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扫描微测技术在腐蚀科学中的应用——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
1
作者 何杰 药青 +1 位作者 宋瑾 许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69,共3页
自动化扫描微测技术(automated scanning micro-test technique,ASMT)是一系列利用选择性/特异性电极检测液体环境中局部电流、离子和分子状态及其活性的技术的总称,可以在不接触被测样品的情况下,不但获得进出样品的局部电流变化,还可... 自动化扫描微测技术(automated scanning micro-test technique,ASMT)是一系列利用选择性/特异性电极检测液体环境中局部电流、离子和分子状态及其活性的技术的总称,可以在不接触被测样品的情况下,不但获得进出样品的局部电流变化,还可以获得各种离子分子的浓度、运动速率及运动方向的信息而进一步表征材料的腐蚀过程,其应用范围较广。为了推广其应用,对自动化扫描微测技术中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scanning ion-selective electrode technique,SIET)的原理及其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扫描微测技术 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 金属腐蚀 应用
下载PDF
非损伤性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及其在高等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印莉萍 上官宇 许越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266,共5页
各种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的过程对于维持植物体自身的活性至关重要.非损伤性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scanning ion-selective electrode technique,SIET)在不接触被测生物样品,即在保持被测生物样品完整和近乎实际生理环境的状态下,获得... 各种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的过程对于维持植物体自身的活性至关重要.非损伤性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scanning ion-selective electrode technique,SIET)在不接触被测生物样品,即在保持被测生物样品完整和近乎实际生理环境的状态下,获得进出样品的各种分子和离子的信息.该技术不仅能够测量离子及分子静止状态下的绝对浓度,而且还可以测量它们进出生物样品的运动速率及运动方向.SIET可以围绕被测的单个或多个细胞、组织甚至器官进行灵活、方便而准确的立体测量并获得被测物体周围的离子或分子的三维立体数据.目前,SIET不但可以分别测量 H+,ca2+,K+,Al3+,Cd2+,Cl-和O2,CO2,NO及温度等参数,而且可以同时采集多种离子及参数,为获得生物样品内外分子或离子运动的有关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损伤性电生理技术 离子选择性电极 离子跨膜转运 SIET
下载PDF
离子选择性电极-流动技术测定锅炉软水中硬度 被引量:4
3
作者 范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流动技术对锅炉软化水中硬度的测定进行了在线分析研究。选择管长100-150cm,内径3mm,流速1mL/s,该法简单、快速,变异系数0.3%,与传统的络合滴定法比较。
关键词 离子选择性电极 流动技术 软化水 硬度 锅炉
下载PDF
基于电流驱动离子通量的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生物传感检测技术
4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聚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现和低检出限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再次引起重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浪潮。目前在离子选择性电极领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去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聚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现和低检出限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再次引起重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浪潮。目前在离子选择性电极领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去减小能够透过聚合物膜相的主离子通量,以达到显著降低电极的检出限的目的;然而,利用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主离子通量实现无试剂化生物传感的研究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性电极 聚合物膜 检测技术 生物传感 通量 电流驱动 检出限
下载PDF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实验技术
5
作者 刘世福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91-97,共7页
引言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是近十余年来分析化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它的内容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十分丰富,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很大关注。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以电位法测量溶液中某一种特定离子活度(或浓度)... 引言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是近十余年来分析化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它的内容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十分丰富,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很大关注。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以电位法测量溶液中某一种特定离子活度(或浓度)的指示电极,广泛应用的玻璃电极,就是具有对H^+专属性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的有关理论和实验技术称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性电极 玻璃电极 实验技术 指示电极 电位法 新兴技术 离子电极 离子活度 电极 精密酸度计
