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钩逍遥散对耳石症手法复位后肝郁型残余头晕患者血浆ET-1、CGRP及NPY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徐红霞 王庆全 +2 位作者 盛国强 邹广华 汪常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菊钩逍遥散治疗耳石症手法复位后肝郁型残余头晕(RD)的疗效,及对血浆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3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菊钩逍遥散治疗耳石症手法复位后肝郁型残余头晕(RD)的疗效,及对血浆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3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中药组给予菊钩逍遥散口服,联合组给予菊钩逍遥散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DHI评分、SAS评分和血浆中ET-1、CGRP及NPY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中药组的82.76%和对照组的66.67%(P<0.05)。3组治疗前DHI、SAS评分、ET-1、CGRP和NPY含量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3组治疗后DHI、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中药组、联合组的DHI、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中药组和联合组DHI、SAS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P>0.05)。3组治疗后ET-1、NPY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中药组、联合组ET-1、NPY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中药组和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且中药组、联合组CG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CGRP含量高于中药组(均P<0.01)。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2例便秘,中药组出现1例胃部不适,联合组出现1例便秘,各组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菊钩逍遥散治疗RD疗效确切,能够缓解焦虑而改善残余头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中ET-1、CGRP及NPY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症 菊钩逍遥散 手法复位 残余头晕
下载PDF
熄风活血化湿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锐朋 许佳平 杨志锋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探究熄风活血化湿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BPPV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究熄风活血化湿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BPPV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熄风活血化湿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眩晕及呕吐的发作频次,比较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评分,出现眩晕、呕吐的发作频率,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降低(P<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活血化湿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眩晕发生频率,改善负面情绪,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手法复位 熄风活血化湿汤 中医证候 负面情绪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临床研究
3
作者 冯伟利 楚利涛 周洪保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1期15-19,23,共6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对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血液流变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102例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对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血液流变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102例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相关指标(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D-二聚体(D-dimer,D-D)]、骨折愈合相关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2组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腕关节背伸、屈曲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EAI、WBV、HCT、D-D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FGF-2、IGF-1、TGF-β1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9%,与对照组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能改善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腕关节活动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这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骨折愈合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骨干骨折 手法复位 中药熏蒸 血液流变学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
4
作者 卢肖慧 蒋海娇 +1 位作者 季永红 付亚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PC-BPPV患者163例,分为观察组(57例)、对...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PC-BPPV患者163例,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1组(51例)、对照2组(55例)。对照1组接受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和对照两组实施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比较三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以及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各维度评分。结果三组治愈率[84.37%vs.81.82%vs.80.70%]、有效率[11.76%vs.10.91%vs.12.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C-BPPV患者VSI、DHI各维度评分降低(P<0.01),BBS评分升高(P<0.01),三组VSI(23.19±3.88 vs.23.70±4.01 vs.23.46±3.92)、BBS评分(45.56±5.02 vs.45.14±4.98 vs.44.84±5.11)、DHI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状况,治疗颈部活动受限PC-BPPV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后半规管 颈部活动受限 改良Epley手法复位 个体化
下载PDF
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李海波 马宝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对比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就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组和单纯... 目的:对比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就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组和单纯手法复位组。在手法复位后2 d、1周、2周、4周、8周、12周及20周对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排除脱落病例后,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组纳入487例,手法复位组491例。相比于单纯手法复位,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显著提升了背伸(P=0.024)、尺偏(P<0.001)、掌屈(P=0.003)活动度,降低了复位8周(P<0.001)、12周(P=0.022)、20周(P=0.002)时患者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但没有显著抑制随访期中患者的主观疼痛。结论:指套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可部分地提高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后腕关节的活动度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套牵引 手法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研究
下载PDF
2000-2022年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胡容瑞 曾智君 关宏刚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梳理2000-2022年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00年1月1日-2022年11月27日收录的中医手法复位治疗DRF中文... 目的梳理2000-2022年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00年1月1日-2022年11月27日收录的中医手法复位治疗DRF中文期刊文献。应用CiteSpace6.1.R3软件对作者、关键词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并分析关键词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896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来源期刊主要有《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国骨伤》《中医正骨》《新中医》等;发文较多的作者有丘中青、刘保健、严松鹤、董霞等;发文较多的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等;关键词可聚为11类,研究热点以手法复位及骨折固定术治疗DRF的临床疗效分析为主。结论中医手法复位治疗DRF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研究集中在手法复位以及骨折固定术治疗DRF的临床疗效分析,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疼痛与最大张口度的Meta分析
