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技术在全面部骨折手术复位入路的临床应用研究
1
作者 傅隆生 刘小佳 +2 位作者 赖海燕 黄少颖 傅达希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2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技术手术复位入路治疗全面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4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面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措施,试验组实施...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技术手术复位入路治疗全面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4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面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措施,试验组实施微创技术手术复位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微创技术手术复位入路治疗全面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手术复位入路 全面部骨折 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颧骨骨折手术复位和固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东耀峻 李祖兵 +3 位作者 张壁 赵吉宏 金辉喜 魏民宪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早期手术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方法 :根据颧骨骨折临床研究计划 ,本文对 1996 .1~1999.8收治的 40例颧骨骨折临床资料 ,着重手术复位和固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中 36例早期手术复位和固定。 36例中 2 9例...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早期手术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方法 :根据颧骨骨折临床研究计划 ,本文对 1996 .1~1999.8收治的 40例颧骨骨折临床资料 ,着重手术复位和固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中 36例早期手术复位和固定。 36例中 2 9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 ,7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应用坚固内固定及其与钢丝骨间栓结联用占76 .4% (2 6 / 34 ) ,单纯钢丝骨间栓结为 14.7% (5 / 34 )。结论 :早期手术复位固定者达 90 % (36 / 40 ) ,较陈旧性颧骨骨折二期复位容易、效果好。坚固内固定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骨折 手术复位 骨折固定术 手术经路
下载PDF
肘后弧形切口与肘前横切口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武玥兴 何其濂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7期2533-2536,2542,共5页
目的探讨肘后弧形切口与肘前横切口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法分为肘后弧形切口组(33例)和肘... 目的探讨肘后弧形切口与肘前横切口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法分为肘后弧形切口组(33例)和肘前横切口组(40例)。记录两组术中断口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周改良肘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分、临床恢复优良率及随访3个月并发症及后遗畸形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肘前横切口组断口显露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肘后弧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6周改良肘关节HSS功能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肘前横切口组高于肘后弧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前横切口组临床恢复优良率(90.0%)高于肘后弧形切口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肘后弧形切口组出现2例肘内翻畸形。肘前横切口组出现1例肘内翻畸形,两组后遗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肘前横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肘后弧形切口组的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横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断口显露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肘后弧形切口入路,可有效提高肘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复位手术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复位内固定与植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操儒道 郑军 +1 位作者 马维初 辛宗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20期4724-4725,共2页
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采用切开复位手术及内固定,根据具体情况,从切开复位来看,Ⅱ型和Ⅲ型切口类型为膝前外侧切口,Ⅳ型则为膝前内侧切口,Ⅵ型患者应用内外侧联合切口或者胫前正中... 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采用切开复位手术及内固定,根据具体情况,从切开复位来看,Ⅱ型和Ⅲ型切口类型为膝前外侧切口,Ⅳ型则为膝前内侧切口,Ⅵ型患者应用内外侧联合切口或者胫前正中直切口。从内固定来看,Ⅰ型患者应用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内固定,Ⅱ、Ⅲ、Ⅳ型患者应用解剖型或者L型、T型钢板进行固定,V型应用外侧单钢板,根据病情,加用内侧钢板。结果治疗后经过2年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优良率(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达到88.0%。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手术效果良好,根据骨折情况,选择相应的切口及内固定方式,有利于提高治疗优良率,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复位 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不稳定骨盆骨折分型与手术复位的方法 被引量:19
5
作者 潘进社 彭阿钦 +4 位作者 张英泽 宋连新 王鹏程 吴春生 齐向北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10期699-700,共2页
自1996~2002年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96例,术中采用不同类型骨折应用不同的复位方法进行复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 分型 手术复位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颧骨骨折手术复位的护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佑兰 何腾霞 蔡国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8期34-35,共2页
