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巩窑唐代早期白瓷的EDXRF线扫描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凌雪 毛振伟 +3 位作者 冯敏 胡耀武 王昌燧 刘洪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45-1150,共6页
具有悠久瓷器生产历史的巩窑,是我国古代北方烧制白瓷的3个代表性窑口之一。在唐代早期,为了掩盖瓷胎表面的粗糙状态和较深的胎体颜色,提高瓷器的质量和白度,巩窑白瓷在胎的表面施加了一层装饰层———化妆土。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针技术... 具有悠久瓷器生产历史的巩窑,是我国古代北方烧制白瓷的3个代表性窑口之一。在唐代早期,为了掩盖瓷胎表面的粗糙状态和较深的胎体颜色,提高瓷器的质量和白度,巩窑白瓷在胎的表面施加了一层装饰层———化妆土。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针技术对这些白瓷碎片的剖面进行了主要化学成分的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巩窑唐代早期白瓷的化妆土使用了不同的原料,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相符合。另外,白瓷釉可能是加有草木灰的钙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窑 化妆土 线扫描分析 钙釉
下载PDF
汝瓷成分的线扫描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剑 毛振伟 +6 位作者 杨益民 冯敏 王昌燧 孙新民 郭木森 黄宇营 何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53-858,共6页
用SRXRF技术对汝瓷断面从釉到胎进行了十一种元素含量的线扫描分析 ,结果表明 :在汝瓷胎、釉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元素含量与两者相差很大的中间层。我们认为这是汝瓷在烧制过程中 ,瓷釉在形成玻璃态的同时渗入了瓷胎表面而形成的 ,这个中... 用SRXRF技术对汝瓷断面从釉到胎进行了十一种元素含量的线扫描分析 ,结果表明 :在汝瓷胎、釉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元素含量与两者相差很大的中间层。我们认为这是汝瓷在烧制过程中 ,瓷釉在形成玻璃态的同时渗入了瓷胎表面而形成的 ,这个中间层在实体光学显微镜上能明显看出而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看不到。此工作不仅有助于研究汝瓷的结构和烧造工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XRF 汝瓷 线扫描分析 中间层 考古 陶瓷 成分分析 汝窑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
下载PDF
高压差热扫描分析技术在润滑油热氧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立波 宋兰琪 +1 位作者 赵志翔 张占刚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2,55,共3页
对某型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模拟试验 ,应用高压差热扫描分析仪 (PDSC)和GC评价润滑油中抗氧剂N-苯基 -α萘胺 (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结果发现在该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 ,1nCNPAN与PDSC的OIT (氧化诱导期 )具有极佳的线性相关性 。
关键词 高压差热扫描分析 航空润滑油 PDSC 热氧化
下载PDF
利用广义S变换进行等效Q值扫描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雪英 孙丹 +3 位作者 井涌泉 卢宝坤 杨晓龙 陈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96-1702,共7页
本文首次给出了一种利用扫描分析技术与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工具相结合求取介质品质因子(Q值)的方法,与传统的Q值估计方法不同,该方法用一系列等效Q值对叠前衰减数据进行粘性补偿偏移,将偏移后的共反射点道集叠加,利用广义S变换求取补偿... 本文首次给出了一种利用扫描分析技术与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工具相结合求取介质品质因子(Q值)的方法,与传统的Q值估计方法不同,该方法用一系列等效Q值对叠前衰减数据进行粘性补偿偏移,将偏移后的共反射点道集叠加,利用广义S变换求取补偿后叠加道的时频谱和傅立叶峰值频率,以浅层强反射界面子波时频谱为参考,它他深度处地层子波的时频谱特征与之进行比较,当谱宽和峰值频率达到一致作为正确Q值选定标准,确立了宏观介质的等效Q值分析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介质 时间偏移 广义S变换 等效Q值 扫描分析
下载PDF
红绿彩瓷化妆土的线扫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益民 汪丽华 +7 位作者 朱剑 王昌燧 阎焰 陈栋梁 何伟 黄宇营 华巍 徐伟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53-657,共5页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SRXRF),对宋金时期红绿彩瓷的断面进行线扫描分析,发现在釉和化妆土以及化妆土和胎的交界处,均存在明显的过渡层。不同元素在两个过渡层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与釉、化妆土及胎的原料密切相关,据此可判...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SRXRF),对宋金时期红绿彩瓷的断面进行线扫描分析,发现在釉和化妆土以及化妆土和胎的交界处,均存在明显的过渡层。不同元素在两个过渡层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与釉、化妆土及胎的原料密切相关,据此可判断瓷器是否施加过化妆土。化妆土中Fe、Ti含量明显低于胎,有利于提高瓷釉的白度和质量。结合岩相分析发现化妆土中富含云母类矿物,这将加强白色反射效果。该类化妆土在已往的白瓷化妆土中均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XRF 红绿彩瓷 化妆土 线扫描分析
下载PDF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及其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成艾颖 余俊清 +1 位作者 张丽莎 高春亮 《盐湖研究》 CSCD 2010年第2期7-13,共7页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在海洋和湖泊沉积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国内尚未见到研究成果的报道。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具有快速、无破坏性、连续测试元素和对样品制备要求不高等特点,在获取高分辨环境记录方面更具...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在海洋和湖泊沉积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国内尚未见到研究成果的报道。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具有快速、无破坏性、连续测试元素和对样品制备要求不高等特点,在获取高分辨环境记录方面更具独特的优势。因此,这一分析方法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它能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加强高分辨率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的整体性研究,促进环境指标的综合运用与定量化研究。从介绍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的校正入手,进而分析该测试方法的应用现状与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F岩芯扫描分析 湖泊沉积物 环境变化
