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手术设计流程在颌面部骨折整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管亚芩 吴锦阳 +1 位作者 余丽雅 张诗雷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精准治疗中数字化手术设计的应用效果,总结工作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口腔颅颌面科行术前数字化手术设计的4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颌面部骨折整复治疗中的手术设计流程。结果4...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精准治疗中数字化手术设计的应用效果,总结工作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口腔颅颌面科行术前数字化手术设计的4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颌面部骨折整复治疗中的手术设计流程。结果40例患者均在手术设计的当天完成所有术前检查,平均检查耗时<3 h。患者手术均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术后功能与外形得到良好的恢复,效果满意。结论规范化的数字化手术设计流程能优化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检查流程,提高医护工作效率,提高手术精度,是保证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精准治疗 数字化手术设计 规范化流程
下载PDF
单侧唇裂手术设计的几何学解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石冰 王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Millard法与Tennison Randall法在单侧唇裂修复手术中蕴藏的几何学原理。方法 :对两法的手术设计进行详细的几何学解析。结果 :Millard法的特点是在水平方向上 ,将能使裂隙两侧唇峰点旋转下降的轴心点距唇峰点较远 ;而Tenniso... 目的 :探讨Millard法与Tennison Randall法在单侧唇裂修复手术中蕴藏的几何学原理。方法 :对两法的手术设计进行详细的几何学解析。结果 :Millard法的特点是在水平方向上 ,将能使裂隙两侧唇峰点旋转下降的轴心点距唇峰点较远 ;而Tennison Randall法则是在垂直方向上 ,将能使裂隙侧唇峰点旋转下降的轴心点形成的位置较低。结论 :Millard法的设计更符合对唇裂修复的生理性原则 ,而Tennison Randall法更符合修复唇裂的几何学条件 ,并认为这是两法能长期并存而未被相互取代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解析 MILLARD法 T-R法 手术设计 单侧唇裂
下载PDF
自体肋软骨切取手术设计与操作要点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立维 郭树忠 +2 位作者 王璐 张辉 舒茂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切取手术设计与操作要点。方法 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166例耳再造及鼻部整形等手术中进行自体肋软骨切取操作,合理设计手术切口,细致剥离操作,注意保护骺软骨及软骨膜,并于切取后缝合软骨膜。皮肤切口采用整形缝...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切取手术设计与操作要点。方法 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166例耳再造及鼻部整形等手术中进行自体肋软骨切取操作,合理设计手术切口,细致剥离操作,注意保护骺软骨及软骨膜,并于切取后缝合软骨膜。皮肤切口采用整形缝合技术处理。结果手术切取自体肋软骨安全而快速。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伤口血肿、感染、愈合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采用合理设计原则及细致操作步骤,手术过程耗时短且安全而顺利,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达到理想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切取术 手术设计
下载PDF
颅面外科三维诊断分析和手术设计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斌 张涤生 +4 位作者 黄洪章 冯胜之 穆雄铮 韦敏 龙公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颅面结构内在美学规律、研究复杂颅面畸形的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整复手术设计方法。方法 建立了颅颌面外科三维诊断分析和手术设计计算机系统 (3DCMFCADS) ,并将系统应用于正常颅面分析和颅面畸形整复手术设计。结果 所建... 目的 探讨正常颅面结构内在美学规律、研究复杂颅面畸形的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整复手术设计方法。方法 建立了颅颌面外科三维诊断分析和手术设计计算机系统 (3DCMFCADS) ,并将系统应用于正常颅面分析和颅面畸形整复手术设计。结果 所建系统整机运行稳定 ,测量分析误差微小 ,精密度最大变异系数仅 1.92 % ,手术模拟设计和构建的移植体或植入体三维模型形态逼真、参数准确。所建系统和方法的优特点表现在 :1可同时显示硬、软组织结构并对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和手术模拟设计。 2可显示颅面立体结构 ;可定性和定量地诊断分析颅面畸形 ;可进行手术模拟并设计移植或植入修复体三维模型。 3可利用国内较普及的 CT扫描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开展工作 ,系统操作方法易于为外科医生掌握使用 ,具有临床实用性。 4定量诊断和手术设计的准确性、精密度高 ,且具有客观性。结论  3DCMFCAD系统和方法的建立为颅面畸形形成机制研究、诊断分析、手术设计和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外科 颅面畸形 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设计