下载PDF
双呋喃甲醛丙二胺席夫碱铜(Ⅱ)络合物为载体的选择性碘离子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志勇 柴雅琴 +3 位作者 袁若 甘贤雪 徐岚 赵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3-413,共1页
关键词 双呋喃甲醛丙二胺席夫碱 铜(Ⅱ) 络合物 载体 选择性离子电极 紫外光谱分析技术 交流阻抗技术
下载PDF
新型中性载体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爱丽 柴雅琴 +1 位作者 归国风 袁若 《化学传感器》 CAS 2005年第2期46-50,共5页
研究了肉桂醛邻氨基苯甲酸金属配合物为电极载体的阴离子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以肉桂醛邻氨基苯甲酸合铜(Ⅱ)[Cu(Ⅱ)-CMAA]为载体的电极具有选择性高、检测限低、重现性好、制备简单等优点,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呈现出优良的电位响... 研究了肉桂醛邻氨基苯甲酸金属配合物为电极载体的阴离子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以肉桂醛邻氨基苯甲酸合铜(Ⅱ)[Cu(Ⅱ)-CMAA]为载体的电极具有选择性高、检测限低、重现性好、制备简单等优点,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呈现出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并呈现反 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为:SCN^->ClO_4^->Sal^->I^->Br^->NO_2^->NO_3^->SO_3^(2-)>Cl^->SO_4^(2-)>H_2PO_4^-。电极在 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 SCN^-在1.0×10^(-1)~6.0×10^(-6)mol/L 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2.4mV/dec(20℃),检测下限为4.0×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并将电极应用于废水 SCN^-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根离子 电极 中性载体 离子响应行为 选择性 重现性 电位响应性能 交流阻抗技术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下载PDF
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四环素离子选择电极及应用
8
作者 黄西朝 祝保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57-1258,1260,共3页
溶胶-凝胶技术为生物大分子的固定化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技术用于制备薄膜具有纯度高、均匀性好、处理温度低、反应条件温和且易于控制等优点,加之溶胶-凝胶对固定试剂的种类和数量具有可调性,并能保持其性能的稳定,故利用这一技术,... 溶胶-凝胶技术为生物大分子的固定化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技术用于制备薄膜具有纯度高、均匀性好、处理温度低、反应条件温和且易于控制等优点,加之溶胶-凝胶对固定试剂的种类和数量具有可调性,并能保持其性能的稳定,故利用这一技术,可使定域体试剂分散于溶胶-凝胶的前驱体中,使制备材料在分子水平上达到高度均匀,为离子选择性电极(ISE)的制备提供了先进的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制备材料 离子选择电极 二氧化钛 四环素 离子选择性电极 应用 生物大分子
下载PDF
非损伤微测Zn^2+选择性微电极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云超 李连祯 +3 位作者 徐世艾 于顺洋 李瑞杰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是一种通过微电极实时测定进出活体材料离子和小分子流速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等研究领域中。目前该技术专用的重金属微电极种类非常少,因此其在重金属...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是一种通过微电极实时测定进出活体材料离子和小分子流速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等研究领域中。目前该技术专用的重金属微电极种类非常少,因此其在重金属胁迫研究中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的Zn^2+选择性微电极,首次实现了活体条件下植物根际Zn^2+离子流的实时、动态检测。研发的微电极在去离子水中对Zn^2+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6~10^-1 mol/L,能斯特斜率为30.2mV/decade(浓度每增加或减少10倍电位值的变化),响应时间t95%≤1s,正常工作pH范围为3.5~7.0;在简易模拟土壤溶液(0.1mmol/L Ca(NO3)2、0.1 mmol/L KNO3、0.1 mmol/L Mg(NO3)2和1 mmol/L NaNO3)中,其线性响应范围变为5×10^-5~10^-1 mol/L,能斯特斜率为28.1mV/decade,对土壤溶液中的共存阳离子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利用构建的非损伤微测Zn^2+选择性微电极对Zn/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根际不同微区的Zn^2+离子流进行了实时检测。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为活体条件下深入认识Zn^2+在植物根际的微界面过程与机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非损伤微测技术 离子选择性电极 伴矿景天