下载PDF
基于CCD的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帆 薛利军 +1 位作者 李自田 吴小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568,共4页
根据免疫胶体金标记的蛋白质芯片的特点,利用CCD、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设计了一套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概括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介绍了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的软件结构和设计,详细描述了生物芯片图像分析和处理的方式·
关键词 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 CCD 图像分析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CRP道集速度扫描分析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棣 匡斌 +2 位作者 孟祥宾 何英 胡中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5-619,共5页
三维共反射点 (CRP)道集百分比扫描技术 ,是一种基于剥层法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层速度模型做均匀扫描 ,得到不同速度下克希霍夫深度偏移后的 CRP道集 ,从道集中直接观察和拾取使同相轴拉平的正确速度和深度 ,就可以对原... 三维共反射点 (CRP)道集百分比扫描技术 ,是一种基于剥层法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层速度模型做均匀扫描 ,得到不同速度下克希霍夫深度偏移后的 CRP道集 ,从道集中直接观察和拾取使同相轴拉平的正确速度和深度 ,就可以对原来的速度—深度模型进行修正。这种方法不受地下构造复杂程度和任何假设条件的限制 ,分析速度快 ,精度高 ,在胜利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CRP道集 速度扫描分析技术 应用 速度百分比 地震勘探
下载PDF
断层扫描分析法用于联用色谱二维数据的解析 Ⅰ定性分析: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亓云鹏 宋云龙 +4 位作者 吴玉田 柴逸峰 李通化 范国荣 陆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97-901,共5页
提出一种对色谱 光谱二维数据进行信息处理的全新手段———断层扫描分析法。它以逐层“剥离”的方式对二维数据进行“断层扫描” ,并结合褶合曲线分析理论进行数据挖掘 ,可实现色谱峰纯度检验和归属判定、重叠色谱峰解析与定量分析等... 提出一种对色谱 光谱二维数据进行信息处理的全新手段———断层扫描分析法。它以逐层“剥离”的方式对二维数据进行“断层扫描” ,并结合褶合曲线分析理论进行数据挖掘 ,可实现色谱峰纯度检验和归属判定、重叠色谱峰解析与定量分析等功能 ,并最终获得分析体系的全部定性定量信息。本文介绍了断层扫描分析法用于定性分析的原理及其在实验体系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 :断层扫描分析法用于定性分析可实现色谱峰定性 (归属 )鉴别、纯度检验以及选择性区域的识别等 ,在中药等复杂体系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扫描分析 联用色谱 二维数据 定性分析 技术原理
下载PDF
用泡沫扫描分析仪考察泡沫剂的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冬梅 蒋晓敏 +3 位作者 韩晓强 邬国栋 何继平 刘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5-1288,共4页
采用泡沫扫描分析仪评价了4种泡沫剂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并以优选出的泡沫剂为例,考察了温度、凝析油、金属离子的价态和地层水对泡沫剂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利用泡沫扫描分析仪携带的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 采用泡沫扫描分析仪评价了4种泡沫剂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并以优选出的泡沫剂为例,考察了温度、凝析油、金属离子的价态和地层水对泡沫剂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利用泡沫扫描分析仪携带的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泡沫稳定性变差;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对泡沫剂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件影响较大;油田的不同区块适用的泡沫剂不同,适用于某一区块的泡沫剂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区块。用泡沫扫描分析仪评价泡沫剂性能的方法具有测试原理简单易懂、耗时短、相关参数对比清晰明了的优点,是一种研究泡沫剂性质及影响因素的新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扫描分析 泡沫剂 起泡能力 泡沫稳定性
下载PDF
温度扫描分析在电路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超 尹继武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99-101,共3页
在电子设计或实验教学中了引入了温度扫描仿真分析.基于温度扫描分析计算机仿真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总结出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温度扫描仿真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以温度测量电路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为应用实例,详细探讨了温度扫描... 在电子设计或实验教学中了引入了温度扫描仿真分析.基于温度扫描分析计算机仿真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总结出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温度扫描仿真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以温度测量电路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为应用实例,详细探讨了温度扫描分析在电路仿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扫描分析 MULTISIM 仿真分析 电路
下载PDF
2013-2018年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扫描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振勇 谭博文 +7 位作者 陈艳伟 孙玉兰 金昊源 李爽 田丽丽 王全意 陈丽娟 窦相峰 《首都公共卫生》 2020年第4期178-180,共3页
