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躺在床上玩手机”:农村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安涛 王劲松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5-83,共9页
手机使用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揭示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手机依赖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与同辈影响等外部原因,也包括儿童心理状态和媒介素养等内部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手机涵... 手机使用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揭示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手机依赖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与同辈影响等外部原因,也包括儿童心理状态和媒介素养等内部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手机涵化效应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了他们较低的自我期望和学习投入。对此,家长要为儿童成长提供积极支持,学校应重视儿童媒介素养培养,家校社应协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理想与榜样教育,互联网游戏企业应注重社会责任的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手机使用 媒介素养 扎根理论
下载PDF
青海省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压力、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凤英 关雅欣 张婧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压力、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40名青海省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使用压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青海省老年人... [目的]了解青海省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压力、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40名青海省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使用压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青海省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压力、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三者现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青海省老年人(n=340)存在一定程度的智能手机使用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国际成人常模相比较差[(28.6±5.2)vs(22.64±5.61)];主观幸福感及其中因子与先前研究常模相比较差[(17.9±3.95)vs(12.58±5.7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青海省老年人年龄与智能手机使用压力总分正向关联(β=0.24),受教育程度、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与智能手机使用压力总分负向关联(β=-0.72、-0.54);青海省老年人性别、智能手机使用压力与自我效能感总分负向关联(β=-2.06、-0.74);青海省老年人月收入、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总分正向关联(β=0.84、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智能手机使用压力 主观幸福感 自我效能感 现状研究
下载PDF
青少年手机使用与学业发展的关系
3
作者 李蓓蕾 林彤 邓林园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8期492-503,共12页
手机在数字时代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手机对青少年发展、尤其是学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整合了关于青少年手机使用影响其学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证据,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复杂作用机制,并从使... 手机在数字时代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手机对青少年发展、尤其是学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整合了关于青少年手机使用影响其学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证据,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复杂作用机制,并从使用场合和时间、使用内容与平台、自我管理能力与使用心态以及现实与虚拟结合这四个方面给出对应教育建议,探究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并提升其学业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手机使用 学业发展 影响机制
下载PDF
青春场域的建构与意义生产:对乡村中学生手机使用的媒介人类学考察
4
作者 吴炜华 黄珩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3期20-32,共13页
在媒介人类学的视角下,选择云南省D县L中学的12名来自八九年级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发现乡村中学生在手机使用中构筑出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青春场域,发展出独特的交往经验与互动机制。在乡村中学生... 在媒介人类学的视角下,选择云南省D县L中学的12名来自八九年级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发现乡村中学生在手机使用中构筑出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青春场域,发展出独特的交往经验与互动机制。在乡村中学生的手机使用中,线上聊天是校园场域的趣缘延伸,为维系家庭场域的运行、重构温馨仪式提供支持,并成为连接家庭场域和校园场域的中介。他们在这个青春场域中进行自我展演、积累虚拟资本,同时通过游戏共玩展现他们的数字惯习的青春样貌,进而实现自我成长与丰富的意义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 青春场域 乡村中学生 交往经验 意义生产
原文传递
父母心理控制对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5
作者 黄琼 温燕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为探讨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分析自尊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以福建省某普通中学360名初中生为对象,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自尊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心理控制... 为探讨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分析自尊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以福建省某普通中学360名初中生为对象,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自尊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心理控制与问题性手机使用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在父母心理控制和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起中介作用,而自尊和社交焦虑共同构成链式中介作用。因此,通过调节父母心理控制水平、提升自尊和减轻社交焦虑,有助于减少初中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父母心理控制 问题性手机使用 自尊 社交焦虑
下载PDF
述情障碍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序列中介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亚楠 吴衣衣 +3 位作者 曾成伟 王惠敏 张淑君 张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自尊、主观幸福感和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简版对514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述情障碍、自尊、主观幸福感和问... 目的: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自尊、主观幸福感和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简版对514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述情障碍、自尊、主观幸福感和问题性手机使用4个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r=-0.25~0.54,P<0.01)。2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在述情障碍和手机成瘾间起序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4,占总效应的22.22%。结论:述情障碍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还可以通过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对其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产生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情障碍 自尊 主观幸福感 问题性手机使用
原文传递
