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和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评价
1
作者 李杰 邓泽辉 +1 位作者 王英 张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中重度RA患者145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中重度RA患者145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观察组患者加用托珠单抗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均显著降低,晨僵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疾病活动指数28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均显著降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更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1.11%比8.22%,P>0.05)。结论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RA,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炎性症状,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改善关节活动能力和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泼尼松 甲氨蝶呤 难治性 类风湿关节炎 中重度 炎性指标
下载PDF
托珠单抗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分析
2
作者 陈杰 张斌 +1 位作者 赵俊 张传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 分析托珠单抗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儿童使用托珠单抗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案例,通过文献回顾托珠单抗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并分析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物与用药时... 目的 分析托珠单抗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儿童使用托珠单抗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案例,通过文献回顾托珠单抗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并分析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物与用药时间的关联性,考虑托珠单抗导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经有效抗过敏治疗后,过敏性休克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临床应用托珠单抗应警惕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情况,对严重过敏患者应禁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儿童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COVID-19导致继发感染风险的Meta分析
3
作者 罗娅 余彦廷 +1 位作者 张雪 王重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导致的继发感染风险,为托珠单抗在COVID-19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导致的继发感染风险,为托珠单抗在COVID-19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了2019年12月19日至2022年12月30日期间使用托珠单抗治疗COVID-19患者的相关研究,筛选并提取文献中发生继发感染的数据,利用RevMan 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了1691篇参考文献,纳入18项研究,涉及3933名患者。托珠单抗+标准治疗组继发感染发生率为19.14%(331/1729),标准治疗组继发感染发生率为12.11%(267/2204)。Meta分析结果显示,托珠单抗+标准治疗组继发感染发生率高于标准治疗组[RR=1.35,95%CI(1.05,1.74),P=0.02]。亚组分析显示,使用不同剂量的托珠单抗发生继发感染的风险不同。托珠单抗给药剂量为400~800 mg/d的亚组继发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48,95%CI(1.19,1.84),P=0.0004];≤400 mg/d继发感染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87,95%CI(1.28,2.72),P=0.001];托珠单抗给药剂量为6~8 mg/kg亚组与标准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标准治疗相比,托珠单抗可能增加COVID-19患者发生继发感染的风险,临床给药前应仔细评估使用托珠单抗治疗的利益和风险。但是,目前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COVID-19 继发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结缔组织病的托珠单抗疗效评价
4
作者 王文君 徐雁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评价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合并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的水通道蛋白4抗体(anti-aquaporin 4-immunoglobulin,AQP4-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 目的评价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合并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的水通道蛋白4抗体(anti-aquaporin 4-immunoglobulin,AQP4-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例病情活跃(入组前12个月内至少有1次NMOSD发作)且合并CTD的血清AQP4-IgG阳性的NMOSD患者,其中4例患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2例患者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 syndrome,pSS),所有患者均按体重8 mg/kg的剂量静脉输注TCZ治疗,每个月1次,疗程至少7个月。观察每例患者在TCZ治疗的7个月期间NMOSD的年复发率(annual relapse rate,ARR)、扩展的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血清AQP4-IgG滴度、外周血B细胞水平以及CTD的活动情况。结果6例患者在TCZ治疗期间均无NMOSD复发,治疗后ARR由中位数(四分位数)0.3(0,1.2)次/年降至0次/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6,P=0.068),EDSS评分显著降低〔由中位数(四分位数)3.5(2.5,4.7)分降至2.0(0.8,3.1)分,Z=-2.220,P=0.026〕,血清AQP4-IgG滴度显著下降〔由中位数(四分位数)1∶100(1∶83,1∶320)降至1∶21(0,1∶49),Z=-2.201,P=0.028〕,外周血B细胞计数降低〔由中位数(四分位数)116(75,201)个/L降至37(19,97)个/L,Z=-2.201,P=0.028〕。治疗期间CTD维持临床稳定。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严重减低,使用药物治疗后恢复,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TCZ对于治疗合并CTD的NMOS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结缔组织病 托珠单抗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保成 杨清锐 +1 位作者 麻贞贞 刘东霞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814-2820,共7页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 Disease, CTD)常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多种CTD如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等易累及肺脏,严重...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 Disease, CTD)常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多种CTD如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等易累及肺脏,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具有高致死率。目前,临床上多以免疫抑制剂、支持性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及抗氧化治疗为主,但其使用时长、维持和减停标准尚无明确指南,且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近年来,白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 IL-6R)拮抗剂托珠单抗(tocilizumab, TCZ)开始尝试应用于多种CTD-ILD患者,但其治疗方案、使用时长还有待探讨。本文将结合近年临床指南和学科进展,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综述,总结TCZ在常见CTD-ILD使用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肺间质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使用托珠单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婧 徐烨 +2 位作者 刘冉佳 潘晨 崔向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9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使用托珠单抗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本院使用托珠单抗治疗新冠后发生ADR的病例,总结托珠单抗引起的ADR特点;系统检索国内...