下载PDF
复杂种类的腹腔镜手术设计与开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许红兵 李虎城 +1 位作者 郑方 涂向群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64-65,共2页
近些年来,腹腔镜外科以符合现代微创外科新概念而得以迅猛发展,在我国亦已广泛普及。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我国复杂种类的腹腔镜手术的设计与开展较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腹腔镜外科发展之路... 近些年来,腹腔镜外科以符合现代微创外科新概念而得以迅猛发展,在我国亦已广泛普及。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我国复杂种类的腹腔镜手术的设计与开展较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腹腔镜外科发展之路。现将我们的探索体会报告如下:1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手术设计 脾切除术 断流 肝管空肠吻合
下载PDF
鼻唇沟还原式手术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冬根 丁自海 +4 位作者 韩颖 曹志明 王木生 刘志勇 熊晓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为鼻唇沟区域的还原式美容手术设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红色乳胶动脉灌注的成人女性尸头10例,应用显微手术器械,沿着颞部发际线、耳屏内侧、下颌角下颌骨体边缘连线作切口,分层显微解剖。结果①在提上唇... 目的为鼻唇沟区域的还原式美容手术设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红色乳胶动脉灌注的成人女性尸头10例,应用显微手术器械,沿着颞部发际线、耳屏内侧、下颌角下颌骨体边缘连线作切口,分层显微解剖。结果①在提上唇鼻翼肌上外缘和眶下缘之间皮下肌腱膜系统(SMAS)下可见一自外上向内下的组织疏松间隙,可作为提紧软组织,改善鼻唇沟的分离腔隙;②起自颧骨与上颌骨交界处骨膜,终止于颊部的SMAS筋膜和皮肤上的韧带—颊上颌韧带,该韧带上部脂肪组织较多,韧带以下脂肪较少,是鼻唇沟皱襞形成的解剖要素。结论鼻唇沟的加深与衰老所致皮肤、脂肪、韧带松弛和肌肉运动、重力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分析不同个体的鼻唇沟形态学结构特点,采用符合解剖结构和运动特点的术式矫正,可以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 还原式手术设计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扩张术治疗瘢痕性秃发的手术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亚强 刁建升 +1 位作者 马显杰 郭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头部扩张器修复瘢痕性秃发手术设计的重要性。方法:采用AutoCAD软件测量秃发面积,用一个或多个扩张器进行头皮扩张,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结果:修复瘢痕性秃发18例,扩张皮瓣全部成活,头皮瓣毛发分布均匀,随访半年~1年... 目的:探讨头部扩张器修复瘢痕性秃发手术设计的重要性。方法:采用AutoCAD软件测量秃发面积,用一个或多个扩张器进行头皮扩张,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结果:修复瘢痕性秃发18例,扩张皮瓣全部成活,头皮瓣毛发分布均匀,随访半年~1年,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的手术设计,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扩张术修复瘢痕性秃发并发症发生率低,毛发分布均匀,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 扩张器 瘢痕性秃发 手术设计 AutoCAD 组织扩张术
下载PDF
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手术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牛兰俊 吴夕 黎晓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球后退综合征 (DRS)手术设计的特点。方法  11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 ,采用常规的方法检查眼位 ,单眼、双眼水平注视野 ,异常头位的偏斜角度。手术方式患眼外直肌不等量后徙。结果 原在位外斜 ,双眼注视野位于患眼颞侧 ,... 目的 探讨眼球后退综合征 (DRS)手术设计的特点。方法  11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 ,采用常规的方法检查眼位 ,单眼、双眼水平注视野 ,异常头位的偏斜角度。手术方式患眼外直肌不等量后徙。结果 原在位外斜 ,双眼注视野位于患眼颞侧 ,面部转向健眼一侧。手术后外斜视得到矫正 ,异常头位消失。结论 为了矫正原在位存在外斜视 ,即使外直肌力量不足 ,手术后外转进一步受限 ,也需减弱外直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后退综合征 手术设计 外斜视 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上睑下垂发病机制与手术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康宛夏 郑大文 +1 位作者 任晓霞 冀春萱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发病机制,为手术方法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73例(103眼)先天性上睑下垂进行了上睑提肌肌力、肌电图、肌弹性的测量及解剖学、组织学方面的观察。结果 肌电图显示该肌收缩强度正常平均值为500μ...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发病机制,为手术方法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73例(103眼)先天性上睑下垂进行了上睑提肌肌力、肌电图、肌弹性的测量及解剖学、组织学方面的观察。结果 肌电图显示该肌收缩强度正常平均值为500μV/D,部分肌力较差的患者(18%)肌收缩强度达260~350μV/D接近正常平均值,少数肌力在3~5mm的患者(9.99%)肌收缩强度达到正常平均值。术中观察85%的患者上睑提肌弹性良好,肌伸展可达15~20mm。组织学观察发现17%的患者上睑提肌为正常组织。结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发生原因除肌发育不良外,上睑提肌内、外角过度紧张也是其重要因素。并根据病因制定了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上睑下垂 发病机制 上睑提肌弹性 手术设计 上睑提肌内角