下载PDF
传感器技术在金属检测中的新发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勇 傅慧娟 +2 位作者 黄慧萍 林克英 肖红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0,共4页
重金属污染是环境中的一项重要污染,传感器技术在重金属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从离子选择性电极、光纤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以及电极矩阵4个方面对传感器技术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重金属离子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 重金属污染是环境中的一项重要污染,传感器技术在重金属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从离子选择性电极、光纤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以及电极矩阵4个方面对传感器技术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重金属离子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检测 传感器技术 离子选择性电极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被引量:13
11
作者 乔志香 金春姬 +3 位作者 贾永刚 李鸿江 李青松 向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83,共4页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把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土壤并通入直流电 ,发生土壤孔隙水和带电离子的迁移。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在外加电扬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并在电极附近累积 ,抽出处理从而被除去。新兴的电动力学原位修复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正越...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把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土壤并通入直流电 ,发生土壤孔隙水和带电离子的迁移。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在外加电扬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并在电极附近累积 ,抽出处理从而被除去。新兴的电动力学原位修复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正越来越多地被各国研究人员接受。一系列实验规模的研究和技术已日渐成熟 ,其中Lasagna技术和Elec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电极 离子选择性膜法 电渗析工艺
下载PDF
非损伤微测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系列讲座(一)——技术简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瑾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541-542,共2页
非损伤微测技术是一种选择性微电极技术,可以不损伤样品而获得进出样品的离子和分子信息,具有非损伤性,长时间、多电极、多角度测量等优势。本文介绍非损伤微测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非损伤微测技术 离子和分子选择性电极 活细胞测量
下载PDF
1986年《刑事技术》1~6期(总第55~60期)总目录
13
《刑事技术》 1986年第6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刑事技术 鞋印 指纹细节特征 尸体检验 步法特征 刑事照相 死亡时间 离法 爆炸残留物 离子选择性电极
下载PDF
聚合物敏感膜电位传感技术研究获进展
14
《传感器世界》 2013年第1期45-45,共1页
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电位型传感技术,它具有选择性高、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 传感技术 聚合物膜 膜电位 离子选择性电极 敏感 电位型
下载PDF
香蒲对重金属镉的耐性及吸收途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弛 袁亚光 +1 位作者 钦佩 赵福庚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11,共6页
以挺水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香蒲各器官对重金属镉的富集和耐性,利用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结合不同离子通道抑制剂的应用初步探讨了香蒲根系对镉的吸收途径.结果表明,香蒲具有较强的镉耐受能力,... 以挺水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香蒲各器官对重金属镉的富集和耐性,利用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结合不同离子通道抑制剂的应用初步探讨了香蒲根系对镉的吸收途径.结果表明,香蒲具有较强的镉耐受能力,在营养液中镉浓度为2.0mg/L时,其生长仍然未受到明显抑制;香蒲对镉的富集主要集中在根部;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实验表明,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抑制剂GdCl3对香蒲根细胞表面镉的吸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香蒲是净化重金属镉污染的优良水生植物,其根细胞对镉的吸收可能是通过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蒲 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
下载PDF
用于化学振荡研究的便携仪器
