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痔的常用手术方式对比
1
作者 李昕 刘殿龙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痔是肛管齿线处及肛周形成的团块状肿物,可逐渐增大,早期体积较小痔疮可使人产生肛周或肛门内异物感,随痔疮体积逐渐增大,进行性出现排便时从肛管内脱出、严重者可能嵌顿于肛门不能回纳^([1])。非手术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肛周和直肠内... 痔是肛管齿线处及肛周形成的团块状肿物,可逐渐增大,早期体积较小痔疮可使人产生肛周或肛门内异物感,随痔疮体积逐渐增大,进行性出现排便时从肛管内脱出、严重者可能嵌顿于肛门不能回纳^([1])。非手术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肛周和直肠内局部外用药物、作用于静脉血管的硬化剂类药物注射、弹力线或胶圈的套扎等治疗方法均有各自的适应证和局限性,对部分痔疮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主要以缓解症状为目的,但最终不能彻底根治痔疮。因此肛肠外科的各种痔疮手术治疗方法也就凸显其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药物或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临床便血、脱垂症状明显的混合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手术方式 治疗
下载PDF
40~55岁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生活质量
2
作者 彭丽娜 钱林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40~55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探讨预后最佳且使患者获益最大的手术方式,以制定对该人群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目的:分析40~55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探讨预后最佳且使患者获益最大的手术方式,以制定对该人群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的74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按照采用的手术方式将744例患者分为肌瘤剔除组(439例)和子宫切除组(305例)。2组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是否有临床症状、肌瘤有症状年限、肌瘤数目、子宫大小、既往是否有子宫肌瘤手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瘤剔除组术后有残留或复发者占69.25%。肌瘤剔除组在日间尿频、乏力感、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及EQ-5D-5L总分方面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子宫切除组(均P<0.05)。肌瘤剔除组的性生活满意度(91.47%vs.68.20%,Z=-7.910,P<0.001)和推荐率(82.00%vs.53.11%,χ^(2)=75.826,P<0.001)均高于子宫切除组。结论: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术后整体生活质量高于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对于希望保留子宫的40~55岁患者,若年龄偏小、病程短、症状轻、子宫偏小,在告知术后高复发风险的前提下,可考虑保留子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子宫肌瘤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 手术方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手术方式决策冲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郭英 韩丽丽 +2 位作者 王静 谷素丽 张玲玲 《全科护理》 2024年第8期1560-1564,共5页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手术方式决策冲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河南省洛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175例乳腺癌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冲突量表、决策自我...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手术方式决策冲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河南省洛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175例乳腺癌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冲突量表、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住院病人焦虑抑郁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手术方式决策冲突总分为(42.25±9.8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组织学分型、决策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是乳腺癌病人手术方式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共可解释总变异的67.5%。结论:乳腺癌病人手术方式决策冲突水平较高,不容忽视。决策冲突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根据影响因素制订个性化的决策辅助方案,以降低病人决策冲突水平,改善临床结局,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方式 决策冲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肺结节大小、深度对肺切除治疗≤2 cm早期肺癌手术方式的影响
4
作者 唐再滨 戈文珂 +5 位作者 周鼎晔 何志成 许晶 潘相龙 陈亮 吴卫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8,共9页
背景与目的 现有研究显示,在确保安全切缘的前提下,≤2 cm含磨玻璃成分的早期肺癌宜采用亚肺叶切除,但部分病例需行肺叶切除以保证切缘。本研究探讨≤2 cm早期肺癌的大小、深度对楔形、肺段和肺叶切除手术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确保亚肺... 背景与目的 现有研究显示,在确保安全切缘的前提下,≤2 cm含磨玻璃成分的早期肺癌宜采用亚肺叶切除,但部分病例需行肺叶切除以保证切缘。本研究探讨≤2 cm早期肺癌的大小、深度对楔形、肺段和肺叶切除手术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确保亚肺叶切除的安全切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接受肺切除手术治疗的≤2 cm含磨玻璃成分的早期肺癌病例385例,包括楔形、肺段和肺叶切除术三组。深度测量肺结节内缘至所属肺支气管开口最短距离(OA值)及结节内缘至胸膜距离(AB值)。行肺段及肺叶切除术者,进行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统计若行肺段切除术所需切除亚段数。统计楔形、肺段切除的切缘宽度和肺段切除所切除的亚段及数量。结果 在楔形、肺段和肺叶切除手术中,肺结节平均大小分别为(1.08±0.29) cm、(1.31±0.34) cm、(1.50±0.35) cm,结节的深度(AB值)分别为6.05 (5.26,6.85)cm、4.43(3.27,5.43) cm和3.04 (1.80,4.18) cm,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P<0.001)。肺段切除获得的中位切缘宽度为2.50 (1.50,3.00) cm,显著大于楔形切除的1.50 (1.15,2.00) cm (P<0.001)。当楔形切除切缘<2 cm时,AB值>2cm的病例占29.03%,高于切缘≥2 cm时AB值>2 cm的占比12.90%(P=0.019),以结节大小为切缘标准时,切缘/直径<1较切缘/直径≥1,AB值>2cm病例的比例依旧更高(37.50%vs 17.39%,P=0.009)。肺段组切除的中位亚段数为3个,肺叶组病例若行肺段切除须切除的中位亚段数为5个(P<0.001)。结论 肺癌结节大小和深度综合影响肺切除术方式的选择,本研究首次证实越深越大的肺结节需要切除更大范围的肺组织才能获得安全切缘,肺结节内缘距离最近胸膜≤2 cm可能是楔形切除的理想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手术方式 深度 大小 亚肺叶切除 切缘
下载PDF
肺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气道管理研究现状
5
