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激光打靶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的微机局域网系统
1
作者 杨存榜 虞孝麒 +3 位作者 苏春晓 郭素 陈红素 龚达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介绍了一套基于微机局域网的 ICF综合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从基本物理实验需求的分析到系统软硬件的选择、物理测试节点的入网和实验数据的共享和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其整个建立过程 ,给出了实用系统的结构和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 ICF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激光打靶实验 模拟实验 核反应 微机局域网系统
下载PDF
单发打靶实验测量滤片软X射线透过率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倪元龙 +7 位作者 万炳根 孙今人 吴江 王琛 孙玉琴 周关林 顾援 王世绩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作为光源 ,提出了一种单发实验测量软X射线滤片透过率的简易方法。实验采用平焦场光栅谱仪分光 ,光路中引入掠入射镜消除高级次谱的影响 ,用软X射线CCD记录 ,在单发激光打靶实验中 ,测量了滤片在 9~
关键词 滤片透过率 软X射线 激光等离子体 单发打靶实验
下载PDF
超薄水冷多层镜在万瓦激光打靶实验中的应用
3
作者 程祖海 余文峰 +7 位作者 张耀宁 龚志伟 周小火 李清源 吴军 余君才 王庆盛 李晓民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9期31-31,共1页
本实验室万瓦横流CO2激光器腔镜通常采用水冷铜镜结构,在几秒有效作用时间内难以达到热平衡状态,因而镜面热变形大,输出光斑功率密度分布不均匀.为了满足飞行器激光破坏试验的基本要求,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超薄水冷多层镜以有效减小镜... 本实验室万瓦横流CO2激光器腔镜通常采用水冷铜镜结构,在几秒有效作用时间内难以达到热平衡状态,因而镜面热变形大,输出光斑功率密度分布不均匀.为了满足飞行器激光破坏试验的基本要求,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超薄水冷多层镜以有效减小镜面变形,改善光束质量和输出光斑均匀性.试验用超薄水冷多层镜物理直径为φ68 mm,镜面厚度小于1 mm,采用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多层沟槽结构,在相同条件下热吸收变形仅为普通铜镜的1/20. 试验共进行了各种平板试件10炮、充压圆筒模拟试件8炮.由于采用了"超薄激光多层不变形镜"专利技术,实验过程中确保了激光功率和输出模式的稳定性.特别是输出光斑功率密度均匀性比普通水冷镜有本质上的改进和提高,使本次试验所取得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曲线准确可靠,特别是充压圆筒在连续波激光作用下破坏过程的应力、温度分布规律曲线,为飞行器储箱和助推器在连续波激光辐照下的生存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改进方向.(O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器 超薄水冷多层镜 激光打靶实验
原文传递
基于原位条件打靶实验的乌石区块射孔弹优选
4
作者 李祝军 马磊 +3 位作者 李大攀 孙龙波 梅明阳 谢伟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22期136-138,共3页
射孔是乌石油田最常用的完井方式,射孔完井后的产能与所采用射孔弹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的射孔弹种类多,但与之对应的穿孔能力和射孔流动效率研究较少,致使现场对射孔弹的优选缺乏支撑。为此,采用大尺寸砂岩靶射孔流动效率测试系统对乌... 射孔是乌石油田最常用的完井方式,射孔完井后的产能与所采用射孔弹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的射孔弹种类多,但与之对应的穿孔能力和射孔流动效率研究较少,致使现场对射孔弹的优选缺乏支撑。为此,采用大尺寸砂岩靶射孔流动效率测试系统对乌石油田两套储层常用的射孔弹进行射孔打靶实验,研究不同射孔弹的穿深和射孔流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射孔后,中孔渗地层由于孔道压实,流动效率会降低,而低孔渗地层由于孔道附近形成微裂纹,流动效率会增大;流二段地层备选的4种射孔弹穿孔的能力和射孔流动效率相差不大,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推荐采用高孔密大孔深穿透射孔弹(CN_11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条件 射孔弹 打靶实验 流动效率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射孔弹射孔伤害参数测定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建光 任喜东 张静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38,102,共3页