16
作者 李定 陈长章 +2 位作者 高冬寿 林州斌 江逢英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1995年第1期55-57,共3页
研制了适用于化学振荡研究的便携仪器,采用二种方法,动态跟踪化学反应振荡体系中某些状态量的变化。文中介绍了二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线路,最后还给出了某些应用的实际例子。
关键词 便携仪器 化学振荡 离子选择性电极 离子活度计 扫描极化曲线 峰值电流
下载PDF
生长素促进拟南芥AtNRT1.1基因表达增强硝酸盐吸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冬超 夏新莉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研究生长素信号对植物硝酸盐营养吸收的调控作用,采用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SIE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拟南芥野生型Col-0、生长素过表达突变体yuc1-D以及生长素通路缺失突变体axr1-123种株系初始根中硝酸根离子(NO-3... 为研究生长素信号对植物硝酸盐营养吸收的调控作用,采用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SIE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拟南芥野生型Col-0、生长素过表达突变体yuc1-D以及生长素通路缺失突变体axr1-123种株系初始根中硝酸根离子(NO-3)吸收速率以及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AtNRT1.1表达量的差异,并进一步检测Col-0株系以及硝酸盐转运蛋白突变体nrt1.1株系在正常条件(CK)或施加外源IAA及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处理下的NO-3流速和AtNRT1.1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yuc1-D株系的NO-3吸收速率以及AtNRT1.1基因表达量相比野生型均有大幅增加,而axr1-12株系的NO-3吸收速率以及AtNRT1.1基因表达量相比野生型显著降低;在Col-0株系中施加外源IAA对NO-3吸收速率以及AtNRT1.1基因表达量有明显促进作用,而施加TIBA的效果反之,说明生长素对硝酸盐吸收有增强效应。nrt1.1株系在CK、IAA、TIBA处理下NO-3吸收速率差异较野生型不明显,揭示了AtNRT1.1基因在生长素促进硝酸盐吸收途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生长素 硝酸盐吸收 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血小板内游离钙检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8
作者 阎锋 胡安军 《神经药理学报》 1998年第A04期120-122,共3页
血小板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而钙离子在其活化反应中起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钙离子的研究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由于体外环境和体内生理条件存在的差异,譬如在体内血小板与红、白细胞沿着光滑完整的血管。
关键词 离子浓度 血小板内游离钙 血小板功能 研究现状 血小板胞浆 离子选择性电极 游离钙浓度 激光扫描 荧光染料 血小板内钙
下载PDF
电解法回收稀土淋洗液中的铜和EDTA
19
作者 李伟善 黎婉芳 《广东化工》 CAS 1991年第3期33-34,25,共3页
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EDTA溶液的阳极和阴极行为,确定了电解EDTA溶液时EDTA不分解的条件,提出了用电解法从稀土淋洗液中回收铜和EDTA。中槽试验结果表明,铜的回收率达98%,EDTA94%,EDTA纯度高达98%。
关键词 淋洗液 离子交换法 扫描 分离技术 石灰法 中槽 氧化电位 实验室规模 还原电位 双极性电极
下载PDF
3种黑杨无性系耐氮瘠薄能力的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东梅 孙敬茹 +2 位作者 张曦 苏晓华 沈应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79,共5页
通过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及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3种黑杨无性系02-34-334、03-04-97和108号对于硝铵的吸收及累积规律,揭示02-34-334号较03-04-97和108号更能适应低氮环境的原因。离子电极试验设置0 mmol/L NH4NO3(CK)、0.25 mmol/L N... 通过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及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3种黑杨无性系02-34-334、03-04-97和108号对于硝铵的吸收及累积规律,揭示02-34-334号较03-04-97和108号更能适应低氮环境的原因。离子电极试验设置0 mmol/L NH4NO3(CK)、0.25 mmol/L NH4NO3和0.5 mmol/L NH4NO33种氮素水平1。5N同位素示踪试验设置2 g15NH4NO3和2 g NH415NO3(中氮)两种氮素处理。结果表明:①在0.25 mmol/LNH4NO3水平下,02-34-334号苗木根部硝铵的吸收比值为1.3,而其他两个无性系苗木根系在所有处理下的硝铵吸收比值均较低。说明02-34-334号在0 mmol/L NH4NO3(CK)到中氮范围内对于硝态氮的吸收较另两个无性系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②02-34-334号无性系与另两个供试无性系相比,根部15NO3-的氮素分配率低,而地上部分15NO3-的氮素分配率高。说明02-34-334号在中氮水平对于硝态氮有较强的转运能力。对硝态氮较强的吸收潜力及较强的转运能力可能是02-34-334号黑杨无性系更能适应低氮环境的原因之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黑杨无性系的氮高效机制及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 硝铵吸收比 氮素分配率 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 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