作者 罗颖 董文勋 +1 位作者 陈颖 谭祥秀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168-172,共5页
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研究显示气道管理能明显减少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方式及个体差异会导致患者咳嗽咳痰能力存在差异,气道管理措施也相应改变,要求护理人员采取个性化的气道管理方案。因此,应重视肺癌不... 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研究显示气道管理能明显减少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方式及个体差异会导致患者咳嗽咳痰能力存在差异,气道管理措施也相应改变,要求护理人员采取个性化的气道管理方案。因此,应重视肺癌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气道管理的差异,为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提供精准化的气道管理方案,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气道管理在肺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旨在总结肺癌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气道管理方案的差异,为患者制订精准化气道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方式 气道管理
下载PDF
肺移植受者适应证变迁与手术方式选择
6
作者 华文洁 王梓涛 陈静瑜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肺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肺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1-3])。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经充分治疗后,肺功能仍进行性降低,无进一步其他内科或外科治疗的可能性,2年内因肺部疾病致死的风险极高,即应考虑肺移植治疗^([4])。自1963年密西西比大学医学... 肺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肺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1-3])。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经充分治疗后,肺功能仍进行性降低,无进一步其他内科或外科治疗的可能性,2年内因肺部疾病致死的风险极高,即应考虑肺移植治疗^([4])。自1963年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世界首例临床肺移植手术以来,至2019年全球已有260多个肺移植中心完成了超过4500例肺移植手术^([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医学中心 肺移植 进行性降低 肺疾病 手术方式选择 肺部疾病 肺功能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尹兆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33-0036,共4页
探索甲状腺手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二组。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甲状腺旁路原位保护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 探索甲状腺手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二组。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甲状腺旁路原位保护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低血钙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应激指标,并比较两组的术后3天血清TG水平。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甲状腺旁路原位保护措施效果确切,其损伤更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更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 甲状旁腺功能 影响
原文传递
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8
作者 张迎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探索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48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均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结果 从并发症方面看,在术后,3例有十二指肠瘘,2例有腹部脓肿,2例有肺部感染,1例有急... 探索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48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均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结果 从并发症方面看,在术后,3例有十二指肠瘘,2例有腹部脓肿,2例有肺部感染,1例有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患上了胰腺炎。一共48例患者,痊愈46例,死亡2例,所有的术后并发症都被完全治好,没有发生长期的不良反应。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十二指肠外伤多并发伤,应及早明确诊断、彻底的外科检查、适当的术式和适当的术后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高度警觉性是其早期确诊的前提,全面细致的全面检查是其早期确诊的前提,多种检查方法的组合使用是其主要的辅助措施,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高效、迅速的治疗,术后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该疾病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 临床诊断 手术方式 选择
原文传递
肠梗阻患者,手术方式怎么选
9
作者 崔鹏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4期52-53,共2页
肠梗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会对其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确诊肠梗阻之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那么,什么是肠梗阻?手术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关键词 肠梗阻 急腹症 手术方式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 生命安全 身体健康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方式与人工晶状体类型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于冰清 赵朋 +1 位作者 于娟 杨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53-0056,共4页
研究和分析白内障手术方式以及人工晶状体类型对术后视觉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根据其人工晶状体植入意愿分成软性多焦组、软性三焦组、软性双焦组、软性非球面组、软性球面组、... 研究和分析白内障手术方式以及人工晶状体类型对术后视觉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根据其人工晶状体植入意愿分成软性多焦组、软性三焦组、软性双焦组、软性非球面组、软性球面组、单焦球面组、单焦非球面组及植入硬性晶状体组,均采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比较各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术后3个月视功能问卷(VFQ-25)评分。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各组术眼BCVA均获得改善且术后不同时间各组术眼BCV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周、手术后1个月及手术后3个月软性非球面组及单焦非球面组术眼BCVA值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软性非球面组及单焦非球面组术眼BCV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软性非球面组及单焦非球面组VFQ-25评分均高于其他6组(P<0.05),软性非球面组及单焦非球面组VFQ-2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接受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助于术后眼球面像差获得减少并促进患者视觉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方式 人工晶状体类型 术后视觉质量