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使用托珠单抗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本院使用托珠单抗治疗新冠后发生ADR的病例,总结托珠单抗引起的ADR特点;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托珠单抗导致ADR的病例报道,对纳入病例的高危因素、给药方案、其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药、ADR特点及临床结局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院使用托珠单抗共48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7例于用药后5[四分位距(IQR)1~7]d左右发生ADR,包括6例次(85.74%)血小板减少、3例次(42.86%)感染、1例次(14.29%)肝功能异常。住院中位时长为19(IQR 16~41)d,4例(57.14%)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文献检索纳入14篇病例报道,共计30例ADR,ADR在接受首剂托珠单抗后11(IQR4~14.5)d左右发生,包括16例次(53.33%)感染、9例次(30%)肝损伤、5例次(16.67%)肠溃疡/肠穿孔、3例次(10%)血小板减少等。患者住院中位时长为29(IQR 19~50)d,9例(30%)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使用托珠单抗期间应警惕感染、肝损伤、血小板减少等ADR,及时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药品不良反应 血小板减少 感染 肝损伤 安全性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婴儿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朱佳 赖建铭 康闽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8期852-856,共5页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婴儿期起病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取2016年7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次住院、确诊起病年龄小于1岁且采用托珠单抗进行初始治疗的T...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婴儿期起病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取2016年7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次住院、确诊起病年龄小于1岁且采用托珠单抗进行初始治疗的TA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次确诊时及初始治疗后第1、3、6、12个月时的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8例TA婴儿,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108.13±72.93)d,发病时平均病程(23.88±24.45)d。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62.5%)和高血压(50.0%)。8例患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值,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白介素-6、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7例患儿血管受累类型为混合型,1例患儿为头臂动脉型。受累血管数评分(10.00±4.96)分。8例患儿均使用托珠单抗进行治疗,5例(62.5%)患儿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均为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所有患儿随访12个月,其中1例出现过敏,1例治疗效果欠佳,无死亡病例,除高血压和无脉表现外,其余临床症状均缓解。治疗后第1个月时,患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补体3较前显著降低,其中纤维蛋白原、补体3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凝血酶时间、白介素-6较前显著升高;治疗后第3个月时白介素-6显著降低;经过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持续正常,血红蛋白持续恢复;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补体3降低明显,治疗后第12个月恢复正常;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水平,出现一过性升高,治疗后第3个月恢复正常。治疗后第6个月时血管受累数评分(5.14±5.34)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2个月时血管受累数评分(3.00±4.24)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托珠单抗能快速控制TA婴儿的炎症状态,治疗12个月左右可显著改善血管受累情况,婴儿的整体耐受性、安全性较好。托珠单抗单药可作为婴儿TA的一种治疗方案,但尚需更多临床数据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多发性大动脉炎 托珠单抗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小剂量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极晚发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亭亭 王泽祎 +5 位作者 樊泽新 袁博艺 马琳 卢剑峰 刘喷飓 刘广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极晚发型重症肌无力(very-late-onset myasthenia gravis,VLOMG)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作者单位收治的VLOMG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74.1... 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极晚发型重症肌无力(very-late-onset myasthenia gravis,VLOMG)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作者单位收治的VLOMG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74.1±4.5)岁,病程0.5~38个月,中位数13个月。给予患者甲基泼尼松龙冲击联合托珠单抗治疗,托珠单抗治疗方案为按体重4 mg/kg静脉注射,每隔4周1次,连续3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对患者进行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定量评分(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 scale,QMGS)、重症肌无力日常活动评分(myasthenia gravis-activity of daily living,MG-ADL),同时检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情况,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时患者QMGS评分和MG-ADL评分均降低[(4.5±2.5)分比(13.8±5.5)分,t=4.33,P=0.007;(1.3±1.4)分比(8.0±4.4)分,t=4.10,P=0.009]。治疗过程中除1例患者因皮肤感染延迟用药1个月外,其他患者未诉特殊不适。结论小剂量托珠单抗联合激素治疗VLOMG可显著缓解MG症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托珠单抗可能在治疗VLOMG中具有治疗潜能,但其确切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免疫治疗 托珠单抗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细胞免疫指标变化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汪达青 朱珈漩 +3 位作者 王芳 司马赟 王卓 何春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究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2例,用流式法检测治... 目的探究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2例,用流式法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评分降低,外周血中活化中央记忆T细胞和活化效应记忆T细胞(包括活化CD4^(+)/CD8^(+)T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比例降低,血清中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活化记忆T细胞以及髓样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减少炎性因子IL-6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记忆T细胞 IL-6 托珠单抗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1例
10
作者 姚亚男 黄利均 +3 位作者 廖亚龙 李文敏 陈敏静 罗盈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2147-2151,共5页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的诊断学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iMCD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和诊疗情况并结合最新文献复习,以提高对iMCD的...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的诊断学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iMCD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和诊疗情况并结合最新文献复习,以提高对iMCD的认识。结果男性患者,31岁,患者全身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多发肿大。临床表现为发热,紫罗兰色丘疹。该患者右颈淋巴结病理结果符合浆细胞型Castleman病,HHV8阴性。随后患者行22次托珠单抗静滴治疗,淋巴结较前缩小,炎症指标、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所改善。结论及早完善实验室、影像、病理等检查有助于Castleman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型,托珠单抗的早期、全程、规范使用有助于iMCD患者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托珠单抗 特发性 多中心 紫罗兰色丘疹
