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氏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鹏飞 马明昊 +1 位作者 迟乃玉 黄贵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57,共8页
为了研究戴氏虫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同时提高戴氏虫草多糖的提取率。采用水浸提法提取戴氏虫草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利用羟基自由基法和DPPH自由基法测定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在料液比1∶35(g/... 为了研究戴氏虫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同时提高戴氏虫草多糖的提取率。采用水浸提法提取戴氏虫草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利用羟基自由基法和DPPH自由基法测定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在料液比1∶35(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乙醇浓度为70%的条件下,戴氏虫草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5.26%±0.01%;多糖的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45.95%,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0.24%。文章优化了戴氏虫草多糖的提取条件,为其它虫草多糖的提取提供了理论参考,其结果表明戴氏虫草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力,为进一步虫草多糖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多糖 固体发酵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戴氏虫草产多糖的固体发酵工艺优化
2
作者 韩鹏飞 朱璇 +1 位作者 杨敏 黄贵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0-136,共7页
以大米为原料进行戴氏虫草真菌发酵,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戴氏虫草多糖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优化戴氏虫草产多糖的固体发酵条件。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戴氏虫草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料水比... 以大米为原料进行戴氏虫草真菌发酵,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戴氏虫草多糖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优化戴氏虫草产多糖的固体发酵条件。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戴氏虫草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料水比。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得出产戴氏虫草多糖的最适条件为:发酵温度25℃,接种量8%,料水比(g/mL)=1:1.5,基质重量10 g,发酵时间5 d,得到的戴氏虫草多糖含量为5.31%±0.11%,与理论值的误差为0.93%±1.8%。本文旨在为戴氏虫草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它虫草真菌固体发酵生产虫草多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固体发酵 大米 多糖 条件优化
下载PDF
戴氏虫草和粉被虫草多糖对巨噬细胞等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刘杰麟 费樱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虫草属新种 -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 (CDP1)和粉被虫草菌丝体多糖 (CPP1)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Φ)吞噬功能和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 ,孔雀绿比色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目的研究虫草属新种 -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 (CDP1)和粉被虫草菌丝体多糖 (CPP1)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Φ)吞噬功能和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 ,孔雀绿比色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中性红比色法测定细胞毒淋巴细胞 (CTL)活性。结果 CDP1在正常情况下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而 CPP1却有促进作用 ;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 ,一定浓度的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和粉被虫草多糖能恢复提高吞噬功能。它们不仅能促进正常脾活化 T淋巴细胞的增殖 ,而且能恢复环磷酰胺和氢化可的松抑制免疫小鼠脾活化 T淋巴细胞的增殖。在合适的浓度下能增高小鼠脾 CTL 活性 ,同时在一定浓度下能恢复免疫抑制小鼠脾 CTL 活性。结论两者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多糖 粉被虫草多糖 增强免疫 巨噬细胞 细胞毒淋巴细胞 吞噬功能 小鼠
下载PDF
戴氏虫草胞外水溶性多糖在体外对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杰麟 刘若英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38-741,共4页
目的 研究虫草属新种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在体外对人扁桃体淋巴细胞和水鼠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3H T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 ,乳酸脱氢酶法 (LDH)测定NK细胞活性 ,L92 9细胞杀伤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 ,MTT... 目的 研究虫草属新种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在体外对人扁桃体淋巴细胞和水鼠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3H T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 ,乳酸脱氢酶法 (LDH)测定NK细胞活性 ,L92 9细胞杀伤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 ,MTT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2 (IL 2 )活性。结果 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不仅能够促进人扁桃体及小鼠脾活化T细胞的增殖 ,而且能恢复环磷酰胺抑制免疫小鼠脾活化T细胞的增殖。它能增高小鼠脾细胞NK活性及分泌IL 2 ,也能增进人扁桃体活化T细胞分泌TNFβ。 结论 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是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生物免疫反应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多糖 NK活性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戴氏虫草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钟韩 甘莉霞 +6 位作者 章卫民 潘清灵 李浩华 陶美华 王磊 谭毓治 刘艳平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野生戴氏虫草的多糖、腺苷、甘露醇的含量;利用NIH小鼠进行碳廓清试验、免疫器官重量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戴氏虫草水提液小鼠LD50。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戴氏虫草的... 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野生戴氏虫草的多糖、腺苷、甘露醇的含量;利用NIH小鼠进行碳廓清试验、免疫器官重量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戴氏虫草水提液小鼠LD50。