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长之文学批评特色的成因
1
作者 朴晓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9期63-65,共3页
李长之的感情的批评主义和凸显作家主体精神的批评方法,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批评理论,他所追求与实践的是真正的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这是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一条科学大道,在文学批评规范的科学性方面,李长之作出了贡献。本文着重探讨... 李长之的感情的批评主义和凸显作家主体精神的批评方法,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批评理论,他所追求与实践的是真正的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这是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一条科学大道,在文学批评规范的科学性方面,李长之作出了贡献。本文着重探讨其独具特色的批评风格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文学批评特色 成因
下载PDF
论勃兰兑斯《英国的自然主义》的批评特色
2
作者 王桂平 肖燕 《铜陵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01-102,共2页
勃兰兑斯在比较的视野和方法中,从环境、时代与民族三方面,将作品与作家的生活以轶闻趣事的传记式方式娓娓道来,凸显19世纪英国自然主义的特色,显示了他独特的文学批评的方法。
关键词 勃兰兑斯 《英国的自然主义》 批评特色 主流 比较
下载PDF
陈观国《论词二十四首》批评特色摭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建次 邱青青 《船山学刊》 2018年第5期70-75,共6页
陈观国《论词二十四首》的批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词史流变的简明勾画,二是知人论世的论说方式,三是平正融通的论说特征。陈观国的论词绝句,既有对词史的整体把握,又有对词家、词作、词事的细致辨说,点线结合,宏微融通... 陈观国《论词二十四首》的批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词史流变的简明勾画,二是知人论世的论说方式,三是平正融通的论说特征。陈观国的论词绝句,既有对词史的整体把握,又有对词家、词作、词事的细致辨说,点线结合,宏微融通,富于批评的宏通性与论说的张力,对不断开拓和完善我国传统词学批评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观国 批评特色 词史勾画 知人论世 平正融通
下载PDF
张琦《宛邻书屋古诗录》的批评特色
4
作者 梁燕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2-53,共2页
张琦所编《宛邻书屋古诗录》的批评特色,在乾嘉时期出现的诸多倡导诗抒性情的古诗选本中,自成一格。以此书为中心探究张琦的诗歌理论、古诗集的选诗理念及批评特色意义重大。
关键词 张琦 《宛邻书屋古诗录》 批评特色 陈祚明
下载PDF
《蓼园词选》的批评特色及意义
5
作者 李惠玲 《梧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3-56,共4页
《蓼园词选》为清代乾嘉年间黄苏所编。黄苏通过选词和评词,从隐显两方面提出了"思深而托兴远"、"婉恻"等论词标准,既着力于推崇词体,又维护了词体的本色美,还起到救弊补偏的积极作用。黄苏的词学观点既受儒家传统... 《蓼园词选》为清代乾嘉年间黄苏所编。黄苏通过选词和评词,从隐显两方面提出了"思深而托兴远"、"婉恻"等论词标准,既着力于推崇词体,又维护了词体的本色美,还起到救弊补偏的积极作用。黄苏的词学观点既受儒家传统词学批评模式的影响,也适应了乾嘉之际这个特定的历史转变时期的需要,其意义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园词选 批评特色 时代意义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之词人主体批评特色
6
作者 高印宝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8-31,共4页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末存有词曲类一目,其中著录有59种词别集提要,涵盖了有宋一代重要的词家词作。提要中主要运用人词并论、比较与联系和批判吸收前人结论等方法,在比较与联系中定位词人,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前人结论,较为客观全面地...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末存有词曲类一目,其中著录有59种词别集提要,涵盖了有宋一代重要的词家词作。提要中主要运用人词并论、比较与联系和批判吸收前人结论等方法,在比较与联系中定位词人,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前人结论,较为客观全面地评定出各家词人的风格与地位,具有鲜明的词人主体批评特色,对词学批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词人 词作 批评特色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发展历程及成果研究
7
作者 王献霆 席岫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文艺批评能够对文艺工作的发展起到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同时文艺批评的理论需要立足于不同时代与国情的条件下有方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在经过西方学者的研究发展后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色... 文艺批评能够对文艺工作的发展起到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同时文艺批评的理论需要立足于不同时代与国情的条件下有方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在经过西方学者的研究发展后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批判地继承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理论。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发挥文艺批评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来促进中国文艺事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理论 文艺批评 发展历程 成果
下载PDF
试析东方诗学的批评理念和特色——以《六一诗话》和《东人诗话》为例
8
