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中甲霜灵的手性分离方法差异研究
1
作者 王维刚 陈志燕 +4 位作者 唐石云 周芸 朱丽 洪玮 杨飞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87-92,共6页
对比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手性分离烟草中甲霜灵的差异。烟草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快速滤过型净化(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柱净化后,分别采用RPLC-MS/MS和SFC-MS... 对比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手性分离烟草中甲霜灵的差异。烟草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快速滤过型净化(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柱净化后,分别采用RPLC-MS/MS和SFC-MS/MS进行手性分离。从多个性能参数(分离效率、线性、选择性、回收率、重复性、灵敏度、基质效应等)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在10~500 ng/mL范围内,甲霜灵的不同异构体均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在各异构体加标浓度为0.1、0.5、2.0 mg/kg水平下,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回收率(88.7%~96.2%)和良好的重复性(RSD<7.0%)。结果表明:RPLC-MS/MS和SFC-MS/MS具有互补性,均适用于手性分离和测定烟草基质中的甲霜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 快速滤过型净化 烟草 甲霜灵 手性分离
下载PDF
深共晶溶剂协同羧甲基-β-环糊精促进美托洛尔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2
作者 李小倩 夏之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7-332,共6页
手性药物的对映体理化性质极其相似,而药理、毒理作用常常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探索提高对映体分离性能的创新策略对手性分离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毛细管电泳(CE)中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MET)对映体分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仅添加手性选择... 手性药物的对映体理化性质极其相似,而药理、毒理作用常常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探索提高对映体分离性能的创新策略对手性分离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毛细管电泳(CE)中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MET)对映体分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仅添加手性选择剂环糊精(CD)及其衍生物,而对于在CD的基础上添加辅助添加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3种深共晶溶剂(DESs)氯化胆碱-葡萄糖、氯化胆碱-果糖和乳酸-葡萄糖作为辅助添加剂,用于MET的CE手性分离,推测了DES对基于CD的毛细管电泳分离MET对映体的协同作用。首先考察了CD种类、CD浓度、缓冲液pH值和缓冲液浓度对MET分离的影响,优化得到了最优条件(15 mmol/L羧甲基-β-环糊精、pH=3.0、4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其次制备了3种DESs作为添加剂,研究不同DESs及其质量分数对手性分离的作用,最终确定了最佳条件:采用质量分数1.5%的氯化胆碱-果糖型DES,此时MET的分离度从不添加DES时的1.30提升至2.61,实现了基线分离。最后对分离效果以及机理进行了推测。本文所建立的MET对映体手性分离分析方法不仅对提高手性药物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将DES协同用于CD衍生物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协同作用 手性分离 深共晶溶剂 美托洛尔
下载PDF
利用氧化和希夫碱反应制备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滤纸(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立新 赵兴华 +2 位作者 姜敏洁 张海雁 王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2-917,共6页
纸色谱具有微量、快速、高效和灵活程度高等特点。以滤纸为原料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合成了二醛基滤纸,通过希夫碱反应接枝手性氨基酸,合成了一种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新型纸色谱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滤纸氧化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纸色谱具有微量、快速、高效和灵活程度高等特点。以滤纸为原料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合成了二醛基滤纸,通过希夫碱反应接枝手性氨基酸,合成了一种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新型纸色谱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滤纸氧化的最佳合成条件为:高碘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pH值为2,反应温度45℃和反应时间4 h,该条件下氧化滤纸醛基含量为57.93%(物质的量分数)。氧化滤纸与L-谷氨酸通过微波合成得到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色谱用纸。利用该种手性滤纸分离外消旋酒石酸,展开剂配方为100 mL 50%正丁醇,50 mL乙酸和0.100 0 g溴酚绿。结果显示,L-酒石酸比移值(R_f)为0.52,D-酒石酸Rf为0.40。该方法不需要使用大型设备,适合一般的教学、研究及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色谱 手性分离 双醛氧化滤纸 手性分离滤纸 希夫碱反应
下载PDF