7
作者 郝紫微 张洁 +2 位作者 蒋昕钰 李莎 吴毅英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疼痛与最大张口度疗效是否优于仅进行手法或仅进行咬合板治疗。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疼痛与最大张口度疗效是否优于仅进行手法或仅进行咬合板治疗。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并参考Cochrane手册评估文献质量,运用RevMan5.4软件分析结局指标。结果:本研究纳入6个RCTs,患者共计3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观察组进行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在降低疼痛评分[SMD=-0.34,95%CI(-0.54,-0.13),P=0.001]与改善最大张口度[SMD=0.51,95%CI(0.31,0.71),P<0.00001]方面疗效均比对照组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改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疼痛和最大张口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手法复位或单独佩戴咬合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手法复位 咬合板 疼痛 最大张口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十一方药酒治疗老年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8
作者 柒万强 罗灏 +2 位作者 唐俊 林泽宏 周红海 《光明中医》 2024年第4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十一方药酒治疗老年Colles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试...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十一方药酒治疗老年Colles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十一方药酒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肿胀程度评分(复位后7 d)、肿胀消退时间、VAS评分(复位后2 d、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十一方药酒治疗老年Colles骨折可以有效缓解腕关节疼痛,促进局部消肿,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十一方药酒 小夹板固定 手法复位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截楔管型石膏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30例
9
作者 许权 杨凤云 +2 位作者 吴凡 曹端广 张恒青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配合截楔管型石膏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患者60例,均采用闭合中医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截楔管...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配合截楔管型石膏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患者60例,均采用闭合中医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截楔管型石膏固定)和对照组(常规石膏固定),各30例。治疗后1、2、4、6周及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整复前后的X线片影像学结果,记录骨折端再移位情况、骨折端成角情况、VAS评分及有无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骨折复位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2周,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正位、侧位片骨折断端成角比较,复位前观察组分别为(18.2±7.8)°、(19.6±4.4)°,对照组分别为(17.7±6.0)°、(20.9±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观察组分别为(2.1±0.7)°、(3.5±1.0)°,对照组分别为(6.6±2.4)°、(8.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2组骨折断端成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2组Flynn疗效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复后前2周再移位比例比较,观察组(2/30)低于对照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配合截楔管型石膏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疗效确切,能有效纠正骨折断端成角及减少骨折再移位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干骨折 管型石膏 楔形矫正 中医手法复位 儿童
下载PDF
肢伤1号方加减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董大勇 徐波 +1 位作者 陈伟 杜薛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肢伤1号方加减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启东市中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手法复位组(n=53)和肢伤1号组(n=53)。手法复位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 目的:探讨肢伤1号方加减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启东市中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手法复位组(n=53)和肢伤1号组(n=53)。手法复位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肢伤1号组则在手法复位组基础上联合肢伤1号方加减干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与骨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肢伤1号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手法复位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肢伤1号组腕关节旋前活动度[(88.45±5.20)°]、旋后活动度[(89.17±6.35)°]、背伸活动度[(51.34±5.13)°]、掌屈活动度[(51.22±6.92)°]、桡偏活动度[(15.31±3.53)°]均大于手法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肢伤1号组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水平[(4.27±0.71)μg/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126.44±17.27)ng/L]均高于手法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伤1号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低于手法复位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肢伤1号方加减联合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改善腕关节活动度与骨代谢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伤1号方 手法复位 老年 桡骨远端骨折 活动度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36例
11
作者 周麒 周立阳 谢心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2年10月在本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36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无麻醉情况下采用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术后通过随访对比患... 目的观察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2年10月在本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36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无麻醉情况下采用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术后通过随访对比患侧与健侧第1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及握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疼痛情况,并统计有无出现不良情况。结果末次随访VAS评分为(0.22±0.07)分,无石膏断裂、脱落等不良情况,第1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及握力情况与健侧对比,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简单经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术 BENNETT骨折
下载PDF
中医手法复位加中药敷贴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张旭明 李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2-0035,共4页
探讨分析中医手法复位加中药敷贴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 开始和截止时间:2022.10-2023.11;科室: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四科;疾病:尺桡骨骨折患者;病例数目:98例;分组形式:数字抽签法——单双;组别称谓:复位组、一般组,各49例。复... 探讨分析中医手法复位加中药敷贴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 开始和截止时间:2022.10-2023.11;科室: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四科;疾病:尺桡骨骨折患者;病例数目:98例;分组形式:数字抽签法——单双;组别称谓:复位组、一般组,各49例。复位组行中医手法复位加中药敷贴治疗,一般组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比较组间关节活动情况、生存状况、炎症水平、中医症候分值、治疗成果。结果 当尺桡骨发生骨折后,局部的骨关节活动受到明显的限制,(P>0.05);试验之后,复位组的骨折愈合状况均较好,关节活动限制有所缓解,(P<0.05)。骨折影响了患者的肢体协调性,甚至无法自行完成正常的自理活动,所以生存水平有下降,(P>0.05);治疗方案实施后,复位组的康复进程很快,在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的生活,(P<0.05)。尺桡骨骨折之后,骨折部位的组织有炎症反应,(P>0.05);实施之后,复位组的局部炎症下降很多,可以避免感染等风险的发生,(P<0.05)。患者发病后,骨折的相关表现症状的严重程度都在同一限度,(P>0.05);实验开始后,复位组的各个骨折表现症状均减轻显著,(P<0.05)。