作者 孙德彪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东方诗学作为一种区别于西方诗学批评的独立诗学批评体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批评理念。与西方注重理性分析不同,东方诗学的批评以"感悟"为主。东方诗学批评中带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在此基础上,东方诗... 东方诗学作为一种区别于西方诗学批评的独立诗学批评体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批评理念。与西方注重理性分析不同,东方诗学的批评以"感悟"为主。东方诗学批评中带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在此基础上,东方诗学批评家将"文"与"人"联系起来,并将"文"视为沟通天、地、人的关键因素。故而,东方诗学追求诗歌创作的真情实感,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探求诗歌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记载古代文人的逸闻。在诗歌的批评中,与作者的审美情趣紧密结合,力求还原诗歌创作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东方诗学的批评体系对于匡正西方二元对立的诗学批评,有莫大的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诗学 批评理念 批评特色 《六一诗话》 《东人诗话》
下载PDF
论《远山堂曲品·剧品》的批评特色和理论建树
9
作者 杨艳琪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5,共7页
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剧品》在曲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是从王骥德曲论到李渔曲论的桥梁和过渡,但它自身也有鲜明的批判特色和理论贡献。其严肃的批判态度,高于流俗的批判识见,贯注自身人格精神的批评理念,是其鲜明的批评特色。对... 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剧品》在曲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是从王骥德曲论到李渔曲论的桥梁和过渡,但它自身也有鲜明的批判特色和理论贡献。其严肃的批判态度,高于流俗的批判识见,贯注自身人格精神的批评理念,是其鲜明的批评特色。对戏曲叙事特征的注重、结构理论、人物塑造理论,是其理论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山堂曲品·剧品》 批评特色 理论建树
原文传递
论鲁迅文学批评的特色——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为中心
10
作者 朱智秀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8-62,共5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是鲁迅在现代小说批评方面留下的罕见的具有全面总结性质的批评长文,充分显示了鲁迅独特的批评个性和风采。《小说二集.导言》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开阔,联想丰富;二是言简意赅,一语...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是鲁迅在现代小说批评方面留下的罕见的具有全面总结性质的批评长文,充分显示了鲁迅独特的批评个性和风采。《小说二集.导言》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开阔,联想丰富;二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三是知人论世,突出个性;四是概括特征,形成概念。深入探究《小说二集.导言》的理论特色对提高当前文学批评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批评特色 《小说二集.导言》
下载PDF
李长之文学批评特色及其价值述评
11
作者 罗阳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X期51-52,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长之是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家,他在大量的文学批评和文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批评特色,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成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贡献,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本文对李长...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长之是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家,他在大量的文学批评和文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批评特色,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成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贡献,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本文对李长之文学批评观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文学批理念、批评标准及其文学批评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和梳理,进一步讨论了李长之文学批评的文化价值,试图全面深刻了解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精神和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文学批评 批评精神 审美追求 批评特色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外国文学批评的生产及其国际传播路径探索——以《丹·布朗现象诠释》的海外出版为例
12
作者 刘略昌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批评的生产和国际传播有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在丹·布朗小说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阅读的勃兴与批评的滞后存在巨...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批评的生产和国际传播有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在丹·布朗小说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阅读的勃兴与批评的滞后存在巨大反差的背景下,由中美两国学者合作撰写、英国剑桥学人出版社推出的《丹·布朗现象诠释》聚焦全球读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积极介入国际学术共同体的研讨。它把翻译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国视角出发审视丹·布朗的小说创作。采取中外合作的著述模式,选择国外主流的出版机构,照顾到中外潜在阅读语境的差异,《丹·布朗现象诠释》在学术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具有中国特色外国文学批评的生产及其国际传播的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外国文学批评 学术生产 国际传播 《丹·布朗现象诠释》 话语权