自尊与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社交焦虑和逃避动机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蒋舒阳 刘儒德 +2 位作者 冯毛 洪伟 金芳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0-946,共7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38名中学生进行测查,探究中学生自尊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和逃避动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尊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社交焦虑和逃避动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和逃避动机分别在自尊与问题性...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38名中学生进行测查,探究中学生自尊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和逃避动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尊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社交焦虑和逃避动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和逃避动机分别在自尊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且社交焦虑-逃避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该结果表明,自尊可以分别通过社交焦虑、逃避动机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交焦虑-逃避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问题性手机使用 社交焦虑 逃避动机 中学生
原文传递
负性评价恐惧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交往焦虑和孤独感的序列中介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权方英 雷晓芳 +2 位作者 梁滨麒 王露 李宏翰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2-420,共9页
为了明确交往焦虑和孤独感是否在负性评价恐惧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采用简明负性评价恐惧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简版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对666名大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8.33±2.33岁)进... 为了明确交往焦虑和孤独感是否在负性评价恐惧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采用简明负性评价恐惧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简版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对666名大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8.33±2.33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负性评价恐惧、交往焦虑、孤独感和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交往焦虑和孤独感分别在负性评价恐惧和问题性手机使用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3)交往焦虑和孤独感在负性评价恐惧和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大中学生负性评价恐惧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心理机制,为预防和干预大中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手机使用 负性评价恐惧 交往焦虑 孤独感
原文传递
流动性实践:乡村留守儿童手机使用和家长干预图景——基于赣西地区T镇的民族志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雷朋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1期63-69,13,共8页
本文以T镇留守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民族志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对比视角思考留守儿童手机依赖问题。研究发现:第一,T镇留守小学生的手机使用具有阶段的差别性,并且手机使用的动机单纯,这与家长干预的阶段性呈正相关关系;第二,父母在进... 本文以T镇留守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民族志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对比视角思考留守儿童手机依赖问题。研究发现:第一,T镇留守小学生的手机使用具有阶段的差别性,并且手机使用的动机单纯,这与家长干预的阶段性呈正相关关系;第二,父母在进行手机干预时,往往因自身认知缺失、言传身教冲突及媒介素养不足等而导致干预无效;第三,乡村留守小学生的媒介实践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家长基本媒介素养的提升、情感的支持以及公共资源的建设对减少儿童手机依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留守小学生 手机使用 家长 媒介干预
原文传递
上海市工作人群手机使用特征及对时空利用的影响
10
作者 邓良凯 焦健 程英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着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利用的重构。利用上海时间利用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并估算其均值,探究了不同手机依赖度人群时空利用的差异。研究发现:①越年轻、学历和收入越高、居住在离市中心越近地方的办公室...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着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利用的重构。利用上海时间利用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并估算其均值,探究了不同手机依赖度人群时空利用的差异。研究发现:①越年轻、学历和收入越高、居住在离市中心越近地方的办公室工作人群,对手机依赖越大。②极重度依赖手机人群全天高强度使用手机,而轻度、重度依赖手机人群的手机使用的节奏性更强。不同人群在居住地、移动空间中手机使用率相似,而在工作地、外出场所差异明显。③手机使用与部分群体的休闲、卫生护理和交通时间呈正相关,而与睡觉、工作、家务劳动时间呈负相关,对购物、社交、餐饮等活动时间无影响。④手机使用加强了工作、居住地的活动集聚效应,但未减少外出活动时间。研究结果以期加深对手机使用与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及相应的城市空间运行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利用 日常活动 手机使用 上海市
下载PDF
社会网络在智能手机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的因果中介作用
11
作者 李明哲 田一川 +1 位作者 王成龙 王晶晶 《护理学报》 2024年第20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我国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并分析社会网络(家庭网络、朋友网络)在两者之间关联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截面数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有效样本为8202个,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和因果中介分析方... 目的探究我国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并分析社会网络(家庭网络、朋友网络)在两者之间关联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截面数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有效样本为8202个,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和因果中介分析方法探讨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社会网络、孤独感三者之间独立和联合的关系。结果仅有2099名(25.59%)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孤独感总分为(4.48±1.58)分,家庭网络、朋友网络总分分别为(7.37±2.80)分和(6.39±3.20)分。控制混淆因素后,模型结果显示使用智能手机能够显著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ATT=-0.377,P<0.001)。进一步的因果中介分析发现,智能手机使用与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得分呈正相关(β=0.460、0.778,均P<0.001);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得分均与孤独感呈负相关(β=-0.181、-0.189,均P<0.001)。家庭网络与朋友网络均在智能手机使用对老年人孤独感的抑制效应中起到了因果中介作用,分别占到了总效应的15.35%与12.10%。结论中国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率较低,智能手机使用能够通过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的因果中介机制实现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处理效应,提示可以从鼓励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入手,通过移动社交软件扩大和巩固家庭和朋友网络缓解老年人孤独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手机使用在“熟人社会”中的孤独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使用 家庭网络 朋友网络 孤独感 老年人
下载PDF
中职学生手机使用如何朝向更合理?——一项教育干预与成效检测的调查研究
12
作者 余习德 邱智婷 +3 位作者 杜文明 梁红英 黄小萍 梁婕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基于教师与学生同步考察的视角,采用质性与量化序列串联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自编问卷,首先调查了178名中职教师对学生手机使用的管控策略,并在两个月后,通过标准化问卷对教师所在学校的1145名中职学生进行了手机依赖的测评。基于教师... 基于教师与学生同步考察的视角,采用质性与量化序列串联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自编问卷,首先调查了178名中职教师对学生手机使用的管控策略,并在两个月后,通过标准化问卷对教师所在学校的1145名中职学生进行了手机依赖的测评。基于教师访谈与问卷的结果表明:第一,教育干预策略的主要范畴是(1)政策文本精细解读与弹性执行、(2)特色规则制定与违规处理、(3)积极代偿(以“行为强化”“焦点转移”与“手机参与教学”为典型)、(4)人际社会支持系统建构。第二,教育干预的核心内涵是基于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管控理念转变”“依赖成因透视”与“深层情感关怀”。第三,教师在普遍承认“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的同时,也自评其管控效果较好。基于学生问卷测评的结果表明:潜在剖面分析技术可将受试学生划分为“C1低度手机依赖型”(79.56%)与“C2中度手机依赖型”(2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 手机管控 手机依赖 中职教师 中职学生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机制