下载PDF
手术设计及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宏江 许瑞华 +2 位作者 张永琼 刘红 赵扬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9期6305-6307,共3页
目的:探寻理想的乳腺癌手术技巧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方法,以便尽可能地保证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方法:对520例乳癌患者从手术切口设计尽可能避免伸入腋窝、适度的腋窝清扫,并尽量保护神经,术后第天即开始进行手、腕、肘部的主... 目的:探寻理想的乳腺癌手术技巧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方法,以便尽可能地保证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方法:对520例乳癌患者从手术切口设计尽可能避免伸入腋窝、适度的腋窝清扫,并尽量保护神经,术后第天即开始进行手、腕、肘部的主动运动1(屈、伸和旋转),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及旋转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10d后开始外展肩关节,并在墙上进行摸高锻炼。及时处理并发症,放射治疗在术后3个月以后进行。术后6个月时评价并记录功能恢复满意度。结果: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度为96.0%499/520):460例88.5%,((460/520)满意,39例7.5%,39/520)基本满意,21例4.0%,21/((520)不满意。结论:从设计治疗计划开始,就应考虑患肢功能的临床康复,并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使患侧上肢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上肢功能 患侧 患者 康复锻炼 乳腺癌 手术设计 时评 应考 结论
下载PDF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与手术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鑫宇 武贵群 +2 位作者 齐卡 单福军 刘丹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810-811,共2页
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约为10%[1,2]。根据卫生部最近数据截止2011年,我国已登记血液透析人数达到26万人左右,10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e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年复合增速为23.8%。建立良... 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约为10%[1,2]。根据卫生部最近数据截止2011年,我国已登记血液透析人数达到26万人左右,10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e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年复合增速为23.8%。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颈内静脉 HEMODIALYSIS 手术设计 留置时间 血管条件 静脉置管 心静脉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牙种植手术设计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庆富 王世平 赵怡芳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根尖片、曲面体层摄影是牙种植设计的必要手段 ,螺旋CT、Ortho-CT、MRI近年来逐步应用于牙种植手术设计。本文综述了几种与牙种植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近况。
关键词 SCT 根尖片 曲面体层摄影 CT 牙种植 手术设计 NMR 成像
下载PDF
额部扩张皮瓣的手术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宝华 艾玉峰 +2 位作者 郭树忠 张琳西 卢丙仑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 探讨额部扩张皮瓣的手术设计。方法 对 12 1例额、颞部瘢痕、斑痣、血管瘤等皮肤病变切除后的患者采用额部扩张皮瓣进行修复 ,并比较滑行皮瓣、易位皮瓣及旋转皮瓣的手术效果。结果  115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修复后皮肤... 目的 探讨额部扩张皮瓣的手术设计。方法 对 12 1例额、颞部瘢痕、斑痣、血管瘤等皮肤病变切除后的患者采用额部扩张皮瓣进行修复 ,并比较滑行皮瓣、易位皮瓣及旋转皮瓣的手术效果。结果  115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修复后皮肤弹性良好、颜色较理想、瘢痕较细小 ;4例患者扩张皮瓣的远端有 0 .5~ 1.0cm的坏死 ,行Ⅱ期瘢痕切除缝合术 ;2例患者有单侧眉上提 ,半年后好转。结论 易位皮瓣术后瘢痕明显 ,尽量少用或不用 ;旋转皮瓣可以充分利用扩张后“过剩”的皮肤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额部皮瓣设计方法。