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铝异种金属扩散连接及其界面调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麻相龙 曹睿 闫英杰 《焊接》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钛/铝复合构件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钛/铝之间的物理性能差异较大,且冶金反应容易生成如TiAl_(3),TiAl等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导致钛/铝异种金属接头性能下降。为了解决上... 钛/铝复合构件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钛/铝之间的物理性能差异较大,且冶金反应容易生成如TiAl_(3),TiAl等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导致钛/铝异种金属接头性能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扩散连接技术在异种金属连接方面变形小、无污染、冶金结合致密等优势,文中详细讨论了扩散连接技术在钛/铝异种金属连接上的应用,以及连接温度、保温时间、压力等焊接工艺参数、焊后热处理工艺、中间层对接头的影响。重点总结了工艺调控和添加中间层调控钛/铝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工艺调控和添加中间层调控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调控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类型和降低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钛/铝异种金属扩散连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Ti/Al异种接头 焊接工艺参数 中间层
下载PDF
TC4钛合金扩散连接接头的振动疲劳特性及劣化机理
2
作者 雷奕文 马广璐 +3 位作者 刘悦 赵伟 吴会平 李细锋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33-546,共14页
为了研究扩散连接工艺对材料振动疲劳特性的影响,对扩散连接后的TC4钛合金和原始母材进行一系列振动疲劳试验以及显微组织表征。结果表明:扩散连接的热循环过程引起TC4钛合金显微组织变化,并导致其振动疲劳性能降低。经扩散连接后,TC4... 为了研究扩散连接工艺对材料振动疲劳特性的影响,对扩散连接后的TC4钛合金和原始母材进行一系列振动疲劳试验以及显微组织表征。结果表明:扩散连接的热循环过程引起TC4钛合金显微组织变化,并导致其振动疲劳性能降低。经扩散连接后,TC4钛合金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增加,加重了材料不同取向α晶粒间的不协调变形,从而使微孔洞易于在晶粒尺寸差异较大的两α晶粒的晶界上萌生,或者在较大α晶粒的内部萌生。同时,扩散连接后材料α晶粒取向的变化使得柱面滑移系更易被启动,促进了裂纹更早地萌生。此外,扩散连接后TC4钛合金β相含量的增加为微孔洞提供了更多的形核位置。因此,由扩散连接热循环过程造成的晶粒尺寸不均匀性增加、晶粒取向变化和β相含量增加使扩散连接TC4钛合金的振动疲劳性能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振动疲劳 热循环 TC4钛合金
下载PDF
钛合金扩散连接技术及其层合结构疲劳裂纹扩展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细锋 钟李欣 +4 位作者 张骞文 李天乐 姜森宝 吴会平 陈军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本文主要对钛合金的扩散连接及层合结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扩散连接钛合金界面的微观组织演变和疲劳裂纹扩展特性。首先概述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的应用背景和优势,以及提高钛合金扩散连接界面质量的辅助技... 本文主要对钛合金的扩散连接及层合结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扩散连接钛合金界面的微观组织演变和疲劳裂纹扩展特性。首先概述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的应用背景和优势,以及提高钛合金扩散连接界面质量的辅助技术(如添加中间层、热氢处理、脉冲电流加热和表面改性)。从钛合金扩散连接和钛合金与其他合金扩散连接两方面综述了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指出组织演变严重依赖界面处合金元素种类和元素相互扩散能力。扩散连接技术可用来制备同种和异种合金的层合结构,且可灵活控制界面焊合与未焊合区域的形状与分布。最后,简述了同种或异种钛合金扩散连接层合结构可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从而优化钛合金构件的疲劳损伤容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扩散连接 微观组织 层合结构 疲劳裂纹扩展(FCG)
下载PDF
以Si-CaO/Al_(2)O_(3)-Si为连接层的C/C复合材料扩散连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其剪切强度
4
作者 贾建刚 高康博 王晓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838,共10页