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戴氏虫草的多糖、腺苷及甘露醇含量分别为36.20 mg/g、0.27 mg/g和80.20 mg/g;戴氏虫草水提液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受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和细胞免疫功能,其小鼠经口LD50>69.42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多糖 腺苷 甘露醇 碳廓清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戴氏虫草中具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金彬 章能胜 +1 位作者 王小董 胡丰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法,首次对戴氏虫草(Cordyceps taii)的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清除自由基活性定量分析,发现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当提取物浓度为2.5 mg.mL-1时,其子实体和虫体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法,首次对戴氏虫草(Cordyceps taii)的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清除自由基活性定量分析,发现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当提取物浓度为2.5 mg.mL-1时,其子实体和虫体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了83.29%±0.48%和14.77%±1.73%,远高于甲醇和石油醚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比较子实体和虫体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和薄层色谱,发现戴氏虫草中的自由基清除剂主要存在于子实体中。通过高分辨液质联用和活性联合分析,发现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可能分子式为C26H22O13。经天然产物数据库查询,发现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已知化合物,因此该活性成分可能为一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清除自由基 活性测定 液质联用 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
原文传递
戴氏虫草对人喉鳞癌细胞生长抑制与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程萍 刘若英 刘杰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3-644,679,共3页
目的:研究戴氏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对人喉鳞癌细胞(H ep-2)生长抑制与凋亡诱导作用,以及对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和流氏细胞光度术(FCM)研究戴氏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对人喉鳞癌细胞生长... 目的:研究戴氏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对人喉鳞癌细胞(H ep-2)生长抑制与凋亡诱导作用,以及对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和流氏细胞光度术(FCM)研究戴氏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对人喉鳞癌细胞生长抑制与凋亡诱导作用,采用比色法观察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戴氏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在所试浓度下对Hep-2细胞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戴氏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能诱导H ep-2发生细胞凋亡作用。结论:戴氏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能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诱导其细胞凋亡,同时可引起Caspase-3活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戴氏虫草
下载PDF
戴氏虫草多糖抗突变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彭克军 刘杰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CDP1)是否具有抗突变效应。方法:采用Am es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形成试验评价不同浓度的CDP1的抗突变作用。结果:CDP1在未加S9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及TA102回复突变均具有... 目的:探讨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CDP1)是否具有抗突变效应。方法:采用Am es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形成试验评价不同浓度的CDP1的抗突变作用。结果:CDP1在未加S9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及TA102回复突变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TA97、TA98及TA102更为明显,其最高抑制率分别达68.5%、79.5%及81.3%,且结果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对TA100表现较弱,但最高抑制率仍达19.8%;CDP1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PCE微核发生率也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其最高抑制率达70.3%,且结果亦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戴氏虫草菌丝体胞外水溶性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突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多糖 抗突变 AMES试验 微核试验
下载PDF
戴氏虫草菌丝体的培养及成分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学梅 李用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4-46,共3页
在胨PS和麸皮培养液中 ,戴氏虫草菌丝体得率高 ,振荡培养较静止培养得率高 ,但投入也较高。人工培养菌丝体的紫外吸收光谱与冬虫夏草相一致 。
关键词 戴氏虫草 菌丝体 振荡培养 静止培养 成分测定
下载PDF
戴氏虫草和粉被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对放射损伤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杰麟 童宜英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23-325,共3页
以60Co γ射线放射损伤小鼠为动物模型,采用溶血素测定(HC50) 比色法测定戴氏虫草和粉被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对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等的影响,同时测定小鼠脾指数和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所试剂量条件下,戴... 以60Co γ射线放射损伤小鼠为动物模型,采用溶血素测定(HC50) 比色法测定戴氏虫草和粉被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对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等的影响,同时测定小鼠脾指数和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所试剂量条件下,戴氏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可以降低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水平,但是不影响脾指数;而在一定剂量条件下,粉被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可以恢复提高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水平,同时也能够恢复提高脾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粉被虫草 菌丝体发酵液 放射损伤