对皮瓣的周密设计并了解不同皮瓣的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 扩张皮瓣 手术设计 并发症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手术设计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显杰 孙雷 +3 位作者 鲁开化 艾玉峰 郭树忠 韩岩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手术设计。方法 回顾近年来笔者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患者。扩张后皮瓣的手术设计常采用直接推进皮瓣、旋转推进皮瓣和异位皮瓣。术中首先确定可供利用的扩张后新获得皮瓣的面积 ,同时测量... 目的 探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手术设计。方法 回顾近年来笔者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患者。扩张后皮瓣的手术设计常采用直接推进皮瓣、旋转推进皮瓣和异位皮瓣。术中首先确定可供利用的扩张后新获得皮瓣的面积 ,同时测量出病损部位的面积。采用逆行设计 ,先以病损部位所需皮瓣大小及形态拓印一模板 ,在于扩张后新获得的皮瓣上标出拓下皮瓣的大小 ,在保证血供的基础上 ,适当调整 ,直至设计合理后切除病损处瘢痕 ,行皮瓣转移修复。不同的病损部位行不同的皮瓣设计 ,并强调应尽量减少供区的切口线 ,而且使切口在隐蔽处 ,顺皮纹。结果 本组 5 0例患者 ,瘢痕切除后行扩张后皮瓣修复 ,皮瓣成活良好 ,无继发畸形。随访 2 8例患者 ,皮瓣颜色、质地佳 ,切口瘢痕轻度增生。结论 合理设计扩张后皮瓣行转移修复面部瘢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术 皮瓣 修复 手术设计 面部瘢痕
下载PDF
异体手移植的手术设计与操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立强 裴国献 +2 位作者 林昂如 王钢 朱立军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异体手移植的手术设计与技术操作要点。方法 2例右手缺失病人行异体手移植,参照自体断腕再植的基本程序,依次受区准备、供手准备、移植手组织重建。骨骼再接平面位于桡尺骨离桡骨关节面2.5cm~3cm处,桡骨阶梯状截骨、螺钉固定... 目的 探讨异体手移植的手术设计与技术操作要点。方法 2例右手缺失病人行异体手移植,参照自体断腕再植的基本程序,依次受区准备、供手准备、移植手组织重建。骨骼再接平面位于桡尺骨离桡骨关节面2.5cm~3cm处,桡骨阶梯状截骨、螺钉固定,尺骨平面截骨、三棱针或钢板内固定;先缝合屈侧深肌腱,吻合尺、桡动脉后静脉放血,再吻合头、贵要静脉,缝合屈侧浅肌腱及伸侧肌腱,吻合神经,缝合皮肤。术后抗免疫排斥、抗感染、抗凝、抗血管痉挛。结果 手术时间分别为7h52min、9h10min,供手缺血时间6h、ah 19min。病例一移植手血循环良好;病例二术后3小时静脉危象,经手术恢复血循环。现术后8个月移植手存活良好,无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手握持功能及手部感觉已恢复,手内在肌功能部分恢复。结论 异体手移植的手术设计重点依据手缺失残端位置确定受一供体手移植平面,组织重建的顺序为骨骼、深肌腱、动脉、静脉、浅肌腱、神经和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设计 操作 异体移植 手移植
下载PDF
打印与虚拟手术设计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勇 邱志杰 +4 位作者 徐红革 孙博 王良恩 曾卫平 杨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054-1057,1061,共5页
目的:从基础与临床两方面探讨3D打印与虚拟手术设计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基础部分选择36例髋臼骨折病人,临床部分选择13例髋臼骨折病人,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术前虚拟手术设计,根据髋臼骨折病人骨盆薄层CT扫描数据进... 目的:从基础与临床两方面探讨3D打印与虚拟手术设计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基础部分选择36例髋臼骨折病人,临床部分选择13例髋臼骨折病人,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术前虚拟手术设计,根据髋臼骨折病人骨盆薄层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虚拟骨折块分离、虚拟手术复位、虚拟内固定植入模拟髋臼骨折手术,为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进行临床手术治疗。结果:根据病人骨盆薄层CT扫描数据成功获得高精度虚拟复位模型,虚拟模拟骨折块分离、复位、内固定置入等步骤确定钢板植入位置、螺钉植入方向、螺钉植入长度,制定个性化、最优化手术方案设计,并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完成3D模拟手术;基础实验部分病人钢板位置均与数字化设计高度一致,螺钉方向与数字化设计高度吻合,虚拟手术设计螺钉长度与3D模拟手术螺钉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医院(P>0.05);临床实验部分病人均按照虚拟手术设计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与虚拟手术设计钢板、螺钉位置及数量高度一致,虚拟手术设计螺钉长度与临床手术螺钉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与虚拟手术设计可为髋臼骨折病人制定最优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有效提高手术精确性与安全性,应用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虚拟手术设计 髋臼骨折手术
下载PDF