CaO/Al_(2)O_(3)用于SiC之间的扩散连接,具有接头强度高、连接可靠等优点,但CaO/Al_(2)O_(3)与C/C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差,不宜直接用于C/C复合材料的扩散连接。为解决C/C复合材料难以焊接以及连接接头强度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Si-CaO/Al_(2)... CaO/Al_(2)O_(3)用于SiC之间的扩散连接,具有接头强度高、连接可靠等优点,但CaO/Al_(2)O_(3)与C/C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差,不宜直接用于C/C复合材料的扩散连接。为解决C/C复合材料难以焊接以及连接接头强度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Si-CaO/Al_(2)O_(3)-Si复合夹层作为连接层,对C/C复合材料进行扩散连接,通过Si与C/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C以及SiC与CaO/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高强度接头。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升高后下降。1500℃保温90 min的接头,剪切强度达到38.17 MPa,连接接头内部形成“富Si的过渡层-中间层-富Si的过渡层”对称结构,接头中生成的物相主要包含SiC以及由Al_(2)SiO_(5)、SiO_(2)、CaAl_(4)O_(7)等构成的复合玻璃相,剪切断裂主要发生在C/C基体上,说明接头强度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超过了基体强度,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O/Al_(2)O_(3)-Si夹层 C/C复合材料 扩散连接 微观组织 剪切强度
下载PDF
316L不锈钢/T2紫铜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5
作者 麻相龙 曹睿 +3 位作者 董浩 王彩芹 张龙戈 闫英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2,I0006,I0007,共7页
采用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工艺对棒材316L不锈钢/T2紫铜进行连接,分析连接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塑性变形和扩散反应的连接机制下,异种金属连接接头结合良好,两侧基体元素发生了明显的互扩散,最终形成了3.... 采用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工艺对棒材316L不锈钢/T2紫铜进行连接,分析连接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塑性变形和扩散反应的连接机制下,异种金属连接接头结合良好,两侧基体元素发生了明显的互扩散,最终形成了3.9μm厚的扩散层,扩散层分为两侧的扩散影响区(diffusion affected zone,DAZ)和中间反应层(reaction layer,RL),扩散层及其附近的T2紫铜侧有树枝状的γ-Fe相、条状α(Cu,Ni)相和不规则块状富Cr相析出.硬度试验结果表明,连接接头硬度要高于较弱T2紫铜母材,接头平均硬度为94 HV0.1,未出现硬度突变的现象,表明接头没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拉伸试验最终在T2紫铜母材断裂,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最大抗拉强度为165 MPa,接头及其附近析出相的弥散分布形成了第二相强化机制,阻碍位错的运动,最终使得连接接头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微观组织 异种金属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采用电镀镍/铜中间层TLP扩散连接TC4钛合金
6
作者 林彤 谢红 +7 位作者 张勤练 赵文岐 司晓庆 李淳 陈惠泽 富明宇 亓钧雷 曹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0-1398,共9页
采用电镀镍/铜中间层实现了TC4钛合金瞬时液相扩散连接,采用配备有能谱探测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结合Ti-Cu和Ti-Ni二元相图阐明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典型界面组织为TC4/... 采用电镀镍/铜中间层实现了TC4钛合金瞬时液相扩散连接,采用配备有能谱探测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结合Ti-Cu和Ti-Ni二元相图阐明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典型界面组织为TC4/α-Ti+Ti_(2)(Cu,Ni)/Ti_(3)Cu_(4)+TiCu+Ti_(2)(Cu,Ni)/α-Ti+Ti_(2)(Cu,Ni)/TC4。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接头中央反应区Ti_(3)Cu_(4)相、Ti Cu相和高Al、V含量的Ti_(2)(Cu,Ni)相消失,而Ti_(2)(Cu,Ni)相宽度大大减小,同时条块状Ti_(2)(Cu,Ni)相开始呈现细小的羽毛状或枝晶状。当温度达到960℃时,接头组织基本一致,接头中元素实现充分均匀化。在此期间,接头室温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均逐渐增大,在960℃时达到最大抗拉强度519 MPa和最大剪切强度19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瞬时液相 扩散连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钛合金深腔薄壁结构蠕变时效/扩散连接复合工艺与质量评价