原文传递
肛瘘常用手术方式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昕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3-6,共4页
肛门直肠瘘又被习惯性称作肛瘘,是肛肠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发病率仅次于痔疮。肛瘘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出现,尤其以20~40岁的青年男性居多[1]。肛瘘的发病原因绝大部分是由于肛门隐窝腺原发或继发性感染,沿周围疏松的括约肌间隙蔓延... 肛门直肠瘘又被习惯性称作肛瘘,是肛肠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发病率仅次于痔疮。肛瘘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出现,尤其以20~40岁的青年男性居多[1]。肛瘘的发病原因绝大部分是由于肛门隐窝腺原发或继发性感染,沿周围疏松的括约肌间隙蔓延,首先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脓肿破溃或经外科切开引流后,遗留上皮化瘘管或慢性感染病灶[2]。较为少见的原因包括克罗恩病、外伤或特定感染,如放线菌病和肺结核[3]。肛瘘最主要的根治手段为手术治疗,但因其表现和分类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与思路也较为繁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手术方式 治疗
下载PDF
从减少并发症的角度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克新 柯涵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治疗是一项经过长时间检验的治疗选择,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如果出现并发症则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泌尿外科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预期、临床症状、前列腺体积、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以及医生对...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治疗是一项经过长时间检验的治疗选择,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如果出现并发症则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泌尿外科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预期、临床症状、前列腺体积、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以及医生对不同术式的掌握程度,对BPH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进而减少压力性尿失禁(SUI)、尿道狭窄(US)以及膀胱颈挛缩(BNC)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从手术安全及减少尿失禁和术后US等并发症的角度来谈BPH手术方式的选择,以期尽可能提高BPH手术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手术方式选择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5年间眼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手术方式分析
13
作者 顾宏卫 严卫萍 《交通医学》 2023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手术方式及变化趋势,为本地区眼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5年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48773例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按照疾病分类(ICD-10)对眼科疾病分类,手术以第一术式统计。结...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手术方式及变化趋势,为本地区眼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5年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48773例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按照疾病分类(ICD-10)对眼科疾病分类,手术以第一术式统计。结果:居前5位眼科疾病为晶状体疾病(26.0%)、脉络膜和视网膜疾病(21.4%)、眼睑泪器眼眶疾病(10.1%)、结膜疾病(8.4%)和青光眼(6.1%)。居前5位手术为白内障手术(34.3%)、玻璃体内注射(16.4%)、翼状胬肉切除伴结膜移植术(8.3%)、玻璃体切割术(7.9%)和抗青光眼手术(4.1%)。结论:我院眼科住院最多的是白内障患者,是防盲治盲的重点,近年来脉络膜和视网膜疾病患者逐年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手术方式
下载PDF
ⅠA期肺腺癌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宏伟 赵光强(综述) 陈小波(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1-586,共6页
目前,早期肺癌的标准术式以各类指南推荐的解剖性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为主。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外周型小结节被发现,这些结节的病理组织学多为肺... 目前,早期肺癌的标准术式以各类指南推荐的解剖性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为主。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外周型小结节被发现,这些结节的病理组织学多为肺腺癌。近年来,外科治疗技术不断向精准化、微创化方向发展。针对外周型小结节,外科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其目的在于保留更多肺组织和肺功能的同时,达到对肿瘤的精准切除。本文针对ⅠA期肺腺癌术前影像学、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方式、术中冰冻、病理亚型及新的病理分级系统对ⅠA期肺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影像学 手术方式 淋巴结清扫 病理学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睑板腺囊肿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阙盛鹏 陈家禧 +1 位作者 丁勇 卢嘉琪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73-97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睑板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从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10日。收集囊肿刮除术联合病灶内聚维...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睑板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从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10日。收集囊肿刮除术联合病灶内聚维酮碘棉片烧灼(研究组)与囊肿刮除术联合囊壁剪除术治疗睑板腺囊肿(对照组)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涉及9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血肿发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囊肿刮除术联合病灶内聚维酮碘棉片烧灼治疗睑板腺囊肿是临床上更好的选择,其操作简便,降低了血肿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囊肿 手术方式 聚维酮碘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结肠癌穿孔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建东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结肠癌穿孔的治疗效果,为结肠癌穿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结肠癌并穿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A、B两组。