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解毒方对病毒性心肌炎大鼠氧化应激及Sirt1/FoxO3a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姜花 沈延梅 马驯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2-997,共6页
目的 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叉头蛋白O3a(FoxO3a)通路探究扶正解毒方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大鼠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法建立VMC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扶正解毒方低剂量组(28 g/kg)、扶正解毒方高... 目的 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叉头蛋白O3a(FoxO3a)通路探究扶正解毒方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大鼠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法建立VMC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扶正解毒方低剂量组(28 g/kg)、扶正解毒方高剂量组(112 g/kg)、EX527组(Sirt1抑制剂,1μg/kg)、扶正解毒方(28 g/kg)+EX527(1μg/kg)组,每组15只,另取未造模的正常大鼠15只为正常组,连续给药10 d。检测大鼠超声心动图Tie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水平,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Sirt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FoxO3a、磷酸化FoxO3a(p-FoxO3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坏死加重,大鼠出现死亡,Tie指数、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Sirt1/FoxO3通路蛋白及其介导的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正解毒方各剂量组大鼠无死亡,心肌组织损伤得以缓解,Tie指数、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Sirt1/FoxO3通路蛋白及其介导的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0.05);EX527可加重VMC大鼠的死亡及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等症状,并逆转扶正解毒方对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P<0.05)。结论 扶正解毒方可通过激活Sirt1/FoxO3a通路缓解VMC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 病毒性心肌炎 氧化应激 Sirt1/FoxO3a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贺梦雪 封继宏 +4 位作者 吴清原 马悦宁 郭安 张文瑞 孙增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194-199,20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UniPort数据库筛选扶正解毒方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靶点蛋白;应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t数据库中检索出CAP相关靶基因...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UniPort数据库筛选扶正解毒方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靶点蛋白;应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t数据库中检索出CAP相关靶基因。应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B-Dock对网络中度值较高的药物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扶正解毒方治疗CAP重要活性成分215个,核心靶点113个,确定扶正解毒方治疗CAP的主要通路,分子对接中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扶正解毒方具有多因素协同调控的作用特点,这为进一步阐明扶正解毒方治疗CAP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扶正解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3
作者 万贵香 李忠廉 +5 位作者 赵亚博 梁微微 杜辉 宁振海 周媛 万亮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24 w。采用...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24 w。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Ⅳ-C),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和门静脉内径,使用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结果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ALT复常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胁下积块、腹大坚满、胁痛如刺、面色晦黯、纳呆、口干苦和便溏等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0±0.2)分、(1.2±0.3)分、(1.0±0.2)分、(0.9±0.2)分、(0.8±0.2)分、(0.9±0.2)分和(0.7±0.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0.3)分、(1.7±0.4)分、(1.6±0.3)分、(1.5±0.2)分、(1.2±0.3)分、(1.4±0.3)分和(1.2±0.2)分,P<0.05】;观察组血清ALT水平为(41.6±9.0)U/L,显著低于对照组【(59.7±11.5)U/L,P<0.05】;观察组血清PC-Ⅲ和HA水平分别为(106.4±17.9)μg/L和(122.3±15.6)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5.4±20.6)μg/L和(167.9±24.2)μg/L,P<0.05】;观察组脾脏厚度和LSM分别为(43.8±3.5)mm和(11.0±1.6)k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4±4.0)mm和(13.3±2.1)kPa,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扶正解毒散结方 恩替卡韦 肝纤维化 治疗
下载PDF
从肿瘤微环境的重塑探索扶正解毒法治疗肿瘤的机制
4
作者 贺佳文 韩冰 +4 位作者 卢佳萱 汪世婷 张文静 金志超 王瑞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肿瘤微环境作为现代肿瘤治疗的新靶标,影响着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以及抗肿瘤治疗的效果,故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在肿瘤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干预肿瘤微环境疗效确切。中医认为癌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亏虚为本,热、瘀、痰、毒内结为标... 肿瘤微环境作为现代肿瘤治疗的新靶标,影响着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以及抗肿瘤治疗的效果,故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在肿瘤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干预肿瘤微环境疗效确切。中医认为癌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亏虚为本,热、瘀、痰、毒内结为标,扶正解毒法是临床防治肿瘤疾病的常用治法,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从而限制了其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代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微环境、缺氧微环境、酸性微环境、免疫微环境可能是热毒、瘀毒、痰毒、虚毒的重要微观阐述。文章从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出发,立足于正虚毒结病机,确立扶正解毒治法,从清热解毒法重塑炎性微环境、行瘀解毒法重塑缺氧微环境、化痰解毒法重塑酸性微环境、扶正固本法重塑免疫微环境的角度探索扶正解毒法治疗肿瘤疾病的潜在机制。深入探究扶正解毒法的现代机制内涵,将有助于提高肿瘤疾病临床遣方用药的精确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肿瘤 扶正解毒 正虚 毒结 机制 中医药 治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扶正解毒汤治疗膀胱癌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江前前 杨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分析扶正解毒汤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治疗膀胱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获得符合条件的中药有效成分及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通过Venny软件获取共同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分析扶正解毒汤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治疗膀胱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获得符合条件的中药有效成分及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通过Venny软件获取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分析。利用Autodock、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运用DAVID数据库对药物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R语言进行可视化。结果: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可能是扶正解毒汤作用于膀胱癌的核心成分,筛选得到药物作用于疾病的关键靶点有AKT1、TP53、VEGFA等,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PI3K-Akt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结论:扶正解毒汤治疗膀胱癌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扶正解毒 膀胱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扶正解毒法治疗HPV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杜爱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5-0048,共4页