7
作者 蒋一帆 熊炜 +2 位作者 李铭 李细锋 陈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为解决深腔薄壁结构制造成本高、周期长和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TC4钛合金深腔薄壁结构蠕变时效/扩散连接复合工艺研究。开发了蠕变时效/扩散连接复合成形工艺和蠕变时效/扩散连接复合成形工艺模具,实现了深腔薄壁结构的精密成形。该模具... 为解决深腔薄壁结构制造成本高、周期长和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TC4钛合金深腔薄壁结构蠕变时效/扩散连接复合工艺研究。开发了蠕变时效/扩散连接复合成形工艺和蠕变时效/扩散连接复合成形工艺模具,实现了深腔薄壁结构的精密成形。该模具结构解决了成形过程中的装配、连接和定位等一系列问题。在900℃、10 MPa、60 min的工艺条件下,一步完成了TC4钛合金的蠕变时效以及扩散连接成形。该工艺的材料利用率高达45%,同时能较好地控制深腔薄壁结构的尺寸精度,成形件主要区域精度维持在-0.05~0 mm以内。复合成形后的TC4钛合金抗拉强度仅降低了9.62%,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深腔薄壁结构 蠕变 扩散连接
原文传递
锻造变形对扩散连接TC4钛合金的影响
8
作者 杨兴远 蔡雨升 +4 位作者 姜沐池 任德春 吉海宾 雷家峰 肖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5,共9页
本文开展了TC4钛合金棒材扩散连接及锻造工艺实验,研究了锻造变形量对扩散连接界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950℃、140 MPa、4 h的扩散连接工艺,TC4钛合金连接界面实现了冶金结合,合金强度达到母材强度的95%以上,... 本文开展了TC4钛合金棒材扩散连接及锻造工艺实验,研究了锻造变形量对扩散连接界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950℃、140 MPa、4 h的扩散连接工艺,TC4钛合金连接界面实现了冶金结合,合金强度达到母材强度的95%以上,延伸率为7%,合金在扩散区发生脆性断裂。扩散连接的TC4钛合金经过高温锻造后,扩散连接界面完全消失,显微组织由等轴α相、次生α相与少量的β相组成;随着锻造变形量的增加,等轴α相的尺寸逐渐降低、次生α相体积分数增大,合金强度呈现升高趋势;当变形量为40%时,等轴α相和次生α相含量达到较优匹配度,抗拉强度达到950 MPa,延伸率达到17.5%,锻造后合金的断裂方式转变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扩散连接 锻造变形量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A15钛合金局部减重中空双层结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
9
作者 彭鹏 刘太盈 +6 位作者 蒋少松 侯晨睿 张晋源 李阳 杨尚 韩聪 卢振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74,共7页
在应变速率为0.001 s^(-1)、0.005 s^(-1)、0.01 s^(-1),温度为880℃、900℃、920℃、940℃的条件下对TA15钛合金进行了高温拉伸试验,材料在920℃以上、0.005 s^(-1)以下的延伸率可超过500%,具有优异的超塑性能。计算了TA15钛合金的本... 在应变速率为0.001 s^(-1)、0.005 s^(-1)、0.01 s^(-1),温度为880℃、900℃、920℃、940℃的条件下对TA15钛合金进行了高温拉伸试验,材料在920℃以上、0.005 s^(-1)以下的延伸率可超过500%,具有优异的超塑性能。计算了TA15钛合金的本构方程及在应变速率为0.005 s^(-1)时,不同温度下的应变敏感性指数m值和材料常数K值。通过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PF/DB)工艺,采用有限元模拟对双层结构件的壁厚分布进行分析,并获得了气压加载压力–时间曲线。在温度为920℃时,采用预镂空面板制得了局部减重的中空双层结构件,最小壁厚为0.31 mm,采用超声波C扫描对零件的扩散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合率高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PF/DB) TA15钛合金 双层中空结构 局部减重 超塑性
下载PDF
钨合金/不锈钢的低温扩散连接及界面组织性能
10
作者 孙怀 韩勇 范景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3-1271,共9页
通过低温扩散连接方法实现钨合金(90W-7Ni-3Cu)与304不锈钢的高性能连接。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电子探针(EPMA)分析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及元素扩散与分布行为,采用拉伸试验测试连接界面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800~950℃... 通过低温扩散连接方法实现钨合金(90W-7Ni-3Cu)与304不锈钢的高性能连接。