下载PDF
戴氏虫草多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萍 雷艳霞 刘杰麟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806-809,共4页
目的:观察戴氏虫草多糖(CDP)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1、10、100及1 000 mg/L浓度的CDP分别处理K562细胞和HL-60细胞2 d,台盘蓝染色计数两种细胞的死活细胞数,同时检测CDP处理后K562细胞的血... 目的:观察戴氏虫草多糖(CDP)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1、10、100及1 000 mg/L浓度的CDP分别处理K562细胞和HL-60细胞2 d,台盘蓝染色计数两种细胞的死活细胞数,同时检测CDP处理后K562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观察200个HL-60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在CDP作用下,K562细胞存活率增高,K562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增加;HL60细胞形态向中幼,晚幼阶段方向分化,且其阳性细胞数与CDP的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CDP可诱导K562细胞与HL60细胞分别向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K562细胞 HL-60细胞 分化
下载PDF
戴氏虫草无性型的研究——Ⅱ多糖 被引量:16
12
作者 焦彦朝 梁宗琦 刘爱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报道了戴氏虫草(Cordyceps taii Liang et Liu)的无性型,戴氏绿僵菌(Metarhizium taii Liang et Liu)88-601菌株水溶性胞外多糖(CD-1)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多糖的组成及液体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CD-1经提取、分离、纯化表明它是均一性... 本文报道了戴氏虫草(Cordyceps taii Liang et Liu)的无性型,戴氏绿僵菌(Metarhizium taii Liang et Liu)88-601菌株水溶性胞外多糖(CD-1)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多糖的组成及液体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CD-1经提取、分离、纯化表明它是均一性的葡聚糖,分子量约200,000,产量为13.5 g/l(纯多糖)。有免疫调节作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29℃。37℃时分生胞子不萌发,菌丝产量和粗多糖产量最高的培养基为黄豆粉葡萄糖培养液(SGM)(分别为1.24g/100ml,16.75g/l)。粗多糖纯度可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戴氏虫草 无性型 多糖
下载PDF
黔产戴氏虫草发酵菌粉的抗肿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小刚 潘卫东 +1 位作者 张晓杰 肖建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83-2086,共4页
目的:分离鉴定戴氏虫草发酵菌粉的抗肿瘤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制备戴氏虫草菌体,进而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MCI等分离纯化方法,经反复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正反相系统等对戴氏虫草菌抗肿瘤的有效部位氯仿萃取部位进... 目的:分离鉴定戴氏虫草发酵菌粉的抗肿瘤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制备戴氏虫草菌体,进而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MCI等分离纯化方法,经反复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正反相系统等对戴氏虫草菌抗肿瘤的有效部位氯仿萃取部位进行分离,利用EI、ESI及1D/2D-NMR等技术对获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SRB法测定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性。结果:从戴氏虫草发酵菌粉中分离并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5α,8α-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麦角甾醇(2)、腺嘌呤核苷(3)、烟曲霉酸(4)、脱乙酰细胞松弛素C(5)和接柄胞素D(6)。化合物2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IC_(50)为5.99μmol/L,不到临床一线药物顺铂IC50值的50%,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小。结论:从戴氏虫草发酵菌粉的抗肿瘤有效部位中分离并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5和6为首次从戴氏虫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和4具有抗肿瘤细胞毒活性,为该有效部位中的主要抗肿瘤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菌丝体 有效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抗肿瘤
原文传递
戴氏虫草菌丝体抗肿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柏岑 潘卫东 +3 位作者 娄华勇 晏文涛 吴翱兰 刘杰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178,共5页
研究戴氏虫草菌丝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肿瘤细胞活性。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制备戴氏虫草菌丝体,MTT法筛选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有效部位,反复正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纯化其有效部位中的化学... 研究戴氏虫草菌丝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肿瘤细胞活性。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制备戴氏虫草菌丝体,MTT法筛选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有效部位,反复正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纯化其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利用EI、ESI及1D-NMR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研究他们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戴氏虫草菌丝体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部位,并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反式-16-十八碳烯酸(化合物1)、壬二酸(化合物2)、5α,8α-麦角甾-6,22-二烯-3β-醇(化合物3)、亚油酸甲酯(化合物4)、亚油酸(化合物5)和十七-烷醇(化合物6)。活性检测表明,化合物2对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31.90μmol/L,化合物3对乳腺癌MDA-MB-435细胞和BT474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25.57、26.31μmol/L。从戴氏虫草菌丝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化合物1~2、4~6为首次从该菌丝体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分别选择性地对Tca-8113细胞和MDA-MB-435细胞、BT474细胞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可能为戴氏虫草菌丝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菌丝体 单体化合物 MTT法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下载PDF
