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CT评价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臧越 吴舰 孙铁铮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年第4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扭转角及胫骨扭转角的CT测量方法,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人工假体相对旋转定位提供可靠的参考径线,判断以胫骨结节内1/3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骨性标志时,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情况,并探讨术...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扭转角及胫骨扭转角的CT测量方法,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人工假体相对旋转定位提供可靠的参考径线,判断以胫骨结节内1/3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骨性标志时,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情况,并探讨术后CT测量扭转角的可行性。方法对34例(68膝)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于术前行伸膝旋转中立位CT扫描,测量膝关节股骨后髁角,手术前后膝扭转角、胫骨扭转角,并测量股骨上髁轴中点C与髌韧带内1/3点连线(BC)和经股骨上髁轴中点C的垂线(AC)之间的夹角,即α角。结果全组病例股骨后髁角为0~7.5°,中位数为2.36°±7.5°);全组病例内翻畸形57例膝关节α角为10.85°±10.47°(0°±28.1°);外翻畸形7个膝关节,α角为11.6±7.3°(-6.5°±26.8°)。全组病例术前膝扭转角,左膝:10.72°±7.81°,右膝:9,58°±5.84°。胫骨扭转角,左侧:27.68°±10.26°,右侧:28.14°±10.89°。结论①CT成像技术测量下肢扭转角度是一种准确、客观、可重复性的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②利用CT成像技术可以为人工全膝置换术中人工假体相对旋转定位提供可靠的参考径线。③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传统的以胫骨结节内中1/3点作为胫骨假体的参考标志是造成假体间不匹配的主要原因。④CT成像技术测量术后膝扭转角度可作为术后评价疗效和跟踪随访的可靠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扭转角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 旋转对线
下载PDF
钢丝的剪切模量与摆长及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2
作者 张续文 韩先镇 +1 位作者 韩文娟 李德翠 《应用物理》 CAS 2020年第9期414-419,共6页
研究材料的剪切模量与摆长及在外力作用下的扭转角之间的关系。通过剪切模量和转动惯量实验测量不同扭转角度、不同长度钢丝的扭转振动周期以研究扭转角和摆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用origin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钢丝扭转角大于3... 研究材料的剪切模量与摆长及在外力作用下的扭转角之间的关系。通过剪切模量和转动惯量实验测量不同扭转角度、不同长度钢丝的扭转振动周期以研究扭转角和摆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用origin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钢丝扭转角大于300˚时能保证良好的实验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的剪切模量 摆长 扭转角度 研究
下载PDF
钢丝的切变模量与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代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9-61,共3页
研究了钢丝的切变模量随其扭转角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观察到扭转角大于某一角度时,切变模量趋于定值的规律,得出扭摆实验准确测量的方法,此测量方法在其他许多力学实验中也可应用。
关键词 刚体 切变模量 扭转角度 周期
下载PDF
基于光电轴角编码器的扭转角度校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贵勇 朱林茂 +4 位作者 祝铁柱 杨东 王增光 王蓬 王海舟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3-377,共5页
在定期校准时,扭转试验机主动旋转夹头的扭转角度存在无法有效进行全量程扭转角度校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扭转试验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轴角编码器的扭转角度校准系统。设计了校准系统的结构,并建立了... 在定期校准时,扭转试验机主动旋转夹头的扭转角度存在无法有效进行全量程扭转角度校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扭转试验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轴角编码器的扭转角度校准系统。设计了校准系统的结构,并建立了其工作流程,搭建了基于光电轴角编码器的扭转角度校准系统;采用该系统对扭转试验机的扭转角度进行了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示值相对误差计算及重复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扭转角度校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的特点,能够满足JJG269-2006《扭转试验机检定规程》中扭转角度的计量要求,可为开发与构建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等级的扭转试验机的扭转角度校准器具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轴角编码器 扭转试验机 扭转角度 校准系统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ei指数、左心室扭转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小燕 邓克学 +1 位作者 黄向阳 杨冬妹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8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ei指数、左心室扭转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5例(心衰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Ⅱ级者31例、NYHAⅢ级者35例、NYHAⅣ级者29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ei指数、左心室扭转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5例(心衰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Ⅱ级者31例、NYHAⅢ级者35例、NYHAⅣ级者29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两组Tei指数,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采集两组左心室心底和心尖水平短轴二维图像,分析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短轴切面各节段室壁扭转角度。