借助中医理念干预HPV感染,并通过测度特定的要素鉴定扶正解毒理念在其中的价值。方法 调取于院内EHR系统登记的HPV感染患者病案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与医疗记录,以“评价中药扶正解毒法的效用”为出发点,以接受现代医学干预的患者(a队列,n=... 借助中医理念干预HPV感染,并通过测度特定的要素鉴定扶正解毒理念在其中的价值。方法 调取于院内EHR系统登记的HPV感染患者病案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与医疗记录,以“评价中药扶正解毒法的效用”为出发点,以接受现代医学干预的患者(a队列,n=40)为空白相开展对照实验,评价接受中医理念指导下的扶正解毒法干预的患者(b队列,n=40)与前组患者的治疗结局、免疫信号分子表达水准。结果 两队列的同期试验统计结果指出b队列HPV阴性检出人数构成比更高且免疫信号分子表达水准更高(P<0.05)。结论 以祖国医学理念为指导的扶正解毒法利于促进HPV感染转阴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应答水平,为其获得理想的远期疗效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感染 免疫应答 扶正解毒
原文传递
运用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飞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消化道肿瘤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对肿瘤患者多采用西医手术将原发病灶清除,之后再用抗生素来预防术后感染,但是仅采用西医治疗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提倡在祖国医学下对消化道肿瘤予以辩治。经过临床研究发现,扶正消毒通络法治... 消化道肿瘤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对肿瘤患者多采用西医手术将原发病灶清除,之后再用抗生素来预防术后感染,但是仅采用西医治疗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提倡在祖国医学下对消化道肿瘤予以辩治。经过临床研究发现,扶正消毒通络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显著,因此可贯穿在消化道肿瘤治疗始终。本文首先阐述消化道肿瘤的病因病机,然后分析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方法,最后探究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应用价值,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通络法 消化道肿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肿瘤干细胞诱导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形成介导免疫逃逸探讨中医扶正解毒法防治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启远 张英 +4 位作者 李道睿 郑琦 赵志正 林洪生 王学谦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7期782-785,共4页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体现在逃逸T淋巴细胞免疫监视方面。肿瘤干细胞具有病理性活化中性粒细胞(PMNs)诱导PMN-MDSCs形成的能力,进而在PMN-MDSCs的帮助下实现免疫逃逸发生转移。中医扶正...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体现在逃逸T淋巴细胞免疫监视方面。肿瘤干细胞具有病理性活化中性粒细胞(PMNs)诱导PMN-MDSCs形成的能力,进而在PMN-MDSCs的帮助下实现免疫逃逸发生转移。中医扶正解毒法对PMN-MDSCs的活化形成及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可能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依据。基于肿瘤干细胞诱导PMN-MDSCs形成而逃避免疫监视,探讨中医扶正解毒法干预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逃逸 肿瘤转移 中医 扶正解毒
原文传递
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林 张万林 胡小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脾扶正... 目的探讨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脾扶正解毒汤口服,每日1剂。于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卡式体力状况(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水平。结果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KPS评分提高(P<0.05),生存质量评分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72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有着较好疗效,能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扶正解毒 胃肿瘤 化疗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扶正解毒消瘿方治疗正虚痰毒瘀互结型桥本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李宁 牟淑敏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消瘿方对正虚痰毒瘀互结型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扶正解毒消瘿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亚硒酸钠治疗,...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消瘿方对正虚痰毒瘀互结型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扶正解毒消瘿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亚硒酸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甲状腺体积;流式细胞技术测定Th17细胞、Treg细胞比率。结果:中药组综合疗效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症候总积分、甲状腺体积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中FT4比对照组增高显著(P<0.05),TSH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FT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TG-Ab、TPO-Ab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中药组Treg比率比对照组增高明显(P<0.05),Th17比率、Th17/Treg比值、IL-17、IL-6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扶正解毒消瘿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患者甲状腺抗体水平,而且可以升高Treg细胞比率,降低Th17细胞比率,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扶正解毒消瘿方 正虚痰毒瘀互结 三碘甲腺原氨酸 促甲状腺素
下载PDF
扶正解毒汤对脓毒症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哲耀 林文燕 邓小彦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01-605,共5页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汤灌肠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对脓毒症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病人,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入西医...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汤灌肠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对脓毒症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病人,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入西医组(n=47)、中西医结合组(n=47)两组内。其中西医组实施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抗感染、辅助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血液净化等;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汤灌肠治疗。