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电子探针(EPMA)分析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及元素扩散与分布行为,采用拉伸试验测试连接界面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800~950℃、压力20 MPa、保温120 min的条件下,可以实现90W-7Ni-3Cu合金与不锈钢的有效连接;当连接温度为900℃时,连接界面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168 MPa;连接界面结合紧密,无裂纹等缺陷。钨合金与不锈钢界面原子形成了充分的互扩散,不锈钢中的W、Fe、Cr、Ni和Si元素借助空位以及点缺陷扩散到了钨合金一侧的钨中,形成了富含W、Fe、Cr、Ni和Si元素的扩散层。900℃连接样件的断裂发生在钨合金一侧,可以观察到钨合金基体的六角形晶界并且其表面覆盖有粗糙的黏着物,黏着物为原子扩散所形成的扩散层。不锈钢中的Cr、Fe元素以固溶的方式扩散到了钨合金的(Ni,Cu)相中,提高连接界面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不锈钢 扩散连接 界面结构 元素扩散 力学性能
下载PDF
SiC-Al_(2)O_(3)-Y_(2)O_(3)中间层放电等离子扩散连接SiC陶瓷的接头组织与强度
11
作者 王亚峰 魏连峰 +5 位作者 杨富荃 李华鑫 董宇 郑勇 贺艳明 杨建国 《电焊机》 2023年第12期1-6,共6页
采用无压烧结SiC作为母材,SiC基SiC-Al_(2)O_(3)-Y_(2)O_(3)粉末作为中间层,使用放电等离子扩散连接SiC陶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剪切试验等手段对SiC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评... 采用无压烧结SiC作为母材,SiC基SiC-Al_(2)O_(3)-Y_(2)O_(3)粉末作为中间层,使用放电等离子扩散连接SiC陶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剪切试验等手段对SiC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评价。微观组织表征结果表明,SiC接头界面结合质量较高,各个位置中间层厚度均匀。接头的主要相组成为β-SiC和Y-Al-Si-O-C,中间层SiC为细小的β-SiC晶粒,母材与中间层处晶粒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择优取向。由于放电等离子扩散连接的快速连接过程,接头处未发生明显的β→α相变。同时,由于接头为近同质SiC接头,界面处未出现明显应力集中。通过剪切试验,对比不同温度热处理前后的接头剪切强度。SiC接头的初始室温剪切强度为219.9 MPa,在经过800ºC/2 h的空气中热处理后接头强度升至320.8 MPa,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温度至1300ºC,接头强度升至389.1 MPa,接头断裂主要发生在母材,断口呈现河流状花样,为脆性断裂。接头强度的上升归因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SiO2与Y-Al-Si-O-C的交互作用愈合了中间层两侧母材中存在的微裂纹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放电等离子扩散连接 微观组织 剪切强度
下载PDF
2B06及7B04铝合金扩散连接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何晓健 张晓巍 +2 位作者 朱丽 王珏 王月林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针对2B06铝合金及7B04铝合金扩散连接变形及焊合率控制难题,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构建扩散连接变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及扩散连接界面孔洞闭合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扩散温度、加载压力及时间下的两种铝合金扩散连接厚度压缩变形及界面连... 针对2B06铝合金及7B04铝合金扩散连接变形及焊合率控制难题,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构建扩散连接变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及扩散连接界面孔洞闭合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扩散温度、加载压力及时间下的两种铝合金扩散连接厚度压缩变形及界面连接过程,最终确立一组优化的工艺参数。模拟结果表明:选择扩散连接温度500~510℃、加载压力4 MPa,能够在3~10 h内实现扩散连接界面孔洞的完全闭合。通过工艺试验得到扩散连接最佳工艺参数,证明模拟结果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B06铝合金 7B04铝合金 扩散连接 有限元分析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钛合金空心点阵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成形工艺和性能研究
13
作者 赵冰 杨毅 +9 位作者 李志强 慕延宏 刘胜京 张斌 张超 孙朝阳 刘杨 王新筑 褚兴荣 韩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5,共12页