分子印迹整体柱在高效液相色谱和电色谱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欧俊杰 董靖 +2 位作者 吴明火 孔亮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在常规不锈钢色谱管中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5S,11S)-特罗格尔碱(S-TB)的印迹整体柱。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不同量的醋酸和水对分离的影响,结合台阶梯度洗脱模式在S-TB整体柱上实现了对TB消旋体的快速分离。另外,... 在常规不锈钢色谱管中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5S,11S)-特罗格尔碱(S-TB)的印迹整体柱。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不同量的醋酸和水对分离的影响,结合台阶梯度洗脱模式在S-TB整体柱上实现了对TB消旋体的快速分离。另外,以碱性单体2-二甲基乙基胺甲基丙烯酸酯(DAMA)为功能单体,在毛细管中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毛细管分子印迹整体柱,用于在毛细管电色谱(CEC)中对消旋体1,1′-联-2-萘酚(BNL)进行手性分离。结果表明,以DAMA为功能单体可以制备其他酸性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从而扩大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CEC分离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整体柱 高效液相色谱 电色谱 手性分离 特罗格尔碱 1 1’-联-2-萘酚
下载PDF
分子烙印法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5
作者 孟子晖 王清海 +1 位作者 朱道乾 周良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分子烙印法是制备具有预定选择性分离介质的可靠的技术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现状及在手性分离方面的作用。共引用了70篇文献。
关键词 分子烙印法 手性分离 手性色谱分析 对映体拆分
下载PDF
毛果芸香碱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经国 王柱命 +2 位作者 何天稀 杜新贞 高锦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采用 β_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毛果芸香碱对映体进行了分离 ,研究了环糊精类型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背景电解质 pH、操作电压和温度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羟丙基_β_环糊精 (HP_β_CD)可以使... 采用 β_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毛果芸香碱对映体进行了分离 ,研究了环糊精类型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背景电解质 pH、操作电压和温度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羟丙基_β_环糊精 (HP_β_CD)可以使毛果芸香碱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 ,优化条件下手性分离度可达2.79,为此类药物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果芸香碱 对映体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Β-环糊精 眼科药物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研究合成山莨菪碱的手性分离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庆春 李学仁 +2 位作者 王洪 顾峻岭 傅若农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使用β环糊精(βCD)及2,6二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对合成山莨菪碱的对映异构体的手性分离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手性选择剂、背景电解质... 使用β环糊精(βCD)及2,6二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对合成山莨菪碱的对映异构体的手性分离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手性选择剂、背景电解质、分离体系的酸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合成山莨菪碱的手性分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对映体 手性分离 高效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氨基酸衍生物手性分离分子印迹聚合物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天瑛 张丽影 +2 位作者 郝广杰 宋谋道 张邦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8-642,共5页
本文从识别机理 ,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用于氨基酸衍生物手性分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一些研究进展。
关键词 分子印迹 氨基酸衍生物 印迹聚合物 手性分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被引量:23
9
作者 俞犄 王义明 罗国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环糊精为拆分试剂对氧氟沙星进行手性分离(最大分离度可达218)。发现衍生化环糊精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用含DMβCD40mmol·L-1,KH2PO470mmol·L-...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环糊精为拆分试剂对氧氟沙星进行手性分离(最大分离度可达218)。发现衍生化环糊精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用含DMβCD40mmol·L-1,KH2PO470mmol·L-1,pH25的缓冲液,在25℃电泳,20kV分离电压下得到优化的分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氧氟沙星 抗菌药
下载PDF
羧甲基-β-环糊精用于毛细管电泳中的手性分离 被引量:7
10
作者 靳慧 李方 +3 位作者 顾峻岭 傅若农 刘玉 戴荣继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387-1390,共4页
本文将水溶性良好的凌甲基-β-CD(CM-β-CD)用于分离氯霉素中间体(CPM),考察了CM-β-CD作为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的分离性能。同时研究了pH值、CM-β-PCD浓度以及甲醇对分离的影响,并比较了CM-β-CD与β-CD分离CPM时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羧甲基 Β-环糊精
下载PDF
吸附蛋白质固定相电色谱手性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明亮 邹汉法 +2 位作者 雷政登 吴仁安 倪坚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0-394,共5页
