年中央会加大对新兴产业支持力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马永生表示,除了关注能源产业之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也是他关注的重点。“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也应加大开发利用力度。此外,我国低值废塑料利用尚处空白,‘变废为宝’潜力巨大,建议加快开展资源化利用。”他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能源产业 支持力度 可再生能源 顶层设计
下载PDF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优势、挑战与对策研究
14
作者 白素霞 《中国国情国力》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既具有产业规模快速壮大、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等良好的基础,又面临外部环境较为严峻、融合发展系统性欠缺、配套...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既具有产业规模快速壮大、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等良好的基础,又面临外部环境较为严峻、融合发展系统性欠缺、配套要素支撑不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加快完善顶层设计,有序优化区域分工协作,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突破,着力激发企业活力,持续提升发展生态,进而增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合集群发展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15
作者 田拥军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32-34,共3页
文章分析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及其与湖南省职业教育的衔接状况,提出了促进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保障机制及策略方法。通过建立“政行企校”联动协调机制,实施“有核无边,多点办学”机制,共建双元育人... 文章分析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及其与湖南省职业教育的衔接状况,提出了促进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保障机制及策略方法。通过建立“政行企校”联动协调机制,实施“有核无边,多点办学”机制,共建双元育人机制,切实推行“职教集团”机制等促进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快速健康成长,保障湖南省“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湖南省“三高四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技能型人才 保障机制
下载PDF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程指数构建及评价
16
作者 王馨培 高艳云 李国荣 《统计学报》 2024年第2期53-63,共11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测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新的评价指标,建立产业发展进程多指标评价体系,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进程指数,研判近十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研究表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测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新的评价指标,建立产业发展进程多指标评价体系,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进程指数,研判近十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符合支柱产业的标准。具体来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其支柱作用不断加深;生物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实现预期目标并发展成“准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程指数 投入产出 评价体系 产业状态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融合与发展趋势——基于中美欧专利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彭文波 余翔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8,共12页
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的演化规律有助于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识别技术机会,推动新技术涌现。本文采集中美欧3个经济体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分别构建3个经济体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二级子技术的融合网络,综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层次... 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的演化规律有助于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识别技术机会,推动新技术涌现。本文采集中美欧3个经济体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分别构建3个经济体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二级子技术的融合网络,综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层次结构树分析方法对中、美、欧的技术融合变化情况进行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和空间维度上的横向比较,分析中美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趋势的相似性并进行显著性检验。中美两国都抓住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但技术融合方向上存在区别;中国应该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的规律和趋势,避免产业发展方向判断失误;要鼓励通过技术融合开发出新的技术路线和新的商业模式,要借鉴美欧成功的技术融合方向,发挥高融合广度产业的引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融合 网络演化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18
作者 李飞 丁唯佳 《江苏商论》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加快发展国家战略性重大新兴产业是不断优化中国产业结构、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增长驱动方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新一轮产业革命中世界各国主要的竞争领域,对未来全球产业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有着重大影响。当前中国战... 加快发展国家战略性重大新兴产业是不断优化中国产业结构、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增长驱动方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新一轮产业革命中世界各国主要的竞争领域,对未来全球产业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有着重大影响。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经济发展势态良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资源不断集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如何进一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集群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郝佳 魏巍 谷均怡 《中国物价》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本文借助2020年和2021年国家层面数据,基于东道国视角考察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水平、可持续资源禀赋、双边贸易关联度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 本文借助2020年和2021年国家层面数据,基于东道国视角考察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水平、可持续资源禀赋、双边贸易关联度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正向影响,而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资源禀赋以及双边贸易关联度的提升主要推动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参与和绿色技术创新——以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
20
作者 邢如霄 李波 郭运超 《经济管理学刊》 2024年第1期247-268,共22页
立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转型问题,本文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327家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能够明显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 立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转型问题,本文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327家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能够明显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机制检验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后向参与度这条路径;进一步检验发现,地区宏观经济水平会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参与 前向参与度 后向参与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技术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