利用微渗透率仪定量测定了不同射孔弹(常规YD89-1弹、大孔径YD127-4弹、深穿透BH54RDX-1弹)、不同渗透率(1 mD、10 mD、100 mD、1 000 mD)岩心条件下射孔孔眼周围压实带厚度和压实带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渗透率的贝雷岩心射孔时会... 利用微渗透率仪定量测定了不同射孔弹(常规YD89-1弹、大孔径YD127-4弹、深穿透BH54RDX-1弹)、不同渗透率(1 mD、10 mD、100 mD、1 000 mD)岩心条件下射孔孔眼周围压实带厚度和压实带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渗透率的贝雷岩心射孔时会产生微裂缝,进而导致压实带渗透率增大;中高渗透率贝雷岩心射孔时压实带渗透率明显降低。岩心渗透率为1 mD时射孔压实厚度在10~12 mm之间、岩心渗透率为10 mD时射孔压实带厚度在10~14 mm之间、岩心渗透率为100 mD时射孔压实厚度在12~16 mm之间、岩心渗透率为1 000 mD时射孔压实厚度在14~18 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雷岩心 不同类型射孔弹 射孔打靶实验 射孔伤害参数测定
下载PDF
大孔径高孔密射孔对套管强度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国栋 曹宇欣 邹桂华 《国外测井技术》 2005年第5期26-28,共3页
利用大孔径高孔密射孔弹,通过多组混凝土靶进行射孔打靶试验,并对打靶后的套管进行射孔对套管强度影响试验与分析,通过实验室的试验机进行挤压实验及统计理论分析,给出射孔后套管强度下降值K的统计公式,为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了... 利用大孔径高孔密射孔弹,通过多组混凝土靶进行射孔打靶试验,并对打靶后的套管进行射孔对套管强度影响试验与分析,通过实验室的试验机进行挤压实验及统计理论分析,给出射孔后套管强度下降值K的统计公式,为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高孔密射孔 打靶实验 挤压实验 套管强度 统计分析 回归公式 套管强度下降值
下载PDF
“神光”Ⅱ装置激光烧蚀驱动侧照明R-T不稳定性实验探索
7
作者 董佳钦 周关林 +4 位作者 叶君建 王瑞荣 吴江 傅思祖 顾援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3年第1期116-117,共2页
R-T(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对于天体物理和ICF都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侧向照明的诊断方案,物理上很直观实验上也相对容易实现因此受到各国的重视。2003年在“神光”Ⅱ开展了一轮打靶实验。
关键词 “神光”Ⅱ激光器 打靶实验 烧蚀驱动 R-T不稳定性 等离子体诊断
下载PDF
应对未来战争的“光学盾牌”——蓝宝石基透明装甲
8
作者 王晓亮 赵鹏 +4 位作者 刘发付 黄友奇 李清连 孙军 黄存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10-2214,共5页
本文采用自主设计开发的大尺寸导模(EFG)炉成功制备了尺寸为485 mm×985 mm×12 mm的蓝宝石单晶板材,将其切割、研磨后与玻璃、聚碳酸酯复合为透明装甲样品,其中尺寸为352 mm×341 mm×33 mm样品面密度为79.27 kg/m^(2)... 本文采用自主设计开发的大尺寸导模(EFG)炉成功制备了尺寸为485 mm×985 mm×12 mm的蓝宝石单晶板材,将其切割、研磨后与玻璃、聚碳酸酯复合为透明装甲样品,其中尺寸为352 mm×341 mm×33 mm样品面密度为79.27 kg/m^(2),尺寸为351 mm×342 mm×33 mm的样品面密度为79.38 kg/m^(2)。分别采用直径为7.62 mm和12.7 mm的穿甲燃烧弹对其进行打靶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蓝宝石基透明装甲在100 m 0°法线角射击中,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单晶 导模法 透明装甲 面密度 打靶实验
下载PDF
液滴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邱龙会 魏芸 +3 位作者 唐永建 傅依备 郑永铭 师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0-64,共5页
将液滴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 (HGM)的过程划分为液滴的形成、凝胶球壳的形成与干燥、干凝胶球壳的熔炼等阶段 ,分析了各阶段的物理过程 ,提出了控制液滴大小、初始速率和液滴中玻璃形成物含量的定量方法 ,阐述了炉体轴向温度分布。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球 液滴法 形成过程 核燃料容器 惯性约束聚变 打靶实验 制备
下载PDF
筛管完井爆燃压裂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林 杨万有 +2 位作者 易飞 黄波 张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165,共5页
运用地面打靶实验方法,利用不同类型和用量的火药进行筛管完井爆燃压裂实验,并检测压裂后水泥靶中筛管挡砂精度的变化,对筛管完井爆燃压裂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星孔筛管不适合进行爆燃压裂,存在较大风险;绕丝筛管受限于检测... 运用地面打靶实验方法,利用不同类型和用量的火药进行筛管完井爆燃压裂实验,并检测压裂后水泥靶中筛管挡砂精度的变化,对筛管完井爆燃压裂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星孔筛管不适合进行爆燃压裂,存在较大风险;绕丝筛管受限于检测方法,其适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复合筛管在满足火药类型、火药用量、峰值压力等限制条件下可进行爆燃压裂。在中国海上油田惠州26-1油田20sb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显著,一口关停2 a的井成功复产,并且压裂枪完好,油井不出砂,验证了复合筛管完井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实施爆燃压裂技术的可行性。该技术对国内外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燃压裂 复合筛管 爆燃火药 地面打靶实验 惠州26-1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