下载PDF
当代中国特色身体批评范式的形态、进路与价值
13
作者 龚举善 李慧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1,188,共12页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历史批评视域中的身体批评,依托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三大社会情境,凝聚为政治身体批评、经济身体批评、审美身体批评等三种主流范式。当代中国特色身体批评范式的历史转换,总体上凸显出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历史批评视域中的身体批评,依托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三大社会情境,凝聚为政治身体批评、经济身体批评、审美身体批评等三种主流范式。当代中国特色身体批评范式的历史转换,总体上凸显出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三大文化进路:一是从政治主位到生命主体,二是从一元规定到多维诉求,三是从平面表述到立体呈现。当代中国特色身体批评三大主流范式及其现代转进,有助于女性文学写作的叙事规范,有益于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实现,有利于社会历史批评的品质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特色身体批评 范式 形态 进路 价值
下载PDF
论《文心雕龙》诗性批评中喻体的日常生活场景化
14
作者 邓心强 王锐 《中国韵文学刊》 2019年第4期29-38,共10页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史上重要而独特的文论巨制。刘勰大量选取日常生活物质、场景或图画来论文,借此阐发其文学思想和理论观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批评风格。这不仅与刘勰注意传承古代"观物取象""以象喻意"...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史上重要而独特的文论巨制。刘勰大量选取日常生活物质、场景或图画来论文,借此阐发其文学思想和理论观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批评风格。这不仅与刘勰注意传承古代"观物取象""以象喻意"批评传统,以及运用诗性思维方式传达抽象文学理论的言说智慧有关,也与南朝整个社会的农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刘勰采取日常生活场景化批评具有通俗易懂、直观形象、贴近现实、实现创作和批评相融合的多重艺术魅力,对当前我国文艺批评和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日常生活 自然景象 生活图景 劳动画面 批评特色
下载PDF
中国莎学研究的“全景式”解读——评李伟民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
15
作者 任秀英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5-87,共3页
李伟民教授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中的莎学研究涉及了多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做到了史论结合。它以中国当代莎学研究发展史为线索,又对莎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特定的新见解。这本厚重的著述是中国语境下对莎学研究的“全景式”解... 李伟民教授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中的莎学研究涉及了多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做到了史论结合。它以中国当代莎学研究发展史为线索,又对莎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特定的新见解。这本厚重的著述是中国语境下对莎学研究的“全景式”解读。尤其是蕴涵其中的“莎士比亚批评”显示了我们中国人比较的眼光,构成了中国莎学研究的最鲜明之处,形成了莎士比亚批评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 莎学研究 莎士比亚批评的中国特色
下载PDF
走出困境 步入辉煌——对文学批评现状的思考
16
作者 王海静 《石家庄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6-19,共4页
当今文学批评面临着“西语化”和“商业化”的困境。中国文学批评界至今言必称西方文论,使我们的文学批评失去了自己的言说方式。“有偿批评”的出现则导致批评准则失衡,批评家艺术感、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消解。只有倡导建立真正具有本... 当今文学批评面临着“西语化”和“商业化”的困境。中国文学批评界至今言必称西方文论,使我们的文学批评失去了自己的言说方式。“有偿批评”的出现则导致批评准则失衡,批评家艺术感、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消解。只有倡导建立真正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才能导引当今的文学批评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困境 民族特色批评理论
下载PDF
《田氏一家言》的文学批评方法及特色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锋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41,共10页
《田氏一家言》中的批评主体,主要由土家、汉两族批评家组成。他们分别采取"选本""论诗诗"和"评点"三种经典的批评方法,对土家族田氏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批评实践。批评家运用这些批评方法,既站在各自的角... 《田氏一家言》中的批评主体,主要由土家、汉两族批评家组成。他们分别采取"选本""论诗诗"和"评点"三种经典的批评方法,对土家族田氏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批评实践。批评家运用这些批评方法,既站在各自的角度表达观点、展现特征,又相互补充,达成诸多共识,共同构建了《田氏一家言》的理论体系。同时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学价值的认识和肯定,以及主张"真""雅"诗风等理论和观点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氏一家言》 批评方法 批评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