目的描述北京市2013-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tal syndrome,HFRS)的时空聚集特征。方法研究对象是发病日期在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北京市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病例信息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 目的描述北京市2013-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tal syndrome,HFRS)的时空聚集特征。方法研究对象是发病日期在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北京市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病例信息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乡(镇、街道)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使用SaTScan 9.5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13-2018年,北京市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74例,年病例数在7~23之间,月发病数在0~6之间,月平均病例数为1.03,单纯时间分析显示发病高峰月份是5月,5月理论病例数应为6.37,实际病例数为15。单纯空间扫描的主要聚集区域为朝阳区与顺义区交界处的6个乡镇街道,次要聚集区域包括延庆区与怀柔区的15个乡(镇)。结论北京市近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存在朝阳区和顺义区交界处的6个乡(镇、街道)和延庆区与怀柔区的15个乡(镇)的聚集发病区域,聚集区域的发现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并消除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时空扫描分析
下载PDF
Multisim温度扫描分析在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正凤 井娥林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为了讨论温度对模拟电子电路的影响,采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中的温度扫描分析进行仿真,分析了温度对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以及输出波形的影响,同时验证了负反馈对提高放大电路稳定性的作用和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的性能特点。... 为了讨论温度对模拟电子电路的影响,采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中的温度扫描分析进行仿真,分析了温度对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以及输出波形的影响,同时验证了负反馈对提高放大电路稳定性的作用和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的性能特点。研究表明,在课堂上利用Multisim10对模拟电子电路进行计算机仿真,再结合理论讲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IM 仿真 温度扫描分析 教学
下载PDF
伞形天线扫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纪军 刘克成 庞卫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8-72,共5页
用物理光学方法对扫描伞形天线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扫描伞形天线的电参数与结构参数的一组关系,可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 伞形天线 偏焦 扫描天线 扫描分析
下载PDF
线扫描分析在溶蚀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宝平 聂继红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1-43,T002,共4页
本文首次运用x射线波谱仪与扫描电镜耦合技术,对碳酸盐岩天然风化样品和溶蚀试验后岩样进行了线扫描分析,定位地研究了化学成分和微观溶蚀形态的关系。尽管溶孔溶隙的发育和演化受岩石成分、矿物和岩石结构、渗流条件、岩石赋存环境... 本文首次运用x射线波谱仪与扫描电镜耦合技术,对碳酸盐岩天然风化样品和溶蚀试验后岩样进行了线扫描分析,定位地研究了化学成分和微观溶蚀形态的关系。尽管溶孔溶隙的发育和演化受岩石成分、矿物和岩石结构、渗流条件、岩石赋存环境等因素综合控制,但可溶质与非可溶质的配置关系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扫描分析 碳酸盐岩 溶蚀机理
下载PDF
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对可关闭房角的筛查效能研究——邯郸眼病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烨 李思珍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9-262,共4页
背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中国人群青光眼患者中常见的类型,对存在房角关闭风险者进行筛查对于PACG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SPAC)在中国成人可关闭房角筛查中的效能,寻找最佳参数及其临界值.方... 背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中国人群青光眼患者中常见的类型,对存在房角关闭风险者进行筛查对于PACG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SPAC)在中国成人可关闭房角筛查中的效能,寻找最佳参数及其临界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 3年2-4月在邯郸眼病研究的5年随访调查中纳入年龄≥40岁、无影响房角观察的角膜或结膜病变、无眼部手术或外伤史的受试者180人,在接受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等基本检查后,在暗室下对每位受试者随机选取一眼行SPAC测量和房角镜检查.以静态房角镜检查≥180°时看不到后部小梁网作为定义可关闭房角的标准,用SPAC测得的中央前房深度(ACD)指标和数字分级≤5或定性分级为S/P指标(联合指标)分别进行可关闭房角的筛查判断,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对上述2种指标的筛查效能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共检出可关闭房角者62人,房角开放者118人.与房角开放者相比较,可关闭房角者年龄更大(P<0.001),女性更多(P<0.05),视力更差(P<0.001),等效球镜度数更大(P<0.05),ACD值较低(P<0.001),眼轴长度较短(P<0.001).用ACD作为筛查指标时可关闭房角的AUC为0.832,ACD临界值为2.7 mm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48%和68.64%,ACD临界值为2.8 mm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2%和61.02%.联合指标筛查可关闭房角的AUC为0.76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90%和90.68%. 结论 SPAC在中国成人可关闭房角的筛查中ACD≤2.8mm的敏感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筛查 可关闭房角 横断面研究 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
下载PDF