结果心衰组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降低,Tei指数逐渐升高,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逐渐降低(P均<0.05)。心衰组左心室心底和心尖水平各节段室壁扭转角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降低,左心室心底和心尖水平各节段室壁扭转角呈下降趋势(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与Tei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462,P<0.05),直线相关方程: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17.645×Tei指数+17.264;左心室心底水平各室壁扭转角与Tei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心尖水平各室壁扭转角与Tei均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ei指数升高,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和短轴切面各节段室壁旋扭角均较小;二者联合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力学和功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TEI指数 左心室扭转角度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小扭转角度双层石墨烯研制成功
6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23,共1页
近年随着扭转角在魔角范围(~1.1°)的双层石墨烯中新奇量子现象的发现,扭转双层石墨烯的研究愈发受到关注。因此,催生了新的研究领域——twistronics。常规双层石墨烯是通过AB堆垛形成的稳定结构,而对于扭转双层石墨烯,其表面会展... 近年随着扭转角在魔角范围(~1.1°)的双层石墨烯中新奇量子现象的发现,扭转双层石墨烯的研究愈发受到关注。因此,催生了新的研究领域——twistronics。常规双层石墨烯是通过AB堆垛形成的稳定结构,而对于扭转双层石墨烯,其表面会展现出摩尔条纹超晶格,且该超晶格周期与双层石墨烯能带结构会随着扭转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石墨烯 扭转角度 量子现象 能带结构 超晶格 摩尔条纹
下载PDF
CT测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7
作者 张祖强 胡慧蓉 付至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CT测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在膝关节置换术前、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且经临床确诊的4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膝扭转角... 目的分析应用CT测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在膝关节置换术前、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且经临床确诊的4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膝扭转角度与胫骨扭转角度,并计算膝关节合并内、外翻畸形α角度,分析CT测量意义。结果92个膝关节中,合并内翻畸形65个,α角为+9.47°±9.16°;合并外翻畸形15个,α角为+10.58°±6.28°。92个膝关节中,α角>10°的有40个,其中18个α角>20°。左膝、右膝膝关节扭转角结果分别为9.16°±6.07°、8.74°±4.36°。左侧、右侧胫骨扭转角分别为26.75°±9.51°、27.30°±9.87°;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膝关节扭转角1、膝关节扭转角2CT测量结果与患者术后复查中CT测量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CT测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可为膝关节置换术中人工假体相对旋转定位提供可靠的参考径线,可作为术后复查随访的可靠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测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肢扭转角度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弹簧扭转常量与初始扭转角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解朋飞 侯兴盛 梁密涛 《物理通报》 2014年第6期92-94,共3页
研究了弹簧的扭转常量随初始扭转方向、扭转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得到初始扭转角度在某个范围时,扭转常量趋于定值的结论,从而优化了刚体转动惯量测定的实验,为减小实验误差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扭转常量 扭转角度 转动惯量
下载PDF
金属丝切变模量测量实验中扭转角度和摆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阳丽 周玲娟 +2 位作者 刘其林 张宗晴 胡君辉 《广西物理》 2011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测定扭摆在不同摆长和不同扭转角度下金属丝的切变模量和长方体铁块的转动惯量,研究了扭转角度和摆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摆长和扭转角度大于某一数值时,可以保证较好的实验测量精度和合理的实验时间。
关键词 切变模量 转动惯量 扭转周期 扭转角度 摆长