下载PDF
托珠单抗联合塞来昔布对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昱廷 曾令伟 王柠柠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7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塞来昔布对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院收治的110例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塞来昔布对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院收治的110例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托珠单抗联合治疗。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风湿因子、炎症因子水平,预后效果评分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51/55),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P<0.05)。治疗后,观察组类风湿因子(RF)、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抗核周因子(AP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单核趋化因子-1(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3%(7/55)、9.09%(5/55)(P>0.05)。结论托珠单抗联合塞来昔布对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风湿因子、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患者预后质量评分,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塞来昔布 托珠单抗 炎症反应 风湿因子 预后评分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方圆 郭守刚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96-400,共5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是一种非感染性的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炎性脑病。随着自身抗体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AE的治疗逐渐成为神经免疫领域的研究热点。AE的常规治疗为免疫治疗,大多数患者经一线及二线免疫治疗后症...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是一种非感染性的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炎性脑病。随着自身抗体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AE的治疗逐渐成为神经免疫领域的研究热点。AE的常规治疗为免疫治疗,大多数患者经一线及二线免疫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经免疫治疗后效果欠佳。托珠单抗(tocilizumab, TCZ)作为一种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在难治性AE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对TCZ应用于难治性AE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托珠单抗 雅美罗 治疗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重症IVIG无应答川崎病临床观察
13
作者 杨莉 赵冬梅 +2 位作者 孟广雨 程秋婷 米尔扎提·海维尔 《新疆医学》 202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应答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乌鲁木齐儿童医院住院的3例重症IVIG无应答川崎病患儿使用TCZ...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应答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乌鲁木齐儿童医院住院的3例重症IVIG无应答川崎病患儿使用TCZ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并以“IVIG无应答川崎病治疗”“托珠单抗治疗IVIG无应答川崎病”(包括中英文)为关键词或主题词对PubMed和中国知网中截至2022年12月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病人的资料。结果3例KD患儿IVIG联合静脉甲泼尼龙(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IVMP)效果不佳,使用TCZ治疗后,在体温、皮肤黏膜表现、HB、PLT、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NT-pro-BNP恢复上有明显效果,2例未发现冠脉扩张,1例出现巨大冠脉瘤,未发现使用TCZ后出现感染不良反应。检索文献共收集到1篇相关病例报道,4例患儿均为IVIG治疗无效,TCZ治疗后,所有患儿在48h时内体温恢复,其他临床症状同时得到改善,CRP和白细胞计数迅速下降,2例发展为巨大冠脉瘤,其中1例在6月后消退,另外1例在2年后因冠状动脉狭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论重症IVIG无应答KD治疗可选择,IVMP、IVIG、TCZ联合治疗,TCZ对重症IVIG无应答KD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建议对IVIG无应答KD患者尽早使用,以期减少冠脉病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托珠单抗 冠状动脉病变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儿童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李华 尹勇灵 +1 位作者 董欣敏 雷学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31-0034,共4页
探讨分析针对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将托珠单抗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CAR-T细胞治... 探讨分析针对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将托珠单抗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24名进行研究。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进行托珠单抗治疗,在治疗完成后针对患者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患者各项细胞因子变化状况,分析最终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治疗完成后,24名患者中,16名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6名患者治疗有效,仅有2名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未见改善或病情出现明显加重的情况,需更换治疗方案同时,相较于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各项细胞因子指标存在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 在针对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研究人员将托珠单抗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升。同时这一治疗方式能够对患者的细胞因子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改善患者病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AR-T 托珠单抗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六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骆嵩 杨丽娟 +2 位作者 王春 刘传苗 李殿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应急病区接受治疗的6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3例采用托珠...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应急病区接受治疗的6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3例采用托珠单抗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对患者体内过度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3例患者C反应蛋白和IL-6水平下降明显,淋巴细胞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改善;托珠单抗治疗后,3例患者炎症水平未见明显下降,淋巴细胞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也无明显改善。结论:COVID-19重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而托珠单抗治疗患者炎症因子下降不明显。