将牛血清白蛋白 (BSA)吸附于强阴离子交换固定相 (SAX)上用于电色谱手性分离。当SAX吸附BSA后 ,电渗淌度仅仅下降 2 6 3% ,而电渗流的方向没有改变。在该系统中电渗流的方向和阴离子的电泳方向一致 ,因而克服了一般蛋白质固定相不能分... 将牛血清白蛋白 (BSA)吸附于强阴离子交换固定相 (SAX)上用于电色谱手性分离。当SAX吸附BSA后 ,电渗淌度仅仅下降 2 6 3% ,而电渗流的方向没有改变。在该系统中电渗流的方向和阴离子的电泳方向一致 ,因而克服了一般蛋白质固定相不能分离酸性对映体的缺点。 1种中性对映体安息香和 4种阴离子性对映体色氨酸、华法令、非诺洛芬、酮基布洛芬获得了成功分离。当流动相含体积分数为 7%的乙腈时 ,死时间和D 色氨酸、L 色氨酸的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 90 % ,0 87%和 0 96 % (n =2 1) ,说明该体系有很好的重现性。为了缩短分析时间 ,将正己酸作为顶替试剂加入流动相中 ,结果发现对映体的保留下降很快而手性选择性减小缓慢。此外 ,还考察了乙腈的体积分数对分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手性分离 蛋白质 吸附 正己酸 流动相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佐米曲坦及其对映体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更亮 刘妍 +1 位作者 宋秀荣 陈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49-1149,共1页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佐米曲坦 对映体 曲坦类药物 偏头痛药物
下载PDF
氟西汀和西替利嗪对映体的双动态吸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分离 被引量:9
13
作者 姜廷福 梁冰 +3 位作者 李菊白 师彦平 李辰 欧庆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70,共3页
建立了以海美溴铵 (hexadimethrinebromide,HDB)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并以磺化 β_环糊精(SO3_β_CD)为手性选择剂的双动态吸附毛细管电色谱;考察了背景电解质 pH和浓度、环糊精种类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 ,并对手... 建立了以海美溴铵 (hexadimethrinebromide,HDB)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并以磺化 β_环糊精(SO3_β_CD)为手性选择剂的双动态吸附毛细管电色谱;考察了背景电解质 pH和浓度、环糊精种类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 ,并对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在含0.1g/LHDB和20mmol/LSO3_β_CD的20mmol/LTris-H3PO4(pH3.00)的体系中 ,氟西汀和西替利嗪对映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良好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手性分离 氟西汀 西替利嗪 药物对映体 抗抑郁药 抗变态反应药物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的合成及其手性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戴荣继 佟斌 +2 位作者 唐力 邓玉林 傅若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8-1252,共5页
研究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的合成以及作为毛细管电色谱手性选择剂的分离性能.利用乙二醇二环氧丙烷醚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接枝到胰酶蛋白的主链,得到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将其通过化学键合连接到毛细管柱内壁,制备了β-环糊精衍... 研究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的合成以及作为毛细管电色谱手性选择剂的分离性能.利用乙二醇二环氧丙烷醚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接枝到胰酶蛋白的主链,得到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将其通过化学键合连接到毛细管柱内壁,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化胰酶毛细管电色谱柱.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利用该柱分离了色氨酸、扑尔敏、布洛芬、异丙嗪和阿托品等对映异构体,得到了理想的分离效果,且在分离扑尔敏时,随着电压的增加,对映异构体分离的分离度和相对保留时间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胰酶 手性分离 毛细管电色谱
下载PDF
氯霉素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分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红梅 徐秀珠 +2 位作者 潘春秀 沈报春 张雪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利用Pirkle型(S,S) Whelk O1手性柱对合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研究。考 察了在正己烷流动相中醇类添加剂种类及浓度对其手性分离的影响,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甲砜霉 素的两个异构体峰进行了确证。结果... 利用Pirkle型(S,S) Whelk O1手性柱对合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研究。考 察了在正己烷流动相中醇类添加剂种类及浓度对其手性分离的影响,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甲砜霉 素的两个异构体峰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当异丙醇和叔丁醇为醇类添加剂时,合霉素和甲砜霉素获得较大 分离因子,而使得氟甲砜霉素获得较大分离因子的是乙醇。合霉素在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97∶3时获得最 大分离度是1.89;在正己烷/乙醇=90∶10时,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都获得了很好的分离,最佳分离度Rs分 别达到1.84和3.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正己烷 乙醇 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分离 氯霉素类 联用法 手性 醇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普萘洛尔对映体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伟 陈宇云 +1 位作者 杨维平 章竹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13-1115,共3页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衍生普萘洛尔,衍生产物用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检测.在含有10 mmol/L β-CD,50 mmol/L 硼砂(pH=9.0)的溶液中,普萘洛尔对映体得到了基线分离.本方法线性范围宽(R型:2.0×10-3~1 mg/L), 灵敏度高(检出...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衍生普萘洛尔,衍生产物用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检测.在含有10 mmol/L β-CD,50 mmol/L 硼砂(pH=9.0)的溶液中,普萘洛尔对映体得到了基线分离.本方法线性范围宽(R型:2.0×10-3~1 mg/L), 灵敏度高(检出限均为1.24 μg/L),可用于活体中普萘洛尔对映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激光诱导荧光 普萘洛尔 对映体 Β-受体阻滞剂 药物分析