复位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大多数的病症都得到显著的疗效,(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加中药敷贴治疗尺桡骨骨折的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康复进程更快,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和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复位 中药敷贴 治疗 尺桡骨骨折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陈灵子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在本院就诊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双色球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蓝球)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红球)则加...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在本院就诊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双色球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蓝球)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红球)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干预效果加以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干预后的握力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NR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掌倾角、桡骨轴向短缩长度低于对照组,尺偏角、腕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和疼痛缓解,可更好地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劳氏伤科手法复位结合单层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柯雷氏骨折20例
14
作者 茹正良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评估劳氏伤科手法复位结合单层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柯雷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因单侧柯雷氏骨折来我院接受劳氏伤科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结合杉树皮夹板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 目的:观察评估劳氏伤科手法复位结合单层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柯雷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因单侧柯雷氏骨折来我院接受劳氏伤科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结合杉树皮夹板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主要疗效标准(末次随访时的Garland-Werley Colles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次要指标(治疗前、治疗后首次拍片、末次随访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等方面)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与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首次拍摄X线片评估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末次随访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能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的恢复。腕关节功能评分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夹板组与手术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劳氏伤科手法复位结合夹板治疗ABC型桡骨远端骨折相比于手术,虽然解剖对位及维持复位后的解剖位置等方面相对不足,但是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树皮夹板 桡骨远端骨折 柯雷氏骨折 劳氏伤科 手法复位
下载PDF
中医内外治法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艳春 吴丽思 +1 位作者 徐红霞 汪常伟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不断增长。目前手法复位是其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缺点是复发率极高,且伴有残余症状,眩晕是其最主要的残余症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不断增长。目前手法复位是其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缺点是复发率极高,且伴有残余症状,眩晕是其最主要的残余症状(residualdizziness,RD),发病率为31%~61%,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短则几天,多则几周[1]。西药多是对症处理,但难以根治。近几年研究发现,中医在治疗RD中具有关键作用,故笔者对近年中医治疗RD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治疗RD的中医方法种类繁多,且效果优于西药。其常用的中医方法有以下几种:中药、针刺、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竹罐、艾灸、推拿等。以下是中医疗法治疗RD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恢复及残余症状的影响
16
作者 吕正祥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VSI、BBS、DHI评分,残...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VSI、BBS、DHI评分,残余症状发生率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72%。较对照组(83.05%)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SI、BBS、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VSI、DHI评分均显著下降,BBS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后4周观察患者VSI、DH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残余症状发生率为25.42%较对照组(62.72%)显著降低,且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残余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前庭康复训练 残余症状 前庭功能
下载PDF
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研究
17
作者 师垒 朱润秀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耳石症手法复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法复位后是否有残余头晕分为有残余头晕组(20例)和无残... 目的 探讨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耳石症手法复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法复位后是否有残余头晕分为有残余头晕组(20例)和无残余头晕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有残余头晕组患者有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症及复位后无药物治疗占比均高于无残余头晕组,复位前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复位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均高于无残余头晕组(均P<0.05);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起病时间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症、复位后无药物治疗、复位前DHI评分高及复位前HADS评分高是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有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症、复位后无药物治疗、复位前DHI评分高及复位前HADS评分高是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评估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症 手法复位 残余头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18
作者 顾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7-0020,共4页
通过对经中医正骨、推拿、外固定等方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更好的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方法。方法 本次实验以2019年1月及至2023年7月为研究出发点,以该院为研究基地,收集30例由于桡骨远端骨折而确诊的病例,应... 通过对经中医正骨、推拿、外固定等方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更好的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方法。方法 本次实验以2019年1月及至2023年7月为研究出发点,以该院为研究基地,收集30例由于桡骨远端骨折而确诊的病例,应变随机分配两组,即:选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医治(作为对照组),选用对照组上施以的中医正骨疗法拓展干预(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拟,总有效率显明增加(P<0.05)。手术并发症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分组病患在骨折痊愈时刻及疼痛分数方面均有明显区别,且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 关于临床诊治为桡骨下端骨折的病患,使用中医正骨组合手法复位、外固定等手段,可以大大加强功效,削减并发症,加快患者的愈合速度,同时还能增强手腕的功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正骨疗法 手法复位 外固定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萧庆瑞 叶若凡 王振盛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55-57,61,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两组患...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情况,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统计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为100.00%(20/20),高于对照组的80.00%(16/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肌力、疼痛、主动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1/20),低于对照组的35.0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肩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