治疗1周后判定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炎症指标(降钙素原、白介素6)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西医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APACHE Ⅱ评分[西医组:(14.47±2.16)分比(19.91±3.86)分,中西医结合组:(10.50±1.78)分比(20.38±4.21)分]、血清降钙素原[西医组:(7.12±1.45)μg/L比(16.25±3.39)μg/L,中西医结合组:(3.21±1.04)μg/L比(16.79±3.65)μg/L]、白介素6水平及EVLWI和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均明显较西医组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MAP、CI和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高(均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均明显较西医组高(均P<0.05)。结论 与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相比,对脓毒症病人联合扶正解毒汤灌肠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有效下调病人血清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病人中医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显著降低APACHE Ⅱ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扶正解毒 灌肠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扶正解毒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莹 曹洪福 +1 位作者 赵辉 申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68,共5页
中医认为肿瘤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正虚是发病之根本,毒邪是决定肿瘤产生、病性恶劣、病情加重、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基于肿瘤正虚毒盛的病机特点,将扶正解毒法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以扶正解毒为治法创制的方剂... 中医认为肿瘤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正虚是发病之根本,毒邪是决定肿瘤产生、病性恶劣、病情加重、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基于肿瘤正虚毒盛的病机特点,将扶正解毒法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以扶正解毒为治法创制的方剂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抑制血管和淋巴管新生、调节免疫、逆转多药耐药等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文章对扶正解毒法在肿瘤防治中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进行综述,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 肿瘤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扶正解毒汤联合艾灸治疗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杨夏 赵明理 +1 位作者 刘志娟 罗文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0期3662-3666,共5页
目的 分析扶正解毒汤联合艾灸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的90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根据用药方式分组,对照组(45例)接受艾灸疗法,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联合扶正解毒汤,对比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 目的 分析扶正解毒汤联合艾灸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的90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根据用药方式分组,对照组(45例)接受艾灸疗法,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联合扶正解毒汤,对比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D3^(+)、CD4^(+)、CD4^(+)/CD8^(+)水平低于用药前,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值、CD8^(+)水平高于用药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值、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扶正解毒汤可降低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利于肺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 艾灸 肺癌 中医证候积分 肺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扶正解毒汤辅助治疗脓毒症休克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sCD14、HMGB1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李俊虎 董妍 +1 位作者 张凤雅 李岩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7-250,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辅治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SS)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辅治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SS)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接诊的SS患者10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4例(常规治疗)、联合组55例(常规治疗联合扶正解毒汤)。检测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sCD14、HMGB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ICU入住时间、临床疗效、安全性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PCT、sCD14、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以联合组更明显(P<0.05)。联合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联合组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损伤、皮疹、呕吐、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可减轻SS患者炎症反应及危重症状,降低sCD14、HMGB1水平,加快恢复速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扶正解毒 炎性因子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原文传递
扶正解毒汤联合督脉灸对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开红 王亚军 +1 位作者 练剑锋 戴其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究扶正解毒汤联合督脉灸治疗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扬州大学医学院海安临床学院收治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 目的探究扶正解毒汤联合督脉灸治疗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扬州大学医学院海安临床学院收治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督脉灸联合扶正解毒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A(IgA)]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主证积分、次证积分、IL-6、l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证积分、次证积分、IL-6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A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联合督脉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有助于患者的调节免疫炎症因子表达,临床效果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扶正解毒 督脉灸 炎症 免疫
下载PDF
扶正解毒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患者免疫功能、骨髓抑制、生活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胡巧美 刘永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扶正解毒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患者免疫功能、骨髓抑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单纯化疗)和观察组(55例,化疗+中药),两组患者均接受DCAG方案化疗,观察组自化疗... 目的:探讨中药扶正解毒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患者免疫功能、骨髓抑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单纯化疗)和观察组(55例,化疗+中药),两组患者均接受DCAG方案化疗,观察组自化疗前1天至化疗结束后4周口服中药扶正解毒汤,每日1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气血亏虚证候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_(4)、CD^(+)_(8)、CD^(+)_(4)/CD^(+)_(8))水平、生活质量(FACT-Leu量表)评分及两组患者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血亏虚证候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_(4)、CD^(+)_(4)/CD^(+)_(8)水平下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_(4)、CD^(+)_(4)/CD^(+)_(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III级骨髓抑制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后两组FACT-Leu量表评分均有所升高(均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扶正解毒汤辅助DCAG方案治疗AML气血亏虚证患者可改善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改善骨髓抑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气血亏虚证 化疗 扶正解毒 T淋巴细胞亚群 骨髓抑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扶正解毒法在支气管肺癌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新新 侯仰韶 孟冰琦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1期114-117,共4页