13
作者 范文馨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906-913,共8页
智能手机使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对302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 智能手机使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对302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 社会支持能够促进老年人智能手机的实际使用;2) 自我效能感、智能手机使用意愿在社会支持和实际使用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 智能手机使用意愿在社会支持和实际使用间起简单中介作用。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意愿,进而促进对智能手机的实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手机使用
下载PDF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
14
作者 曾思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错失焦虑、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错失焦虑量表以及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101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家庭功能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负相关(r=-0.144;P<0.01...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错失焦虑、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错失焦虑量表以及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101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家庭功能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负相关(r=-0.144;P<0.01);(2)错失焦虑在家庭功能与大学生问题性使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7;P<0.05)。结论:家庭功能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还能通过错失焦虑间接影响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错失焦虑情绪,降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行为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错失焦虑 问题性手机使用
下载PDF
歧视知觉对青少年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孤独感与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
15
作者 周景怡 郝志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究孤独感和反刍思维在歧视知觉与青少年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对1705名初中生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包括歧视知觉问卷、UCLA孤独量表、反刍思维量表、智能手机依赖简版量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孤独感和反刍思维在歧视知觉与青少年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对1705名初中生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包括歧视知觉问卷、UCLA孤独量表、反刍思维量表、智能手机依赖简版量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与歧视知觉、孤独感、反刍思维均呈显著正相关(r=0.284、0.432、0.391,P<0.01)。歧视知觉对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直接效应显著(95%CI:0.016~0.207)。孤独感在歧视知觉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95%CI:0.184~0.289);反刍思维在歧视知觉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95%CI:0.084~0.157);孤独感和反刍思维在歧视知觉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95%CI:0.040~0.081)。结论歧视知觉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还通过孤独感和反刍思维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 歧视知觉 孤独感 反刍思维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与手机成瘾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16
作者 张明丽 韩陈香 +1 位作者 王明磊 佟倩 《智慧健康》 2024年第9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与手机成瘾行为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市儿童青少年(n=367)及其家属展开相应调查,统计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与手机成瘾率以反映手机使用与成瘾现状,回顾性分析、对比发生与未发生手机... 目的研究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与手机成瘾行为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市儿童青少年(n=367)及其家属展开相应调查,统计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与手机成瘾率以反映手机使用与成瘾现状,回顾性分析、对比发生与未发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儿童青少年相关资料,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儿童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形成原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本次调查抽取的367名儿童青少年中,手机使用例数为359例,占比97.82%,手机成瘾例数为199例,占比54.37%。发生手机成瘾的儿童青少年在父母每周沟通频率、父母监控、手机每日使用时长、手机使用动机等资料方面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以上情况均是引起儿童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较为普遍,且手机成瘾率较高,儿童青少年手机成瘾与父母每周沟通频率、父母监控、手机每日使用时长、手机使用动机等因素密切相关,家长、老师可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手机使用 手机成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智能手机使用会影响老年人的老化态度吗?——来自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的证据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向运华 金巧森 王晓慧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61,共12页
社会心理丧失、身体变化体验、心理获得是老年人老化态度的三个重要衡量指标。智能手机使用也通过这三个方面对老年人的老化态度产生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对不同老年群体老化态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并且能通过维系和扩大老年人社会网络... 社会心理丧失、身体变化体验、心理获得是老年人老化态度的三个重要衡量指标。智能手机使用也通过这三个方面对老年人的老化态度产生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对不同老年群体老化态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并且能通过维系和扩大老年人社会网络促进其形成积极的老化态度。进一步强化智能手机使用对老年群体老化态度的积极作用,需继续加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能手机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能力,促进老年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使用 老化态度 社会网络 积极老龄化
下载PDF
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 被引量:1
18
作者 奚晶晶 周祎 +2 位作者 江琳琳 万宇辉 张诗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5-110,共6页
为了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的关联,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等,选取安徽省两所高校大一和大二75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的关联,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等,选取安徽省两所高校大一和大二75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3%。缺乏心理健康素养(OR值=6.139,95%CI:5.372~7.016)和手机使用依赖(OR值=2.443,95%CI:2.018~2.957)与抑郁症状均呈正向关联。并且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健康素养对抑郁症状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有手机使用依赖且缺乏心理健康素养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最高,为42.1%(664/1576),OR(95%CI)值为15.495(11.900~20.178)。该结果提示,应当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水平,同时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来预防和控制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手机使用依赖 抑郁 交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