对72例颧骨骨折病人行早期手术复位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对骨折骨面精确塑型,保持引流管通畅等)。结果72例颜面正侧位外形恢复、咬合功能恢复良好。提示科学、优质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颧骨骨折 手术复位 护理
下载PDF
颈椎创伤性单侧小关节脱位的前路手术复位与固定 被引量:1
7
作者 荆鑫 赵剑 +3 位作者 贾连顺 陈德玉 袁文 沈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 采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治疗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 ,总结临床应用结果并探讨其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总结了 2 1例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病例 ,术前不作牵引复位 ,采取颈前路减压后撑开复位、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复位效... 目的 采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治疗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 ,总结临床应用结果并探讨其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总结了 2 1例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病例 ,术前不作牵引复位 ,采取颈前路减压后撑开复位、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复位效果 ,结合术前、术后脊髓损伤ASIA评分比较手术疗效。结果  2 1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有 9例合并创伤性颈椎间盘损伤(43% ) ,其中 5例为椎间盘脱出 (2 3% ) ,4例为单纯椎间盘碎裂伤 (2 0 % )。所有患者都获得成功复位 ,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无神经损伤加重现象。随访 6~ 18月 ,效果满意 ,脊髓功能有改善 (P =0 0 12 )。结论 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时通常合并创伤性颈椎间盘损伤 ,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能提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固定术 颈椎创伤性脱位 关节脱位 手术复位
下载PDF
四肢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失误3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冀 韦键 黎裕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2期2273-2273,共1页
1 病例报告 例1:男,25岁,建筑工人.由于施工原因,双侧的大腿外伤水肿伴有出血症状,外观畸形.受伤6h后入院.经检查,双侧大腿1/3处有大小约3cm×2.2cm的伤口,有血水渗出,大腿部几乎全部肿胀畸形,双下肢存在压痛、活动障碍.经X线检查,... 1 病例报告 例1:男,25岁,建筑工人.由于施工原因,双侧的大腿外伤水肿伴有出血症状,外观畸形.受伤6h后入院.经检查,双侧大腿1/3处有大小约3cm×2.2cm的伤口,有血水渗出,大腿部几乎全部肿胀畸形,双下肢存在压痛、活动障碍.经X线检查,双大腿正侧双股下约1/3处为粉碎性骨折.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手术复位 内固定 失误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复位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富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复位 并发症 股骨头坏死 石膏固定
下载PDF
髁突骨折手术复位固定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海平 周建国 沈燕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188-188,206,共2页
关键词 颌骨骨折 髁突骨折 手术复位 固定
下载PDF
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旭兵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的成人髁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成人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和腮腺直接入路行髁状突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复查27例患者均达到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的成人髁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成人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和腮腺直接入路行髁状突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复查27例患者均达到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2例轻度张口受限。结论: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切口,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内固定时尽可能行双板固定,以达到三维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髁状突骨折 耳屏前切口 手术复位
下载PDF
腹透管移位非手术复位方案加用利多卡因前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登勇 魏仲南 吴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9期827-828,共2页
腹透管移位是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之一,腹透管移位严重影响腹膜透析进行,因导丝插入腹透管内复位有增加感染、损伤内脏可能,手术复位增加患者痛苦、费用、感染机会,且手术有一定难度;故我腹透中心魏仲南教授根据自身实践及借鉴文献报道成... 腹透管移位是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之一,腹透管移位严重影响腹膜透析进行,因导丝插入腹透管内复位有增加感染、损伤内脏可能,手术复位增加患者痛苦、费用、感染机会,且手术有一定难度;故我腹透中心魏仲南教授根据自身实践及借鉴文献报道成功经验,总结出非手术复位方案,取得一定的疗效;并且不断探索,2007年12月起在复位方案中加用利多卡因,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比较腹透管移位非手术复位方案加用利多卡因前后疗效情况,以期提高非手术复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复位 腹透管移位 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 加用 腹膜透析 感染机会 复位成功率
下载PDF
腹膜透析导管漂移非手术复位与护理预防的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小青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1期31-32,共2页
总结17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漂移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介绍采用非手术方法使其导管复位的原理、方法与效果。认为非手术复位方法安全、经济,患者无痛苦,且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导管漂移 手术复位 护理预防