戴氏虫草水提多糖和碱提多糖的活性炭脱色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米帅 邹雨佳 刘如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16-224,共9页
目的:以贵州特色药用真菌戴氏虫草为实验材料,探究其水提多糖和碱提多糖的活性炭脱色工艺。方法:选取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脱色pH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对两种多糖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进... 目的:以贵州特色药用真菌戴氏虫草为实验材料,探究其水提多糖和碱提多糖的活性炭脱色工艺。方法:选取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脱色pH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对两种多糖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戴氏虫草水提多糖和碱提多糖的最佳脱色条件分别为活性炭用量1.5和2 g/100 mL,脱色时间10和30 min,脱色温度50和70℃,脱色pH为4和8。各自最优条件下,水提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92.12%±0.45%和73.46%±0.33%,碱提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75.67%±0.66%和56.72%±0.47%。结论:活性炭吸附法对戴氏虫草水提多糖和碱提多糖具有明显的脱色效果,且多糖保留率高。该脱色工艺简单高效,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水提多糖 碱提多糖 活性炭 脱色工艺优化
下载PDF
冬虫夏草与其非正品--戴氏虫草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康帅 罗晖明 +1 位作者 郑健 林瑞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的鉴别特征,完善药材冬虫夏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在研究采集样品及大量冬虫夏草和戴氏虫草标本的基础上,对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结果:发现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在外观性...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的鉴别特征,完善药材冬虫夏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在研究采集样品及大量冬虫夏草和戴氏虫草标本的基础上,对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结果:发现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在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可通过性状和显微特征比较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菌 非正品 戴氏虫草 戴氏虫草 性状 显微
原文传递
戴氏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γ射线损伤小鼠免疫功能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杰麟 查筑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戴氏虫草菌丝体水提物 γ射线损伤 小鼠免 疫功能作用 肿瘤 放射疗法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HPLC测定戴氏虫草菌丝体中的活性成分烟曲霉酸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小刚 刘振华 +1 位作者 刘如明 肖建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90-591,共2页
目的采用HPLC法检测戴氏虫草菌丝体中的活性成分烟曲霉酸。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75∶25∶0.1),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3 nm。结果烟曲霉酸0.4-20... 目的采用HPLC法检测戴氏虫草菌丝体中的活性成分烟曲霉酸。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75∶25∶0.1),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3 nm。结果烟曲霉酸0.4-20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1.21%)。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虫草中活性成分烟曲霉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烟曲霉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测定
原文传递
冬虫夏草及其伪制品——戴氏虫草加工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莎 康帅 +2 位作者 齐景梁 高必兴 郑玉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伪制品——戴氏虫草加工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以冬虫夏草和4种伪制品实物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照相机和体式显微镜观察记录子座与虫体结合方式、虫体色泽和腹足等性状特征,应用透射光显微镜及CCD数码成像系统观察记录...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伪制品——戴氏虫草加工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以冬虫夏草和4种伪制品实物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照相机和体式显微镜观察记录子座与虫体结合方式、虫体色泽和腹足等性状特征,应用透射光显微镜及CCD数码成像系统观察记录子座横切面、虫体体壁和腹足趾部等显微鉴别特征,并通过图像列表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冬虫夏草与其4种伪制品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结论冬虫夏草与其伪制品——戴氏虫草加工品可通过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差异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伪制品 戴氏虫草 性状鉴定 显微
原文传递
药用真菌戴氏虫草中透明质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20
作者 杨雅莉 周旭美 肖建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803,共6页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分析真菌来源透明质酸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比浊法定性检测真菌发酵液中透明质酸,采用改良Bitter-Muir(BM)法、共振瑞利散射(RRS)法定量分析真菌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并比较两者的优劣。结果:C...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分析真菌来源透明质酸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比浊法定性检测真菌发酵液中透明质酸,采用改良Bitter-Muir(BM)法、共振瑞利散射(RRS)法定量分析真菌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并比较两者的优劣。结果:CTAB能够与真菌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形成沉淀,导致溶液浑浊。改良BM法测定透明质酸在10~50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7.52%;RRS法测定透明质酸在0.5~2.5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1%。发酵基质中果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碳源可严重影响BM法的测定结果,而对RRS法测定干扰小。结论:CTAB法可以作为快速鉴别真菌发酵生产透明质酸的检测方法,RRS法可作为真菌发酵生产透明质酸过程中大量样品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透明质酸 定性检测 定量分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 改良Bitter-Muir法 共振瑞利散射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