原文传递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扭转角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坤 潘泽 +2 位作者 崔成春 蒋浩 季晨光 《矿山机械》 2019年第11期28-31,共4页
管状带式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跑偏的情况,即输送带管的扭转,具体体现为输送带搭接位置由正上方偏转到两侧甚至下方,如不及时纠正可能造成输送带和托辊的异常磨损以及撒料等后果。而现有的测量手段多为人工目测,存在很大的误差,... 管状带式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跑偏的情况,即输送带管的扭转,具体体现为输送带搭接位置由正上方偏转到两侧甚至下方,如不及时纠正可能造成输送带和托辊的异常磨损以及撒料等后果。而现有的测量手段多为人工目测,存在很大的误差,因此提出一种通过直接测量输送带扭转后的位移弧长来间接计算管状带式输送机扭转角度的方法,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测量误差仅为6.3%,且操作简易快捷,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带式输送机 扭转角度 测量 位移弧长
原文传递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角度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 高东梅 +4 位作者 宋军 冯海艳 王迪 倪璐佳 董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2,共4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旋转角度,探讨STI评价CHF患者左室扭转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31例CHF患者(CHF组)和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二维高帧...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旋转角度,探讨STI评价CHF患者左室扭转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31例CHF患者(CHF组)和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二维高帧频图像,测量各节段的旋转角度(Rot),各平面的内膜(endo-rot)、外膜(epi-rot)、平面旋转(bulk-rot)及跨壁扭转(mural-tor)峰值。结果:CHF组各节段的Ro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HF组各平面的内膜、外膜、平面旋转及跨壁扭转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HF组左室整体扭转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HF患者左心室短轴各平面及各节段的扭转角度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二维STI能够准确测量HF患者左室短轴各平面及各节段的扭转角度,敏感评价CHF患者心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心力衰竭 左心室 心肌 扭转运动角度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CT评价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建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深入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CT评价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膝关节骨性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9例,总共204个膝关节。对患者实施伸膝旋转中立位CT扫描... 目的:深入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CT评价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膝关节骨性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9例,总共204个膝关节。对患者实施伸膝旋转中立位CT扫描,测量胫骨扭转角、膝关节股骨后髁角以及α角等。结果:患者膝关节股骨后髁角中位数为(2.40±7.31)°,内翻畸形α角为(10.74±10.03)°,外翻畸形α角为(11.75±7.26)°。患者手术前膝扭转角左膝为(10.69±7.74)°,右膝为(9.46±5.79)°。胫骨扭转角左侧为(27.76±10.18)°,右侧为(28.16±10.91)°。结论:在下肢扭转角度的测量过程中,使用CT扫描的方式精准客观,可以给人工假体相对旋转定位提供科学的引导。而且在手术后膝扭转角度的测量过程中使用CT影像技术,可以为术后疗效的评估和医院随访提供较高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肢扭转角度 CT检查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睾丸扭转45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刘鹏 谭昌文 +1 位作者 裴德龙 朴敏虎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82-284,共3页
[背景]探讨睾丸扭转的发病原因及诊断与治疗方法.[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12—2021年间收治的4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原因及与睾丸保留的相关因素.结果见,本组睾丸扭转的发病存在季节相关性(χ^(2)=5.260,P<0.05),冬、... [背景]探讨睾丸扭转的发病原因及诊断与治疗方法.[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12—2021年间收治的4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原因及与睾丸保留的相关因素.结果见,本组睾丸扭转的发病存在季节相关性(χ^(2)=5.260,P<0.05),冬、春季好发,原因认为与冬春季温差大有关系.睾丸扭转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扭转时间(P<0.01)及扭转角度(P<0.05)具有相关性.[讨论]冬、春季节出现突发性单侧阴囊肿痛时可考虑发生睾丸扭转的可能,建议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必要时行短期多次睾丸附睾彩色超声波检查以防止误诊,及时行手术探查明确诊断,术中根据Arda分级评估睾丸功能以选择相应术式,早期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睾丸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扭转角度 扭转时间 季节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大角度扭转微镜的静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振霖 陈学康 曹生珠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6期4675-4679,共5页