因此对于炎症反应强烈的COVID-19重型患者,血浆置换可能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病 血浆置换 托珠单抗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亦琳 赵万红 +9 位作者 张王刚 刘捷 陈银霞 曹星梅 何爱丽 王剑利 杨楠 杨云 古流芳 范晓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0-994,共5页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治疗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治疗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24例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M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2级以上的CRS患者给予4~8 mg/(kg·d)的托珠单抗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等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发生了CRS,依据CRS分级标准:1、2级各7例,3级5例,4级2例。CRS患者均表现持续高热,细胞因子及Hs CRP明显升高,其中IL-6升高最为显著。14例2级以上CRS患者经托珠单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温迅速下降,细胞因子、Hs CRP含量逐渐恢复正常,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结论:托珠单抗在CRS治疗中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保证了难治复发MM患者CAR-T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原文传递
托珠单抗与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会霞 任洁 +1 位作者 朱丽花 周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托珠单抗与依那西普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性.方法:收集给予托珠单抗或者依那西普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的重度活动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3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12周时患... 目的:回顾性比较托珠单抗与依那西普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性.方法:收集给予托珠单抗或者依那西普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的重度活动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3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12周时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12周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各项实验指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治疗4周后托珠单抗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显著低于依那西普组,有统计学差异(2.5 vs 3.5,P=0.03);治疗12周后托珠单抗组类风湿因子水平显著低于依那西普组,有统计学差异(45.3 vs 105.8,P=0.04);治疗4周及12周后两组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20(ACR20)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50(ACR50)标准的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珠单抗治疗RA疗效确切,更快降低DAS 28水平,更显著降低类风湿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托珠单抗 依那西普 生物制剂
下载PDF
托珠单抗单用与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洋 李伟杰 +3 位作者 刘金玉 郭敏 唐芳 李娟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5期854-859,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单用与联合甲氨蝶呤(tethotrexate,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甲氨蝶呤耐受的RA患者用药调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单用与联合甲氨蝶呤(tethotrexate,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甲氨蝶呤耐受的RA患者用药调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 ed)"、"维普数据库(VIP)"及外文数据库"PubM ed"、"Cochrane Library"、"OVID"从建库至2016年3月23日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根据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5,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7篇,共计1 53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RA的有效性方面,TCZ+MTX组较TCZ组的DAS28≤2.6的缓解率高,RR=1.17[95%CI(1.09,1.25),P<0.000 1];CDAI≤2.8缓解率TCZ+MTX也高于TCZ,RR=1.29[95%CI(1.14,1.45),P<0.000 1]。在安全性方面,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严重感染(SI)发生率TCZ+MTX组均高于TCZ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Z联合MTX治疗RA的疗效略优于单用TCZ,虽然联合用药安全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 托珠单抗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静 常艳宇 +5 位作者 卢婷婷 钟晓南 方羚 陆正齐 胡学强 邱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8-371,共4页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6例血清水通道蛋白抗体(anti-aquaporin-4 antibody,AQP4-Ig G)阳性且经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疗效不佳...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6例血清水通道蛋白抗体(anti-aquaporin-4 antibody,AQP4-Ig G)阳性且经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疗效不佳的NMOSD患者,予托珠单抗治疗(8 mg/kg,每个月1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年以上),前瞻性评估患者的年复发率(annualized relapse rate,ARR)、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 score,EDSS)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s,NAS),评价托珠单抗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5例女性和1例男性,年龄34~63岁,病程16~96个月,托珠单抗治疗6~16次,经治疗后平均ARR由1.28±0.58降为0(P<0.05),平均EDSS评分由5.50±2.81降为3.83±3.48(P>0.05),平均NAS评分由5.83±3.06降为2.5±2.07(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珠单抗可改善难治性NMOSD患者的年复发率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是一种治疗难治性NMOSD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治疗
下载PDF
痹祺胶囊联合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饶莉 石哲群 杨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6-868,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痹祺胶囊联合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将唐山市工人医院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9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托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采用痹祺胶囊联合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将唐山市工人医院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9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托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痹祺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周的ESR、CRP、Ig G、Ig A、Ig M及关节肿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握力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SR、CRP、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ESR、CD3^+、CD4^+、CD4^+/CD8^+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g G、Ig A、Ig 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祺胶囊联合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提高疗效均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托珠单抗 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