下载PDF
糊精介质中西酞普兰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与定量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肖尚友 徐红梅 +4 位作者 唐守渊 冯波 陶然 阴永光 夏之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27-1530,共4页
以糊精作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选择剂,对药物西酞普兰对映体的分离进行研究.考察了糊精浓度、缓冲液体系离子强度和pH及分离电压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在糊精7.0%(m/V)、磷酸盐80 mmol/L(pH 5.4)的运行缓冲液中,分离电压20 kV时,西酞普兰... 以糊精作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选择剂,对药物西酞普兰对映体的分离进行研究.考察了糊精浓度、缓冲液体系离子强度和pH及分离电压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在糊精7.0%(m/V)、磷酸盐80 mmol/L(pH 5.4)的运行缓冲液中,分离电压20 kV时,西酞普兰对映体分离度达3.9,同时对拆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测定S-(+)-西酞普兰原料药中R-(-)异构体的含量,在0.05~4.00 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西酞普兰与S-(+)-西酞普兰的检出限分别为25.3 mg/L和27.3 mg/L,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70以上;RSD低于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糊精 手性分离 毛细管电泳 定量测定 对映体分离 介质 线性相关系数 分离电压 浓度范围
下载PDF
一叶萩碱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及其大鼠体内立体选择性代谢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晓海 张金兰 周同惠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建立一叶碱 (SE)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方法。方法 以羟丙基 β 环糊精 (HP β CD)为手性选择剂 ,测定条件为 :分离介质 3 2mmol·L- 1 HP β CD的Tris H3PO4 缓冲液 ( 4 0mmol·L- 1 ,H3PO4 调至pH 6 0 ) ;分离电... 目的 建立一叶碱 (SE)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方法。方法 以羟丙基 β 环糊精 (HP β CD)为手性选择剂 ,测定条件为 :分离介质 3 2mmol·L- 1 HP β CD的Tris H3PO4 缓冲液 ( 4 0mmol·L- 1 ,H3PO4 调至pH 6 0 ) ;分离电压 15kV ,柱温 16℃ ,压力进样 6s ,检测波长 2 5 4nm ;大鼠各生物样品碱化后乙酸乙酯萃取。结果 测定条件下SE基本达到基线分离 ,大鼠生物样品测定不受内源及代谢物干扰。大鼠ipSE经胆汁、尿和粪排泄以d型为主 ,具有立体选择性。结论 本法简便可靠 ,可适用于SE在大鼠体内立体选择性代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药物 一叶Qiu碱 高效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立体选择性代谢
下载PDF
吸附固定相电色谱和动态改性电色谱的手性分离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明亮 邹汉法 +2 位作者 雷政登 吴仁安 倪坚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对动态改性电色谱手性分离进行了研究。电色谱柱填充强阴离子交换固定相 (SAX) ,添加在流动相中的磺化 β 环糊精 (S CD)动态地吸附于SAX填料表面 ,形成一层准手性固定相。色氨酸、阿托品和异博定对映体在本体系获得了很好的分离 ,它们... 对动态改性电色谱手性分离进行了研究。电色谱柱填充强阴离子交换固定相 (SAX) ,添加在流动相中的磺化 β 环糊精 (S CD)动态地吸附于SAX填料表面 ,形成一层准手性固定相。色氨酸、阿托品和异博定对映体在本体系获得了很好的分离 ,它们的分离度分别为 2 0 6 ,10 1和 1 96 ,对映体峰的柱效介于 85 ,0 0 0塔板数 /米和 412 ,0 0 0塔板数 /米之间。连续运行 17次 ,死时间和色氨酸对映体的电色谱保留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 5 3 % ,0 6 2 %和 0 6 9%。此外 ,以吸附于SAX填料的牛血清白蛋白和S CD为手性固定相进行了电色谱手性分离的研究。在这两种体系下分离色氨酸对映体的分离度分别为 3 86和 2 97。吸附S CD柱电色谱和动态改性电色谱的重现性进行了比较 ,发现动态改性电色谱有更好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动态改性 吸附固定相 手性分离 手性药物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用于研究麻黄碱类药物的手性分离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定 吴学军 +1 位作者 姜文清 南国柱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88-690,共3页
目的 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的手性拆分方法 ,对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究。方法 对影响这类药物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手性选择剂、样品溶解条件、胶束剂、背景电解质 (BGE)及分离体系的 pH值进行筛选 ,优化... 目的 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的手性拆分方法 ,对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究。方法 对影响这类药物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手性选择剂、样品溶解条件、胶束剂、背景电解质 (BGE)及分离体系的 pH值进行筛选 ,优化了拆分条件。结果 最佳拆分条件为 pH 7.0的 2 0mmol·L- 1磷酸盐缓冲液中 ,加入 50mmol·L- 1胆酸钠及 2 %冠醚作为运行液 ,工作电压为 1 6kV(电流 1 1 0~ 1 3 0 μA) ,80 %甲醇液为溶剂溶解样品。 结论 此法可将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去甲麻黄碱的对映异构体完全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类药物 手性分离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