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研究——邯郸眼病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烨 李思珍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背景 如何早期发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或对其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防治PACG的瓶颈问题.目前常用的评价前房深度(ACD)及房角形态的方法均有其不足.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SPAC)能够测量ACD和评估房角关闭的危险性,具有操... 背景 如何早期发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或对其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防治PACG的瓶颈问题.目前常用的评价前房深度(ACD)及房角形态的方法均有其不足.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SPAC)能够测量ACD和评估房角关闭的危险性,具有操作简便、客观、非侵入性等特点. 目的 探讨SPAC测量前房相关指标及对可关闭房角判断的可重复性和不同测量者间的一致性.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3年2月在邯郸眼病研究5年随访调查中纳入年龄≥35岁、前房较浅、房角较窄者(改良的van Herick分级≤3且房角镜检查Shaffer分级≤2)30例30眼作为浅前房组,纳入年龄和性别匹配、ACD正常的成年人(改良的van Herick分级≥4)30人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受检者接受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等常规眼科检查后,由两位测量者A和B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分别对每位受检者任一眼别连续进行3次SPAC测量,得到ACD、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半径(CRC)和可关闭房角的判断情况(以SPAC数字分级≤5和/或定性分级为S、P为标准)等指标.ACD、CCT和CRC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用重复性限(RL)值进行评价,测量者间一致性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两位测量者间对可关闭房角判断的一致性采用Kappa值进行评价. 结果 测量者A对正常对照组和浅前房组测得的ACD、CCT和CRC的RL分别为0.36% ~3.29%和0.90% ~4.72%,测量者B对正常对照组和浅前房组测得的ACD、CCT和CRC的RL分别为0.38% ~2.55%和0.51% ~3.42%.两位测量者对正常对照组测得的ACD、CCT和CRC的ICC分别为0.966、0.859和0.989,对浅前房组测得的ACD、CCT和CRC的ICC分别为0.915、0.905和0.971;对可关闭房角判断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1.000和0.520. 结论 SPAC测量作为评价正常者和浅前房者ACD、CCT和CRC均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测量者间一致性;可关闭房角判断方面,SPAC在正常者具有良好的测量者间一致性,在浅前房者一致性为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性 一致性 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的频率扫描分析及谐波抑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福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9期11-16,36,共7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实际工程的频率扫描分析方法,分别对风电场侧以及MMC-HVDC侧进行频率扫描,最终可以根据扫描结果来预测该互联系统潜在的谐振频率。此外,提出了在海上换流站加入附加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用来消除可能出现的振荡风...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实际工程的频率扫描分析方法,分别对风电场侧以及MMC-HVDC侧进行频率扫描,最终可以根据扫描结果来预测该互联系统潜在的谐振频率。此外,提出了在海上换流站加入附加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用来消除可能出现的振荡风险。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下搭建了海上风电场经200电平MMC并网的详细时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有源阻尼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海上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的稳定裕度,抑制系统可能出现的宽频段上的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频率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有源阻尼控制 频率扫描分析
下载PDF
温度扫描分析在电子电路仿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旭军 张颜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8-100,共3页
基于电子设计及实验教学中引入温度扫描仿真分析,简要介绍了Protel99SE软件的特点及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温度扫描分析的步骤,并以差分放大电路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为应用实例,详细探讨了温度扫描分析在电子电路仿真中的应用.
关键词 温度扫描分析 PROTEL99SE 电子电路 仿真
下载PDF
石楠和蜡梅茎结冰动力学过程的差热扫描分析
20
作者 张萍 郝秀英 +1 位作者 胡德昌 朱建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1-558,共8页
在(0.66±0.2)℃/min(0℃^-20℃)的降温速度下,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分别对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活体幼茎和经过10 min高温煮沸的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并根... 在(0.66±0.2)℃/min(0℃^-20℃)的降温速度下,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分别对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活体幼茎和经过10 min高温煮沸的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并根据茎的形态解剖结构对他们的结冰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石楠和蜡梅的活体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差热扫描曲线均出现3个放热峰;而经过高温杀死后的茎仅出现1个单放热峰。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活体幼茎的3个放热峰可能与其木质部、质外体、韧皮部、形成层的结冰、脱水以及髓组织的结冰、脱水过程有关。进一步采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滤纸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差热扫描曲线出现与高温杀死的茎类似的放热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可以探测植物组织结冰过程中的放热强度、结冰温度及其与结冰动力学过程相关的大量细节,适用于植物的结冰动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楠 蜡梅 冰冻胁迫 差热扫描分析 结冰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