大角度扭转微镜是一种静电驱动的MEMS微致动器。微镜的大角度扭转会引起极板间电场分布的显著变化,使得极外电场的对微镜的影响变得不容忽略。此外,微镜受静电力作用时,悬臂梁会产生扭转和弯曲两种变形,悬臂梁的弯-扭耦合效应的影响也... 大角度扭转微镜是一种静电驱动的MEMS微致动器。微镜的大角度扭转会引起极板间电场分布的显著变化,使得极外电场的对微镜的影响变得不容忽略。此外,微镜受静电力作用时,悬臂梁会产生扭转和弯曲两种变形,悬臂梁的弯-扭耦合效应的影响也是必须考虑的。综合考虑了这两类影响,推导出了适用于分析大角度扭转微镜静态特性的解析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扭转微镜 静态特性 耦合
下载PDF
冠心病左室应变及扭转与临床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良玉 郑逸 +3 位作者 周绮平 黄尧垚 阮海东 张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检测冠心病(CAD)患者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并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积分(NYHA-P)进行比较分析,探讨STI定量评估CAD心功能分级的价值。方法随机对70例CAD患者按NYHA-P分为纽约心功能分级正常或接近正常组(40例)...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检测冠心病(CAD)患者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并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积分(NYHA-P)进行比较分析,探讨STI定量评估CAD心功能分级的价值。方法随机对70例CAD患者按NYHA-P分为纽约心功能分级正常或接近正常组(40例)及心功能分级异常组(30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受检者NYH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整体径向应变(GRS)、纵向应变(GLS)、左室心肌收缩期心肌扭转角度(TA)。结果 CAD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GLS、GRS、TA减低(P<0.05);心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LVEF、GLS、GRS、TA减低(P<0.05);正常组GLS、GRS、TA与LVEF无相关性,与NYHA-P相关;异常组GLS、GRS、TA与LVEF及NYHA-P呈相关性;以GLS-14.65%截断点判定患者NYHAP积分高于4.5分的灵敏度为87.30%、特异度为75%,Yuedden指数最高为0.653。结论 2D-STI技术检测心肌应变及扭转评价CAD左心室局部功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局部应变及扭转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不一定相关,但与临床心功能分级相关,应变及扭转评价临床心功能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可以定量评价CAD患者实际临床心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临床心功能 应变 扭转角度
下载PDF
高双折射光纤光栅扭转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飞 杨红艳 +1 位作者 滕峰成 李志全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590-1591,共2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高双折射光纤光栅的扭转传感器结构,通过对光纤光栅的模耦合理论和高双折射光纤扭转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扭转高双折射光纤光栅传输矩阵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仿真和实验,该系统测量范围大,分辨率为0.01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高双折射光纤光栅的扭转传感器结构,通过对光纤光栅的模耦合理论和高双折射光纤扭转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扭转高双折射光纤光栅传输矩阵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仿真和实验,该系统测量范围大,分辨率为0.012°,灵敏度为0.13/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双折射光纤光栅 扭转角度 传输矩阵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婴儿的左室扭转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怀远 廖伟强 +1 位作者 陈莞春 段学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6期750-753,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4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4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新生儿心脏结构,测量左心室壁厚度,采集胸骨旁左... 目的利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4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4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新生儿心脏结构,测量左心室壁厚度,采集胸骨旁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计算新生儿左心室扭转角度。结果观察组室间隔舒张厚度(0.45±0.06)cm,对照组(0.34±0.05)cm观察组左室后壁舒张厚度(0.45-±0.17)cm,对照组(0.31±0.02)cm。观察组左室内膜旋转峰值为(-4.713±2.049)°,对照组为(-3.744±1.854)°;观察组左室平面旋转峰值为(-2.351±1.429)°,对照组为(-1.413±0.918)°;观察组左室外膜旋转峰值为(-1.457±1.135)°,对照组为(-0.916±0.808)°;观察组左室跨壁扭转峰值为(-3.209±1.326)°,对照组为(-2.886±1.481)°.观察组左心室扭转角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检测包括新生儿在内左心功能早期改变的良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心脏 左室扭转角度