虚拟手术设计结合3D打印在复杂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海泉 尚修超 +3 位作者 孟祥圣 刘子敏 井晟 孙晓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手术设计结合3D打印在复杂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7~62岁,平均44.0岁。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D组(36... 目的探讨虚拟手术设计结合3D打印在复杂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7~62岁,平均44.0岁。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D组(36例)和常规组(44例),常规组行传统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D组为3D打印结合术前虚拟手术设计,钢板预成型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骨折复位、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D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618.7±113.6)mL vs.(839.4±195.7)mL、(3.3±0.5)h vs.(4.1±0.7)h、(7.0±1.3)次vs.(10.5±2.7)次、(13.6±2.1)d vs.(15.7±3.4)d,P<0.05,3D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常规组(309.9±37.6)mL vs.(321.4±44.1)mL,P>0.05;3D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优于常规组(92%vs.73%),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常规组(94%vs.77%),P<0.05;3D组并发症发生率14%(异位骨化2例、骨神经牵拉1例、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18%(异位骨化3例、骨神经牵拉2例、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中,虚拟手术设计结合3D打印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术中多次透视,有利于骨折复位,促进恢复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虚拟手术设计 3D打印 髋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
下载PDF
中老年人去皮重睑手术设计及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李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8-459,共2页
上睑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弛下垂。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衰老的主要表现,尤以上眼睑外侧方皮肤下垂较明显。影响视物与美观。1993年以来,笔者实施中老年重睑手术582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关键词 中老年人 重睑手术 手术设计 并发症 预防 去皮 上睑皮肤 主要表现
下载PDF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464例手术设计
19
作者 曹斌 范启申 翟振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22-23,共2页
采用足趾移植再造手指464例(511指),全部成活.且外观满意,具有手指功能。其中皮肤设计松紧适度455例(97.6%)。过紧9例(2.4%);供受区血管蒂合适459例(98.9%).过短5例(1.1%)。认为术前应仔细检查及测量供受区.了解受区缺损度、皮肤瘢... 采用足趾移植再造手指464例(511指),全部成活.且外观满意,具有手指功能。其中皮肤设计松紧适度455例(97.6%)。过紧9例(2.4%);供受区血管蒂合适459例(98.9%).过短5例(1.1%)。认为术前应仔细检查及测量供受区.了解受区缺损度、皮肤瘢痕、血管损伤及供趾血管类型。受区皮肤设计应尽可能满足覆盖供趾两侧方及掌侧的需求。对遗留的背侧皮肤缺损,可用携带的足背皮瓣覆盖。应根据受区血管条件决定供区血管蒂长度,并在术中随时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手指缺损 指再造 手术设计 足趾移植术
下载PDF
手持设备辅助手术设计在肥胖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初步应用
20
作者 张志功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9期90-92,共3页
目的比较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和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在肥胖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后者采用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术后盲法测量并统计肋骨内固定手... 目的比较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和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在肥胖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后者采用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术后盲法测量并统计肋骨内固定手术切口长度、内固定手术时间、失血量等。结果实验组患者肋骨内固定手术切口长度(5.8±0.7)cm,内固定手术时间(11.5±2.2)min,失血量(9.1±2.9)m L,均较对照组[(8.2±1.9)cm、(23.5±4.3)min、(17.1±5.3)m L]缩短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相对传统组在临床应用中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设备 手术设计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微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