钛合金空心点阵是典型的承载–功能一体化结构,采用单轴拉伸方法,在不同温度、应变速率条件下测定TA15、TA32钛合金的超塑拉伸延伸率,最大延伸率分别达到1450%和950%,后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扩散连接试验。根据超塑拉伸和扩散连... 钛合金空心点阵是典型的承载–功能一体化结构,采用单轴拉伸方法,在不同温度、应变速率条件下测定TA15、TA32钛合金的超塑拉伸延伸率,最大延伸率分别达到1450%和950%,后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扩散连接试验。根据超塑拉伸和扩散连接试验,确定了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Superplastic forming/diffusion bonding,SPF/DB)的最佳工艺参数为:920℃/1.5~2.0 MPa/2 h,制备了不同构型和几何参数的TA15、TA32钛合金空心点阵结构件。采用平压方法和三点弯曲方法测定了钛合金空心点阵的力学性能,压缩和弯曲强度最大值分别达到23.83 MPa、596MPa,通过有限元和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何参数对钛合金空心点阵平压和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单面加热方法,研究了钛合金空心点阵结构的隔热性能,在400℃/1 h条件下,隔热温差达到276.3~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空心点阵结构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PF/DB) 空心筋条钛合金空心点阵结构 力学性能 隔热性能
下载PDF
锆扩散连接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郑佳琳 姜森宝 +2 位作者 汤泽军 叶福田 李细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为了从原子尺度阐明置氢诱导锆及其合金扩散连接性能改善的机制,对锆在不同扩散连接温度以及不同氢含量下的扩散连接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温度和氢含量对锆扩散连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扩散连接温度的升高,锆原子的自... 为了从原子尺度阐明置氢诱导锆及其合金扩散连接性能改善的机制,对锆在不同扩散连接温度以及不同氢含量下的扩散连接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温度和氢含量对锆扩散连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扩散连接温度的升高,锆原子的自扩散系数增加,最终获得连接件的扩散层厚度增加,但同时晶粒的平均尺寸也越大。置氢在锆晶格中引入了点阵畸变等缺陷,为锆原子提供了扩散的快速通道,因此有效地促进了锆原子的自扩散,且这种促进作用优于升高扩散连接温度带来的效果。当氢含量为0.5%时,750℃下锆的自扩散系数相比于未置氢锆提高了35倍,界面上的相互扩散更充分,扩散连接件中的扩散层厚度达到3.11 nm,相比于未置氢锆的扩散层厚度增加了34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扩散连接 置氢
原文传递
TA15钛合金超薄中空四层结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一体化成形及精度控制
15
作者 张晋源 秦立东 +3 位作者 刘太盈 蒋少松 彭鹏 李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5-84,共10页
本文采用TA15钛合金热轧薄板作为原材料,探究超薄中空四层结构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首先通过高温拉伸试验对TA15钛合金的超塑变形行为进行研究,获得了超塑成形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对薄壁横向局部贯通四层纵... 本文采用TA15钛合金热轧薄板作为原材料,探究超薄中空四层结构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首先通过高温拉伸试验对TA15钛合金的超塑变形行为进行研究,获得了超塑成形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对薄壁横向局部贯通四层纵筋结构的超塑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对成形过程中壁厚减薄、应力分布等行为进行研究,为后续超塑成形/扩散连接试验提供有效指导。最终成功制备了芯板直立筋良好、三角区宽度仅0.9 mm的超薄中空四层结构,其中面板最大减薄率为18.6%,芯板最大减薄率为55.1%,芯板与面板之间扩散连接区域的焊合率为92.1%~98.5%。TA15钛合金板材的原始显微组织晶粒细小破碎且呈等轴状,平均晶粒尺寸小于5μm,经长时间的超塑变形与热暴露后晶粒显著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超薄中空四层结构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PF/DB) 显微组织 减薄率 应力分布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扩散连接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卫红 孙大谦 +2 位作者 贾树盛 邱小明 吴建红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6-100,共5页
阐述了国内外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扩散连接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固相扩散连接和液相扩散连接的优、缺点 ,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接头力学性能的途径。
关键词 颗粒增强 铝基复合材料 扩散 连接 固相扩散连接 液相扩散连接
下载PDF