下载PDF
左室应变及扭转评价冠心病临床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佳玲 郑逸 +1 位作者 阮海东 王良玉 《心脏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测冠心病心肌应变和扭转改变与临床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初步评价心肌应变及扭转定量判断冠心病临床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将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临床心功能接近正常或正常组(30例)及心功能异常(26例)...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测冠心病心肌应变和扭转改变与临床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初步评价心肌应变及扭转定量判断冠心病临床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将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临床心功能接近正常或正常组(30例)及心功能异常(26例),比较受检者临床心功能积分(NYHA-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整体径向应变(GRS)、纵向应变(GLS)、左室心肌收缩期心肌扭转角度(TA)。结果两组比较:GLS、GRS、TA减低(P<0.05);心功能正常组GLS、GRS、TA与NYHA-AP及LVEF相关性不大,LVEF与NYHA-AP也相关性不大,而心功能异常组呈相关关系;以GLS-15.05%截断点判定患者心功能符合临床NYHA分级Ⅰ~Ⅱ级,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70%。结论 2D-STI技术检测心肌应变及扭转与临床心功能分级相关,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临床心功能分级 应变 扭转角度
原文传递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冠心病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左室扭转运动
19
作者 李翠玲 林红 +2 位作者 范瑞 姚凤娟 陆堃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166-167,共2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左室扭转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性。方法我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1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为病例组(91例,包括心肌梗死组60例及心肌缺血组31例)及对照组(24例),病例组至少有一条冠状...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左室扭转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性。方法我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1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为病例组(91例,包括心肌梗死组60例及心肌缺血组31例)及对照组(24例),病例组至少有一条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狭窄率≥70%,对照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率d)及舒张末期内径(LVDs),Simpson法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TDI测得二尖瓣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运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软件测定左室的扭转运动,其参数为扭转角度及扭转率。结果心肌梗死组的LVDd、LVDs、LVEF、S'均较心肌缺血组及对照组明显减低,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组及心肌缺血组的左室扭转角度(6.92±3.28,11.65±2.70 vs 17.16±5.42)及扭转率(45.78±19.36,72.68±20.77 vs 99.51±32.13)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0.05);心肌梗死组较心肌缺血组降低更显著(P值均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越严重,其左室整体的扭转运动减低越明显,以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减低显著。与常规超声检测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相比较,左室扭转运动参数能更敏感地反映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及心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病变程度 冠状动脉 扭转角度 冠心病患者 左室收缩功能 对照组 运动参数 斑点
下载PDF
垂直电场下扭转双层石墨烯光学吸收性质的理论研究
20
作者 周畅 龚蕊 冯小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159,共9页
层间扭转角度是对石墨烯物理性质宽波段可调谐的一个新参量.本文采用2°<θ<15°扭转角度下的连续近似模型,获得了不同扭转角度双层石墨烯分别在有、无电场下的能带结构,通过电子-光子相互作用跃迁速率,计算模拟了范霍夫... 层间扭转角度是对石墨烯物理性质宽波段可调谐的一个新参量.本文采用2°<θ<15°扭转角度下的连续近似模型,获得了不同扭转角度双层石墨烯分别在有、无电场下的能带结构,通过电子-光子相互作用跃迁速率,计算模拟了范霍夫奇点附近电子带内跃迁和带间跃迁所引起的光学吸收谱.结果表明,在无外加电场时,带间跃迁吸收峰的位置随着扭转角度的增大而发生从红外到可见光波段的蓝移,且吸收系数增大,带内跃迁的光学吸收系数相对于带间跃迁高出2个数量级;而存在外加电场时,两个范霍夫奇点在波矢空间的位置发生偏移,带间跃迁吸收峰发生分裂,且两个分裂的吸收峰位置随着电场强度的不断增大而反向行进.上述研究结果对石墨烯材料在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吸收 双层石墨烯 扭转角度 外加电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