下载PDF
髁状突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不同入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继华 吴森斌 +2 位作者 袁旭初 张健 卢军 《交通医学》 2007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手术复位进路。方法:对34例髁状突骨折分别采取下颌下、耳屏前、口内3种手术进路复位内固定的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颌下切口18例均成功,有3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耳屏前切口12例,2例失败,摘除...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手术复位进路。方法:对34例髁状突骨折分别采取下颌下、耳屏前、口内3种手术进路复位内固定的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颌下切口18例均成功,有3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耳屏前切口12例,2例失败,摘除髁突,3例辅加下颌下切口,3例面神经颞支损伤;口内切口4例,成功3例,1例失败。结论:口内切口面部无疤痕,颌下及耳屏前切口创伤较大,疤痕明显,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手术复位固定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陈旧性骨盆骨折一次手术复位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仕战 《右江医学》 2006年第5期504-505,共2页
目的 探讨陈旧性骨盆骨折的一次手术复位的可行性。方法 对病程3~4周的陈旧性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15侧患者,进行术前术后X试片测量,作手术复位效果分析;结果 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TileB、C型骨盆骨折旋转移位复位率... 目的 探讨陈旧性骨盆骨折的一次手术复位的可行性。方法 对病程3~4周的陈旧性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15侧患者,进行术前术后X试片测量,作手术复位效果分析;结果 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TileB、C型骨盆骨折旋转移位复位率达93%,TileC型骨盆骨折垂直移位复位率50%,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复位效果满意。病例随访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对疼痛、站立、坐、性生活及工作恢复情况进行评价,15例中优4例,良5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60.00%。结论 TileB型陈旧性骨盆骨折及合并髋臼骨折手术复位,只要科学设计手术方案,一次手术复位内固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骨盆骨折 一次手术复位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颧骨颧弓骨折36例手术复位和固定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希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9期947-948,共2页
目的分析颧骨颧弓骨折早期手术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6例颧骨颧弓骨折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固定方式、效果等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36例中33例早期手术复位和固定。33例中14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9例采... 目的分析颧骨颧弓骨折早期手术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6例颧骨颧弓骨折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固定方式、效果等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36例中33例早期手术复位和固定。33例中14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9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应用坚固内固定及其与钢丝骨间栓结联用占90%(27/30),单纯钢丝骨间栓结为10%(3/30)。结论早期手术复位固定者达91.7%(33/36),早期复位效果好。坚固内固定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颧骨颧弓 手术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固定性瞳孔夹持手术复位
17
作者 唐恺 侯忠敏 +2 位作者 荣运久 刘菲 张巍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9期75-75,共1页
目的:探讨固定性瞳孔夹持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患者行手术分离虹膜后粘连,扩大后房,复位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一3年,人工晶状体均复位,视力提高2—5行。继发性青光眼均已控制。结论:固定性瞳孔夹持手术复位成功... 目的:探讨固定性瞳孔夹持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患者行手术分离虹膜后粘连,扩大后房,复位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一3年,人工晶状体均复位,视力提高2—5行。继发性青光眼均已控制。结论:固定性瞳孔夹持手术复位成功率高,无明显并发症,是理想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性瞳孔夹持 手术复位 人工晶体 复位
下载PDF
有限手术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小腿下端粉碎性骨折
18
作者 崔树森 陈建文 +3 位作者 郭强 林东 杨方 冀长征 《中医正骨》 2003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小腿骨折 有限手术复位支架 外固定 治疗 小腿下端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颧骨颧弓骨折手术复位和固定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传亮 李立英 《中华综合医学》 2001年第6期538-539,共2页
关键词 内固定 颧骨颧弓骨折 手术复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的手术复位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8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手术复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切开复位)、B(闭...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手术复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切开复位)、B(闭合复位)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无统计学差异(82-2%VS.80.0%,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0%VS.13.3%,P〈0.05)。结论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实施切开复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手术复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