材料超塑性和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于卫新 李淼泉 胡一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4,共7页
大量的工程材料都具有超塑性,以材料超塑性为理论基础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种,在航空航天等许多工业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分析了材料超塑性现象,超塑性变形机理研究进展,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的理论基础,... 大量的工程材料都具有超塑性,以材料超塑性为理论基础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种,在航空航天等许多工业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分析了材料超塑性现象,超塑性变形机理研究进展,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复合工艺的技术优势、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性 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下载PDF
陶瓷与金属扩散连接和场致扩散连接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瑞 王清 孙东立 《焊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6,46,共5页
连接技术是材料加工和实际工程应用的热点内容,而扩散连接技术是实现陶瓷和金属可靠连接的主导方法之一。主要介绍了扩散连接的工艺、接头元素扩散与界面反应以及残余应力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简介了场致扩散连接的工艺及其界面反应机理... 连接技术是材料加工和实际工程应用的热点内容,而扩散连接技术是实现陶瓷和金属可靠连接的主导方法之一。主要介绍了扩散连接的工艺、接头元素扩散与界面反应以及残余应力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简介了场致扩散连接的工艺及其界面反应机理,突出了其温度低、时间短、压力小以及简便的工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场致扩散连接 连接工艺 界面反应 残余应力
下载PDF
Al/Cu薄膜真空扩散连接技术 被引量:19
19
作者 谢军 吴卫东 +2 位作者 叶成钢 黄丽珍 袁光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7-610,共4页
 针对惯性约束聚变(ICF)物理实验要求,提出并采用真空扩散连接技术,在高温环境下对Al/Cu薄膜进行连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以及台阶仪等方法对连接样品基体组织和表面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铝铜薄膜通过...  针对惯性约束聚变(ICF)物理实验要求,提出并采用真空扩散连接技术,在高温环境下对Al/Cu薄膜进行连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以及台阶仪等方法对连接样品基体组织和表面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铝铜薄膜通过界面原子间的范德华力、冶金结合以及界面反应实现无胶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扩散连接 薄膜
下载PDF
扩散连接接头金属间化合物新相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34
20
作者 何鹏 冯吉才 +1 位作者 钱乙余 张九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5,共3页
扩散连接接头中界面区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接头性能的恶化 ,因此研究并建立接头界面区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生成和成长行为的数学模型对扩散连接过程控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根据扩散理论 ,指出界面处生成相的... 扩散连接接头中界面区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接头性能的恶化 ,因此研究并建立接头界面区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生成和成长行为的数学模型对扩散连接过程控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根据扩散理论 ,指出界面处生成相的动力学驱动力取决于扩散偶中组元自身的特性 ,生成相的组元及比例应按原子扩散通量比优先生成。本文从动力学及热力学角度出发 ,提出了多组元扩散偶界面处的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相原则 :通量 -能量原则 ;并以钛 镍 钢扩散连接接头为例 ,证明钛 镍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生成规律为Ni TiNi3 TiNi Ti2 Ni Ti。提出 ,通量 -能量能力相当的两种或多种金属间化合物有可能同时形核长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金属间化合物 焊接接头 原子扩散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