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在所有癌种中均位居前列。中医药治疗肺癌从辨证论治出发。《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亏虚,致机体感受六淫邪毒、肺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畅... 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在所有癌种中均位居前列。中医药治疗肺癌从辨证论治出发。《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亏虚,致机体感受六淫邪毒、肺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畅,继而在体内形成血瘀、气滞、痰凝等病理产物,日久相互胶结形成癌毒。故笔者导师认为正气亏虚、癌毒内生是肺癌致病的关键。且现代医学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具有耗伤气血、损伤正气之势,故临床以扶正解毒为治则,扶正当以固护脾胃为原则,以补中益气、健脾助运、兼以祛湿为治法;解毒当以化痰散结、活血祛瘀、清热祛邪为原则,以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法。导师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药理研究,创立治疗肺癌经验方——金康化积方,临床应用中以金康化积方为基础,扶正解毒贯穿始终,并把握祛邪和扶正的关系,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灵活选择用药,根据患者体质及疾病分期各有侧重,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而加减。文章结合1则临床案例,总结导师治疗肺癌临床经验,在遣方过程中展现治疗思路,以期继承和发扬扶正解毒法治疗肺癌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 扶正解毒 健脾护胃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扶正解毒方对脓毒血症肠损伤大鼠模型Rho/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
18
作者 高江宝 郝晓东 +3 位作者 李超云 宋斐 吴少丽 杨英艺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3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减轻脓毒血症肠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ho激酶抑制剂组(Y-27632)、扶正解毒方低剂量组、扶正解毒方高剂量组、蒙脱石散组,每组各10只。药物干预4周后,收集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H...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减轻脓毒血症肠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ho激酶抑制剂组(Y-27632)、扶正解毒方低剂量组、扶正解毒方高剂量组、蒙脱石散组,每组各10只。药物干预4周后,收集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tng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Rho/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低剂量、高剂量扶正解毒方均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脓毒血症肠损伤,有效降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HMBG1水平(P<0.05),并且血清及结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也明显下降(P<0.05),扶正解毒方低剂量、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Rho、Rock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ZO-1、Occludin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可以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减少肠道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改善大鼠脓毒血症引起的肠道损伤,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肠损伤 扶正解毒 RHO/ROCK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扶正解毒法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19
作者 赵亮 易永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扶正解毒法结合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后的疗效及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择1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予腹腔镜肝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扶正解毒法治...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扶正解毒法结合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后的疗效及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择1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予腹腔镜肝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扶正解毒法治疗4周,2组术后均随访2年。比较2组术后4周疗效、并发症,术前、术后4周肝功能、生命质量、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术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79.12%,72/91)高于对照组(64.84%,59/91)(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4周,2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生命质量(EORTC QLQ-30)评分、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扶正解毒法结合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后疗效显著,可抑制肿瘤标志物的分泌,改善患者肝功能与免疫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与复发,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扶正解毒 腹腔镜肝癌根治术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扶正解毒清带汤联合干扰素治疗HR-HPV持续感染68例
20
作者 卢丹丹 陈芳芳 韩清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593-595,共3页
宫颈癌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虽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差异较大,但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1]。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病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2]。目前... 宫颈癌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虽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差异较大,但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1]。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病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2]。目前尚缺乏HR-HPV清除药物,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调节免疫的作用,为临床常用治疗药,治疗高危型HPV感染仍存争议[3]。研究显示传统中草药通过多靶点效应治疗HPV感染,具有提高HPV转阴率、降低病毒载量、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4],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少,故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药物干预HPV感染的新趋势[5]。本研究笔者自拟扶正解毒清带汤治疗HR-HPV持续感染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治疗 广谱抗病毒 生殖道恶性肿瘤 传统中草药 扶正解毒 HPV感染 清带汤 女性生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