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子动量分布对半经典扭曲波模型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泽华 孙伟力 +1 位作者 张本爱 田东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8-744,共7页
通过单体密度矩阵的Wigner变换把相干密度涨落模型引入半经典扭曲波模型 ,并应用于分析在 80和 16 0MeV入射能量时90 Zr(p ,p′x)反应中非弹性散射到连续态的多步直接过程 .包括三步过程的双微分截面计算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符合 .考察... 通过单体密度矩阵的Wigner变换把相干密度涨落模型引入半经典扭曲波模型 ,并应用于分析在 80和 16 0MeV入射能量时90 Zr(p ,p′x)反应中非弹性散射到连续态的多步直接过程 .包括三步过程的双微分截面计算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符合 .考察了核子动量分布对双微分截面计算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子 动量分布 双微分截面 半经典扭曲波模型 相干密度涨落模型 多步直接过程 Wigner变换 原子核物理
原文传递
中高Z元素原子、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与激发截面快速计算方法
2
作者 周旭 王川 +6 位作者 胡荣豪 陶治豪 邓小良 梁亦寒 李晓亚 吕蒙 祝文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5,共11页
中高Z元素的原子数据如碰撞电离和碰撞激发截面在聚变工程、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工程及研究领域有非常广泛的需求.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中存在从基态到激发态的原子和各价态离子,其碰撞电离和碰撞激发截面需要分别计算.本文以73号元素钽... 中高Z元素的原子数据如碰撞电离和碰撞激发截面在聚变工程、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工程及研究领域有非常广泛的需求.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中存在从基态到激发态的原子和各价态离子,其碰撞电离和碰撞激发截面需要分别计算.本文以73号元素钽(Ta)为例,基于相对论性Dirac-Fock理论和扭曲波模型计算了基态Ta原子到Ta^(72+)离子在入射电子能量范围为1-150 keV的碰撞电离与碰撞激发截面,并与相关实验和理论模型符合较好.通过分析Ta的碰撞电离和碰撞激发截面数据中的规律,给出两种减少计算量的方法:对初态能级进行随机抽样、筛去贡献小的反应道,并对计算量的优化程度和误差做出评估.最终结果可在误差5%内将计算效率提高一个数量级,本文所提方法可推广至其他中高Z元素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电离 碰撞激发 扭曲波模型 原子数据
下载PDF
8—9.5 keV正电子致Ti的K壳层电离截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宇瑞 吴英 +5 位作者 杨夏童 陈秋香 尤俊栋 王宝义 况鹏 张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10-116,共7页
低能正电子碰撞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的实验数据目前还很缺乏,从而影响了对近年来发展的各相关理论模型的检验,限制了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本文采用慢正电子束流装置产生的8—9.5 keV正电子束碰撞纯厚Ti靶,利用硅漂移探测... 低能正电子碰撞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的实验数据目前还很缺乏,从而影响了对近年来发展的各相关理论模型的检验,限制了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本文采用慢正电子束流装置产生的8—9.5 keV正电子束碰撞纯厚Ti靶,利用硅漂移探测器(SDD)收集正电子碰撞Ti靶产生的X射线,同时采用高纯锗探测器在线获得与靶碰撞的入射正电子数,从而得到Ti的K壳层实验产额,并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程序PENELOPE获得模拟产额.将实验产额分别与内壳层电离截面数据库采用经典光学数据模型(ODM)和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模型(DWBA)的蒙特卡罗模拟产额进行对比,发现基于ODM理论模型的模拟产额与实验值有较大的偏差,基于DWBA理论模型的模拟产额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根据实验产额和基于DWBA理论模型的模拟产额的比较结果,对蒙特卡罗模拟程序使用的DWBA理论模型数据库进行修正后再进行模拟和比较,从而得到可靠的8—9.5 keV正电子致Ti原子K壳层电离截面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碰撞厚Ti靶 K壳层电离 蒙特卡罗模拟 扭曲玻恩近似理论模型
下载PDF
Ex situ echo sounder target strengths of ice krill 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 被引量:2
4
作者 Hyoung Sul LA Hyungbeen LEE +2 位作者 Donhyug KANG SangHoon LEE Hyoung Chul SHIN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02-808,共7页
Ice krill is the keystone species in the neritic ecosystem in the Southern Ocean, where it replaces the more oceanic Antarctic krill.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of target strength (TS in dB re l m^2... Ice krill is the keystone species in the neritic ecosystem in the Southern Ocean, where it replaces the more oceanic Antarctic krill.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of target strength (TS in dB re l m^2) with the different body size to accurately estimate ice krill stocks. However, there is comparatively little knowledge of the acoustic backscatter of ice krill. The TS of individual, formalin-preserved, tethered ice krill was measured in a freshwater test tank at 38, 120, and 200 kHz with a calibrated split-beam echo sounder system. Mean TS was obtained from 21 individual ice krill with a broad range of body lengths (L: 13-36 iron). The length (L, mm) to wet weight (W; mg) relationship for ice krill was 11/=0.001 21g^103~L35s (R2=0.96). The mean TS-to-length relationship were TS38kHz=-177.4+57log10(L), (R^2=0.86); TS120kHz= -129.9+31.561ogf0(L), (R2=0.87); and TS200kHz=-117.6+24.661ogre(L), (R2=0.84). Empirical estimat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S and body length of ice krill were established at 38, 120, and 200 kHz and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s obtained from both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f Greene et al. (1991) and the Stochastic Distorted Wave Born Approximation (SDWBA) model. This result might be applied to improve acoustic detection and density estimation of ice krill in the Southern Ocean. Further comparative studies are needed with in situ target strength including various body lengths of ice kr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 krill 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 ex situ target strength split-beam echo sound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