A组(n...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结肠癌穿孔的治疗效果,为结肠癌穿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结肠癌并穿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A、B两组。A组(n=17)行腹腔镜辅助下结肠肿物Ⅰ期切除+肠造瘘术,Ⅱ期行肠造瘘还纳术。B组(n=16)行腹腔镜下结肠穿孔修补+肠造瘘术,Ⅱ期行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切除+造瘘还纳术。记录第一次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肿瘤标本的淋巴结数;观察术后并发症,统计2年的肿瘤复发、转移及无瘤生存率。结果:A组患者第一次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B组明显升高,淋巴结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4、5.076、2.855,P<0.05)。术后2年,肿瘤的复发、转移及无瘤生存率方面,B组比A组取得更好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4.531、10.752,P<0.05)。结论:B组比A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更佳,特别表现在肿瘤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无瘤生存率方面,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穿孔 手术方式 术后并发症 无瘤生存率
下载PDF
PTC术中提示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获益分析
17
作者 庄雨陈 黄春 苏新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探讨适用于术中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初次手术的术中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 目的:探讨适用于术中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初次手术的术中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290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hemithyroidectomy,HT)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状腺全切除术(total thyroidectomy,TT)组(P<0.001)。手术方式不影响结构持续性/复发性疾病的发生(HR=2.848,95%CI=0.321~25.294,P=0.348)。淋巴结总转移数>5枚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14.5 mm(OR=5.838,95%CI=2.295~14.850,P<0.001)、肿瘤位于上份(OR=2.765,95%CI=1.154~6.624,P=0.023)、Ⅲ区淋巴结有转移(OR=17.310,95%CI=7.053~42.481,P>0.001)。结论:目前结果支持术中提示1~2枚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若肿瘤位于上份且直径>14.5 mm,建议行预防性的同侧Ⅲ区颈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淋巴结数量 手术方式 术中冰冻
原文传递
比较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肾积水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陶承品 曹永胜 +1 位作者 褚晗 张贤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目的:比较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所致肾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儿UPJO所致肾积水患儿临床... 目的:比较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所致肾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儿UPJO所致肾积水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49)和常规组(n=41),腹腔镜患儿采用三孔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常规组患儿采用腰腹部横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对比2组患儿术中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后对乙酰氨基酚用量;对比2组患儿手术前后肾盂前后径和肾皮质厚度;对比2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费用;对比2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尿外渗、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患儿相比,腹腔镜组患儿术中吻合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对乙酰氨基酚用量更低(P<0.05);手术后,相比于常规组,腹腔镜组患儿肾盂前后径更低,肾皮质厚度更高(P<0.05);与常规组患儿相比,腹腔镜组患儿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更短,术后住院费用更低(P<0.05);腹腔镜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6/49),低于常规组患儿的36.58%(15/41)(P<0.05)。结论:小儿UPJO所致肾积水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运用三孔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显著高于传统腰腹部横切口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手术方式 小儿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综述
19
作者 宗新玲 张生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7614-17618,共5页
低位、尤其是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临床上的难点,一般指癌肿距离肛缘小于7 cm、5 cm。对于此类患者,治疗目标不仅要根治肿瘤,还要考虑如何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排尿和性功能、肛门括约肌以及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这是医生与患者的共同... 低位、尤其是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临床上的难点,一般指癌肿距离肛缘小于7 cm、5 cm。对于此类患者,治疗目标不仅要根治肿瘤,还要考虑如何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排尿和性功能、肛门括约肌以及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这是医生与患者的共同追求的目标。现就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 超低位直肠癌 保肛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不同手术方式对比
20
作者 米新佳 赵开胜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1901-11905,共5页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对比不同时间窗内采用不同外科术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本文对HICH近期不同外科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方式 预后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